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基礎試題及答案參考
管理學基礎試題及答案參考
導語:下面是小編為你分享的管理學基礎試題及答案,希望能夠為大家帶來幫助,希望大家會喜歡。同時也希望給你們帶來一些參考的作用,如果喜歡就請繼續關注我們的後續更新吧!
一、 單選題
1.管理的核心是( D ) A.決策 B.領導 C.激勵 D.處理好人際關係
2.霍桑實驗的結論中對職工的定性是( B )
A.經濟人 B.社會人 C.自我實現人 D.複雜人
3.古典管理理論階段的代表性理論是( A )
A.科學管理理論 B 行政組織理論C.行為科學理論 D.權變理論
4.直線型組織結構一般只適用於( B )
A.需要按職能專業化管理的小型組織 B.沒有必要按職能實現專業化管理的小型組織 C.需要按職能專業化管理的中型組織 D.需要按職能專業化管理的大型組織
5.雙因素理論中的雙因素指的是( D )
A.人和物的因素 B.資訊與環境 C. 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 D.保健因素與激勵因素
6.專業化管理程度高,但部門之間協調性比較差,並存在多頭領導現象.這是哪類組織結構型別的特點?(B)
A.直線制 B.職能制 C直線職能制 D.事業部制 E.矩陣制
7.管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A )
A.維持現狀 B.打破現狀
C.改變現狀 D.實現創新
8.雙因素理論中的雙因素指的是(C )
A.人和物的因素 B.資訊與環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與激勵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
9.利克特的管理模式認為,極有成就的管理者一般採用的管理方法是(C )
A.利用-命令 B.溫和-命令
C.集體參與 D.商議式
10.管理的核心是(D )
A.決策 B.領導
C.激勵 D.處理好人際關係
11.泰羅的科學管理理論出現在(A )
A. 19世紀末20世紀初 B. 20世紀30年代
C. 20世紀40年代 D. 20世紀60年代
12.頭腦風暴法屬於(B )
A.外推法 B.直觀法
C.因果法 D.德爾菲法
13.弗魯姆提出的激勵理論認為(A )
A.激勵力=期望值×效價
B.人是社會人
C.對一主管人員來說,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
D.激勵不是一種簡單的因果關係
14.控制活動應該(D )
A.與計劃工作同時進行 B.先於計劃工作進行
C.在計劃工作之後進行 D.與計劃工作結合進行
15.組織結構設計中,劃分管理層次的主要原因是( D)
A.組織高層領導的偏好 B.法律的規定
C.組織規模 D.管理寬度的限制
16.泰羅認為工人和僱主雙方都必須來一次(D )
A.管理培訓 B.管理實踐
C.勞動競賽 D.心理革命
17.從某種意義上講,組織就是一個資訊溝通網路,處在這個資訊網路中心並對網路的暢通負有責任的人是(D )
A.資訊系統管理員 B.高層管理者
C.一線員工 D.主管人員
18.一般說來,組織越穩定,管理寬度應該(B )
A.越小 B.越大
C.無法判斷 D.無影響
19.古典管理理論階段的代表性理論是(A )
A.科學管理理論 B.管理科學理論
C.行為科學理論 D.權變理論
20.使科學、技巧、藝術和人的屬性在實現組織目標過程中有機結合起來的是(A )
A.指導與領導工作 B.組織工作
C.控制工作 D.計劃工作
二、判斷題
1.權變理論是基於自我實現人假設提出來的. (×)
2.需求層次論是激勵理論的基礎理論。 ( √ )
3.決策最終選擇的一般只是滿意方案,而不是最優方案。 ( √ )
4.管理幅度是指一個管理者直接指揮下級的數目. 管理幅度應該適當才能進行有效的管理. ( √ )
5.衝突對組織都是有害的,衝突管理就是要儘可能減少或消除衝突. (×)
6.管理的效益原理認為:管理工作都應該力圖以最小的投入和消耗,獲取最大的收益. ( √ )
7.最小後悔值決策方法中的後悔值就是機會損失值. ( √ )
8.公平理論認為一個人的公平感覺取決於其每次的`投入與報酬之間是否對等. (×)
9.高語境文化中的人們更加傾向於坦率的和直接的交流方式 (×)
10. “胡蘿蔔加大棒”是泰勒制的管理信條。 ( √ )
三、簡答題(每小題16分,共32分)
1.簡述決策的程式。
(1)確定決策目標,擬定備選方案。
(2)評價備選方案。
(3)選擇方案。
2.簡述組織工作的步驟。
組織工作的步驟包括六步:
(1)確定組織目標。
(2)對目標進行分解,擬定派生目標。
(3)確認為實現目標所必須的各項業務工作,並加以分類。
(4)根據可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利用它們的最好方法來劃分各種工作,由此形成部門。
(5)將進行業務活動所必須的職權授予各部門的負責人,由此形成職務說明書,規定該職務的職責和許可權。
(6)透過職權關係和資訊系統,把各部分的業務活動上下左右緊密地聯絡起來。
3、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答:現代管理理論的發展趨勢,現簡述如下:
(1)、戰略管理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2)、人本管理的思想得到極大的豐富的發展;
(3)、組織的變更具革命性;
(4)、管理資訊化成為企業和社會普遍追求的目標;
(5)、知識管理將成為新時代管理的焦點。
4、如何理解人本原理?
答:管理作為一種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來進行的。人是管理中最活躍的因素,人既是管理的主體,又是管理的客體,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充分發揮,是現代管理活動成功的保證。因此,一切管理工作均應以調動人的積極性、做好人的工作為根本。這就是現管理的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