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民法的心得體會

學習民法的心得體會

  篇一:學習民法的心得

  雖然自己學的不是法律專業,但一直對法律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也是我選修民法的主要原因。經過了一個學期對民法的學習,自己收穫良多。雖然之前也選修過商法,但我覺得這次民法學習讓我收穫更多。之前老師那種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我覺得很悶也提高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而民法老師創造性的教學方式讓我眼前一亮,深受啟發;

  讓我找到了學好法律這門龐大學科的方法。原來法律學習還可以以這樣的方式來進行的,讓本來就無味的法律學習變得活躍起來,使每個人都參與其中並在這個過程中受益。雖然上課時間是在週末,但由於這個原因我基本上都有去上了,但有點遺憾的是沒上過講臺發言。

  先把要掌握的法律知識過一遍,然後讓學生根據已其本掌握的知識對現實生活發生過的真實案例進行分析,並做成演示檔案以作報告的形式向老師和同學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這樣既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反作用於現實生活,現學現用,鞏固理論知識;同時也鍛鍊了我們的表達能力,培養了團隊協作的精神,使我們的學習成果得到老師和同學肯定,這其實是一種享受學習的過程,大大提高了我們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我覺得這種學習方法比較適合我,我也看得出老師為了搞好這個教學付出了很多,盡心盡力,真的能讓我們學有所獲正如老師所說的。在這裡我要趁這個機會對老師您說聲謝謝,“老師,謝謝您!”

  篇二:民法學習心得體會

  民法原理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真的是無處不在,衣食住行各方面都有可能會和民法打上“交道”,毫不誇張的說,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基本上都是生活在民法的框架範圍內,因此學習好民法,掌握好民法,運用好民法就顯得頗具實際利益和現實意義。

  民法被稱為是“萬法之母”,因此學習法律應當或者必須從研習民法開始。眾所周知,民法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著龐大而瑣碎、完整而嚴密的理論體系。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我們在民法學習過程中應當掌握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更好的對民法知識融會貫通,領會民法學的真諦。

  對於民法學的學習方法,曾有諸多的民法學者撰文論述,我結合自己學習民法的實際感受和收穫來對學習民法的方法進行粗淺的介紹。

  一 愛好

  小心交到其他的號碼上產生不當得利問題......其實也正是因為有民法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和諧,變得穩定。我們學習民法不能單單隻從書本上的文字知識出發,還要結合現實生活來學習。我們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民法原理,在實際生活中感受民法的價值,此外我們還要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即所謂民法學習要“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民法知識只有能夠被運用,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才會被我們所熱衷;同時實踐活動也對我們的理論知識的鞏固和創新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民法學習過程中,要注重聯絡實踐,並在實際生活中豐富理論知識。這樣,也會更好的激起我們學習民法的興趣,更好的“以我所學,服務社會”。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成效的,才是有意義的。

  民法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民法理論的高深也是建立在對一個個知識點的記憶和積累的基礎之上的,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克服暴躁和虛浮的學習心態,不要被一個較為複雜的知識點挫傷學習熱情。民法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謂是“痛並快樂著”,而且我們時常會有“山重水[學習民法的心得(共2篇)]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為此我們要深入淺出的進行理論分析,廣泛大量的進行書籍閱讀,合理變通的解決現實問題。民法學習不僅僅讓我們學到專業知識,同時也會對我們人性的培養,人格魅力的提高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有理由相信“民法是最具魅力的學科”,民法學習也會讓我們的人生路走的更寬廣,更美好

  篇二:學習民法的感受

  學習民法的感受

  經過上個學期對法律學科的接觸,對法律只是多少算是有些瞭解。但總覺得自己還是沒有入門。沒有學到很多,而且之前學的又學得不透徹。對於學習法律,我個人認為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些法條,但法律內容煩雜、理論性強,讓人望而卻步。當你置身於一片法律的汪洋中時,你會感受到你自己是多麼渺小。以為那些法律的知識精華是經過數千年、經過一代代人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可當你想如何吸收這寶貴的汪洋水時,又不知從何下手·····

  這學期剛開始接觸民法,學到的關於民法的知識不是很多,自己也沒有深入研究。但發現一點,就是民法與咱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是密切相關的。比如上街買菜、結婚生子、借錢還款等等。這是因為民法所調整的社會關係廣泛,涉及每個人、每個家庭、每一個企業和其它社會組織。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幾乎都與民法相關聯。正是因為調整著我們生活中人與人的財產關係、人身關係,與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事相關聯,想必民法內容一定繁多,事實也的確如此。所以,如何學習掌握這門煩雜的學科成了我們所擔憂的。

  如果說對於一個對民法有著很大很大興趣的人來說,要學好它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經過應試教育的洗禮後,我的對學術興趣愛好已早不知所蹤。現在還只是在為學習而學習,也許以後就轉變為為工作而學習了。雖然目前對法律、對民法還沒有產生興趣愛好,也還沒有很大動力研究民法。但作為一個學生,其任務就是做好本職,學好老師所教授的知識。這是最基本的'一點,所以我會認真學習。

  講到學習民法的感受,說實話因為目前對民法學習還不是很深入,也不知道怎樣去評論民法。我想從我們的民法課堂講起。我覺得寫這篇文章不應該當成一次作業或者一次考試,我更想把它當成是和老師交流的一次機會。老師也說過,其實教本科生比教研究生都難。我也會同意這觀點。因為我們剛進大學,對專業知識什麼都不懂,自

  學研究能力更是低。所以該如何教育我們,是讓我們死記硬背學術,還是然我們自己摸索學習呢?我覺得這兩個極端都是不可取的。培養本科生特別是我們大一,首先應該培養對本專業的信仰,其次是培養能力,最後是學術。所謂信仰就是對自己所學的知識表示肯定,認為學這些是有用的,是對自己有幫助的。然後能力就是學生接受老師基於知識的能力以及自學研究收穫的能力。最後透過信仰和能力的結合,透過自身的努力,帶到某種學術的水平。

  在我們民法課堂上,老師您的教學方式都很好。經常在課堂上讓我們思考,給我們回答問題的機會,有意鍛鍊我們的能力。不過有些地方,我們同學會有些意見。平時我們私下也會討論老師上課怎樣怎樣。有時還會和別班的同學交流,比較不同老師的教法。我想說說我的想法。對於老師課堂上讓我們看的題目,我希望老師能把它們講透徹。因為有時那題目已經過去了,我們還是不懂,或者一知半解的。作為大學生,主要是重在研究學術能力,本不應該太看重題目和答案。但我們還是要面對現實,因為期末我們還會有考試,以後還會有司法考試。所以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我們想更好的運用,這個運用也只能用在題目上了。

  還有,平時老師您還佈置的小組討論作業。私下有的同學會認為這沒有什麼意義。但我覺得這樣不僅能讓同學們多瞭解知識,還能鍛鍊同學們的能力。每一次討論,每一次發言都是很好的鍛鍊機會。但問題也是會存在的。就是一組成員裡大家的生活不一樣,很多時候在討論時總是很難把成員聚齊。這讓我這組長有些無奈。不過我會盡量配合我們小組,讓大家多溝通、多表達自己的見解。

  講了那麼多,最後希望在老師的辛苦教育培養下,我們都能夠學有所獲。

  李曉亮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