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鄉村振興典型事蹟材料(通用7篇)

村級鄉村振興典型事蹟材料(通用7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事蹟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村級鄉村振興典型事蹟材料(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村級鄉村振興典型事蹟材料1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劉豔軍來到省定貧困村龍門縣東村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4年來,他不忘初心,記住使命,紮根瑤鄉,甘於獻身,唱響了新時代消除貧困和振興鄉村的雄渾樂章,給村民們帶來了消除貧困的成果。目前,上東村勞動力貧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萬元的村集體收入從扶貧前每年約2.7萬元增加到39萬元,從貧困村到小康村,從後進村到後進村,從產業空心村到網紅打卡地的變化。

  用真相贏得民心,激發消除貧困的內在力量。

  上東村,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風景宜人,是龍門縣青田瑤族鄉最大的少數民族村,這裡的貧困在省裡掛號:全村生病、殘疾、智力貧困現象突出,集體經濟弱、交通堵塞、公共基礎設施不足、大眾生產生活困難……

  得知被派往東村時,劉豔軍興奮焦急。市委要求將上東村建成省級扶貧示範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這意味著上東村扶貧工作不僅要做好,還要做好新的、優秀的工作。作為軍轉幹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裡暗暗地給自己立了軍令狀:不拔貧窮的帽子決不接受士兵!

  要想脫貧,先改變自己。從機構到鄉村,只有紮根,才能把兩心變成一心。白天訪問貧困家庭瞭解情況,晚上熬夜整理扶貧資料,到了上東村,劉豔軍忙於工作。

  第一次來的時候,有些村民給這個從機關下來的扶貧幹部打了個問號,推測劉豔軍是否來鍍金。但劉豔軍決心以真心戰勝民心,凝聚消除貧困的攻勢。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裡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東村。他積極深入村民家,噓寒問暖家,瞭解村民家庭成員和收入狀況、貧困原因等,正確識別建卡貧困家庭47戶172人(其中有勞動力貧困家庭35戶153人,無勞動力5戶12人,五保戶7戶7人)經常深入田地,與村民尋找財富的良策,與貧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來,劉豔軍透過自己的社會關係為上東村貧困大眾籌措扶貧慈善金和物資共計一百多萬元,幫助大眾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最令村民感動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劉豔軍一直與村黨員幹部奮鬥在防疫現場,為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健康擔當守護者。

  劉豔軍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動了上東村村民。現在村民們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內生力進一步激發了。

  尋求良策實際招募,鋪設產業興村新路徑。

  治貧困要治根。產業扶貧是消除貧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大眾就地就業的長期計劃。

  上東村是龍門縣的水源保護地,被列為禁養區和禁採區,註定很難走工業化發展道路。如何打好產業扶貧卡,最大限度地將現有資源轉化為現實財富?劉豔軍認為,產業扶貧只有根據土地條件、對症療法,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穩定的扶貧。

  在實際調查和論證的基礎上,劉豔軍和村兩委班尋求構想,提出構想,尋找產業興村的突破口。他立足於該村溫泉、百竹園、古樹林等自然生態資源和瑤族特色文化優勢,加快推進以溫泉為重點的少數民族特色生態旅遊產業和多種產業相結合的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目前該村發展的主要產業有鄉村生態旅遊、光伏發電、生態種養、廣告租賃、竹製品加工等。此外,劉豔軍為上東村贏得韶新高速出入口,為今後大型溫泉專案落地奠定了交通優勢。村民們說他為上東人民做了現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劉豔軍透過建立財富領導人才庫,請相關技術和業務專家培訓財富領導人,培養技術、通電商、會管理財富領導人,建立專業合作社3人。四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支援下,他和村兩委班子、村民們透過開闢切實可行、合理有效的產業發展新途徑,幫助上東村和貧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長期穩定的脫貧致富之路。

  抓住黨建促進和諧,描繪美麗鄉村的新畫卷。

  送錢送貨,不如建個好支部。四年來,劉豔軍指導省、市、縣加強黨基層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實施方案,強調基層組織建設,以標準化、規範化的美麗黨建設體系引領上東村黨建設,建設不去的扶貧團隊。

  針對上東村黨支部在外務工流動的黨員多、經常教育困難組織的特點,村黨支部建立了上東村黨員之家的微信群,在小組中及時發表了村黨支部的工作動態、時政教育內容、黨的理論知識等,為在外黨員建立了學習教育的便利平臺。與此同時,該村黨支部重視發展培養黨員,近3年發展3名30多歲的大學生預備黨員和2名30多歲的入黨積極分子,嚴格執行三會一課、民主評議、民主管理黨員等相關制度,重視制度管理黨務村務,致力於解決班級執行力、戰鬥力不強、組織生活不規範等問題。

  四年來,透過抓住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發揮了上東村黨支部的戰鬥要塞作用和黨員隊伍的先驅模範作用。黨建促進和諧,現在上東村各社會事務呈現出繁榮景象。該村也相繼榮獲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設示範點惠州市先進基層組織等稱號。劉豔軍堅信,在黨建的帶領下,上東村的黨員幹部一定能成為未來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的主力軍。

  現在的上東村,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東村的蝶變有目共睹,而劉豔軍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讓當地村民們感動。2021年4月,因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方面表現突出,劉豔軍獲評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先進個人,被省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通報表揚。

  村級鄉村振興典型事蹟材料2

  李雅文,現任佛山市南海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區委農辦、區扶貧辦專職副主任,2021年6月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

  大學時代,培養奮鬥精神和務實作風

  李雅文1993年入讀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成為國土與房地產開發管理專業的第一批學生。大學期間,他擔任班長,也加入了學生會。“在仲愷校園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老師們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老師們在學習上對我們要求很嚴格,在生活上又很親切,對我們很關心,還經常跟我們一起打羽毛球、打排球,我們管理學院書記李錫儒老師當時就住在學校裡面,經常帶我們去他家吃飯。可以說,在仲愷校園的這兩年,既充實又快樂。”李雅文回憶起仲園的點點滴滴,還是記憶猶新。

  李雅文在專業學習上刻苦認真,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大二期間,光榮入黨。“李錫儒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要多出去鍛鍊,做事情要多實踐。”“務實做人,踏實幹事”是李雅文做人做事的宗旨。大學期間,專業的老師常教導他們要肯吃苦耐勞、敢於創新,老師們的教導李雅文一直記在心裡,他也養成了務實、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和工作作風。

  用心幫扶,助力涼山州脫貧

  2021年6月,李雅文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授予“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個人”稱號。實際上,早在2007年響應號召到貧困村掛職任村委副書記時,李雅文便與扶貧工作結緣。

  2017年,為響應黨中央“東西協作”的政策,南海區與涼山州的甘洛、越西、喜德三縣簽訂了結對幫扶框架協議,李雅文開始了涼山州扶貧的攻堅克難之旅。

  “像是從現代社會穿越回到了原始社會,村民們的住宅分散在山上,地板是泥土,衛生環境很差”,回憶起當初入涼山州時的情形,李雅文仍充滿感慨。當時涼山州是我國的深度貧困地區之一,甘洛、喜德與越西是涼山州11個深度貧困縣的其中三個,彝族人口占大多數。當地自然條件惡劣,地形比較封閉,原本村民的住宅分散,李雅文每次走訪當地居民都需要坐四至五個小時的車程,下車後,李雅文還要徒步走一到兩個小時才能到達各個散落的農戶。

  地形的封閉導致當地與外界的交流較少,思想封閉,村民文化水平低,有些村民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村民們平日僅靠手工種植玉米、蕎麥等作物維持生活。有些貧困戶家裡只有一口鍋,一把勺子,也沒有區分碗筷的意識,吃飯時一家人坐在泥地板上,用手抓飯吃,這把勺子全家共用。由於當地衛生環境的較差,村民們也不講衛生,醫療資源匱乏,導致肺結核在當地比較多發,諸多問題擺在李雅文等扶貧工作人員的面前,他們感到時間的緊迫和扶貧的壓力。

  李雅文覺得扶貧工作千頭萬緒,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重要的還是要轉變人的觀念和思想。“在仲愷學經營管理時,老師一直強調,管理最重要的是激發人的內生動力,發揮人的優勢。”他想讓“一部分人先走出去,起帶動作用”。李雅文牽線搭橋、想方設法讓村裡的青壯年勞動力到珠三角地區打工,一開始他們沒有工作技能,李雅文就先對他們進行培訓,耐心指導他們。為他們提供工作崗位,讓他們儘快適應外面的世界,融入社會。幾年間,共有6000多村民走出大山,到珠三角地區務工。這不僅改善了村裡的經濟,更重要的是,他們開闊了視野,提升了技能,假期回到家鄉,也會傳播先進的思想、帶動周圍的村民改變觀念,讓他們看到依靠勤勞奮鬥,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慢慢地,村裡人也開始講衛生了。一切都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改變。

  李雅文不僅帶領村民“走出去”,還採取了“引進來”的方法。他與扶貧隊伍一起多方聯絡,為涼山州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因地制宜,打造7個產業園區,總投資超3億元,帶動2萬名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村民的經濟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村裡的衛生條件還是比較差,特別是學校條件簡陋,設施也不齊全。沒有開水房,學生們只能從家裡帶水到學校,帶來的水喝完就沒有了,實在渴了只能喝生水。李雅文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成立了“雛鷹助飛扶貧慈善基金”,籌集社會善款310餘萬元專款為北三縣104間學校安裝255臺淨水熱水器,使涼山州北三縣學生飲上安全熱水。

  聊起扶貧中遇到的困難,李雅文打趣道:“頭髮就是這樣白的。”他頓了一下,說:“扶貧工作中的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常想起仲愷李錫儒老師的教導: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不要驚慌,保持樂觀,一步一步地去解決,要奮進,不要鬆懈!”這些話給了他前進的力量。

  在南海區扶貧幹部們眼裡,李雅文一直是特別能戰鬥、特別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的“一線操盤手”,務實肯幹的他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扶貧路上的“老黃牛”。

  李雅文每年都要進涼山十幾次,每次短則一週,長則十幾天。回憶起剛到涼山的日子,李雅文笑著說:“起初什麼都需要我們手把手去教他們,就像父親教孩子讀書一樣一遍遍地去教,雖說很辛苦,但是幫人的人是最幸福的,看到群眾脫貧走向幸福,我也覺得很幸福。”

  科技扶貧,發展智慧農業

  “網際網路對鄉村振興是大有可為的,而物聯網是超越網際網路的形式,透過物聯網發展農業是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向。”李雅文對物聯網發展農業的前路信心滿滿。李雅文在幫扶地推動5G農業、智慧化農業發展。最近幾年,南海區配合當地在涼山三縣打造起7個產業園:在喜德縣,他們打造起魯基鄉現代農業迴圈產業園,該產業園成為四川省第一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在越西縣,打造的現代農業(蘋果)產業園區,採用5G資訊科技栽種“5G蘋果”,成為涼山州首個產供銷一體、物聯網智慧化農業園區……這些舉措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促進幫扶地農民實現了增產增收。

  李雅文結合雲浮羅定地區特點創立了“萬畝南藥基地”,除了引導利用好羅定當地資源外,他結合南海區的優勢,聯絡南海區製藥廠與南藥基地對接,為基地引入實力雄厚的合作企業,以“強強聯合”做大做強南藥基地。同時,李雅文還聯動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中科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為基地注入先進技術力量。“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的源泉,我們也致力於利用科技智慧化推動幫扶地的產業發展。”李雅文說。

  扶貧期間,李雅文及其團隊為雲浮56條貧困村集約土地超過3萬畝,落實產業專案326個;為涼山北三縣引進企業11家,打造產業園區7個,建立“帶不走”的.長效脫貧機制。發動企業募集近1億元款物,助推民生髮展。2020年發動165家企業結對雲浮56條村,助力脫貧攻堅。2020年底,雲浮市20607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涼山州北三縣全部脫貧摘帽。

  “看到群眾脫貧過上好日子,我也覺得很幸福!”務實做人,踏實幹事,李雅文用自己在大學的所學、所悟,為鄉村振興和扶貧事業貢獻力量。他,值得吾輩致敬和學習!

  村級鄉村振興典型事蹟材料3

  扎西旺加,西藏日喀則市江孜縣人,2019年從武漢理工大學畢業,2019年10月份擔任崗巴縣崗巴鎮瓊修村鄉村振興專幹。作為一名鄉村振興專幹,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服從組織指揮,第一時間投身到戰“疫”中,在戰疫中磨練自己,服務社會,以一名年輕幹部的擔當與使命,為瓊修村防疫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摸清底數做好排查工作

  防疫工作意義重大、責任重大,任務緊急。1月23日,武漢市正式封城,1月24日鎮政府要求統計崗巴籍湖北省就讀學生後,他主動配合駐村、村兩委及時入戶對本村群眾外出情況及身體健康情況進行全面細緻排查,要求如實報告個人外出行程,對有感冒、發燒等症狀,近期返藏特別是有湖北出行經歷或有與武漢人員接觸史的群眾進行重點關注,排查出的1名返藏人員進行居家隔離14天,並跟蹤測溫。他主動擔任返藏人員“一對一”管理任務。他制定疫情防控應急方案,帶頭成立了青年志願隊,為打好防疫戰鬥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他配合村醫護人員做好重點人員的集中隔離和居家隔離工作。在為了不影響居家隔離人員的正常生活,在配合村醫做好日常體溫檢測等工作後,還為其送去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資,方便日常的生活。

  未雨綢繆做好村內卡口防守

  按照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部署,扎西旺加積極配合村委做好村內設卡處防守工作。一方面透過以身作則積極號召更多黨員參與到防守工作中,併成立了黨員突擊隊,村內設卡處防守的工作任務,有效保證瓊修村在疫情下能夠固若金湯。在發揮在村幹部帶頭前提下,他找出先進方法提升防守效率,在他的建議下村裡暫停一切聚集性活動、所有經營場所暫停營業,並簽訂了《瓊修村人員車輛出入協議書》。瓊修村採用組建封路網、建造臨時檢查站等方式,對村進出口實行半封閉式管理,24小時對外來人員和車輛進行盤查、詢問,消毒,提醒佩戴口罩,並測量體溫,做好登記,加強本村人員的管控。在提升防守效率的同時,也保證成任務的質量。

  凝心聚力宣傳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發生以來,瓊修村全體上下,思想重視、認識統一、宣傳到位、服從指揮、戮力同心、迎難而上,展現出良好的政治素養、大局觀念和精神風貌,以強烈的責任擔當投入到疫情防控鬥爭中去。

  瓊修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一是組織帶頭全村黨員成立黨員突擊隊,及時傳達學習致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一封信,疫情防控工作中黨員先鋒隊爭當宣傳員、巡邏員、管控員,監督員,努力做到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的作用。二是由扎西旺加帶頭的青年志願服務隊用通俗易懂語言和發放宣傳單子形式各家各戶進行宣講疫情防控措施,並由他負責每天早上和下午兩個小時村廣播播放疫情防控知識,截止目前,帶頭入戶宣講6次,受益群眾125人,發放宣傳單84份,消毒清潔22場次,監督巡邏32次,發放口罩130只,臉盆、毛巾、香皂各122個,洗潔精22瓶,並開展科學規範的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引導農牧民群眾紮實做好防疫工作。

  他說:疫情是對我們年輕幹部的一次考驗,我會努力面對考驗,堅持戰鬥在“疫”線,用擔當奏響青春凱歌,與全村廣大幹群一道,更好地履職盡責,相信在鎮黨委和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我們也一定會戰勝疫情,“疫”去不復返。

  村級鄉村振興典型事蹟材料4

  索朗拉吉,中共黨員,2019年10月26日起在崗巴縣崗巴鎮門德村擔任鄉村振興專幹至今。她的日常工作是協助村(居)“兩委”抓好社會穩定、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產業發展、生態環保、服務群眾、基層黨建等工作。同眾多奉獻在鄉村振興事業道路上的基層工作者一樣,在日常巡邏的村道上、防疫執勤的設卡點、紙筆繁忙的辦公室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總是熱情地穿梭在人群中。自參加工作以來,她迅速轉變思想,成功地完成了從初出校門的學生到群眾工作者的角色轉型,總能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到群眾事業中。

  一、堅持不斷學習,努力提升自我

  夯實政治理論,增強黨性修養。思想是行動的根基和源泉,加強政治思想學習、時刻跟著黨走是每個黨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她一直堅持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加強黨對“三農”工作決策的悟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作風,奮力開創新發展理念,努力落實高質量鄉村發展措施,不斷努力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爭取讓農牧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牧民充滿幸福感、獲得感,始終將自己融入群眾圈子,同大家一道,奮力將農村建設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常向群眾學習,提高業務水平。為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儘快適應新的工作,她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始終抱著一顆學習之心向群眾請教、向村“兩委”請教。在基層的鍛鍊中,她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轉變了思維模式,工作水平和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二、履職盡責顯本色,服務發展踐宗旨

  一肩多挑,支援推進民生工程。在工作上,她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踏實進取、認真謹慎、忠於職守、盡職盡責。為切實改善民生,她邊學習邊實踐,積極配合該村集體經濟專案(養羊合作社、沙場、勞務輸出、生態崗位)負責人擔任會計職務,日常管理賬本、起草會議紀要、統計分紅、收入支出、整理材料以及撰寫村委工作簡報、統計上報檔案、搞好黨建、整理精準扶貧材料等文職工作,確保了各類專案的有效執行。

  預防為主,維護社會政治安全穩定。她積極配合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更新綜治臺賬,舉行綜治宣傳號召。重要節日、敏感節點都加強值班備勤;強化掃黑除惡向持續縱深開展。特別是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她積極入戶宣講疫情防控知識並配合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疏散人員聚集、關閉聚集場地。每天同村醫一道給疫情期間入村人員量體溫,教他(她)們正確戴口罩、勤洗手、不串門,做好居家隔離;她積極籌備設卡點建設,和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一起製作防疫宣傳欄並以張貼海報、宣傳單以及先進模範者照片;配合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給每個黨員講解《致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一封信》併發放藏漢雙語版的影印件。當夜空中星星閃亮之際,村莊道路上依然能看到她堅守崗位的身影。在防疫工作中,她一直堅持組織雙聯戶、黨員進行晝夜交叉巡邏,積極參與設卡點值班,並組織參與了疫情聯防聯控重點公安檢查站、公安幹警、縣鄉醫院的一線工作人員進行走訪慰問工作和為武漢疫區捐款活動。

  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她發現該村黨建工作及部分行政工作仍較滯後,更加積極投入相關工作,在建立黨支部活動室、健全工作機制上勇越建言獻策,使該村黨建工作逐步實現規範化建設。村“兩委”班子也曾誇讚道:自從她來到門德村,加強了我們村的黨建工作,規範了合作社文字材料工作,她的努力,我們大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他們還經常開玩笑說:“她是我們村裡最耀眼的星”。

  三、立足本職,制定目標

  回顧近四個月的工作,她深切感受到自身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提高,黨性認識得到了加強。實踐讓她深刻的認識到:搞好調查研究是做好鄉村振興專幹工作的基礎,不斷學習提升是做好鄉村振興專幹工作的前提,為群眾辦好實事是做好鄉村振興專幹工作的突破口。她表示:今後將繼續加強政治理論知識學習,科學指導實踐。不驕不躁、始終如初、再接再厲地積極配合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做好各項脫貧攻堅工作。她將努力為鄉村振興發展做實事、做好事,嚴格以黨員標準要求自我,充分調動個人工作積極性,壓實責任,緊跟落實,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持續發力,始終把人民群眾生活幸福、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做為自身工作的首要目標。

  村級鄉村振興典型事蹟材料5

  作為一名鄉村振興專幹,羅布多吉始終不忘組織的要求、為村民服務的宗旨。一場蔓延性的疫情在全國席捲而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處於擴散期的嚴峻形勢下,他始終堅定信念、團結一致、服務群眾,主動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與全村黨員雙聯戶長等共同組建“黨員突擊隊”“雙聯戶長突擊隊”“人大政協突擊隊””退伍軍人突擊隊”,堅守崗位、服從安排、隨時待命,爭當防控一線的“排頭兵”、為民服務的“勤務員”。

  他始終堅定信念、堅守崗位,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關鍵時刻不懈怠、不退縮,在防控疫情鬥爭中踐行宗旨意識、錘鍊理想信念。

  在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組織下,羅布多吉挨家挨戶進行宣傳疫情防控措施,並做藏語翻譯,細緻講解、宣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況知識,勸導村民加強自我防護,不參加聚會活動、無特殊情況暫不外出;引導村民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在全村營造濃厚的防疫氛圍,提高村民的防護意識。

  他主動對對近期返鄉人員的工作地點、返鄉途徑等進行詳細登記。每天電話等方式逐一詢問反鄉人員的身體狀況、其中從湖北省武漢市返鄉回鄉人員,進行居家隔離14天、檢測每日體溫,做到精準到戶、精準到人。同時,監督村裡各家商鋪,檢查商店商品有無漲價,蔬菜、糧食等群眾日常用的物資供應情況,有無存在供不應求情況。定期安排人員到市區購買生活用品、滿足村裡生活必需品,讓“制度與溫度”並存。

  他定期對每家每戶進行消毒,對公共垃圾箱、村便民服務中心、村超市等人流量相對多的區域消毒,日夜輪流巡邏。耐心勸導集中聊天、曬太陽消遣的村民回家;提醒不戴口罩就出門的村民做好防護措施。

  幾天以來,羅布多吉與工作隊和黨員始終堅守在各村出入口,逐一排查、登記外來車輛人員,耐心勸返前來走親、串門、拜年的外來人員,牢牢守住防範疫情輸入性風險的前沿關口。

  他說:“我也會同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為“抗疫情”全面勝利作出更多貢獻”。

  村級鄉村振興典型事蹟材料6

  “我叫次仁熱旦,是一名鄉村振興專幹,2020年春節,是我入職的第一個節日,也是特殊的一個節日。按照組織安排,我本來是有機會回到老家過一個祥和、歡樂的節日,但就在這個時期,全國爆發了冠性病毒疫情,透過各個媒體平臺看到每天的確診和死亡人數不斷激增,我猶豫了,想到入黨申請書裡的誓言,我決定,放棄節假日,我要和國措村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一起,用身體為群眾築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疫情防線,踐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次仁熱旦積極響應組織的號召,提前結束假期紛紛赴村到崗,全力投身基層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和鄉村幹部一起,攜手同心、主動作為,當好宣傳員、勸導員、戰鬥員、服務員,用實際行動守護一方百姓。

  一、加強輿論引導,身體力行築長城

  接到上級通知後,次仁熱旦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連夜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同駐村工作隊3名隊員、黨支部在崗的17名黨員成立巡邏組、值班組、應急組,在村域內開展24小時巡邏工作,禁止群眾外出串門、聚會。在村口搭設簡易帳篷,24小時開展值班登記工作,群眾日常生活用品,全部由次仁熱旦和村“兩委”代辦採購,為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奠定了紮實的基礎。他憑藉幾個月來在群眾中打下的基礎,動員帶領大學生組成宣傳隊,一邊學習、一邊宣傳疫情傳染、防範知識,加強群眾對疫情的認知程度。

  二、科學管控,以身垂範防疫情

  疫情的爆發在藏曆春節時期,按照往年的做法,國措村黨員、群眾將放下所有的工作,歡聚一堂,舉辦各種娛樂活動,慶祝新年伊始,但是看到疫情形勢愈來嚴峻,為保證群眾生命安全,經過與村“兩委”代表和群眾代表多次溝通協商,最終一致決定,取消今年所有慶祝活動,關閉所有娛樂場所,今年拜年全部以微信、簡訊通訊方式進行,堅決把上級的各項要求和政策落實到位、落實到人,不給病毒有機可乘。

  三、知恩圖報,馳援湖北送愛心

  透過組織村黨支部17黨員認真學習吳英傑、齊扎拉致廣大黨員幹部的一封信後,本村17名黨員主動交上了自己在回信中的學習體會,並紛紛承諾要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勇於擔當、攻堅克難、紮實工作,以堅定的決心和必勝的信心奪取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全面勝利。

  次仁熱旦在看到全國人民飽受疫情折磨,想到西藏各族人民多年來一直深受黨中央、國務院的厚愛,值此國難當頭,理應站出來貢獻發揮黨員模範引領作用,在他的倡導下,發起“回報黨恩、馳援湖北、彰顯真情”自願捐贈活動,籌集善款5450元,交由縣民政局。大家表示,錢雖然少,但是代表的是國措村群眾的真情厚意,希望這微不足道的幫助能讓千里之外的湖北人民感受到一點溫暖和關懷。

  他說:“這次疫情是全國各族人民的一場戰爭,也是對我任職鄉村振興專幹的一方催熟劑,讓我明白了群眾對我的期盼有多高,我身上的擔子就有多重,在這場不見硝煙的戰爭裡,我會像千千萬萬的黨員、醫護人員一樣,乘風破浪、逆風而行,守初心、擔使命,完成組織重託,不辜負群眾期望,助力全面打贏此次疫情攻堅戰”。

  村級鄉村振興典型事蹟材料7

  延東生,1974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1993年12月入伍,1996年12月退伍,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黨支部書記。作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他充分發揮黨支部領導核心作用,秉持軍人保家衛國的責任意識,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解群眾之所困,以“三變改革”為有力抓手,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全村居民脫貧致富,以改善人居環境及精神文化建設為重點,帶領村委班子成員,迎難而上、紮實工作,全方位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把延家川村打造成為環境美麗、農民富裕、產業興旺、品質提升的美里鄉村。

  2018年3月,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退役軍人延東生當選了該村新一屆黨支部書記。他上任當村支書,意味著他要放棄常年在西安經營的高薪酬生意。延東生猶記每次回到村裡,鄉親們圍住他問長問短,看著老鄉們期盼的眼神和延家川村貧窮落後的面貌,他的內心五味雜陳。這些年,無論走多遠,最惦記的還是這個生他養他的老地方,他決定放棄西安的事業,回到生他養他的地方,讓鄉親們也富起來,讓延家川村舊貌換新顏。

  凝聚班子的戰鬥力

  自18年換屆任職後,發現村裡存在問題很多,也很嚴重,如一盤散沙,可如何要處理好這些問題的整合,對我這樣的一個新手真的也是難上加難,經村兩委多次和村裡的老黨員,老同志群眾代表探討,研究,商議後,最終我們把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得到了妥善善解決,村風,村貌有了很大的變化提高,村裡現在不但團結安定,文明和詣,還被列為先進重點文明村。只有解決好問題安穩,才能有下一步的發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開展脫貧攻堅以來,該同志始終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完成了全村92戶188人脫貧,帶領群眾走上了幸福小康路。他始終堅信“用自己的耐心、真心一定可以換取貧困戶的放心”,經常“到戶中、面對面”入戶瞭解農戶困難,對本村所有貧困戶的家庭實際情況均能做到“情況清、底子明、瞭如指掌”,並且能真正做到把貧困戶當做自己的親人,針對貧困戶的困難需求,能夠及時到戶瞭解並幫助解決,在當地老百姓口中得到了一致好評。

  產業發展創益明顯

  他上任後發現,延家川村大多數青壯年勞動力進城務工,全村土地閒置荒蕪,村集體經濟落後,主導產業薄弱,在家群眾增收困難,村民人心渙散。面對這樣的現狀,他帶領村兩委班子在深入學習中轉變思路,在一系列的探索過程中,結合“三變”改革,圍繞盤活集體資產、農村土地、林地、資本、勞動力、技術等資源要素,啟用發展潛能,先後到山東壽光考察溫棚種植,陝南革命老區柞水,天津毛家裕,楊凌農高會等地學習考察;為了使“死資源”變成“活資產”,他決定流轉本村土地,使村民有一個長效穩定的收入。2018年9月成立綏德縣中角鎮延家川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採用三變改革六步法,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2018年11月,合作社流轉川地60畝來發展蔬菜大棚專案,建成標準大棚27個,同時大棚基地設施配套400噸蓄水池,管網,電,路,太陽路燈等均己建設安裝完成,帶動全村387戶1089人增收,同時,大棚種植專案僱傭貧困勞動力20餘人,戶均家庭務工收入增加4000-9000元,這樣不但增加村民的收入,同時還能壯大集體經濟,儘早實現全村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另一方面流轉土地100畝用於栽培高標準、高品質紅薯,預計穩定增產40%,可直接帶動20戶62人增收。腰包鼓起來,日子美起來。看著鄉親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他說,再苦再累都值了。

  基礎設施大變樣

  村民富裕起來後,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不能落後,他多方爭取,積極協調,依託政府和社會力量,解決了鄉親們吃水難的問題,新建3口水井,維修2處水井;同時打造村委陣地,對陣地會議室打造和牆面,亮化燈,廣場運動器材的安裝打造,全村路燈的更換90多盞,熱水器56個,新式電錶370餘戶,硬化村裡道路一公里,為全村新建廁所235戶;同時發展紅薯產業一百畝,建成可容納30人的幸福家園,爭取200萬包大棚河提解決了父老鄉親們的出行難,用電方便問題,提高了我村形象硬體設施建設,面貌煥然一新。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2019年中秋節,舉辦了延家川新民風表彰暨中秋大會,為了調動村民們的積極性和凝聚力,評出10名個人先進進行表彰,透過表彰,大力弘揚道德模範的無私奉獻精神,教育引導廣大村民,以道德為榜樣,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從而弘揚社會正氣,倡導時代新風,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質,深入推進全村公民道德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同時營造出勤勞致富光榮、安於貧困可恥的社會新風氣,形成講文明、樹新風的良好社會風尚。

  團結老兵共創共建戰疫一線勇敢逆行行

  作為延家川村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為更好地服務退役老兵、團結退役老兵,他採取網格化管理模式,同時建檔立卡,每一名退役軍人一戶一檔,收集訴求與建議,定期召開座談會,交流紅色基因故事、致力軍人精神傳承。將優秀退役軍人延維浩選為村環境衛生監督員,號召退役軍人群體參與村集體建設,以軍人精神的引領示範作用營造全村積極進取氛圍。

  戰役一線勇敢逆行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衝在疫情防控一線,為群眾築起一道堅固防線。他從臘月二十八接到鎮疫情防控工作任務後,即刻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帶領村兩委成員,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人員,衝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帶頭做好疫情防控宣傳,透過網格細化,班子成員與網格員一起挨家挨戶走訪宣傳,確保戶戶到位、人人知曉。為切實把“內防輸出、外防輸入”落到實處,在村各出入口設立卡點,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嚴格排查勸返外來車輛及行人。值班值守期間,他總是主動值夜班,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留給其他同志,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力量。

  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始終堅守著軍人的性格和氣質、紀律性和無私奉獻精神,時時處處彰顯著一名退役老兵良好政治素養和赤膽忠誠,是退役軍人中的優秀代表,是一面旗幟。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他始終牢記黨的初心與使命,不計個人得失,為了全體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不遺餘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