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新創業人物事蹟材料範文(精選5篇)

大學生創新創業人物事蹟材料範文(精選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事蹟,肯定對各類事蹟都很熟悉吧,事蹟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學生創新創業人物事蹟材料範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學生創新創業人物事蹟材料1

  炫果的大利潤:90後大學生如何做校園水果電商

  我在做炫果之前自己開過休閒零食店,也算是第一次創業吧。那一次,我沒掙錢反而虧了3萬塊。究其原因,首先我在錯誤的時間選擇了一個自己不熟悉的行業;第二,在和東家談房屋租賃的時候轉讓費中因為沒經驗虧了3萬塊。

  我這個店本來想進一批煙,結果沒成想是一批假煙。導致那一箱香菸都沒法賣,再回過頭找批發商,找不著了。後來我又進了一批醃製的小魚,進回來發現快要過期了,賣不動,而且進的價格還比人家高,這一單也虧了。我的對面也有一家賣零食的店,我自己開的沒有任何競爭力,生意一直做不過人家。

  第一次創業以後我就想著,第二次創業就想著一定先想好再做。所以我做炫果的時候我就先去了解了水果這個行業,而後又調查了我的目標區域的潛在競爭對手、而且做了一份創業計劃書。

  我吸取了第一次小打小鬧的失敗教訓,這次我創業已經不盲目了,我要打造有競爭力的產品,去找符合自身能力的創業專案。

  完成定位水果之後,我就開始完善和實行我的計劃。我將我的商業計劃分成了三個部分

  即:線上訂購——清洗現切——線下配送

  首先顧客在微信上下單,需要什麼水果和其他一些個性需求,客服負責售前服務。當顧客確認下單之後,我們就開始給他配水果,交給後場清洗加工,然後進行配送。

  我的核心競爭力

  1.消費渠道:相對於傳統水果零售店我們更有優勢,現在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更傾向於網路,我們迎合了他們的消費習慣。

  2.第二產品,我們原始水果的價格要低於水果店。我們不靠賣水果賺錢。我現在的產品維度是高於水果店的,我賣拼盤和果汁,因為這樣附加值高。

  3.成本優勢:水果店有門面的租賃費用,少說幾萬,位置好的十幾萬,我這邊也可以不開店,直接配送省去了很多錢,我會把掙到的錢用於擴大再生產而不是像水果店首先要考慮攤到房租成本上。

  事業由虧損到盈利

  這次我第一單就掙了錢:第一,前期進貨我是跟著我家親戚一起進,她在南京做水果做了10年了有人脈有經驗。第二,我控制了進貨量,切多少進多少,少切一點無所謂。第三,我進的多的水果我會專門的宣傳,讓它不會滯銷。尤其是第一點,沒有經驗老道的人帶著,批發商會坑死你,我個人呢是這麼感覺的。

  現在我專注做南藝的校園裡面的市場,我可以覆蓋4個宿舍樓,每個宿舍樓有1500人左右。

  利用校園的強關係營銷

  同學的關係和社會的關係並不一樣,這層關係有助於我的生意擴張而不是阻礙。本身學生玩微信的就很多,而且學生群體微信好友基本都是自己的同學、老師(身邊的人),他們往往對這件事有好奇心會支援這個生意的。同學關係更牢固而且都住在一棟樓裡、我這經常碰到一個宿舍一起買的,這樣的話單筆價格就可以上去。

  現在一筆單子能達到一兩百。除了發了一次傳單,我沒做什麼別的推廣了,現在主要用微信做自媒體宣傳。

  國外的鮮果切市場觀察

  在國外超市裡沒有原始的水果,都是鮮果切。叫做Fresh-cut fruits,我覺得以後水果的產品形式會改變,往鮮果切方向發展,因為它更方便,可作為一種旅遊休閒食品和餐後甜點。在國外,比如美國市場,鮮切產業有8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而鮮果切有125億美元,我想在人口眾多的中國這個數字想必要乘以幾倍。

  其實在學界,果品採後如何加工是一個研究命題,鮮切水果就是解決的一種方式,而我觀察到,近幾年來在國內的一線大城市這種產品也不稀奇了,能不能星火燎原就看以後的發展了。

  行業佼佼者的經營方式

  談到鮮切其實不得不說賈冉和果酷網,在業界,果酷網算是做的比較大、比較成功的了。據我瞭解,起步階段,那時候賈冉和他的合夥人手頭只有10萬元的運轉資金,為了降低風險,他仍然留在原來待遇不錯的單位,兼職做果酷網。他們的想法很樂觀:全北京“在哪兒都有人吃水果”,推廣方式基本就是發傳單。

  在開始時,果酷網每天約能出50~100單,但平均收入卻只有1000塊錢左右,連成本都覆蓋不了。半年之內,在沒有大的推廣費用消耗之下,10萬塊錢也很快用光了。後來他轉型去做B2B了,情況很快就好起來了。

  其實在這個行業裡B2C模式是行不通的。C端的潛力雖然是無窮的,但是在鮮切水果領域,小成本根本玩不轉。鮮切水果屬於高頻次、低價格的產品,每天應對C端消費者一盒兩盒的消費需求十分折騰,而如果有大客戶,一下子訂幾百幾千份,難度就大大降低了。

  目前,果酷網有200多家企業客戶,每天的送貨量達到上萬份。

  很多人認為這個行業就是把水果切吧切吧,就送了。其實要知道遠不止這麼簡單,我認為在現在,我應當學習果酷

  1、果酷比我們供應鏈系統更成熟、成本更低,他們是流水線生產、人工效率高。

  2、果酷目前是b2b,效率高,後臺資料系統能很好的控制水果損耗,也加大了利潤空間。

  大學生創新創業人物事蹟材料2

  “生活像彈簧,你弱它就強。窮人與富人之間並沒有絕對的界限,有的只是對於生活的努力程度。”90後做德升移動網際網路購物商城的楊青松說

  但是,誰能想到,半年前的他還只是一個月入六七千的花藝師,現在他已經成了一個月入十萬以上的移動電商大咖。

  楊青松出生在四川宜賓一個工薪家庭,家庭條件還算優越,學習成績也不錯,他本來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無憂無慮地上學,但是母親的一場大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積蓄,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打亂了他平靜的生活。讀高中的他不得不一邊讀書,一邊打零工賺取生活費。

  生活的打擊讓楊青松變得成熟起來。在學校裡,他省吃儉用,把節省下來的錢給母親治療。

  人窮不能志短。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楊青松高中畢業沒有選擇繼續求學,而是決定去打工掙錢,一方面可以養活自己,另一方面還可以補貼家用。

  楊青松首先來到一家花店打工,從學徒做起,當時月薪只有1000元。但花店不包吃,這點可憐的工資根本不夠生活費。為了省錢,他經常一天只吃一頓午飯,有時候餓得實在受不了了就喝涼水充飢。

  剛開始做學徒,沒有人會尊重自己。有時楊青松插花不到位,就會招來主管的一頓呵斥。但是無論日子有多苦,楊青松都咬牙堅持著。因為他深知,只要不放棄,日子就有希望,如果一旦放棄了,就徹底失敗了。

  楊青松憑著自己的.韌勁,刻苦學習,不懂就問,不會就摸索,終於熬過了學徒期,成為一名真正的`花藝師。憑著出色的插花技藝,楊青松的工資直線上升,最後達到了月薪六七千元的標準,生活似乎越來越好。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母親生病住院,需要手術,楊青松當時就傻眼了:自己根本沒有那麼多積蓄,只能靠父親東拼西借。來自一個男人的自尊一下警醒了他,他暗下決心要想徹底駕馭自己的命運。要改變命運就不能滿足於眼前的苟且,他決定單幹去做生意。

  從那以後,楊青松就開始尋找合適的創業專案。終於,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大家都在討論移動網際網路創業話題,他眼中迅速閃出一個想法,能否也做移動電商呢,不投入太多,可以邊銷售邊投入。”

  但是該選擇什麼專案呢?這時,他在朋友圈裡發現了一個叫德升移動互聯時裝購物平臺的、投資小、回本快、效果好,他認為很符合他的創業目標。

  為謹慎起見,楊青松決定做一番市場調查。他先從朋友處加盟了德升移動網際網路時裝購物商城就辭去了花藝師的工作,全職做起了移動電商。

  萬事開頭難。做移動電商開始的時候,“起初做德升商城的時候被懷疑是傳銷,朋友不相信我,把我拉黑。有時候還會遇到一些無理取鬧的客戶。”楊青松說,只要保持一顆真心,真誠待人,就能贏得客戶。從最開始的幾個客戶,到現在的成千上萬名客戶,楊青松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的想法。

  現在,楊青松基本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位客戶。“每天諮詢的人都很多,我每天都要忙到凌晨,現在月收入可觀,我用成績證明了我能夠給母親倖福了,也能幫助更多有夢想的人,這也是我做移動電商的驕傲。”

  楊青松現在已經是個成功的移動電商,自己開賓士豪車,旗下有上千人的團隊,月流水過千萬。成功後,他開始幫助很多當初跟他一樣有夢想的人,不少人在他的幫助下獲得了事業的成功。

  大學生創新創業人物事蹟材料3

  90後大學生賣手抓餅堅持手工製作年收入250萬

  7月24日,禹化普製作的金黃的臺灣手抓餅。

  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闆,2年來連鎖加盟店已開遍大學城

  你曾經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吃過臺灣手抓餅嗎?這家不到10平米的小店老闆竟是一位剛剛畢業的90後大學生。禹化普大三時就當上手抓餅小老闆,在兩年時間裡發展了4家直營店、1個加工廠和8家加盟店,年收入達250萬元。

  每天下午4點,在北城天街小吃街店門口,已經有五六個白領在排隊。放麵糰、煎雞蛋、配作料……三分鐘後,兩個手抓餅新鮮出爐遞給了前面的顧客。和傳統烙餅不太一樣,這個餅千層百疊,面絲千連,外層是淡淡的金黃色,內層柔軟白嫩。

  每天能賣400個餅

  這麼多人包圍著店,為什麼還有顧客加入呢?“這五六個客人是活招牌。顧客也許不知道我們,但看著這人氣,就會吸引他們來嚐鮮。”禹化普說,小吃店的秘籍就是要保持人氣旺,排隊人越多生意越好。

  “以前我們追求速度,人多了就一次出6個餅。”禹化普說,在2011年做第一家店時這個快捷的方式並沒有贏來顧客青睞。他特意跑到成都小吃街去考察,發現類似的小吃店老闆總是保持慢工出細活的狀態。即便店外已經排起長龍,也不慌。而前來的顧客絡繹不絕,等待著他們的美食。

  禹化普回到重慶,開始要求師傅一次只做2個餅,甚至有時候做一個餅。這個營銷方式反響很好,餅保持最好的口感,排隊的客人反而更多了,每天平均能賣400個餅。

  加盟店4個月盈利

  禹化普的北城店是兩個月前開的,雖然租金掏了1.3萬元,但是卻成了店裡的活招牌。北城店現在每月能賣1.5萬個餅,憑藉這樣的人氣,禹老闆在月初迎來了三位新的加盟商。

  禹化普說,從去年的5個加盟商情況來看,基本4個月就能盈利。加盟費收1萬元,門店3-10平方米即可,租金價格通常在3000元左右。扣掉原料、房租、水電煤及人工費用,按每家店最差賣300個餅算,一個月的純利潤平均為8000元。

  一開始,禹化普想做連鎖直營模式,但當他們擁有第三家直營店時,開始打磨品牌。想要與大品牌競爭開啟這個細分市場領域,必須吸引加盟商。

  “每賣一個麵糰給加盟商,他們賺8毛,我們只賺五毛,薄利多銷。”禹化普說,按10個月算,5家加盟店每天至少購買2500個麵糰,一年僅靠賣麵糰營業額能達到100萬元。

  連鎖店堅持手工製作

  2011年10月,仍在電子校攻讀資訊管理的大三學生禹化普認識了在大學城西街做手抓餅的許少波。兩人一拍即合決定連鎖經營,許少波專注於技術改良,而他負責開店營銷。

  隨著2012年大學城西街兩家分店步入正軌後,禹化普開始擴張腳步。去年他新增了一家直營店和5家加盟店,殺入了大學城。“大學城八所院校差不多15萬人,70%都吃過我們的手抓餅。”如果說4成靠營銷,那麼口感佔六成。油酥麵糰是手抓餅口感的關鍵,禹化普一直堅持在自建的加工廠裡手工製作,拒絕機器加工。

  禹化普計劃最近2-3年在西南片區開啟手抓餅市場。現在他的困惑是,隨著市場不斷擴大,管理、資金、人員問題就顯得力不從心。

  大學生創新創業人物事蹟材料4

  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三江鎮的90後小夥劉偉偉自幼便伴著馬蹄長大,因為缺乏客源,自家種的400畝馬蹄銷路並不好。為謀出路,有著電商工作經驗的劉偉偉便想到透過網路營銷將自家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從第一筆網路訂單到今年年初,我們藉助網路銷售出去的馬蹄有60多萬斤,銷售額達120多萬元,佔馬蹄總產量的40%,網路銷售已成為重要的銷售渠道。”劉偉偉說。

  90後小夥回鄉網上賣馬蹄

  劉偉偉出生於1991年,2013年大學畢業後在沿海一家大型企業做電商工作。2014年7月,父親在家裡註冊開辦了公司,主要從事馬蹄種植和深加工,年輕的劉偉偉想跟父親一起幹出一番事業,毅然放棄外面薪水不錯的工作,回到三江鎮和父親一起創業。

  由於自家種植馬蹄的時間不長,沒有客戶,只能依賴別人介紹,種植的400畝馬蹄銷路並不好。剛回到家鄉,如何開啟銷路成為劉偉偉最“頭疼”的問題。“我平時喜歡玩電腦,就到一些網站、貼吧上去發我們公司產品的資訊,半個月不到,果真有一個廣州客戶主動聯絡我,一下子就要了30萬元的馬蹄。”

  嚐到第一筆網路銷售單的甜頭,劉偉偉便將更多的心思花在了網路營銷上,不僅建立了公司的官網網頁,還時常在貼吧釋出公司簡介以及聯絡方式。

  “如今,客戶遍及全國各地,藉助網路銷售,公司的利潤也有了很大提高,去年全年的銷售額達200萬元,利潤率近20%,達到40萬元。”劉偉偉說。

  電商為三江鎮傳統產業插上騰飛翅膀

  在利用電商開闢了產品銷路、提高了產品知名度的同時,電商也在倒逼著鄉村企業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提升產品質量。劉偉偉介紹,今年9月,企業的深加工廠房將建成投入使用,主要生產馬蹄糕、清水馬蹄罐頭、罐頭馬蹄片、速凍馬蹄丁、速凍馬蹄片等產品。

  同時,也將重點開拓企業的電商渠道,透過淘寶、微信等渠道銷售深加工產品,打響三江馬蹄的品牌。

  而在三江鎮,除了劉偉偉,還有很多的村民利用電商為傳統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三江醬菜製品廠是鎮上的老牌企業,但產品的銷路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08年,企業的銷售額也只有80萬元。

  近幾年,醬菜廠開始利用電子商務銷售產品,當地長期在廠裡進貨的淘寶網店主也有十多家,江西最大的綠滋餚特產超市也是廠裡的大客戶,2014年企業的銷售額增加到200多萬元。“2013年,我們廠還從山東購置了先進的烘炒和高溫殺菌裝置,產品口味好了,回頭客也越來越多。”

  南昌縣三江鎮醬菜廠老廠長餘真輝告訴記者,電子商務也正在倒逼企業不斷改進生產技術。

  大學生創新創業人物事蹟材料5

  侯雲洪:大學生創業賣猴賽雷小面,月銷量過萬份

  大一暑假工地打工42天

  侯雲洪,濟南大學2015屆畢業生,所學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是學校最有特色的專業之一。在同班同學的眼中,從一入校開始,他就是個愛折騰的人。

  作為班長,他的學習成績一直穩居前列,課餘時間總有忙不完的事情:組織成立日照老鄉會,組織籃球賽、英雄聯盟比賽,擔任騰訊TG精英社負責人,擔任學校跑步協會負責人……對他自己而言,上學期間最難忘的一次經歷,發生在大一那年暑假。

  侯雲洪的老家在日照莒縣,而他學的專業與建材水泥行業相關。在他看來,要想全面瞭解這個專業,必須去工地。大一那年暑假,透過親戚介紹,侯雲洪赴北京打工,從事最髒最累的水泥工。

  “一共42天,我和那些工友們同吃同住,幹著同樣又髒又累的重活兒。”侯雲洪說,上大學之前,他基本沒出過遠門,也沒到工地上打過工。那年夏天,北京酷暑難耐,吃的是沒啥味道的大鍋菜,住的是髒亂不堪的板房;一天高強度的工作下來,他累得倒頭就睡。

  “想過提前退出,想過放棄算了。”他說,“但是,既然出來了,退縮多不像話呀,還不被人笑話?”最終,一共50天的暑假,他在北京的工地咬牙堅持了42天。

  站上山頂的人,不會再覺得山高。之後的暑假,侯雲洪都會去外地打工,北京、青島的建築工地都去過。“曬黑了,結實了,抗壓能力也更強了。”小侯笑了,臉上寫著得意。

  找到好職位卻決心去創業

  大學四年級時,各種網際網路外賣平臺開始興起,侯雲洪在學校附近的後龍美食街做兼職,給一些商家送外賣。

  新興行業缺乏監管,一些黑作坊混跡其中,導致食品安全隱患;再加上很多店鋪都是夫妻店,整體素質也不太高。

  注意到這些問題,侯雲洪心中萌生起創業的念頭,他打算依託濟南大學3萬多名在校生,打造一個與高校、網際網路、餐飲、外賣相關的品牌。

  畢業季,同學們忙著東奔西走找工作,侯雲洪也不例外。南京一家水泥行業的上市公司來招聘,侯雲洪和系學生會主席等幾個人經過層層篩選,走到了最後的面試環節。幾番比拼過後,他成為最終被錄取的唯一人選。

  就在大家都在羨慕他找了一份專業對口、收入穩定的工作時,侯雲洪卻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放棄工作,自主創業!

  經過前期的考察、選址,2015年3月,他在濟南大學西南門附近開了一家名為“壹品居”的餐飲店面,準備給學校及周邊的居民送外賣。

  對此,身邊很多同學都不理解,甚至有些懷疑,倒是父母給予了肯定。“父親是一個很懂我的人,他說只要你自己覺得對的,我們就支援你。”侯雲洪說,創業這一關,在父母那邊基本上沒有阻力。

  為改良配方當學徒“臥底”

  跑開店手續、進行店面裝修、招聘內廚和送餐人員……創業初期,事無鉅細,都需要自己來張羅。“現在回頭想想,其實這些都不算什麼。”侯雲洪覺得,北方人大都喜歡吃麵,可做外賣的很少有人賣面,這是因為面容易糗,“配送不到半小時,面就成了一坨,影響口感”。

  2015年開始風靡濟南的重慶小面,給了他極大的啟發。他到濟南的幾家店面取經,對方都說加盟費需要3萬元,否則不能洩露配方。“創業初期,資金肯定是大問題,3萬塊可不是個小數目。”侯雲洪說,大不了自己跑趟重慶唄。

  說走就走。他獨自一人跑到重慶,在當地最有名的一家小麵店裡幹起了學徒工。半個多月下來,他就對原材料、配方以及各種工藝瞭然於胸了。

  回到濟南後,侯雲洪又專門向學校的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的專家,請教如何解決麵條易糗的問題。“我的態度很誠懇,加上又是本校的學生,這些食品學方面的大腕們絲毫沒有架子,給我做了詳細的解答。”

  透過反覆試驗證明沒有問題後,2015年9月4日,一款“猴賽雷小面”正式上市了!

  店裡煮麵的鍋越換越大

  產品沒問題了,但如何賣出去卻成了難題。“在美團外賣平臺上,一開始我們的店面排名很靠後,很難爭取到顧客。”侯雲洪說,那段時間他經常失眠,甚至整宿睡不著覺,腦袋裡想的全是如何把店面的排名提上去。

  一天,他發現學生當中的口碑營銷非常關鍵,於是把目光投向了校園。

  “上學的時候,認識不少各個學院學生會的人,還有很多各類校園明星、校園達人。”侯雲洪說,他邀請了各個學院各個專業的學生來試吃,根據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改良口味、調整價位,再透過他們把“猴賽雷小面”宣傳出去。

  “營銷,有時候感覺和戀愛差不多,就是‘認識你、瞭解你、愛上你、娶回家’這樣的四部曲,線上線下的各種優惠活動開展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我們的產品。”侯雲洪說,第一批顧客很關鍵,我們對每個客戶每個訂單進行了電話回訪,根據大家的意見不斷改進產品和服務。

  慢慢地,銷量上來了。從幾百份到幾千份,店裡的鍋也從普通的小鍋越換越大。直到有一天,月銷量達到了一萬三千份,創造了美團外賣濟南地區的新紀錄,並且至今無人打破。目前,每個月的銷量穩定在一萬份左右,排名穩居餐飲行業榜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