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作愛心使者新時代青年優秀事蹟材料

願作愛心使者新時代青年優秀事蹟材料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要用到事蹟材料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蹟材料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一般事蹟材料是怎麼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願作愛心使者新時代青年優秀事蹟材料,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願作愛心使者新時代青年優秀事蹟材料;康同志於3月開始參加青年志願者活動。在從事志願者的工作當中,一直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宗旨,立足崗位,服務社會,為促進採油廠青年志願者活動的全面進步和發展而不停奮鬥。

  作為一名志願者,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付諸於行動。她積極參與各種形式多樣的、有意義的義務服務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盡青年志願者的義務。

  以愛心如海,純淨寬廣,心手相牽,互幫互助作為宗旨。近年來,在這一宗旨的指導下,積極參與青年志願者送溫暖活動,除了在單位積極參與職工之間的學習上的互幫互助和扶危濟困活動,還利用雙休日到臨盤鎮敬老院開展義務服務,無償捐助生活用品及食品,幫助老人們打掃衛生、洗衣服、打水等家務,使失落、孤寂的老人得到親人般的撫慰,受到了老人們的歡迎;還到偏遠採油隊,為前線職工洗工衣,包水餃,把溫暖送到一線。

  以珍視生命,關注健康為主題,把為社會公益做貢獻作為不懈的追求。利用雙休日,到社群、廣場等人口集中的地方,參與青年志願者開展的服務一條街活動,服務專案有熨燙衣物,測身高體重、血壓、健康知識諮詢、傳染病知識宣傳等內容,既接觸了社會又提高了實踐能力。共為社會各界提供愛心服務近百次,接受服務者達千餘人。

  以清潔、保護環境,綠化、美化家園作為主要活動內容,堅持立足油區、面向社會,積極開展環境保護、義務勞動、植樹造林等義務服務專案,並積極響應上級團組織的號召多次參與、參加廠區的義務清掃街道社群衛生、義務植樹活動,清理廢紙、塑膠袋,並向過往群眾宣傳環保知識,為建設花園式礦區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以弘揚為民精神為目的,廣泛宣傳為民事蹟,從自身做起,學為民,爭當為民式好職工。全國勞模王為民同志在採油三隊工作生活了近十三年,是三隊人永遠的驕傲和自豪,以敬業、愛民、奉獻為核心內容的為民精神是採油三隊的寶貴財富,時刻激勵著全隊職工奮發向上。康玲玲同志在工作中經常為年輕職工認真講解王為民同志的感人事蹟,她知道弘揚為民精神,不僅要廣泛地宣傳王為民事蹟,更重要地是要使每一位聽眾能從中深受鼓舞,這才是為民精神的真諦所在。臨盤採油廠團委安排她以青年志願者的身份,到王為民事蹟展覽館做一名義務講解員。接到通知後,她努力提高自己的解說能力。力爭讓每一位來參觀的人都能深深感知王為民的'崇高的思想品德、忘我的奉獻精神,執著的科學追求和勤奮的工作態度。自起,共接待社會各界參觀人員5千餘人,受到了參觀人員的一致好評。

  為了反映油田青年的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從開始,她利用業餘時間深入油區各基層單位,進行了大量的採訪調查活動,據此寫成的報告文學、通訊、散文等陸續刊發在《勝利日報》、《太陽河》、《盤河》等報紙、期刊,並被吸收為油田作協會員。5月,在廠團委舉辦的家庭小故事徵文中,她寫的兩篇稿子分別獲得徵文比賽一等獎和二等獎,其中一篇《她和婆婆的平常故事》被電視臺拍成電視散文。

  她覺得做一名志願者的日子是充實和快樂的,而不是所謂的傻,只因為她願意,她喜歡。在付出一些真心和真情的時候,自己也覺得很有收穫,既幫助了別人,又使自己獲得快樂,也就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吧!作為21世紀的青年,青年志願者時刻緊隨時代發展步伐,響應社會需求,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雷鋒精神的培育下不斷成長,她也時刻以雷鋒精神為指導,在雷鋒的旗幟下,學習成長。在其精神的感召下,每一次的活動中,她都盡心盡力,滿腔熱忱,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想在先、幹在前。她曾多次參加廠裡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一年內共獻血600毫升,用自己的一腔熱血來搏起更多火熱的心,用實際行動在人生新時代的大舞臺上體現自身價值。

  青年志願者雖是普通的隊伍,但她們的精神是可貴的,這是一種時代的精神為社會服務的精神。是志願者身上最好的體現。她們要舉起理想的槓鈴,不僅要把這個槓鈴舉起來,還要把青年的希望和感動舉起來,提引得更高,不僅要負重成功,還要提升,把一個時代高高舉起。

  生命需要關愛,社會需要奉獻,青年志願者就是不為名譽,不為金錢,無私無畏,無怨無悔,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唯願真愛常伴人間。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精神,新的精神營造新的氣象。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她們更需要在新氣象所營造的新舞臺上去盡己所能地體現自身的價值。青年志願者為她提供了這個舞臺,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她一定會在這個空間裡,在這個時代發展的趨勢中去實現她的價值,實現人生的意義,展現她的風貌,用行動證明自己,為新的世紀做出自己的貢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