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感言簡短(通用12篇)

歲末感言簡短(通用12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收穫不一樣的感想和體會,有這樣的時機,就要好好寫一寫感言將其記錄下來。那麼如何寫感言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歲末感言簡短,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歲末感言簡短 篇1

  一年的歲月,又悄無聲息地消逝,回首度過的365個日日夜夜,幾多歡樂,幾多煩憂,重溫經歷的一件件往事,有一絲辛酸,又有幾分感動。歡樂過,忘乎所以過,悲傷過,自責過。大多數還是平平淡淡,日復一日,春夏秋冬地走過,想想,這就是生活吧!風雨之路積蓄自己的經驗,閱歷豐富人生經歷。生活讓自己不斷成熟,撫摸歲月遺落的痕跡,心也以前刻下失落與傷痕,卻也讓自己的收穫頗多,人生亦是如此矛盾迴圈的輪迴,一切事物沒有完美,也不會任你在想象中生活。人生歲月,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在陌生中迎合自己的生活,在工作中鍛鍊自己的勸告,在未知中解讀歲月的真諦。用良好的心境,淡然的心態,去充斥心靈的困境。把思緒細細梳理,在心裡歸檔,存放在心的某一角落。

  每年的年末,我都會有一種疲憊之感,我的情緒也會隨之煩躁不安。有種心力交瘁的味道。其實人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最興奮期,和最疲憊的階段,我想我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吧,在經歷一年的緊張工作和辛苦生活後,我對自己一種無奈或者說是一種無聊。我不明白如何來表達這種無所事事又心神恍惚的感覺。回望自己走過的路。那些並不存在在路上的腳印是需要自己去想象的。眼前身後,從沒有很順淌的路。我已習慣。那些存在在人世間必有的齷齪或善良,自古共存。

  過年就像是翻山一樣,我們所經歷的時光就是這樣一次一次的輪迴,春夏秋冬,又一個春夏秋冬,人就在一個一個的季節的輪迴中老去。每年的年末就是快到山頂的時刻,過年,就是已經翻過一座高山後的重新開始。

  我期望自己的這種情緒會在這樣的最後的日子裡,好好的調整一下,在春天到來的時候,會信心百倍的迎接下次的超越。

  我想說:感謝易安網的管理及工作人員,給我帶給這個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讓我開闊視野,豐富知識,結識朋友,收穫友誼;留在記憶中的是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一份份真摯的友情,一個個真誠的朋友,一聲問候,一句留言,一條訊息,讓我滿懷感動。盡享溫暖。自由空間由衷的感謝各位圈網朋友的支援,謝謝大家!

  歲末感言簡短 篇2

  引言:不要為已消盡之年華嘆息,務必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布萊希特

  一歲將盡,一種此間特有的感受便湧上心頭,讓人不禁扼腕嘆息。平日奔波忙碌,總有一件之後一件的事情佔據著時間,卻很難真切地感受著時光的存在,而時光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地從我們身邊溜走。到年終時分,時光的感覺乍然出現,望著電腦桌面日曆程式上那讓人看著急的月份時,我已然感受到它那悄悄溜走時留下的足跡和存在,然而在經歷這麼多年後的我已漸漸對它有所解,它是那麼的短促、有限、性急,待我們惶恐而奮起直追時,卻始終怎樣也碰不到它那飄舉的衣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飛似的奔著年終一頭扎去,等到我們超越它時,年卻已經過,而那一大片時光卻留在那過往不復的歲月裡。

  夜半案前,琴音相伴香茗在旁,靜坐思已過。回顧即將匆匆而過的2014,總結過與失,大腦像是投影儀般將這一年來的往事一一回放,那些不該犯的錯,那些不該做的事,那些該做卻沒有做的事此時分外清晰明。很多時候很多事情當時不曾珍惜把握,錯過再追悔只是枉然。人生天地間,猶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過去的已經回不來,既然不能改變過去,那就好好感悟此刻。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寫到:“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識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此時便有自己的理解:醒悟過去經歷的不對的事,明白將來的還能夠追求,認識到在這迷途上並沒有走遠,最後感悟到錯誤的過去只是為這天正在做的正確的事。

  是的,年華難握,我們不能改變過去的時光和年華,嘆息亦只是徒勞。但是我們能夠將過去的年華整理總結經驗教訓,把握住此刻,好好對待此刻,不要再等到時光流過,再回顧時後悔和嘆息。

  歲末感言簡短 篇3

  又是12月,新的一年又即將來臨。靜坐桌前,盤點2011年,乏善可陳。但心底依然充滿感動,充滿感激。陸放翁說得好,‘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也確實到此刻的年齡,才真正懂得什麼叫日月如梭,什麼是白駒過隙。

  最近,讀一篇短文,題目是【女人,該什麼時候享受】。文筆細膩,很親切,很實在。文章中說的享受,只是當一個女人在和童年女友聊天時,不必急著回家,要收晾出的衣物或給家人做飯;當一個女人在給孩子買生日禮物時,也能給自己挑一樣心儀已久的禮品;當一個女人在為家人添衣購物時,也為自己買一份好的化妝品。諸如此類,看得心裡柔柔的。不禁想到,若是我,最大的享受是什麼呢。不用置疑,一是有本好書,二是有杯清茶。靜靜地看書,閒閒地品茶,心滿意足。

  一向覺得,如果沒有文字能夠讓我入目的話,那樣的日子將會多麼難熬難熬。那些詩句多麼美妙,‘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三更有夢書當枕’;‘年年歲歲一床書,昨夜誰幸伴君眠’。閱讀的快樂,在於書是我們最好的朋友,就如林語堂所言,一個人能夠從古今中外的作家中找尋出和自己性情相近者。他所說的話,就是你想說的,他的喜怒哀樂就是你的喜怒哀樂,這時,就能夠得到如同交到知心朋友那樣的快樂。也由此,每當從那些經歷久遠的年代的書中,得到與自己心心相印的句子,更是欣喜不已。

  魏晉人顧千里視雪夜閉門讀書為人生至樂,夏志清把在家著舊衣品香茗,‘雞窗夜靜開書卷’當作人生至善,讀書之樂,在於悠然神會。

  書比人長壽。只要看到書本里落滿歲月的灰塵,就讓人感覺的歷史的沉重。這時,讀書是用心甚至是悲哀的事。帶來的不必須是快感,有時是傷感或是痛感。

  好書百讀不厭。對一本書的反覆閱讀,也是心靈的跋渉,所謂一歲一情緒,年齡不同,對同一本書會有不同感受。

  記得好朋友平,在她女兒讀初中時,她就想方設法讓她女兒讀世界名著。那些名著,不僅僅是知識,更是對性情的陶怡,會影響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書香門第的標誌就是讀書。多讀名著,女孩的臉上會有一種祥和之氣。會由內而外發出平和的光彩。這樣的女孩,在長大後,她們的人生是舒展的,快樂的。也就是人們常常說的有教養。

  當然,讀書還得會讀,要持續活水一般的思維,這是讀書人的一種境界。當這種境界到必須水準,人,就活踏實,充盈。這,與學歷無關。

  說到茶,原先是職業關係。做教師的,課間一杯茶都是習慣。慢慢地,竟成不可一日無茶。又喜歡好茶,看著杯子裡綠葉漸漸展開,整杯水顯得汪汪地綠,清清淡淡,安安靜靜,實在讓人賞心悅目,神清氣爽。

  余光中說品茗是一種享受,也有人說,品茶能夠抵十年塵夢。更有人說,茶,不說話,只靜靜一旁,飄香。

  綠茶,流淌在我的血液裡,將伴我一生。

  願在新的一年,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書香和茶香的味道。

  歲末感言簡短 篇4

  小夥伴們都在寫感言,我也有感而發。想到上週末我們讀書組一起聽個關於福柯“自我技術”的講座,討論得很熱烈。會後跟朋友的車一起回家,說起我們兩家的娃,各自的工作,都是一地雞毛。中間,我跟我朋友說:“不要放下啊!”她以為我在鼓勵她不要辭職,很堅決地回答:“我不可能做全職媽媽的,我訪談的幾乎所有的全職媽媽都不開心。真的好像美國60年代中產階級社群裡那些絕望主婦一樣。”她是做家庭和育兒的社會學研究,看得多聽得多,大概她的印象是真的。話題岔開去,我們開始討論網上那些天天曬早飯的媽媽們是不是真的開心。

  但我說“不要放下”,不是那個意思。我臨下車的時候,又說一次:“不要放下!”這次我總算有機會把話說完,我的意思是,不要放下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我剛進復旦讀本科的時候,好像是當時學校流行的口號。我對“卓越”其實沒有什麼感覺,反而覺得又空又假。之後去伯克利,有一次幫校辦譯年度報告,才發覺伯克利也喜歡說XXforexcellence,正是“追求卓越”的意思。這話說著是挺噁心的,尤其有種“精英”的味道,在如今的政治氣氛下,不太受人待見。

  然而,那天我說“追求卓越”是跟自己說。人到中年,很容易就活到慣性裡去,養兒育女,工作家務,一天一天,很容易就過去。即使是學術工作,也但是就是一份工作,一樣是常規性的,重複性的:看書,寫文章,參加學術會議,評職稱,申請經費,參與課題和課題結項。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能夠帶著一份得過且過的心去做,不是懶,而是無聊。沒有passion,沒有calling。在這個好處上,一個學術工作者,和任何工作者一樣,都是在異化勞動中。

  我有一萬個理由說服自己“追求卓越”沒啥意思:做得好不好都是無所謂的,只要開心就好;平凡生活也是好的,給人是實實在在的存在感。我這兩天一向在琢磨這事,之後最後想明白,“追求卓越”其實是個心氣。並不是真的能做得有多“卓越”,而是要有那個心氣,這心氣不是給任何人看的,而是對自己的要求。也許終其一生都做不到“卓越”,但一向在心嚮往之。要做得儘量好,要不辜負自己的良心。

  有時候,我也會對自己說,不要那麼累,不要給自己那麼大壓力。但如果放下這點心氣,我可能會更加不開心。我此刻允許自己一天只工作一小時,甚至不工作,但我還沒有放下。想起前些日子跟一位老師聊天,說起我此刻工作時間很短,很多研究計劃都擱置,很焦慮。她勸我,即使停車的時候,車頭一向朝著上山的方向,就沒關係。很久之前,我導師也跟我說過類似的話: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我們也許會因為種種原因停下來,慢下來,但是你心裡的指南針不要改變方向,下次你再走的時候,就能夠繼續走下去。

  所以,我的感言就是,不要放下追求卓越。我們生活在俗世中,有種種羈絆,種種不得已,日常生活中,我們或勤勉,或懶散,我們早出晚歸,或者晝伏夜出,我們其實都是差不多的人,普通人。但心裡的指南針指向哪裡,只有自己最明白。只要那口氣不松,我覺得活著還是有點味道的。

  以此自勉。

  歲末感言簡短 篇5

  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歲末時節。恍惚間,耳畔似乎剛剛還是今年春節的鞭炮聲,硝煙也還未塵埃落定.轉眼之間,網上已經伴隨著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口水戰熱熱鬧鬧的準備起了XX年的春晚。各種大小的媒體也都開始了一年又一年的歲末大盤點。我呢,是不是也該盤點一番,得失之間也許會讓我更加明白人生的許多道理。不過,值得盤點的也並不多,現在能想起並且開列出來的也就幾條。

  第一,先說平淡無奇的工作。即將過去的一整年其實就像很普通的今天一樣,大部分時間我的心靈都與寂寞、單調和無聊為伴,日復一日機械地重複那許多瑣碎的事務。不過倒也過得平安無事,雖然快樂的時候不多,但是傷痛倒也沒有,所以還是值得慶幸的。上半年很忙,為了省教育廳的一個現在看來無關緊要的專項評估,我記得開了不下20次協調會,也熬了幾個不眠之夜,寫出了近80頁的評估報告和各種總結。還好,評估結果名列前茅,不枉了那幾根催生的白髮。下半年頂頭上司總是出差,把我從幕後推到了前臺。一把手的坐椅讓我坐了不少日子,帶著幾個同事處理了好幾樁涉及人事、職稱、工資之類棘手的麻煩事,其間由於各種原因連自己的職稱也沒評上去。老實說,一把手的滋味也並不風光,要考慮很多事情,連常玩的鬥地主也淡忘了。所以,還不如安安生生地當個副職,至少天塌下來有高個頂著。

  第二,可以說是脫離思考,遠離工作、遠離人群,遠離喧囂的內蒙求學了。我的心靈深處總喜歡自己一個人待著,或者失落,或者頹廢,或者發奮,我都喜歡。可這樣一個簡單的要求平日裡也很難實現。多虧了去年參加了教育碩士考試,學不學知識暫且不說,能得以領略一番草原的遼闊和沙漠的壯美就已經幸運至極了。修養生息的那幾十天,當是我近幾年來身心放鬆的最徹底的日子了,感謝內蒙,感謝草原,感謝生活。

  第三,當是我的身體較之去年以前有了大好。XX年我的身體逐漸好轉,儘管包括家人在內的許多人說我根本就沒什麼病,全是心理壓力鬧的,XX年,身體全面恢復,感覺精神面貌大為改觀。特別是內蒙那幾十天,每日步行近8公里鍛鍊身體,竟然瘦下了十斤,簡直意外的收穫。不好的是,伴隨身體的好轉,特別是上級領導的愛嚴有加地勸勉,我竟然又開始了飲酒,雖然嚴格控制,每次絕不多飲,但XX年酒後的慘狀仍是心有餘悸,何況國慶體檢的時候,仍然發現部分檢測引數超標。做人太難,連不飲酒自己都做不了主。其實,或許還是自己心中有魔障,有俗念,有功利,有責任的緣故吧。

  第四,要說家庭了。七年之癢的期限早已經過去,我自己也不知道更說不清楚是不是癢過,至少表面上還是波瀾不驚,眼看就要結婚十年。我們也在猜測第十年時會不會癢。我想,要是癢得輕呢,就撓撓;重呢,就互相蹭蹭;萬一癢到不行了呢,真就能把鞋子脫了麼——我不知道,也不敢猜測。我們太平凡,也因為平凡,就會有匹夫匹婦共有的心魔和劫數,生活就會有許多變數。可我們之間有個血脈相連的乖乖女,想來最基本的定力應該還是有一點的。何況我們都不喜歡大風大浪,都不喜歡嚴酷考驗。也許近十年的時間讓兩個人成了長進對方身體的巨大瘤子,要分開,也必定血肉模糊,丟掉一半兒的性命。如果我們白頭偕老,這文字就是里程碑;如果不,它就是墓誌銘。

  第五,要說的是女兒。她今年上學了,再不是幼兒園裡總長不大的孩子,有了簡單的思想,有了最初的是非標準和價值觀念。歡喜之餘也有幾分失落,女兒終是要長大的,滯留在爸爸懷抱裡的時日也絕不會太久長。

  第六,是日漸蒼老和衰弱的的父母大人。是我不孝,平日裡較少關注他們的起居和衣食,甚至還要讓他們顧及我們三口人的生活。他們賜予了我生命,養育我成長,大恩未報,可現如今,連第三代人的生活還要他們照料。已經壯年的我仍然蟄伏在他們無力的羽翼下苟且過活。他們已經日薄西山,血壓伴隨著年齡一路飆升,可還在為兒女操勞。特別是六月裡家遭變故,母親竟然和我一同遠赴巴蜀慰藉他們不幸的長子。為了兒子,母親竟然拋卻了數十年堅守的不找組織麻煩的信條,只見過科級幹部的她老人家竟然隻身以上訪者的身份敲開了省部級官員辦公室的大門。其間遭遇了多少非議和白眼,感受了多少心悸不安的傷痛,我親歷親為,自然明白。最後若非我不顧一切地執意帶她返回,她那蹣跚地軀體幾乎就要長眠於川大校園了。慟哭之餘,我希望他們能再長壽一些,最好能看見四世同堂的那一天。倘若真能如願,我寧願減去自己幾年的陽壽來交換。

  第七,我不知從何說起,也不知該如何說,當然更說不清楚道不明白。姑且作為心魔吧。最近時常會記起起幼時和少年時代的許多往事,相必是懷念昔日那些簡單而純粹的快樂時光吧。幼時的記憶裡,每一天都在盼望著年終歲末。特別是在老家,最喜歡守歲的那晚,大人們燈火通明地在廚房裡魔術似的把窘困錢袋和米缸變化出許多好吃的美食。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過年的時候,可以進城趕年集,還可以有新衣服,有好玩的遊戲。那時候是那樣地盼望長大。可是總記得小時候的一年好長好長,總也不過年。後來終於長大了,卻開始害怕長大,害怕長大的煩惱,長大後的責任。可是時間的腳步卻突然間自己加快了,像流水一樣,從枕邊,從指縫裡,從腳步中匆匆而無聲的流逝了。恍然間,一年過去了,恍然間,又一年過去了。一年年長大,一年年變老,眼睛中的稚氣逐漸褪掉,還又多了些許滄桑和蒼涼。

  時光如水,流逝過去的,就不會再回來。回首這一年,忽然覺得自己是那樣的慚愧。我想下一個新年的願望就是,希望明年比今年好吧,退一步說,不要比今年差就行。因為過去的那麼多時光卻沒有留下值得哪怕一點點驕傲的東西。晨起,晚睡,一秒,一分,一小時,一天,一月,一年,渾渾噩噩的過去了,幾乎每一天都是前一天的翻版,每一天都像前一天一樣的無聊,一樣的平庸,一樣的忘記了自己。更多的是覺得光陰如梭,擦身而過,就像疾馳的列車,看著車窗外面的景色向後倒去,漸漸變成了一個點,而自己卻不能停下來,去觸控那不屬於自己的風景。生活也是一樣,不能留住光陰,在嘻笑中、沉睡中、觥籌交錯中、沉思中時間慢慢的流過。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你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這就是人生。

  歲末感言簡短 篇6

  走過歲月,情意未了。當日歷撕去最後一頁時,才感覺遺憾仍殘留在心頭。當一切已成往事,沉默的心緒卻叩響新歲大門,所有的憂慮已塵埃落定。曾期盼飄落的楓葉掠過你的心頭,滋撫你的情致,愛過痛過,守望歲月不知道該珍惜什麼。珍惜那次緣遇,珍藏那次婉拒,珍愛那份深情。總之,生命中有許多情由難以釋懷,在感謝生命同時,雖苦猶甜的談笑風情中,讓我感到生活的快樂,同時淡化了生活中諸多煩愁。快樂是情意的程式碼,煩愁是生活的附體。

  駐足網路,陽光總是那麼溫馨而明麗,從樹叢的縫隙間照射進來,光點斑駁的灑在熒屏上,風兒從面額拂過,空氣有淡淡的馨香。那一刻真想牽住你的手,讓沾有花香的身軀定量愛的距離。然而,卻看不到你的表情,觸控不到你的感覺。一種心靈的交流,一種情感的昇華總令人費解,又不能釋然。痛苦與沮喪隨著歲月的流逝在心靈上劃下條條痕跡。時間塵封了記憶,記憶不再鮮明,想挽留這些瞬間的記憶,與其說沉迷於快樂的感動,倒不如說沉醉在希望的新歲中。

  歲末情未了,即使隱隱作痛,也不曾聽到心門開啟時那沁人心脾的聲響。希望有一種結局,一種靈魂合體的結局,沒有時間與空間的距離。至今,只能固執地守望在歲末盡頭,帶著久久的期望守住歲月的清香,漸漸讀懂你的心跳。讓流年的熱情點綴與充實你的情感,讓新歲的鞭炮點燃你熾熱的情懷,讓彼此的靈魂不再單行。

  走過沉浮,穿越夢想。流逝的光陰中留下無盡的遺憾,總有那麼一點不能超越自我,為愛而醉,為愛而痴。時光總是在似是而非中消逝,而腳下的路總是延伸在未了中。

  歲末感言簡短 篇7

  今天是臘月二十,再過些天就到農曆的春節了。心裡盼望雪花飛舞的情節再次出現,好有勇氣抓住靈感的尾巴,續寫將要過去的冬天。窗外的天色漸漸變暗,或遠或近的景物被灰色的'紗籠罩著沉默無語,它們也在默默地總結著年復一年的平淡嗎?

  回想一年來的工作,總找不到恰當的語彙描繪過來的生活。感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的同時,收穫著喜悅與悲哀;揮手作別的不僅是雲彩,還有孱弱的生命和漸遠的純真;結識了一些早該相識的人,疏遠了一些早該淡忘的事;學會了在微笑的背後慢慢品嚐苦痛,習慣了在喧囂的空間悄悄尋找安寧,明白了事業與愛好不可得兼的道理,改變了古板刻薄的性格。懂得了在失去的時候學會無所謂,為不曾屬於自己的東西送行。學會了在想入非非時嘎然止步,不再一味地揮霍感情。

  不管有多麼豐厚的收穫,總有很多遺憾脫口而出:控制不住地飲酒,漫無目的地幻想,情不自禁地流淚……

  翻開日誌,撫摸歪歪扭扭的痕跡,思緒羞澀著蹣跚著滑過記憶的河床。它們也許會同我一道聆聽新年的鐘聲,但卻不會同我一道邁入新年的門檻。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隨著年歲的增長,我的生命越來越精神化了。”面對著越來越依戀的精神生活,看著歲月在雙鬢留下的白髮,感到年華像額頭的皺紋來不及摩平又漸漸堆積,不管你願不願意。

  既然所有的新年祝願裡都包含了夢想,那麼我也祝願自己在新的一年裡一些夢想成真吧!

  歲末感言簡短 篇8

  盼望雪花飛舞的情節再次出現,讓我有勇氣抓住靈感的尾巴。窗外的天色漸漸變暗,或遠或近的景物被灰色的紗籠罩著沉默無語,它們也在默默地總結著年復一年的平淡嗎?

  不想用“轉瞬即逝”這個詞來形容時光的變遷,但是看看垃圾桶裡散落的一沓日曆,就像看到了時光雜沓的腳印,忽然就有了曾經緊握在手的東西不經意蒸發的感覺,唉!光陰還是從指縫中溜走了……

  曾用“一路走來,回味無窮”總結一年來的工作,卻找不到恰當的語彙描繪一年來的精神生活。感受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的同時,收穫著喜悅與悲哀;揮手作別的不僅是雲彩,還有孱弱的生命和漸遠的純真;結識了一些早該相識的人,疏遠了一些早該淡忘的事;學會了在微笑的背後慢慢品嚐苦痛,習慣了在喧囂的空間悄悄尋找安寧,明白了事業與愛好不可得兼的道理,改變了古板刻薄的性格。懂得了在失去的時候高唱我無所謂,並非掩飾,而是為不曾屬於自己的東西送行。學會了在想入非非時嘎然止步,並非逃避,而是除了愛和責任沒有理由揮霍感情。

  不管有多麼豐厚的收穫,總有很多遺憾脫口而出:冷落了一年的小提琴,忽視了鍛鍊和運動,控制不住地飲酒,漫無目的地幻想,情不自禁地流淚……

  翻開日誌,撫摸歪歪扭扭的痕跡,讀過的書,做過的卡片,寫過的文章,羞澀著蹣跚著滑過記憶的河床,我知道,它們也許會同我一道聆聽新年的鐘聲,但不會同我一道邁入新年的門檻。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隨著年歲的增長,我的生命越來越精神化了。”面對著越來越依戀的精神生活,看著歲月在肌膚上留下的吻痕,我感到年華像額頭的皺紋來不及摩平又漸漸堆積,不管你願不願意。

  既然所有的新年祝願裡都包含了夢想成真,那麼我也祝願自己在新的一年裡夢想成真吧!至少完成三件事:一是繼續學好小提琴。二是完成那部擱置了一年的小說。三是去西藏旅行。

  歲末感言簡短 篇9

  引言:不要為已消盡之年華嘆息,必須正視匆匆溜走的時光--布萊希特

  一歲將盡,一種此間特有的感受便湧上心頭,讓人不禁扼腕嘆息。平日奔波忙碌,總有一件接著一件的事情佔據著時間,卻很難真切地感受著時光的存在,而時光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悄悄地從我們身邊溜走。到了年終時分,時光的感覺乍然出現,望著電腦桌面日曆程式上那讓人看了著急的月份時,我已然感受到了它那悄悄溜走時留下的足跡和存在,然而在經歷了這麼多年後的我已漸漸對它有所瞭解了,它是那麼的短促、有限、性急,待我們惶恐而奮起直追時,卻始終怎麼也碰不到它那飄舉的衣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飛似的奔著年終一頭扎去,等到我們超越它時,年卻已經過了,而那一大片時光卻留在了那過往不復的歲月裡了。

  夜半案前,琴音相伴香茗在旁,靜坐思已過。總結過與失,大腦像是投影儀般將這一年來的往事一一回放,那些不該犯的錯,那些不該做的事,那些該做卻沒有做的事此時分外清晰明瞭。很多時候很多事情當時不曾珍惜把握,錯過了再追悔只是枉然。人生天地間,猶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過去的已經回不來,既然不能改變過去,那就好好感悟現在。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中寫到:“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識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此時便有了自己的理解:醒悟了過去經歷的不對的事,明白了將來的還可以追求,認識到了在這迷途上並沒有走遠,終於感悟到錯誤的過去只是為了今天正在做的正確的事。

  是的,年華難握,我們不能改變過去的時光和年華,嘆息亦只是徒勞。但是我們可以將過去的年華整理總結經驗教訓,把握住現在,好好對待現在,不要再等到時光流過,再回顧時後悔和嘆息。

  歲末感言簡短 篇10

  農曆虎年臘月,我的兒子降生了。四十而為父,感慨頗多。立刻覺得那種浪遊江湖的心情不再有,代之的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以及揮之不去的憂慮,為襁褓中的兒子,也為自己棲息的這塊土地。

  我希望XX年(農曆辛卯年),在清明節回到湖南南部的故鄉,為祖父祖母上墳。我的祖母在我長兄出生前兩個月急病而亡,她沒能見到一個孫輩。和那個時代中國多數農村婦女一樣,祖母在貧苦、艱辛中度過一生,連一個正式名字也沒有留下。我的祖父去世那年,正是農村開始包產到戶,他沒能嚐到分田後第一個豐收年的新米。離開故鄉二十又一載了,我從來沒有在萬物復甦、布穀鳥開始鳴叫的清明時節為祖父祖母掃墓,他的四個孫子皆已離開湖南,在外省飄蕩。他們的墳塋,已是墓草萋萋、荊棘叢生。我少年時曾怨恨先祖播遷來湘,為什麼要選擇這麼一個偏僻、閉塞、貧窮的山溝溝,現在我倒慶幸祖先的眼光。在推土機狂飆猛進的當下,我故鄉的村莊離城市實在太遠,又沒有令人覬覦的礦產,因此至今尚未受到拆遷和徵地之擾,也因此我家的祖宅,祖父祖母的墳塋尚在。今天,一個在鋼筋水泥叢林裡生活多年的中國人,還能回到故鄉,找到自家的祖宅和祖墳,這是一種幸福。我得珍惜這種幸福,也企盼推土機的速度放慢一些,再放慢一些,給後人留下更多的一些老屋、祖墳以及村莊口和墳山上的風水樹。

  1月24日,我去東城區交道口派出所為小兒上戶口,事情辦理完畢後,那位態度很好的女警官說了句:“祝賀”,我回應了一句:“這個擁擠的北京城又多了一個小市民。”在孩子媽媽懷孕後,我糾結了許久,曾一度想聽從別人的建議,花十萬元去香港生,或者花二十餘萬去美國生------據說此類服務已成為一項很不錯的產業,美其名曰“為孩子買一份優質的人生保險”。但我最終還是決定讓孩子誕生在北京。我和孩子的媽媽奮鬥二十餘年,才得到一紙北京戶口,孩子一降生就擁有,在中國不能不說是一種幸運。可是,如果連一紙北京戶口也不能讓孩子的父母有安全感,那麼中國之大,疆域之廣,更多的公民又將如何呢?我想有一天當“北京戶口”不再附加過多的含金量,中國人不因戶籍而有權利等差,北京真正成為全中國人的北京,那時候,中國的孩子和他們父母會發自內心為生活在這塊土地而自豪。我希望在孩子人生的第一年裡,中國繼續朝著法治的、平等的、均富的道路往前走,而不是背道而馳。如此,等他懂事後,孩子將不會埋怨父母當年對他出生地的選擇。

  世無桃源,理想國亦只存在人們的想象中,可以肯定,XX年還會有許多令人憤怒的醜惡甚至罪惡的事件發生。我也將一如既往地圍觀併發聲,一個碼字為生的書生,活在這個世上的意義也許就在於此吧。我相信,眾多的聲音,必將匯成江河,滔滔東進,推動古老中國這艘巨輪,駛出三峽。

  歲末感言簡短 篇11

  微笑著,幸福才不遙遠

  前些日子,只是個元旦節,好友孤舟網上給我留言:“今天心裡很難過,去爸媽家了,新年快樂!”看到她寥寥數字,眼裡不由的蓄滿淚水。我們雷同的遭遇,相同的心情,一樣的孤單,明白彼此心底那份悽苦與酸觸。

  幾個折翼的單身朋友都在感傷,又是一年,又長了一歲,因為從前的一些挫折,很難讓荒蕪的心找到溫暖,哪怕厭倦了孤單,厭倦了無人比翼的生活,厭倦了孤燈獨對,可是,卻都有同一種感受:“千帆過盡,皆不是我心所愛,三千弱水,哪一瓢知我冷暖?”縱然人海茫茫,心能為誰動,情又會為誰痴,所謂的幸福到底還有多遠……

  就要過節了,大家都在忙碌著互相拜訪,陪媽媽去看舅舅,本來很好的談話氣氛,舅媽的一句:“雲兒過年去哪裡過。”舅舅突然落下淚來,顫抖著聲音說:“來我這裡吧,不要去你媽媽那裡了,在舅舅家裡就當是自已的家。”我要去哪裡?我能去哪裡?嫁出去的女子以本地的習俗是忌諱在孃家過年的,我的眼淚也不爭氣的落下來,媽媽和舅媽也各自轉身,在角落裡拭淚。舅舅對我說:"如果不是你發生了那麼多事,你爸媽現在過的得有多舒心,都想好好過日子,可是有許多事就是不會像你想的那樣,慢慢的,以後會好起來的....."明天會好起來的,以後會好起來的,這樣的話我已對自已說了數年,可是所謂的幸福到底還有多遠……

  幾年來一直過著孤單的日子,卻總是無法去習慣孤單,又是一年,又會有朋友的祝福中,在別人的歡笑裡辭舊迎新,總是在這樣的日子裡感懷時光飛逝,想起從前的一些事,那個時候的自已叛逆,驕傲,一心要自已去主宰自已的命運,以為自已沒有不幸福的理由,可有太多的事就是能讓自已無力改變,束手無策,這世上的事有時候就是那麼的諷刺又無奈,明明選擇的是自已想走的路,可是走著走著,卻發現身邊已不再是自已想要的風景。

  太陽是溫暖的,如何暖得透這半世蒼涼,夜是溫柔的,卻難以撫平往日的憂傷。總是站在人群裡看別人談笑風聲的時候,卻讓我的心在抽痛,世上那麼多幸福的人,為什麼我卻不是其中一個,聽她們講生活中的點滴幸福,會感嘆自已身若浮萍,無處能棲。就像電影越圓滿就越覺得傷感,只是因為自已沒有開心和喜悅的理由。

  直到一次女兒落水有幸被人救了一命,讓我不得不感嘆平安就是福,也許活得不開心不是因為擁有的少,而是在意的太多了,幸福是什麼?或者只是親人臉上因你而綻放的微笑,為你而流出的淚水。這芸芸眾生,滾滾紅塵,終會有一個人讓你願意了卻孤單,總會有一支曲子永遠適合你,讓你百聽不厭,心生柔情。

  去習慣微笑,習慣微笑著讓往事在不染煙塵的音樂中、在一杯能溫暖心房的濁酒裡、在半盞新烹的濃茶邊淡去歲月曾留下的傷痕,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讓微笑裡不再摻雜半分牽強。幸福還有多遠?或許只是一轉身的距離,或許就在下一個春天,就在桃花盛開的季節。風清雲淡的日子,放下滿懷心事,拭去眉間的憂傷,微笑著面對每一個平淡的日子,也許會發現,幸福不是別人給的,只是心底的一份從容。

  歲末感言簡短 篇12

  再開啟電腦,嗯?我的那篇《歲末感言》哪兒去了?這兩天我頭暈腦脹,大小瑣事忙得團團轉,可能忘記儲存,丟了吧?怎麼寫的來?忘了,真的是一歲年紀一歲人,一歲年紀一份心啊,不服?行嗎?衰退了。

  再寫歲末感言——

  腳步匆匆,時光匆匆,人生匆匆,不知不覺又邁向了歲末……總是這樣腳步匆匆,還來不及停歇的時候,時光已悄悄溜走;總是覺得自己還很年輕,突然發現已是不惑之年,我真的不惑了嗎?連我自己都搞不懂;總是在老母親面前覺得自己還是一個有依賴的孩子,回頭發現女兒已亭亭玉立,有了自己的主見,還有時和我慪氣頂嘴;總是盲目的追趕時尚潮流,可看到那些年輕的臉龐、誘惑的身材,好像自信被誰偷走;總是天生的心向著光明,卻也躲不過灰色與磨難;總是赤裸著自己的情感,能有幾個知己產生共鳴?總是告訴自己忘掉嫉恨,多一些寬容,不為別人,只為自己活得輕鬆;總是發誓珍惜自己,別和自己過不去,為了工作卻從未放鬆自己,真正的不為名利;總是幻想著多掙點錢還能改善一下人生,可只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沒有了膽識和魄力,其實二十多歲時軌跡已定;總是,總是,有那麼多總是...

  過年了,長歲了,皺紋多了,頭髮白了,激情少了,活力沒了,智商低了,記憶力減退了,老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