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實習報告彙編五篇
排水工程實習報告彙編五篇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排水工程實習報告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排水工程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目的
1. 瞭解建築給排水系統及游泳池水迴圈系統。
2. 瞭解汙水廠水處理流程。
3. 瞭解城市給水水廠處理流程
4. 給將要走入社會的學生提供一次熟悉社會,瞭解社會的好機會.
5.透過實習培養學生工程形象思維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觀察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會了如何查資料,培養對專業課程的興趣。
6.透過認識實習,使學生對給水排水工程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提高學生對給水排水工程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經濟建設發展中的作用及地位的認識,增強感性認識,穩定專業思想。
二、實習內容
1、建築給排水工程
7月3日早上,專業老師對實驗的目的、注意事項、日程安排做了簡單介紹之後,我們開始了為期一週的實習。
我們先到前湖校區建工樓實習。
建築給排水分為建築給水、建築排水和建築消防三部分
建築給水系統的任務是按其水量、水壓供應不同型別建築物及小區內的用水,即滿足生活、生產和消防的用水需要;而建築排水系統的任務是將建築物內的生活、生產中使用過的水收集並排放到室外的汙水管道系統。
前湖校區建工樓為13層,為高層建築。
高層建築的供水系統與一般建築物的供水方式不同。高層建築物層多、樓高,為避免低層管道中靜水壓力過大,造成管道漏水;啟閉龍頭、閥門出現水錘現象,引起噪聲;損壞管道、附件;低層放水流量大,水流噴濺,浪費水量和影響高層供水等弊病,高層建築必須在垂直方向分成幾個區,採用分割槽供水的系統。裝置工程師在設計高層建築的供水系統時,首先要確定整幢建築物的用水量。在高層建築內工作和生活的人數很多,用水量很大,裝置使用頻繁,所以對供水裝置和管網都有更高的要求。由於城市給水網的供水壓力不足,往往不能滿足高層建築的供水要求,而需要另行加壓。所以在高層建築的底層或地下室要設定水泵房,用水泵將水送到建築上部的水箱。
建工樓的供水方式為分割槽供水,下區(1-5層)為市政給水管網直接供水,上區(6-13層)為由升壓貯水裝置(屋頂水箱)供水。
他共有兩個水箱,樓下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屋頂一個不鏽鋼的。屋頂的水箱的壓力的調節是透過穩壓泵來實現的。設於屋頂的調節貯水水箱是常用的儲水裝置,但由於其存在二次汙染嚴重等缺點,現在水箱從材料和加工上已有很大改進,向多元化發展。新穎水箱從材質上說有鍍鋅、搪瓷、複合鋼板、塗塑、玻璃鋼和不鏽鋼的水箱,其和水接觸的內表面不易鏽蝕,對水質無汙染,出減輕結構重量,解決施工不便等問題。材質改變了,水箱的成型方式和形狀也隨之改變,組合式水箱、裝配式水箱可以提高水箱質量,有利於工廠化生產並縮短現場施工安裝時間,也減少了水箱內底的死水區範圍;球形水箱和槽形水箱是外形變化,用呼吸閥替代浮球閥,解決了因浮球閥關閉不嚴造成的漏水問題,同時也使水箱從重力供水變為壓力—重力供水的新工況。鋼筋混凝土貯水池也是常用的儲水裝置,其底部及內壁應鋪設白瓷磚。 建工樓的水箱是消防和生活共用的。水箱的大小消防要求,以火災延續時間內所需的消防用水總水量計。
給水管網的幹管呈枝狀或環狀佈置。給水管網布置的基本要求:
1.要確保供水安全和良好的水力條件,力求經濟合理。管道盡可能與牆、梁、柱平行,呈直線走向,宜採用枝狀佈置力求管線簡短,以減小工程量,降低造價。
2.管道不受損壞。給水埋地管應避免佈置在可能受重物壓壞處,如穿過生產裝置基礎、伸縮縫、沉降縫等處。如遇特殊情況必須穿越時,應採取保護措施。
3.不影響生產安全和建築物的使用。
4.利於安裝、維修。管道周圍應留有一定的空間,給水管道與其他管道和建築結構的最小淨距應按規範要求留置。
(1)建築消防給水系統有兩種:一是消火栓給水系統,一是自動噴系淋統。
建工樓的給水管網於自動噴水滅火管網是分開設定的。它的水泵房有4臺水泵,兩臺消防水泵,兩臺自動噴淋泵。消防水泵由消防管道接通到消火栓,並有兩支管接通到樓外面的4個水泵結合器。
(a)消火栓給水系統是由水槍、水帶、消火栓、消防管道、消防水池、高位水箱、水泵結合器及增壓水泵組成的。水泵結合器是為了保證當樓內沒有水可以用於消防滅火時可以由消防車向室內消防給水系統加壓供水。
建工樓的消火栓佈置滿足了有2支水槍的充實水柱達到同層內的任何部分。水帶長25米,消火栓距地面安裝高度為1.1米。
(b)建工樓的自動噴淋滅火系統為溼式自動噴淋滅火系統。其特點是系統管網中為常壓水,噴頭為常閉。當建築物發生火災,火點溫度達到開啟閉式噴頭時,水從噴頭噴出進行滅火。地下室是直立噴頭。在地上每個樓層都有煙感應器和溫度感應器、吊頂噴頭。當溫度達到73度時,噴頭就會自動破裂噴出水來水,水的噴射半徑為1.8米,保證樓層內的每個點都能噴到水。若火災持續一段時間使溫度超過一定時警鈴便會響起來並自動啟動供水水泵。整個系統都自動完成,無須人力操作。
當然建工樓也有其他滅火系統,如干粉滅火器等。
接下來我們又到游泳館實習。
我們的游泳館是按能進行國游泳館是家專業比賽的標準來建造的。在全國大學游泳館中首屈一指。
我們瞭解到游泳池在使用中,池水混有:人體汙垢、脂肪、菌類毛髮以及大的塵埃等雜物而在逐漸被汙染。所以我們學校的游泳館按CECS14-89第2、2、1條,室內1、 游泳池水質按CECS14-89的第2、1、2條規定的水質衛生標準進行設計,如下表:
序號專案標準
1PH 值6.5—8.5
2混濁度不大於 5 度,或站在游泳池兩岸能看清水深 1.5M 的池底四、五道泳道線
3耗氧量不超過 6mg/L
4尿素不超過 2.5mg/L
5餘氯游泳餘氯: 0.4---0.6mg/L 化合性餘氯: 1.0mg/L 以上
6細菌總數不超過 1000 個 /ml
7總大腸菌群不超過 18 個 /L
8有害物質參照〈〈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 TJ36-79 )中地面水水質衛生標準執行
排水工程實習報告 篇2
大二剛開學,為了加深對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全面瞭解給排水工程專業所涉及的領域以及相關的專業知識,以便在以後的專業學習中明確學習方向,能夠理論聯絡實際,提高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我們給排水工程專業的學生進行了為期兩週的認識實習。
第一天我們先是簡單開了一個認識實習動員會,初步瞭解了我們接下來的兩週實習的內容,接著就跟著老師參觀了我們學校的實驗室。學校的給排水實驗室分為給水實驗室和排水實驗室,水分析實驗室。給水實驗室中有自由沉降裝置,汙泥沉澱裝置,離子交換裝置,以及無閥濾池;排水實驗室中有積水池格柵,沉砂池,初沉池,暖氣池,城市汙水處理裝置,爆氣池,初沉池,二沉池,濃縮池;水分析實驗室有培養箱,乾燥劑等裝置。
第二天我們早早來到了江心洲汙水處理廠,這座位於南京市雨花臺區江心洲的汙水處理廠汙水主要來源於城市汙水收集的城市生活汙水和部分工業廢水。加氯間安裝有自控報警系統。在城市發生較大範圍疫情時,經防疫部門要求,環保部門批准,對生化處理後的水進行加氯處理排入長江,平時處理水不加氯直接排放。專案一期工程地面噪聲源主要有格柵機、鼓風機、汙泥脫水機和排放泵等。高噪聲裝置設
有減振降噪部件,遠離廠界。水下噪聲源有汙水潛水泵、曝氣機等。固體廢棄物主要來自格柵沉渣和剩餘汙泥脫水後的泥餅。汙泥運到電廠焚燒發電。
第三天我們在校內參觀了游泳池。南京林業大學的游泳館是室內游泳館,游泳館的設施十分先進,與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有許多相似之處,我們從更衣室走到游泳池邊上相關設計人員給我們介紹了游泳池內排水與給水的相關內容,溢水槽設在游泳池四周池壁上,以清除浮在水面上的雜物,比賽池可以只在兩側設定。槽底要有傾斜坡度,使水流到排水口。游泳館水的迴圈採用的是順流式迴圈系統。然後工作人員又給我們介紹了游泳池的相關質量標準。最後我們來到游泳池下面的裝置間參觀,工作人員給我們介紹了各種裝置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流程。
第四天我們參觀了位於清涼門橋附近的建築工地--中海鳳凰熙岸。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工地現場進行參觀學習,瞭解建築給排水的相關內容。我們瞭解到,給水管是PPR管,排水管為PVC管。居住小區的供水方式根據小區的建築型別,建築高度,市政管網的資用水頭和水量等因素綜合考慮來確定,做到技術先進,投資省,節能,便於管理。管道綜合時,各種管道的平面排列不能重疊,並儘量避免交叉,管道排列時,應該注意其用途,相互關係及彼此間可能產生的影響,如汙水管應該遠離生活飲用水管,直流電纜不應該與其他金屬管靠近,以免增加後者的腐蝕。
第五天我們參觀了北河口自來水廠。北河口水廠位於南京市城西,佔地面積320畝,是南京地區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自來水廠,擔負著南京市區二分之一的供水重任。主要構築物為一級泵房,平流沉澱池,氣水反衝洗濾池,清水池,二級泵房。南京的水屬於二類地表水,由於水資源的流失,地表水的水位下降。水廠分為一級泵站,二級泵站,一級泵站有沉澱池,有四個系列組成,各系列有兩組,沉澱區分為反應區,裡面有配好的混凝劑,其中還有配比牆和沉澱區,排泥機由高濁和低濁,並對濁度進行調整。水經過穿孔配水牆,平流式虹吸機,加氯間,再流進二級泵站,二級泵站利用重力自流,二級泵站外有壓力錶,餘氯表,濁度表。
第六天我們參觀了位於仙林的南京紫東國際創意園。南京紫東國際創意園位於南京紫金山東麓、仙林新市區,“紫東”之名取自“紫氣東來”一意。園區規劃秉承了綠樹成蔭、山水城林的自然環境優勢,實現了低密度、低容積率、低建築高度和高綠化率,維持了綠色生態廊道的整體性。園區四季景色鮮明,是天然的氧吧。園區建設大量運用節能外牆材料、太陽能光伏光熱、中空玻璃、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屋頂綠化、垂直綠化等技術打造低碳環保型園區。特別是園區大面積使用的地源熱泵加VRV的空調系統、屋面均採用的屋頂綠化和雨水回收系統、以生態淺溝和生態蓄水池方式建立的地面雨水回收系統均領先於全國水平。建築頂部實施屋頂綠化系統,所有建築均採用太陽能光熱和光伏發電可再生能源。
第七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秦淮河草場門至清涼門段,這是南京的一個重點工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對其進行整治與改造。秦淮河由東向西橫貫南京市區,南部從西水關流出,匯入長江,全長110公里,流域面積2600多平方公里,是南京地區的主要河道,歷史上極有名氣,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但是到了近代,由於戰爭等因素,河水日漸汙濁,兩岸建築遭到破壞,政府撥出大量資金,對這一風光帶進行修復,努力發展水岸經濟,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秦淮河周邊環境得到進一步拓展。秦淮河草場門至清涼門段如今已經成為南京老城與河西新城的重要通道,一座橫跨大橋穿越城牆而過,成為南京跨越式發展的一個重要見證。同時這裡還連線了南京主城區的汙水管道和江心洲汙水處理廠,利用汙水的重力自流,集中主城區的汙水,透過汙水提升泵,再透過汙水乾管,把汙水輸送到江心洲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秦淮河沿岸有一個汙水處理的泵站,透過遠端控制,進行汙水處理,有格柵井,深度有十米左右,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對垃圾進行打撈。在該段,還有巨大的自來水輸水管,兩根巨大的輸水乾管橫跨秦淮河。
第八天我們參觀了學校的南林大廈地下三層。首先老師給我們簡單介紹了在地面一層的鍋爐房,鍋爐房由兩個房間組成,這裡的裝置要定期進行檢查或更換。接著我們下到了地下一層,老師主要介紹了空氣源熱水器和冷卻塔,南林大廈的空氣源熱水器有新舊兩套裝置,能全天24小時大水量、高水壓、恆溫提供不同熱水需求,同時又能消耗最少的能源。冷卻塔將攜帶廢熱的冷卻水在塔體內部與空氣進行熱交換,使廢熱傳輸給空氣並散入大氣中。地下二層我們主要看到了噴淋泵,火災感應器和消防栓。平時消防水箱裝滿水,當發生火災時噴頭在溫度達到一定溫度後自動爆裂,管內的水在屋頂消防水箱的作用下自動噴出,這時溼式報警閥會自動開啟,閥內的壓力開關自動開啟,噴淋泵就自動啟動了。然後消防噴淋泵把水池的水透過管道提供到消防栓、屋頂水箱和噴頭,整個消防系統開始工作。地下三層是消防泵房,也主要提供生活供水。這裡的裝置主要有風管,室外取水泵,消防泵,噴淋泵和集水池。
第九天我們參觀了南京七橋甕溼地公園。橋甕生態溼地公園位於南京東南,由秦淮河與運糧河圍合而成。公園以保持原有地貌、溝通水網、保護溼地、生態造林為主要手段,使明代古橋、精緻的雕塑、潺潺的跌水池、蜿蜒的木棧道、新穎別緻的觀鳥屋巧妙融合;四通八達的水網、大片溼地植物和不時驚起的水鳥,讓公園充滿生機與野趣。再加上太陽能、汙水淨化等技術的應用體現了節能環保的現代規劃理念。七橋甕地區現有環境中,植物物種豐富,水系環繞。公園內用綠色植物全部覆蓋,做到“黃土不見天”,水岸用水生和溼生植物,如荷花、睡蓮等,陸地上喬、灌、草和地被植物有機結合。溼地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勢形成階梯式溼地景觀序列。水流從寬闊的水面層層溢位,蜿蜒於溼地植物群和自然石縫之中。精心設計的木棧道、亭、榭等構築物點綴其間,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透過這幾天的認識實習,我瞭解了很多的給水排水方面的知識。這次的實習中基本上對給水排水各個方向都有所涉及,這對我們的今後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我現在瞭解了自來水廠的生產過程和一些工藝,有好多的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汙水處理廠怎樣將一股臭水妙手回春變為充滿活力的清水。我們的水處理工藝還沒有開始學習,很多的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棄物如果被沒有很好的處理掉會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這同樣需要我們去尋找更好的方法,得到更安全,更清澈的飲用水。我還在實習的過程中知道了一些我們專業的發展,我們將來畢業後的工作去向等內容。實習是辛苦的,但透過實習我收穫了很多,這對我以後學習專業課會很有幫助。
排水工程實習報告 篇3
實習地點: 自貢市第一水廠(長土)
自貢市中聯環水淨化有限公司汙水處理廠
實習時間: XX.3.12至XX.4.9
自貢市第一水廠實習
(一).水廠簡介:
自貢市第一水廠(長土水廠)座落在貢井區長土鎮,始建於1958年,設計日處理水能力為0.3萬噸/日規模,排水工程專業水廠畢業實習總結報告。水廠的水源主要為雙溪水庫水,透過20多公里渠道和後端8公里管道輸送到廠,最大輸水能力為5萬噸/日單管輸水;旭水河重灘堰為該廠的安全備用水源。水源水質達到國家集中式取水地面水源水質標準。水廠主供貢井城區和匯東部分城區。水廠環境優美,為省級園林式綠化單位。一水廠水處理生產工藝為:根據源水水質情況,在引水管道上進行前加氯,源水進入反應池後,在反應池中新增混凝劑進行混凝反應,隨後進入沉澱池進行沉澱反應,沉澱之後的水進入濾池過濾,濾後水經過加氯消毒後進入清水池。清水池的水經過送水泵站送到城市管網。該廠目前在加氯和投藥兩個工藝實行了自動化管理,生產過程實現適時監控。確保出廠水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
(二).實習內容:
1.瞭解城市水資源情況,水廠水源情況,水廠廠址選擇原則,出水水質要求。
自貢市水資源情況:自貢市屬缺水城市,存在資源性、工程性、水質性缺水的特點,缺水原因:1.不傍大江大河,境內缺乏大型骨幹水利工程,水資源總量及工程調控能力有限,實習報告《排水工程專業水廠畢業實習總結報告》。2.工業企業汙染嚴重,城區過境的威遠河、釜溪河的部分河段水質已基本喪失使用功能。3.降雨量時空分佈不均。旱災頻率高達58.3%。由於自貢市去年遭受80年難遇的特大旱災後,冬幹、春旱接踵而至,致使現有的水利工程蓄水嚴重不足。尤其是作為自貢城區供水重要水源的雙溪水庫,蓄水量嚴重不足。使得城區生活、生產用水矛盾突出。
水廠水源情況:主要水源是雙溪水庫的優質水,其備用水源為旭水河河水。
水廠地址:在旭水河的上游土丘處,距河岸較近,便於修建岸邊式的取水泵站。地距供水區:貢井區、自流井區的位置相對較近,且方便來水從榮縣的雙溪水庫重力自流到自貢市的長土鎮。距公路較近,交通方便。
出水水質:採取遠端線上監控:原水水質控制點(線上濁度監控儀、原水水質取樣導管)、濾前水質控制點、濾後水質控制點(水質取樣、濁度、餘氯量監測儀)、出水水質控制點、出水水量計、出水水壓表,嚴格控制出水水質。
2.瞭解水廠的規模,工藝流程,平面及豎向佈置情況。
水廠規模:自貢市供排水公司第一水廠規模為10萬m3/d的老水廠
工藝流程:
3.瞭解水廠使用淨水藥劑(混凝劑、助凝劑)的品種、投量和投加方式方式;消毒方法、投加量及投加裝置。
4.熟悉和了解各單項構築物的型式、構造、工作過程、基本設計引數以及執行管理的內容、方法和經驗。
1)取水構築物:設計原則及位置選擇,形式和構造,操作管理的內容和方法,取水泵房的佈置,給水水泵的選擇及附屬裝置的選擇。
2) 混合、反應裝置(絮凝池):混合裝置型別,設計執行引數。反應池形式、構造及設計要點,設計執行引數(流量、停留時間、g、gt)。
3) 斜管沉澱池:構造、工作特點、設計執行引數和附屬裝置情況。
4) 重力無閥濾池:構造,工藝尺寸,配水系統形式,濾料種類,級配及層數,沖洗方式、強度及歷時,膨脹度,沖洗水的供給及排除,管廊佈置,自動控制裝置,濾池執行操作程式,處理效果等。
排水工程實習報告 篇4
(一).水廠簡介:
自貢市第一水廠(長土水廠)座落在貢井區長土鎮,始建於1958年,設計日處理水能力為0.3萬噸/日規模。水廠的水源主要為雙溪水庫水,透過20多公里渠道和後端8公里管道輸送到廠,最大輸水能力為5萬噸/日單管輸水;旭水河重灘堰為該廠的安全備用水源。水源水質達到國家集中式取水地面水源水質標準。水廠主供貢井城區和匯東部分城區。水廠環境優美,為省級園林式綠化單位。一水廠水處理生產工藝為:根據源水水質情況,在引水管道上進行前加氯,源水進入反應池後,在反應池中新增混凝劑進行混凝反應,隨後進入沉澱池進行沉澱反應,沉澱之後的水進入濾池過濾,濾後水經過加氯消毒後進入清水池。清水池的水經過送水泵站送到城市管網。該廠目前在加氯和投藥兩個工藝實行了自動化管理,生產過程實現適時監控。確保出廠水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
(二).實習內容:
1.瞭解城市水資源情況,水廠水源情況,水廠廠址選擇原則,出水水質要求。
自貢市水資源情況:自貢市屬缺水城市,存在資源性、工程性、水質性缺水的特點,缺水原因:1.不傍大江大河,境內缺乏大型骨幹水利工程,水資源總量及工程調控能力有限。2.工業企業汙染嚴重,城區過境的威遠河、釜溪河的部分河段水質已基本喪失使用功能。3.降雨量時空分佈不均。旱災頻率高達
58.3%。由於自貢市去年遭受80年難遇的特大旱災後,冬幹、春旱接踵而至,致使現有的水利工程蓄水嚴重不足。尤其是作為自貢城區供水重要水源的雙溪水庫,蓄水量嚴重不足。使得城區生活、生產用水矛盾突出。
水廠水源情況:主要水源是雙溪水庫的優質水,其備用水源為旭水河河水。 水廠地址:在旭水河的上游土丘處,距河岸較近,便於修建岸邊式的取水泵站。地距供水區:貢井區、自流井區的位置相對較近,且方便來水從榮縣的雙溪水庫重力自流到自貢市的長土鎮。距公路較近,交通方便。
出水水質:採取遠端線上監控:原水水質控制點(線上濁度監控儀、原水水質取樣導管)、濾前水質控制點、濾後水質控制點(水質取樣、濁度、餘氯量監測儀)、出水水質控制點、出水水量計、出水水壓表,嚴格控制出水水質。
2.瞭解水廠的規模,工藝流程,平面及豎向佈置情況。
水廠規模:自貢市供排水公司第一水廠規模為10萬m3/d的老水廠 工藝流程:
3.瞭解水廠使用淨水藥劑(混凝劑、助凝劑)的品種、投量和投加方式方式;消毒方法、投加量及投加裝置。
4.熟悉和了解各單項構築物的型式、構造、工作過程、基本設計引數以及執行管理的內容、方法和經驗。
1)取水構築物:設計原則及位置選擇,形式和構造,操作管理的內容和方法,取水泵房的佈置,給水水泵的選擇及附屬裝置的選擇。
2) 混合、反應裝置(絮凝池):混合裝置型別,設計執行引數。反應池形式、構造及設計要點,設計執行引數(流量、停留時間、g、gt)。
3) 斜管沉澱池:構造、工作特點、設計執行引數和附屬裝置情況。
(三)實習體會:
透過到水廠實地參觀學習,首先對水廠近期的工作情況,工作任務,水源問題,生產工藝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尤其是對水源的突變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有了初步的瞭解。其次,實地觀察制水工藝,這是一座的傳統工藝,60年代建成時產水幾千噸,後由於城市的發展需要,經改造擴建後變成2萬噸、3萬噸、8萬噸,其中無閥重力式濾池老系統是95年建成投產,新系統是99年建成投產,逐漸完成生產能力增大的改變,對處理工藝:絮凝—沉澱—過濾的工藝流程,以及其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並將理論聯絡實際,從理論認識到感性認識,更加深刻地掌握了以往所學的知識,理論指導實踐,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自己理論認識不完善、不全面的地方,更發現了一些自己錯誤的認識,再結合書本,進一步糾正和完善自己的理論知識,以此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
(四)實習反思:
水廠設計的優點:
水廠廠區園林式的設計理念,體現了“環保”思想。2.採用雙水源(主水源和備用水源)供水,確保了供水的安全性。3.採用線上監測系統和自動化管理,嚴格確保出廠水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
水廠設計的不足:1.設計時未充分考慮到水廠的發展需要,沒有預留足夠的發展用地。2.對水源水質、水量的變化,以及一些突發性問題沒有足夠的預見,所以在問題出現時,沒有及時的解決方案。3.由於水廠的建立是在60年代,雖然後經過一系列的改造,但其生產工藝仍然較為落後,抗衝擊能力較弱。
反思: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我們一定要站在一個高度看問題,分析問題要深刻、仔細、全面,尤其是在我們做設計的時候。
排水工程實習報告 篇5
一.獵德汙水處理廠
1.獵德汙水處理廠概況:
獵德汙水處理廠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獵德村以東、華南大橋腳,佔地面積39萬平方米。設計總規模為日處理汙水75萬噸,分一、二、三期建設,主要收集西濠湧、沿江排汙系統、東濠湧、二沙島及天河區部分汙水,服務面積66.5平方公里,服務人口約120萬。
2.工藝流程及說明
(1)一期採用ab兩級活性汙泥處理處理工藝,即a、b兩段吸附生物降解法。
其工藝流程如下圖:
汙水→ 廠外泵站→ 格柵→ 廠內提升泵房→ 沉砂池→ a區曝氣池沉澱池→ b區曝氣池沉澱池→ 珠江汙水進入工廠後先要透過格柵隔去大件的垃圾,像膠袋、樹葉等等。垃圾出來後會由環衛部門處理。由於由管道進廠的水水位很低(廠區比水平線還高),為了工作方便,提升泵房就起了很大作用。這裡採用的是7臺6000立方米/小時及2臺3000立方米/小時的潛水提升泵,水泵揚程為17米,這樣後面的工序就可在地面進行了。沉砂池是密封的兩個池,用於去除汙水中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如泥砂,煤渣等)。
接下來的ab兩區是除汙的關鍵之處。兩個區都分為兩個部分,曝氣池和沉澱池。先在曝氣池的水中混入活性汙泥(一種由微生物、細菌等組成的菌膠團),池底微孔不停冒出的氧氣促進其新陳代謝,活性汙泥吸附和降解有機物;然後水進入沉澱池中,沉澱池用於去除懸浮物質,如ss,同時去除部分bod5。在進行完活性汙泥沉澱,分離之後,再回流進曝氣池降解下一池的水。
此外兩個區都分別有三個系統,供氣系統,迴流系統和剩餘汙泥排放系統(微生物的量也不可超標,若過多就要排出)。兩段工序結合在一起,出來的水已去除絕大部分的有機物,已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可以直接排入珠江了。
(2)二期採用較新的unitank處理工藝,該工藝是在sbr工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除磷脫氮方面,比ab工藝有明顯的優勢。
其工藝流程如下圖:
鼓風機房 物化除磷系統
↓ ↓
廠外泵站→廠內提升泵房→旋流沉砂池→unitank生物處理池→加氯消毒池→出水
剩餘汙泥 ↓ →貯泥池
濃縮池 →脫水機房
珠江本來靠著豐富的生物鏈就可以實現自淨,只是由於生活汙水的強烈汙染,本來長的生物鏈變短,短的生物鏈變得幾乎消失,這樣水質才會每況愈下,而汙水廠只是利用微生物加強其自淨功能,去除生活汙水帶來的過量氮、磷有機物,改善其富營養化現象。(另外因為處理的不是工業汙水,不需要特別進行金屬汙染處理。)
一期設計汙水的進水水質:bod5:150mg/l; ss:180mg/l; t-n:35mg/l; t-p:5mg/l。
出水質標準: bod5≤25mg/l; ss≤25mg/l; nh3—n≤10mg/l; t-p≤3.5mg/l。
二期設計汙水的進水水質:bod5:120mg/l; codcr :250 mg/l ; nh3-n:20 mg/l; ss:150mg/l; 磷酸鹽:4 mg/l。
出水質標準: bod5≤20mg/l; ss≤20mg/l; nh3-n≤10mg/l; codcr : ≤60 mg/l, 磷酸鹽: ≤0.5 mg/l。
對汙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汙泥,一,二期工程都採用生物泥直接脫水的方式,脫水後的汙泥將得到進一步深化處理,同時實現資源的再生利用。汙泥處置近期為外運填埋,遠期將實現資源的再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