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學》多選複習題
《農業經濟學》多選複習題
農業經濟學是研究農業中生產關係和生產力運動規律的科學。農業經濟學是研究農業生產,及與其相聯絡的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的學科。其內容包括農業中生產關係發展變化,生產力諸要素的合理組織與開發利用的規律及應用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農業經濟學》多選複習題,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業經濟學》多選複習題
1、影響農產品需求彈性的因素有(BCDE)
A、農產品生產週期的長短B、在消費者預算中的比重大小
C、農產品用途的廣泛程度D、農產品的必需程度
E、工業對農產品的依賴程度
2、屬於WTO農業協議中“黃箱”政策的有(AE)
A、按產品種植面積補貼B、食物安全儲備C、為環境保護提供的補貼
D、不掛鉤收入支援E、價格支援
3、國際合作社聯盟第31屆代表大會透過的合作社曼徹斯特原則中有(ADE)
A、關心社群B、一人一票制C、現金交易
D、按社員購買額分配紅利原則E、對政治和宗教保守中立原則
4、影響農產品需求的因素有(BDE)
A、農業生產要素的價格B、該農產品的價格
C、生產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D、替代品、互補品的價格
E、消費者的收入水平
5、影響農產品供給彈性的因素有(AC)
A、農產品生產規模變化的難易程度B、農產品用途的廣泛程度
C、農產品價格變動影響期的長短D、農產品的可替代程度
E、農產品的必需程度
6、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1844年)制定的合作社8原則中有(ABC)
A、自願互利原則B、一人一票制C、按社員購買額分配紅利原則
D、出售商品分內部價和市場價E、如實介紹商品E
7、如果小麥的需求彈性是0。10,那麼說明(AB)
A、小麥價格每上漲1%,則人們對小麥的需求量就下降0.10%;
B、小麥價格每下降1%,則人們對小麥的需求量就增加0。10%;
C、小麥價格每上漲1元,則人們對小麥的需求量就上升10%;
D、小麥價格每上漲1元,則人們對小麥的需求量就下降10%;
E、小麥價格每上漲0。10%,則人們對小麥的需求量就下降1%;
8、下述關於農業勞動力轉移的理論觀點,來自於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論。(BC)
A、促使勞動力流入城市的,是預期的城鄉收入差異
B、原住地缺少工作機會,農作物收成不好,社會關係不和,居住環境惡劣,是推動農業勞動力轉移的重要因素。
C、遷入地公共設施好,氣候好,收入高,文化氛圍好等,是拉動農業勞動力轉移的重要因素。
D、農業剩餘勞動力必然向工業部門流動,因為收入之間的明顯差距。
E、農業勞動力轉移過程中,城市工業部門不斷擴大生產,農村人口不斷進入城市,從而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
9、屬於WTO農業協議中“綠箱”政策的有(ACE)
A、為環境保護提供的補貼B、種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補貼
C、自然災害救濟D、營銷貸款E、食物安全儲備
10、影響農產品供給的因素有(BCDE)
A、消費者人口數量B、生產者對未來價格預期C、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
D、生產者的數量E、該農產品的價格
11、農產品差價包括(AC)
A、農產品地區差價B、不同糧食之間的差價C、農產品批零差價
D、糧食與經濟作物產品之間的差價E、糧食與土特產品之間的差價
12、市場失靈在農業領域的表現有(AD)
A、市場無法防止農業生態環境破壞(提供環境物品),導致過懇和水土流失、過牧和草原退化、化肥農藥汙染。
B、農產品價格總是偏低。
C、農產品需求彈性小。
D、市場經濟會導致城鄉收入差距加大
E、農產品供給彈性小
13、農業弱質性表現在(ABCD)
A、農業依賴土地資源,很難靠擴大生產規模來發展
B、農業依賴天氣等自然因素,產出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從而引起價格波動。
C、農產品的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都較小,這使得農產品價格很容易受產量波動。
D、農業生產週期長,生產者對價格的反應嚴重滯後,容易產生蛛網波動。
E、農產品價格偏低。
14、農產品比價包括(ADE)
A、糧食與畜產品之間的比價B、農產品季節比價C、農產品等級比價
D、不同糧食之間的比價E、糧食與水產品之間的比價
15、影響農產品市場價格形成的因素有(ABCDE)
A、生產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B、消費者的偏好C、生產者的數量
D、消費者人口數量E、替代品的價格
16、屬於WTO農業協議中“黃箱”政策的有(CE)
A、食物安全儲備B、政府在收入保險方面的補貼
B、種子、肥料、灌溉等投入補貼D、為環境保護提供的補貼
E、營銷貸款
17、羅虛代爾公平先鋒社(1844年)制定的合作社8原則中有(ABCD)
A、按市價交易原則
B、教育社員
C、一人一票制
D、對政治和宗教保守中立原則
E、社員輪流賣貨
18、影響農產品供給的因素有(ACE)
A、該農產品的價格
B、消費者數量
C、相關農產品(競爭性農產品、連帶農產品)的價格
D、消費者的偏好
E、生產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
19、農產品比價包括(BDE)
A、農產品地區比價B、不同糧食之間的比價C、農產品批零比價
D、糧食與經濟作物產品之間的比價E、糧食與土特產品之間的比價
20、影響農產品需求彈性的因素有(CDE)
A、農產品生產規模變化的難易程度
B、隨著農產品產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
C、農產品的必需程度
D、在消費者預算中的比重大小
E、農產品用途的廣泛程度
21、屬於WTO農業協議中“綠箱”政策的有(AD)
A、為環境保護提供的補貼B、牲畜數量補貼C、價格支援
D、食物安全儲備E、按產品種植面積補貼
22、如果大米的需求彈性是0。08,那麼說明(CE)
A、大米價格每上漲1元,則人們對大米的需求量就下降8%;
B、大米價格每上漲1元,則人們對大米的需求量就上升8%;
C、大米價格每上漲1%,則人們對大米的需求量就下降0。08%;
D、大米價格每上漲0。08%,則人們對大米的需求量就下降1%;
E、大米價格每下降1%,則人們對大米的需求量就增加0。08%;
23、農產品差價包括(DE)
A、糧食與水產品之間的差價B、糧食與土特產品之間的差價
C、不同糧食之間的差價D、農產品地區差價E、農產品購銷差價
24、國際合作社聯盟第31屆代表大會透過的合作社曼徹斯特原則中有(BCDE)
A、按市價交易原則B、開放社員資格C、自願互利原則
D、民主管理E、合作社是由社員管理的自治與自立組織
25、影響農產品需求的因素有(ABC)
A、其他商品(替代品、互補品)的價格B、消費者的收入水平
C、消費者人口數量D、生產者的數量E、生產者對未來價格的預期
26、影響農產品市場價格形成的因素有(ABCDE)
A、農業生產要素的價格B、消費者的數量C、政府調控
D、消費者的偏好E、生產者的數量
27、市場失靈在農業領域的表現有(AD)
A、市場無法防止農業生態環境破壞(提供環境物品),導致過懇和水土流失、過牧和草原退化、化肥農藥汙染。
B、農產品需求彈性小。
C、農產品供給彈性小
D、市場不提供農業公共服務:農業科研、農業教育、農業技術推廣、農業標準等。
E、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大。
28、WTO農業協議的主要方面涉及(BCDE)
A、農業產業化B、農產品出口補貼C、農產品市場準入
D、動植物衛生檢疫E、農業國內支援
29、農業弱質性表現在(ABDE)
A、農業依賴天氣等自然因素,產出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從而引起價格波動。
B、農產品生產的季節性和不耐儲存,對生產者很不利。
C、糧食安全關係到社會穩定發展。
D、農業科研週期長,農業技術進步慢。
E、農產品的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都較小,這使得農產品價格很容易受產量波動。
30、影響農產品供給彈性的因素有(CE)
A、農產品的必需程度B、農產品的可替代程度
C、農產品生產週期的長短D、在消費者預算中的比重大小
E、隨著農產品產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
東北農業大學成人教育經濟學考試題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
1.如果導致通貨膨脹的原因是“貨幣過多而商品過少”,則此時的通貨膨脹是( )。 A結構型的 B需求拉上型的
C成本推動型的 D混合型的
2.通貨膨脹對收入和財富進行再分配的影響是指( )。
A造成收入結構的變化 B使收入普遍上升
C使債權人收入上升 D使收入普遍下降
3.( )兩種情況不會同時產生。
A結構性失業和成本推動通貨膨脹
B結構性失業和結構型通貨膨脹
C摩擦性失業和需求拉上型通貨膨
D需求不足的失業和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
4.假定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為 1000億美元,實際的國民收入為950億美元,增加20億美元的投資(MPC=0.8),經濟將發生( )。
A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B達到充分就業狀況
C需求不足的失業 D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
5.凱恩斯等認為經濟衰退或蕭條的根源是( )。
A投資過度 B消費不足
C心理因素的變化 D政治週期
6.某一經濟在3年中,貨幣增長速度為8%,而實際國民收入增長速度為10%,貨幣流通速度不變,這3年期間價格水平將( )。
A上升 B下降
C不變 D上下波動
7.在充分就業的情況下,( )最可能導致通貨膨脹。
A出口減少 B進口增加
C工資不變但勞動生產率提高 D稅收不變但政府支出擴大
8.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應該採用的經濟政策( )。
A降低工資 B增稅
C控制貨幣供給量 D擴大出口
9.緊縮通貨膨脹的需求管理政策要求( )。
A實現較低通貨膨脹,但不引起產量下降 B政府支出減少
C降低名義貨幣增長率 D政府提高稅率
10.如果通貨膨脹沒有被預料到,收益者是( )。
A股東 B 債權人
C債務 D工薪收入者
二、 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是 。
2.古典經濟學家以 為基礎分析通貨膨脹。
3.在預算赤字與通貨膨脹之間是一種 互動關係。
4. 是由經濟結構的變化引起的失業。
5.貨幣主義對失業和通貨膨脹理論的主要貢獻是將 納入菲利普斯曲線。
6.凱恩斯主義者認為,工資率有平衡勞動供求的功能和 的功能。
7.理性預期學派認為總供給和菲利普斯曲線即使在短期也是 。
8.一般用菲利普斯曲線來描述 和 之間的關係。
9.當一國當年通貨膨脹率達到1000%,我們就稱一國處於 。
三、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內標上“T”,錯誤的標上“F”,每題1分,共10分)
1. 由擴張性貨幣政策所引起的通貨膨脹被稱為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 )
2. 如果實際通貨膨脹率低於預期的水平,則債務人受益,債權人受損。 ( )
3. 滯脹意味著實際GDP停止增長甚至下降,而通貨膨脹率上升。 ( )
4. 收入政策主要是用來對付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 )
5. 通貨膨脹會與國民收入沒有必然聯絡。 ( )
6. 如果通貨膨脹沒有被預料到,收益者是債權人。 ( )
7. 高估通貨膨脹將會使菲利普斯曲線向左位移。 ( )
8. 實際工資率的提高是均衡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 ( )
9. 當利息或本金或兩者都根據通貨膨脹進行了調整時,債券就指數化了。 ( )
10.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對付通貨膨脹和失業的需求管理政策。 ( )
三、 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12分)
1.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2.均衡(自然)失業:
3.適應性預期
五、計算題(每題8分,共16分)
1.1984年某國通貨膨脹率從1979年的9%下降到4%,而1980年到1984年間每年潛在的GNP和實際的GNP之差分別為1050、1150、2 700、2 500、1100億美元,求逆轉通貨膨脹的代價。
2.已知產品市場的均衡條件為Y=850-25r,貨幣市場的均衡條件為 Y=-500+5Ms+10r,經濟在Y=650時達到充分就業,如果名義貨幣供給Ms=200、物價水平P=l,試求:
(1)是否存在通貨膨脹壓力?
(2)當物價水平為何值時,才能實現宏觀經濟的一般均衡?
六、 簡答題(每題10分,共20分)
1.簡述影響失業的持續時間的重要因素。
第 3 頁 共 6 頁
內容需要下載文件才能檢視
裝訂線 裝訂線 裝訂線 裝訂線 注:裝訂線內禁止答題,裝訂線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標記。
2.如何區別適應性預期和理性預期?
七、論述題(12分)
1.試述通貨膨脹的經濟成本或影響。
答案
(一)選擇題
⒈B; ⒉A;⒊D; ⒋D; ⒌C; ⒍B; ⒎D; ⒏BC; ⒐BCD; ⒑AC
(二)填空題
⒈ 物價指數; ⒉ 貨幣數量論; ⒊ 雙向的; ⒋ 結構性失業; ⒌ 預期因素; ⒍ 激勵工人; ⒎ 垂直的; ⒏ 通貨膨脹 失業; ⒐惡性通貨膨脹狀態
(三)判斷題
⒈ F; ⒉ F; ⒊ T; ⒋ T; ⒌ T; ⒍ F; ⒎ F; ⒏ F; ⒐ T; ⒑ T
四、名詞:
1. 是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於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和顯著的上漲。與總供給曲線向左位移有關。
2. 是指在現行工資率下願意工作的人與願意並能夠找到工作的人之間的差額,即自然或正常失業。在幾何圖形中表現為充分就業水平與均衡水平之間的差額。
3. 是指人們會從過去的經歷吸取經驗,即如果人們上一年低估了通貨膨脹率,那麼今年他們將向上修正其通貨膨脹率預期。簡單來說,它假定今年的`預期通貨膨脹率πt就是去年的現實通貨膨脹率πt-1,即πt=πt-1。
五、計算
1.解:由題設知,這五年間為治理通貨膨脹所付出的國民收入的代價共計為8500億美元(1050+1150+2700+2500+1100=8500億美元),通貨膨脹共下降了5%,即5個百分點,所以治理通貨膨脹的代價=8500億美元/5個百分點=1700億美元/每個百分點。即其代價為1700億美元/每個百分點。
2.解:(1)當Ms=200,P=1,根據均衡條件850-25r =-500+5Ms+10r,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的利率為r=10 ,所以均衡國民收入為Y=600。由於均衡國民收入Y= 600,小於充分就業時的國民收入650,因此不存在通貨膨脹的壓力。
(2) 根據已知條件,由Y=850-25r得,r=(850-Y)/25,將該式及Ms=200代入貨幣市場均衡條件中,得Y=-500+5×200/P+10×(850-Y)/25,在一般均衡時,Y=650,從而可求得其物價水平為P=0.935。
六、簡答
1.影響失業的持續時間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三個:
(1)失業人數(失業存量的規模)
失業是一個“存量”概念,它衡量的是在某一時點上的失業人數。失業存量越高,失業持續時間就會越長,因此競爭空缺工作的人越多。
(2)失業存量的流入速度和流出速度
構成失業總數的人總是不斷在變化。在每一週裡,有些人被解僱或辭去他們的工作,他們表現為失業存量的流入;有些人找到了工作,表現為失業存量的流出。這種流入、流出被形象地喻為“失業蓄水池”。
(3)經濟週期的階段
失業的持續期間還取決於經濟週期的階段。在衰退開始的時候,失業將增加,但失業的平均時間很可能還是比較短。
2.答:其區別主要如下:適應性預期是指人們會從過去的經歷吸取經驗。如果人們上一年低估了通貨膨脹率,那麼今年他們將向上修正其通貨膨脹率預期。簡單來說,它假定今年的預期通貨膨脹率πt就是去年的現實通貨膨脹率πt-1,即πt=πt-1。這就是貨幣主義者所認為的預期通貨膨脹率取決於過去的通貨膨脹率的適應性預期假說。
理性預期是指不以過去的通貨膨脹率為依據,而是以經濟的現狀和政府所實施的政策等所能掌握的一切現有資訊為依據來評估未來。由於資訊是不完全的。人們的預期可能正確也可能出錯。這是理性預期學派的預期假說,其關於菲利普斯曲線的討論就建立在此假說基礎之上,並分別分析了預期正確和預期不正確時的總供給和菲利普斯曲線。認為:當預期正確,即如果人們的資訊是正確的時,他就能理性地預測產出和就業將處於自然水平。其政策含義是:總供給和菲利普斯曲線即使在短期也是垂直的,因此,政府的需求管理政策即使在短期也是無效的,總需求增加唯一的作用只是抬高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