聽教育專家講座的心得體會

聽教育專家講座的心得體會

  在影響教育公平的諸多因素中,教師是最為核心的,區域、學校間教育發展的最大差距是師資水平。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聽教育專家講座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參考。

  聽教育專家講座的心得體會1

  曾經有一個教育者說過:“教育始終應該是一個付出和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感悟和享受的過程!”今天聽了深圳市幼兒教育專家李春玲的講座之後,對這句話理解更深刻。作為一個老師的確需要不斷地的學習,及時充電,也要無私的奮獻、付出,最重要的是學會感悟!。李教授的“跳出傳統思維做促進孩子發展的教育”和“讓環境說話”這兩個主題的講座真的是讓我感悟頗深,受益匪淺。

  首先,讓我真正理解了什麼是教育?教育是一種平衡!兒童發展領域的平衡、教師教育手段的平衡、教育環境創設的平衡,教師應努力實現兒童自由學習和成人指導或幫助兩者之間最優平衡。我們的教育如果出了問題,沒關係,只要我們靜下心來思考一下及時改進還是會有所發展的!看了國外的有些教育圖片,讓我感到平時對自己孩子或者學校孩子的教育中大人包辦代替太多了!孩子會做的讓他們去做吧!要相信孩子,他們有能力做的事情為什麼大人去幹擾呢?作為老師或家長要有耐心,孩子就是慢點還是讓他們把自己願意幹的事情慢慢做完吧!其次,讓我知道佈置環境不是單一的美化和裝飾更重要的是讓環境“會說話”《 指南》指出給孩子創設寬鬆愉悅的環境、有教育意義的環境。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幼兒的第三任老師,也是教師的好助手。讓環境 “會說話”常規教育無形中會形成,如孩子排隊搶著往前站、吃飯時亂撒、區域活動時大聲說話等等,如果我們貼有相應的標識標誌孩子就不會搶著喝水、站隊,上廁所,也不會把不愛吃的東西亂撒,會自覺排隊,不喜歡吃的東西放在規定的地方,養成安靜地進行區域活動或集體活動。讓環境話“會說話”幼兒在無意注意中識很多字和認識很多數字,如在椅子上、杯子架、床頭上貼有自己的名字和學號,慢慢的他們無意識的認識了自己的名字,還有佈置環境牆上的很多字他們慢慢的也會認識。

  讓環境話“會說話”幼兒園五大領域的內容就會展現在臉前。環境是實踐一日課程的重要手段,如果我們把課程滲透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就能在輕鬆的氛圍中愉快的瞭解探索簡單的科學知識、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看到的或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善於模仿或表演社會知識和舞蹈音樂,並能用手工或繪畫表達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聽教育專家講座的心得體會2

  有幸在南昌參加了國培培訓者培訓班德學習,非常感謝培訓管理者給我們請來了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教授給我們做專題報告,聽了她們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學習。

  一、邱員太老師主要給我們講了《期待從平凡走向優秀》,對建立工作室的重要性、工作室對教師的幫助提高,進行了分析講解。名師工作室,是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指導下,集教學、科研、培訓等職能於一體的教師合作共同體。名師工作室以名師為引領,以學科為紐帶,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為指導,旨在搭建促進中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以及名師自我提升的發展平臺,打造一支學校教育領域中有成就、有影響的.高層次教師團隊。

  名師工作室是在推進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出現的。在影響教育公平的諸多因素中,教師是最為核心的,區域、學校間教育發展的最大差距是師資水平。如何縮小師資水平差距,同時避免大規模的教師流動所引發的負面效應,成為當前推進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發展的最大挑戰。組建名師工作室,透過名師們帶領農村地區、薄弱學校的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業務能力水平,從而有效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成為一項新舉措。聽了邱員太教師的報告,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特別是從那些經典的事例中,更有許多做法是值得我們去效仿的。

  二、南豐的黃行福老師主講的專題是《成為優秀的自己——草根生命的專業成長》,對教師工作的心態調整、如何成為優秀的教師,以自己為例進行講解。一開始,陸教授就幫我們分析了做人的幸福在哪裡?:幸福源於有所期盼,有所追求。你的期盼變成了現實,就是幸福;你的追求,一旦滿足,就是幸福。幸福很簡單,但一定是期望的實現,欲求的滿足。

  當然,這裡的期盼,這裡的追求,都應該是正當的,合情合理的。農村教師,地位、收入均不如公務員,更不如城裡的教師,幸福在哪裡?來自對工作的追求,來自對事業的執著。工作追求一流的質量,事業追求更高的目標,追求的過程便是幸福,願望的實現,則更是幸福。

  沒有追求,沒有期盼,便與幸福無緣。幸福源於良好的心態——正視現實,不盲目攀比。 當然,不比,不是逃避,不是盲目樂觀,而是一種心態的調整。我們既然來到了農村,來到了落後的區域,我們就得認這個現實,三心而兩意,左右而言他;或者一味地埋怨,一味地浮躁,都無濟於事。

  總之,黃行福老師,邱員太老師的講座讓我領會到了許多的教學知識,歸納起來最大的啟示就是:只要肯潛心鑽研,皇天就不會負苦心人。在教學中,除了潛心鑽研教材、教法外,更重要的是鑽研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