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友誼學校成立十週年感言

中加友誼學校成立十週年感言

  ---十年踏浪揚帆起 眾手划船迎潮來

  2005年12月5日,獲江西省教育廳批准,由江西省重點中學z市文同中學和加拿大愛加信國際學院聯合舉辦的江西省第一所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九江中加友誼學校正式掛牌成立。自此,九江中加友誼學校走過了整整十年。

  回首十年,足以令我們生感慨,更令我們生喜悅添豪情。

  是的,對一所學校而言,十年,那僅僅是起步成長的年段。而對生命體的教育者而言,那是劃去了人生最寶貴的一段。旁觀者,對於別人的十年過往,總易平靜而輕鬆。而對於親歷者,十年的傾情付出,就顯得堅實而厚重。

  站在十年的節點上,回首十年。我們的感慨是雙向的。

  十年,我們這些中加學校的建設者,或由青春而壯年,或從丁壯而垂暮。年輪寫在彼此的臉上,白髮訴說著我們的奉獻。然而,中加學校,卻在我們的呵護下成長。如果說初生的中加學校是一隻小小的野百合的話,那麼是我們這一代文同人,為她找到了春天。

  中加的校史不應忘記。以胡德喜校長為核心的校領導班子,頂住壓力,銳意改革,團結率領全校上下,視中加如自我生命,攬中加於文同懷中。為中加的招生、師資配置、教學裝置、後勤保障提供源頭活水。得百年文同的滋養,中加學校,從此踏浪起步揚帆起航了。

  於是中加學校的辦學就展現活力釋放異彩。每年的招生季,我們的中加學校的招生辦公室總是門庭若市。慕名前來問詢報到的家長和新生,臉含笑意,眼放晶光,絡繹不絕。高考揭榜的'日子,海量資訊,飛速傳遞。文同中加,在大街小巷古村新鎮熱傳。“中加”這一縮成詞彙,人們由陌生到熟知,由懷疑到接受,由認同到熱捧。本是複雜的轉換過程,出乎意料地來得快捷而迅猛。“中加”經過社會各界的口口傳遞,已經漸露光芒,成為屬於文同的又一金字招牌。成為贛北大地上的新的教育名片。

  十年磨劍,劍劍亮光。十年中,中加學校依照計劃錄得學生2000餘人,為高校輸送優質生源1800餘人。每年的一本上線率在65%以上,二本上線率在95%以上。他們之中的佼佼者,不僅圓了家族的及第夢,圓了自己的名校夢,還成為本鄉本土的真正的學霸,成為當地的後輩鄉賢。成為鄉里弟妹們學習楷模,成為中加的無聲口碑。每當看到茶餘飯後,村民們或手捧手機或端坐電腦前查閱中加資訊的時候,我們這些文同人無不倍感溫暖。每當看到他們查詢其子弟的相關資訊而露出滿意微笑的時候,我們無不感到釋懷。所有潛伏在我們筋骨裡的疲憊都煙消雲散。現在隨著中加學子的越飛越高,中加的名字不僅傳遍神州,還走向了世界。中加的發展牽動著九江各界的神經,中加的進步的勁舞輻射到五湖四海。我們享受到被關注的幸福,我們也享受著被熱捧的榮耀。

  花香攜苦寒,果滿汗水澆。中加的輝煌裡永存這樣的鏡頭。每年的招生季節,胡德喜校長的辦公室,從清晨到黃昏甚至深夜,從週一到週日,從六月到九月。大門敞開,人流不絕。他在含笑為新生及家長答疑解惑,向貧寒學子濟困送暖,多少孩子帶著振奮離開他的視線,多少家長帶著感激與他作別。z校長把脈招生動向,坐鎮指揮,不知疲倦。尹武將主任,十年如一日,從六月到九月從未休息。每天迎候著紛紛攘攘的人群。從新生報到到分班,從住宿分配到宿舍管理。每一細節都留下了他的手跡和腳印。分配到各縣區的招生老師,頂烈日,抗酷暑,走村串戶。汗水溼透衣衫,微笑總在臉上。宿管的老師們,二十四小時真情守護,讓遠離父母的孩子生活舒心,讓在外務工的父母放心。最苦最累的當是一屆屆的班主任老師。他們不僅承擔的一位老師的職責,還承擔著每一位學生的父母的職責。他們當爹當媽當老師的多重角色,彷彿使他們學會了分身的法術。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不間斷形護神護,從週一到週日的忠實值守,從高一到高三的頑強堅持。蠟燭的烈焰從不熄滅。他們是為中加奉獻最多最苦的最可愛的人。

  眾手破浪迎潮起,風正帆懸巨輪行。九江中加友誼學校,誕生在教育改革的光輝歲月,成長在飛速發展的激情年代,壯大在華夏復興的豪邁時刻。回望十年,她發憤圖強,已有能力承載千百家庭的重託,揹負莘莘學子的夢想,分擔文同發展的使命。總結十年,我們發現中加能與文同和諧融合。但又能發揮其特色辦學的輕巧靈便的優長。她不僅吸納文同的精髓,秉承其獨特個性,又保持自己富有競爭力的管理模式。彷彿是文同教育先行先試的特區,有效地充任了文同的又一翅膀。告別十年,我們可登高舒嘯,告慰我們逝去的歲月和辛勤的汗水。在中加十年生日到來之際,我們更應感謝社會各界的理解支援和厚愛。展望未來我們自當豪情萬丈,立潮頭,迎巨浪,為九江的教育事業做出新貢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