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法律專業的實習報告四篇

實用的法律專業的實習報告四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中提到的所有資訊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法律專業的實習報告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法律專業的實習報告 篇1

  實習報告 進入公司的當天,商標部楊經理提醒我,“你雖然是名實習生,但是也要跟普通員工一樣先得學習企業文化”,她還特別強調了學習企業文化的重要性。瞭解了企業文化,“想別人不曾想的事,才能創造新的奇蹟;走別人沒走過的路,才能達到新的頂峰”的發展信念,與 “敬業進取,實現自我價值;協作奉獻,強化團隊力量”的執業理念,已經深刻得印入了我的腦海,指導著我日後的工作。

  隨後我對商標的種類及其特點,國內註冊知識包括商標審查、初審公告、註冊公告、領取商標註冊證、商標註冊的途徑、商標註冊申請所需書件及要求、商標註冊申請人等,代理業務的分門別類┅這一系列有關商標代理業務逐一消化吸收。入世啦,我國企業在進軍國際市場之前,必須做好智慧財產權國際保護計劃,提前在相應的國家註冊自己的商標,避免其被他人搶注而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作為一個商標代理人,這是我對新客戶首先應該提示的內容之一。

  向新客戶介紹了申請商標註冊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接下來即介紹清楚向國外申請商標註冊的途徑的幾種方式┅當然,對於相關涉外諮詢、代理事項的熟知,無庸質疑成了我實習工作中一個攻關性的首要課題。而我就必須弄明白有關馬德里國際註冊的一些常識;另外,我生來對數字不敏感,但是在工作中決不允許出現這樣的低階錯誤。

  於是我背了幾個早晨,終於把那個《註冊收費專案及標準》記熟了。類似以上需要商標代理人必須掌握的還有好多,在實習的前半個月裡,它們塞得我的腦袋都要爆炸了。但是這些日子裡我過得緊張而又充實,與校園生活的輕鬆是不能比的。我學習和掌握了不少知識和技能,清楚了委託代理的手續,也弄明白了註冊申請業務那些繁瑣的部門類別。

  由於商品和服務專案的不斷更新、發展,市場交易的狀況也不斷髮生變化,類似商品和服務的類似關係並非一成不變,作為商標代理人,在工作中必須結合實際情況,不斷總結經驗。

法律專業的實習報告 篇2

  如今是一個法治社會,而很明顯,農村的法制意識太過薄弱,對於一個法律專業學生來說,在鄉村進行法律實習,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對法律在農村的宣傳狀況及其現實的實用性有了一定的認識。法律日益普及的今天,這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依然可以在農村遇到不少關於法律的問題,其中很多正是國普法特別是農村普法盲區。為此組員之間交換過意見,大家一致認為這就是農村普法調查的意義所在國,人口占大多數的農民群眾真正懂法的少,能用法敢用法的更少;少數精通某一類法律知識的農民,卻是因為長期訴訟而不得不加以學習用以維護切身利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畸形的發展和進步。如今中國法制建設的大潮中,依法治國在農村彷彿還是空蕩蕩的口號。此,想有必要談談自己在社會實踐中所遇到問題,及所思所想,希望能為法制建設盡一點點微薄之力。

  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群眾,有幸參加了大學法學院組織的法律鄉村行“社會實踐活動。目的進行普法宣傳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調查。以期用我所學的知識。為他答疑解惑,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此次社會實踐的實踐地是崇左市綏縣。具體的活進行當中,小組成員選擇了綏縣城以及岜盆鄉和渠離鎮等幾個有代表的鄉鎮進行普法宣傳和社會調查。

  (一)實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

  首先,就法律的實用性這一點來說,我所遇到的問題是什麼。在綏縣城發普法傳單時,我們分發的是婚姻法和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群眾大多樂意接受新的知識併為親戚朋友傳遞法律知識。但我們同樣面臨著不解和拒絕,深層次的原因是法律在他們心目中缺乏合理的實用性。例如,就婚姻法來說,有的群眾認為自己已經結婚惑離婚就用不上婚姻法了,更有甚者認為只有離婚才用得上婚姻法,因此他們牴觸我們的普法宣傳。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法律宣傳對農民群眾是不到位的,至少是缺乏實用性的,以至他們不能真正瞭解法律的精神實質。就如上所說的婚姻法問題,很多農民群眾或許就不瞭解家庭暴力,不贍養父母,不撫養子女等行為是違法行為,從而導致家庭矛盾,威脅社會和諧的細胞。這種與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實用性宣傳的缺失惑缺乏,無疑是農村普法過程中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其次,是關於法律宣傳方面的問題。黃賭毒一直是我國打擊的重點,但我們在渠離鎮的集市上卻很容易的發現很多農民群眾顯然沉迷於的現象,而且沒有任何人加以阻止或取締。這不由得讓我們產生疑慮和憂患,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是不爭的事實,但精神文明的滯後和法律意識的淡薄,無疑將衍生一系列農村問題,進而影響農村地區的`穩定。同樣的情況我們在綏縣城也曾遇到過,一對夫婦向我們諮詢離婚的財產分割方面的問題。言語中透露,夫婦倆本是令人羨慕的一對,可惜卻因導致感情破裂,最終走向婚姻的失敗。試想如果農村法律宣傳及時、到位,這種情況又如何會屢屢出現。

  第三,是農民群眾在看待法律的態度方面的問題。農村作為一個特定的區域,特殊的地理和人文條件下,孕育出了一套自己的潛規則。淳樸熱情卻又相對缺乏知識的農民群眾一旦相信某些人或事對他們有利或值得去幹,他們便會給以衷心的支援和擁戴。相反他們便會產生牴觸的情緒,並且在農民群眾中擴散開來。這也許就是農村地區老大難問題難以解決的癥結所在吧!在岜盆鄉,我們遇到一位前來諮詢的老大爺,向我們諮詢土地糾紛問題。看得出老大爺很無奈也很無助。老大爺似乎並不滿意我們給他解釋的法理知識,搖著頭說這就是中國社會的弊病所在,認為這應該就是官官相互的結果。在他看來自己翻閱了各種法律條文之後,法院的不予立案理由純屬無稽之談。看著老人家無助的眼神,聽著他對時效的問題的不解和追問,我們隱隱意識到老大爺對法律的信心幾乎已經喪失。交流的互動中,他曾多次提到希望我們能幫他聯絡媒體曝光,或者幫他聯絡一下去高院上訪的事宜。從這個案例,我們不難看出農民群眾最初都是很願意相信法律,依靠法律的。之所以最後放棄使用法律或是另闢蹊徑,是因為缺乏對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並解決矛盾糾紛的法律常識和法律途徑應有的瞭解和掌握。最終導致了維權的積極性受挫,進而產生對法律的偏見。在農村潛規則催化下擴散開來,又往往是百害而無一利,積重難返。

  第四,是千百年來農民群眾的很多固有觀念與法制精神相悖。在綏的幾個鄉鎮中我都有做這樣一個調查,即女兒在親生父母家是否有財產繼承權的問題。在接受調查的中老年農民群眾中,他們中的大多數認為女兒出嫁以後在孃家就不能再繼承遺產,除非家裡沒有兒子或者女兒在家招上門女婿才行。而只有少數中青年農民群眾認為女兒也應當有繼承遺產的權利。產生這樣一種現象的原因無疑是緣於千百年來農村地區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

  以上是我在社會實踐中所遇到的普遍問題,這也許只是三農問題中冰山的一隅。但卻是普法過程中所面臨的棘手問題。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域性性和根本性問題。解決好農民群眾的普法問題,是現代法制建設程序中的重大任務,更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當務之急。

  所以我們要對症下藥,探尋普法的新思路,以達到在農村地區普法中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所思與所想

  首先,要明確的是農村普法的原則,即為人民服務原則。堅持講求實際,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義。切實廣泛地開展與農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同時也要強化服務觀念,解決實際問題,努力使農村普法活動成為弘揚法治理念,惠及人民群眾的民心工程。從而真正使老百姓知法、懂法、用法。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相信法律,相信可以維護他們合法權益的法律武器。讓法律真正成為為人民服務的工具。

  其次,要進一步地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繼續開展依法治鄉(鎮),依法治村活動,及時有效地依法解決農村老大難等熱點難點問題,讓農民切身體驗到法制的實際效果。從而使農村地區的各項事業走上規範化、法制化的軌道,確保廣大農民群眾能夠依法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進一步激勵農民群眾沿著法制建設的路線走下去,並積極參與基層民主法制建設。推動農村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穩步、健康發展。這樣有助於增強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利於建立普法工作的長效機制。

  再次,要積極探尋農村法制宣傳教育的新思路,為農村地區普法行動開創新的局面。一,要從改變農村法制宣傳教育的觀念著手,使農民群眾願意接受,樂於接受法律知識。在實際宣傳過程中應採取農民群眾最喜聞樂見、最容易接受的宣傳方式,緊緊地貼近廣大農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和思維習慣,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法律意識,儘量使他們在寓教於樂中提高法制觀念。二,要抓住普法的時機,針對不同的方式手段,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宣傳法制應當避開農忙時節,並充分利用鄉村市集或農民群眾返鄉賦閒這段時間進行。只有做到合理安排,才能真正有效做到從群眾需要出發,服務農民,切實維護農民的根本利益。這也是農村法制宣傳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最後,要豐富農村普法教育的內容,開創更為有效的教育形式及載體。在這一方面必須健全政府的服務職能,儘快將普法宣傳納入其公共服務職能當中去。同時也要將普法教育的內容與農村地區的最突出問題相聯絡相結合,例如農村土地徵用問題,土地承認承包糾紛以及婚姻家庭法律方面的問題。有條件的地區可以編寫適合農村地區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法制宣傳資料,向這些地區免費發放。也可以充分利用市縣等區域性的電視臺、廣播站等載體普及法制資訊和基本的法律知識。同時也可以組織專業文藝團體和普法志願者深入農村地區進行彙報演出,在進一步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趣味性、導向性的基礎上,使得農村地區形成自覺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風氣。當然也應當鼓勵農民群眾或是民間自覺自發的宣傳活動,畢竟他們是最瞭解農村地區的一份子。但最重要的,也是最關鍵的提高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俗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就是這個道理。要增強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改善他們的法制觀念就必須要有這樣一個內因在起作用。在這樣一個環節上,我們可以尋求的辦法有兩條。一是合理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即靠農村地區的企業就地轉移勞動力或是向發達的城市地區輸送。二是提高農民群眾的勞動技能,為農民群眾勤勞致富尋找新的出路。這就要求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夯實農村行政或自治組織的組織基礎和群眾基礎。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有了這麼兩個手段,提高農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再配合前三點將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那麼我國農村地區的法制宣傳教育和法治水平將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未來的展望

  面臨的問題還很多。但我堅信在三農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的今天,農村地區物質上是普遍落後的精神文化水平也相對落後。只要我能切實轉變思維多真抓實幹,那麼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將不在夢。而農村地區的法制建設也將蒸蒸日上邁上一個新臺階,農民群眾的民主法制精神也將有一個質的飛躍。

  發現農村地區法制宣傳面對著許多的困難,社會實踐的日子裡。必須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做好”持久戰“準備。

  要有足夠的耐心,面對一些積重難返的問題。也要有改變現狀的決心,同樣要有把工作做好做長久的恆心。只有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走下去農民群眾才會心悅誠服的接受法律,相信法律;農村地區的法制建設才能舊貌換新顏;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擁有良好的法制環境。

  作為法學專業的學生,同時我也在思索。能為這些農民群眾做些什麼有益的事,以發揮我所知所學。實際上,當中有很多是來自農村地區,對這塊土地上的農民群眾並不陌生。只不過我對這塊土地上出現的問題缺乏瞭解和理性的分析,更不用說是能找出其根本原因並提出解決的方法。所以我應當發揮自身的優勢,將經常性的法律下鄉”活動繼續發展下去,為弱勢群體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變“法律下鄉”為“法律常駐鄉”另外,鼓勵法學專業學生紮根基層,參與農村地區法制宣傳教育方面也必須要有一定的資金支援和政策優惠。這樣才能建立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的人才資源體系,並不斷延續下去,開創良好的法制宣傳教育局面。

法律專業的實習報告 篇3

  實習人:

  ×××

  專業:

  法學

  實習地點:

  嶽麓區人民法院

  實習時間:

  20xx年11月20日~20xx年12月26日

  年級:20××級 班級: 3班 學號:8號

  關 鍵 詞

  行政訴訟 立案程式 訴訟請求 簡易程式 不作為 審理時限 合議庭

  首先,我想向所有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嶽麓區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及我的老師致謝,感謝你們為我的順利實習所作的幫助和努力。

  我的實習是由中南大學法學院和嶽麓區人民法院共同安排的。透過實習,我在我的專業領域獲得了實際的工作經驗,鞏固並檢驗了自己幾年來本科學習的知識水平。實習期間,我瞭解了大量庭審案件從立案到結案的全過程,在一些案件的立案過程中我還擔任了具體的案卷整理工作,並且對部分參與案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此期間,我進一步學習了相關法律知識,對立案的程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注意在此過程中將自己所學理論與實習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實習結束時,我的工作得到了實習單位充分的肯定和較高的評價。

  實習期間我主要對以下案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參加了一些案件立案審判的過程,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見:

  一:73戶居民訴市規劃局侵犯其採光權、陽光權、通風權案

  1:案件由來

  73個原告認為市規劃局規劃的“亞大數碼港”從佔地面積到與居民住房間距都嚴重違反了GB50180-93強制性國家標準,違反〈〈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辦法〉〉的具體技術規定即〈〈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並且其通道與防火安全均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在多次請求政府協調未果後,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行政許可,賠償使用者損失。

  2:案件主要辯論焦點

  被告長沙市規劃管理認為“亞大數碼港”規劃許可的審查核發經過了嚴格的規劃誰廣泛徵求相關職能部門的意見,並嚴格遵照規定的程式核發的,亞大數碼港與其北側的居民所住建築的間距符合被告所提的GB50180-93強制性國家標準和〈〈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辦法〉〉,對原告的合法權益並不構成損害。而且,規劃管理局提供了相關證據證明“亞大數碼港”不適用〈〈長沙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3:原判結果

  合議庭經過多次合議討論,做出判決:判定規劃許可,駁回訴訟請求。

  本案是一個行政案件,通俗點就是民告官。透過對本案的審理,我認為在現階段中國的行政訴訟原先要勝訴很難。如果有民告官的行政案件 原告勝訴了,媒體都會以大力度報道,以此為典範。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一個法治的社會不應當存在這樣的現象。如果行政機關的具體行為違法了,它就應該承擔相關責任。中國的行政訴訟之所以原告難以勝訴,主要還是司法與行政還沒有完全區別開來,相互制約,相互牽扯。權比法大,政策高於法律。所以才會有這種狀況的出現。在本案中,我覺得法院或多或少受到行政的影響:法院雖為司法機關,可其辦公建築用地、宿舍用地都得經規劃局批准。

  二:幾起用簡易程式審理的刑事案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簡易程式在審理案件中的具體運用。這些案件案情清晰、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爭議不大,嶽麓區法院也屬基層法院,符合簡易程式的條件。在整個審理過程中,審理時限很短,而且感覺開庭審理只是走下過場,法官對於此案如何判早有結論。

  透過這幾起適用簡易程式的刑事案的審理,我看到雖然審理時限很短,必備的程式卻很完備的,法院在這方面控制得很好。但是,另一方面了我認為法院在庭審制度方面還是存在一些缺陷的,而且審理的環境還可以改進。

  三:一收廢品公民訴長沙市公安局嶽麓區分局行政不作為案

  本案案件由來:20××年,本案的原告在清理從中南大學收購到的廢品時被廢品中摻雜的雷guan炸掉右手掌,且右腿、右胸均因此雷guan受傷,經簽定為四級殘疾。事發報案後他將餘下雷guan交給被告長沙市公安局嶽麓區分局,要求其查出該雷guan出處,而被告稱無法查出雷guan出處。原告遂向法院提出訴訟,訴訟請求為要求被告給予原告一個關於雷guan出處的明確的書面結論。

  因本案尚未審結,故無法得知法院將會如何宣判。在此案中,通過了對此案原告教育背景、文化水平的瞭解,我感想頗多:表面看,原告是一個以收廢品為生,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但他懂得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這說明我國公民的法律意識在不斷地加強,法治的思想已經逐漸深入人心。然而從深層次來看:一方面也正是因為原告的文化水平不高,使得他不能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他不知道委託代理人,不知道收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呈給合議庭,他甚至不知道公安局的行為在法律上叫“行政不作為”;另一方面,公安分局的行為明顯已經構成行政不作為,因為保衛地方公共安全是公安系統的最基本行政職能,對於雷guan這類嚴重危害到公民人身安全的危險物品,原告即使不提出請求,被告也應本著盡職盡責的態度查明其來源,消除安全隱患。由此案我看到了我國普法工作的任重而道遠,同時也深切地感受到在十六大報告政府職能中強調服務功能的重要性。

  四:一起重婚案

  本案中被告在已經結婚的情況下,透過欺詐騙婚與另一女性結婚。原告自訴其重婚。透過此案不由得聯想起新實行的《婚姻登記條例》。新《婚姻登記條例》在簡化婚姻登記程式,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婚姻的風險,一系列的問題也將隨之而來。政府和個人誰該承擔婚姻風險?個人在婚姻風險中如何自我保護?政府又如何加強管理降低婚姻風險?我想,這些問題應該是新條例所做的改革出臺後,作為法律工作者和行政工作者應該考慮的問題。

  在實習過程中還有些其它的案件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近一個月的實習時間裡,我基本上掌握了案卷的整理、清卷、訂卷、貼封條等工作具體操作細節;在實踐鞏固了一些司法文書如執行通知書、結案登記表、換押證、上訴函、開庭公告、提押票、傳票等的書寫;進一步鞏固了一些具體的司法程式知識如: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庭審的簡易程式、普通程式。

  這次實習是我大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經歷,其收穫和意義可見一斑。透過實習,我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應用於實際的工作中.理論和實際是不可分的,在實踐中我的知識得到了鞏固,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受到了鍛鍊;本次實習開闊了我的視野,使我對法律在現實中的運作有所瞭解,也對專業用語有了進一步的掌握;此外,我還結交了許多法官和律師朋友,我們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從他們身上我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這些都是在書上學不到的。在整個實習過程中,作為一箇中南學生,我竭力成為一名中南文化的使者,向社會各界的朋友們介紹中南,使他們走近中南,瞭解中南。最後,我想借此機會,再一次向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嶽麓區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及我的老師,在實習過程中幫助我的朋友、我的同學致以衷心的感謝!

法律專業的實習報告 篇4

  在公司實習的日子,跟大家相處都很愉快。我想同事間良好的關係,友好的工作氣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除了在公司工作時跟同事們一起相處。工作之餘,公司也有些活動。比如舉行了羽毛球賽。總經理和副總都去了。我也參加了。總經理讓我和她打,我的技術比較差的,不過大家是比賽第二,交流調節第一。運動之中放鬆了心情,緩解了工作壓力。這樣的活動也易於形成和諧融洽的同事關係。我實習期間感受到公司凝聚力是比較強的。每天的中午飯經理員工一起吃,每個員工輪流負責每天的點菜,如果有公務不在公司吃飯的,補助相應的伙食費。這個小慣例既體現民主也利於員工間或與經理平等交流。實習期間,有一個同事的女友出車禍住院了,會計一天拉我一起去買東西,都是鮮花和水果。後來公司員工帶著這些慰問品一起利用下班時間去探望了那個同事的女友。我當時看出那位同事是很感動的。這種人文關懷是所有單位都需要的。在我實習期滿,跟大家道別時,充滿不捨。

  總結

  在連雲港市蘇信房地產評估公司實習的一個月時間中,我將所學的課本知識與工作實際結合,鍛鍊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對房地產估價行業有了比較全面深入的瞭解。在與公司同事的相處中,增強了自己的團隊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同時,也結識了很多新的朋友,從他們身上學習到了很多長處。這一段實習經歷是我大學的學習生活中重要的一頁。在受益匪淺的同時,我也發現公司存在的一些問題:

  1.公司有些制度流於形式,實際發揮作用不大。這也源於企業缺少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和晉升制度。激勵機制中過多的注重於物質上的激勵,而忽視了精神上的激勵。事實上,除了傳統的獎懲激勵外,還有很多的激勵方式值得我們管理者借鑑。有些時候領導對員工的一個微笑或是一句讚賞的收效強於對其進行加薪獎勵!

  2.市場人員技術知識欠缺,與技術人員分工不夠明確。市場人員找到專案後,應該同時負責蒐集齊全資料,避免技術人員再跑一次花費時間蒐集資料,降低了工作效率。這要求市場人員對估價業務也有所瞭解。完成專案的收費由市場人員負責,而不應該再收費上造成混亂。

  3.公司不夠注重員工的工作能力培訓。在我實習期間,我發現公司沒有過任何培訓,工作也缺乏創新。雖然說資格考試透過的話,考試費用由公司報銷,但實際沒有什麼措施。有兩位職員參加了土地估價師資格考試,但是成績都不好。公司應該聯合總公司在業務能力培養上抓一下,進行學習交流和業務培訓,督促員工們加強自身學習以順應公司發展的需要。

  以上是我此次實習的收穫和一些想法。感謝公司提供我這次實習機會,感謝同事們的幫助!最後,希望連雲港市蘇信房地產評估公司更加壯大,有更加輝煌的前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