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青年幹部事蹟材料(通用6篇)

優秀青年幹部事蹟材料(通用6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蹟了吧,事蹟具有觸發力大、感染力強的特點。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優秀青年幹部事蹟材料(通用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秀青年幹部事蹟材料1

  楊樂,男,1983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高階工程師,2005年入職,主要從事地震資訊化建設和執行等方面的工作,現任中國地震臺網中心資訊網路部網路和安全組組長,第七黨支部組織委員。工作十多年來,楊樂同志始終保持著一股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用自己辛勤的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凡。

  信念堅定、政治過硬

  楊樂同志時刻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注重加強理論學習,積極參加單位和支部組織的各項政治學習活動。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矢志不渝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作為第七黨支部組織委員,協助支部書記組織開展支部活動,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落實黨委工作要求,衝鋒在前、愛崗奉獻,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被評為支部“黨員先鋒崗”榮譽稱號。2015年至2017年,楊樂同志被評為臺網中心“優秀共產黨員”,2018年被評為臺網中心“優秀黨務工作者”。

  勤奮務實、甘於奉獻

  自2005年入職,楊樂同志一直奮戰在網路通訊工作第一線,積累了豐富的資訊網路工作經驗。先後參與“九五”地震監測資料衛星通訊系統運維工作,“十五”地震監測資料衛星通訊系統和地震應急衛星通訊系統的設計、建設與運維工作;負責“背景場”衛星通訊系統的設計、建設與運維工作;參與地震應急響應,保障地震應急(及演練)期間前後方應急衛星通道通暢;參與援外專案建設,先後赴緬甸、寮國、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條件艱苦的國家開展地震臺網建設工作;同時負責臺站的衛星通訊系統及網路系統建設。近年來,楊樂同志從事資訊網路運維與管理工作,負責全國行業骨幹網、臺網中心區域網執行以及資訊網路評比,同時參與預警專案、一帶一路等專案的網路規劃設計工作。飽滿的工作任務和豐富的工作經歷,培養了他勤于思考,敢想善為,開拓進取的優良品質,也使他的業務技術能力得到紮實而長足的進步,現已逐步成長為網路通訊領域的青年骨幹專家。

  近兩年,隨著網路安全問題重視程度的增加和地震安保工作任務的增多,資訊網路值班值守任務也就越來越重,楊樂同志卻總是衝鋒在前,堅守奉獻。在2017年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期間,他充分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連續4天96小時在單位值班值守,處理故障,保障應急期間網路系統、衛星系統正常運轉。在“十九大”地震安保期間,半夜12點接到背景場衛星通訊系統故障告警資訊,他二話沒說,迅速趕到單位處理故障,直到凌晨3點處理完故障,恢復衛星系統正常運轉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安心回家。正是在這些關鍵艱難時刻,楊樂同志身上那金子般的品質更加熠熠生輝。

  楊樂同志紮實的工作作風,突出的工作成績,得到單位領導和同志們的一直認可,2013年至2018年,在臺網中心年度考核中連續六年評為“優秀”。

  技術過硬、開拓進取

  作為網路和安全組組長,楊樂同志明白:網路安全無小事,一個安全的網路環境是臺網中心開展各項業務的基礎和保障。他時刻將網路安全掛在心頭,將地震資訊化建設掛在心頭,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潛心研究業務,專心強化管理,與團隊成員一道努力推動臺網中心網路安全工作不斷取得進步。

  楊樂同志深入學習掌握衛星通訊系統原理,熟練操作地震系統使用的衛星通訊系統,與地震系統各單位加強溝通交流,安全可靠地提供衛星通訊技術支援,多次協助省局開展衛星臺站架設與除錯工作,現已成為地震衛星通訊應用領域內技術帶頭人,同時入選地震應急指揮技術協調組成員,牽頭負責全國地震應急衛星運維評比工作。

  他擔任組長以來,面對組內人員少、工作多、任務重等實際困難,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帶領團隊一班人辛勤工作,梳理組內承擔的各項任務和組內所管理的裝置和技術系統,進一步釐清內部網路拓撲結構和通訊域的劃分,從無到有建立規章制度、理順工作職責、梳理網路資料、建立資訊檔案,確保各個網路技術系統能平穩正常執行,所負責的網路和衛星系統年執行率均超過99.9%。

  2017年,楊樂同志開始接手全國資訊網路評比工作。自接手工作,他就組織同事一起研讀評比規則,強化責任意識,最佳化評比規則,先後三次改版資訊網路評比月報內容,嚴格把關評比資料內容,接手後的第一年就將單位全國網路資訊評比成績提升到第三名。

  楊樂同志十餘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做事、踏踏實實做人,在資訊服務崗位上默默付出,憑藉堅定的思想信念和過硬的業務技術,在平凡的工作中彰顯優良精神風貌,展現優異工作成績,把自己的美好青春年華貢獻給光榮而艱鉅的地震資訊化事業。

  優秀青年幹部事蹟材料2

  任萬敏,男,漢族,甘肅隴南人,1980年1月生,中共黨員,2008年畢業於蘭州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橋樑專業,碩士研究生,現任中鐵二院土建三院橋樑所所長,教授級高階工程師。中鐵二院第六屆“金牌職工”、集團公司優秀青年專家。

  他是敏而好學的“準博士”,是“突破創新”的橋樑人,還是開拓進取的“拓荒者”,他就是土建三院橋樑所所長任萬敏,2008年入職中鐵二院以來,先後主持或參與了成昆、川南城際、蒙華、溫武吉、成都外環鐵路,孟加拉帕德瑪大橋鐵路連線線等十餘項國內外專案的投標、勘察設計、施工圖稽核和配合施工工作。如他名字中的敏字所指,專業上,任萬敏始終敏學而熱忱、對技術始終敏銳而精益、對工作始終敏達而投入,這也讓他不斷前行、不斷進步。

  敏而好學“準博士”

  任萬敏剛入職時,正是土建三院成立之初,橋樑專業人員少、底子薄、設計經驗欠缺。為此,他廣師求益,主動加強學習請教,積極化解“本領恐慌”。工作中,任萬敏積極向有豐富設計經驗的前輩請教,努力從前輩身上獲取經驗。遇到緊急技術難題,他不惜追到辦公室、會議室甚至往返機場路上去請教,使自己的難題及時得到有效解決。他的誠懇好學得到全國勘察設計大師馬庭林等眾多前輩的認可與喜愛,逐漸由自己“追著請教”轉變為前輩“主動指導”。這個年輕後生的勤學好問,馬大師看在眼裡,愛在心頭,後來總是讓任萬敏“坐下來,慢慢說”,問題解答完以後,還主動“加料”,額外傳授一些大師的“獨門絕技”。

  任萬敏喜歡看書,每當看到自己專業相關的書籍或資料,便立即購買或收藏。他長期在出差揹包中放一些專業書,見縫插針進行研讀。為了解決設計中的一個具體問題,他收集了上千篇相關頂尖學術論文,“粗略瀏覽”後,再“精讀研究”了數十篇,終於圓滿地解決了難題。隨著參加工作年限的增長,任萬敏愈發認為自己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還遠遠不夠。尤其近年來,國內的大跨度橋樑在風荷載影響下凸顯出越來越多的安全隱患,而在橋樑抗風方面的研究卻為數不多。他毅然報考西南交大的博士研究生,專攻橋樑抗風方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他堅持學習不掉隊、工作不影響,如今畢業論文已經完成,即將獲得博士學位。

  2020年,任萬敏有幸參加“跨海通道工程技術發展研討會”和“橋樑工程創新發展高階論壇”。會上大批專家院士對同一主題的不同角度研究,讓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拓寬了思路,啟發和收穫極其巨大。會議結束後,他邊總結邊回顧,編寫了100多頁學習體會在集團公司的同事間廣泛傳閱,將“個人收穫”轉變為“集體共享”。

  突破創新的“橋樑人”

  任萬敏喜歡創新,敢為人先。他常說,作為一個橋樑工程師不能只做繪圖匠,要在學習中借鑑,在借鑑中創新。

  創新思想體現他設計的每一座橋樑中,在他的帶領下,橋樑所承擔設計的橋樑跨度從32米、64米,到128米、192米,再到208米、522米,橋型從簡支梁到連續梁、鋼桁梁,再到矮塔斜拉橋、鋼箱梁斜拉橋,技術水平從學習、借鑑,到獨立、自主,再到突破、創新。

  2014年,川南城際鐵路在宜賓規劃設計過長江通道,橋樑專業勢必要完成一座大跨度橋樑的設計。在公鐵兩用大跨度斜拉橋設計方面,整個集團公司都沒有經驗。當時他主動請纓擔任設計負責人,投身到大橋的設計攻關中。任萬敏組織成立川南城際鐵路宜賓臨港公鐵兩用長江大橋青年突擊隊,大膽提出了“公鐵平層合建佈置”,該方案擯棄了國內經典的公鐵兩用橋採用的上下分層結構,這一創新又一次引來了多方質疑。不過,成果是最好的回應。任萬敏帶領團隊,大量收集國內公鐵兩用橋相關資料,形成專題報告,並邀請國內外專家進行技術交流,還同精度開展多個方案設計比選和大量計算分析對比。在創新結構下,大橋環保性和經濟性得到了提高,運營和維修更為方便。經過無數次研究和論證,最終平復了爭議,得到了大多數專家院士的支援。

  2018年,這座世界跨度最大的公鐵兩用鋼箱斜拉橋獲得了國鐵集團鑑定中心和工管中心的批覆。任萬敏所帶領的青年突擊隊也連續兩年被評為集團公司“十佳青年突擊隊”,專案可研報告榮獲“全國優秀工程諮詢獎”。依託此專案,他申請發明專利15項,已授權3項,還有1項科研專案被股份公司列為重大科技專案。

  開拓進取的“拓荒者”

  2017年,任萬敏開始擔任土建三院橋樑所副所長,並主持全所工作,他牽頭定製度、出預案、調資源、抓培訓、提效率,致力於加強規範化、精細化管理,橋樑所這支平均年齡僅34歲的年青隊伍,強本領、勇開拓、衝經營,連續3年獲得土建三院“先進集體”,技術服務讓業主滿意,經營訂單穩步提升。

  在他帶領下,橋樑所全面提升設計質量,多個專案業主高度認可他們的服務,並主動提供新的“訂單”給他們。2020年,橋樑所簽訂的勘察設計合同額由2017年的260萬元,增至2700萬元。

  他深耕產品產業化,在臨港大橋設計中,將鋼樑的防腐需求貫穿始終,及時聯合廠家,開展新產品研發,提前獲取相關智慧財產權,不僅解決了技術難題,還得到了業主高度讚賞。由此完成的產品產業化合同額,增至4500萬元。

  總承包專案上,任萬敏積極主動,依託臨港大橋專案,協助簽訂總承包合同2500萬元。他還計劃,進一步打破涉鐵工程專案的傳統實施模式,嘗試該領域由設計單位牽頭實施的總承包新方式。經過長期探索和努力,合同額8000萬元的總承包專案,在發稿前成功落地。

  3年來,橋樑所的經營總量已由期初幾乎為零的水平到現在的億元以上。

  好學,是因為始終追求進步;突破,是為了實現更高目標;開拓,是要求創造更多價值。任萬敏一直在追尋,一直在逐夢,在求學之路上,將向著更為精專邁進;在橋樑方面,將向著更多高峰攀登;在未知領域,將持續探索、持續創新。任萬敏將一路奔跑,做橋樑專業的帶頭人,做二院發展的助力者。

  優秀青年幹部事蹟材料3

  車小紅,女,苗族,1995年7月出生,共青團員,大學本科學歷,2021年1月參加工作,現任務川自治縣財政局一級科員,負責共青團、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等工作,在校期間,曾獲貴州財經大學“國家勵志獎學金”“優秀團幹”“優秀團員”等榮譽稱號。

  堅定理想信念,勇於砥礪奮鬥。

  堅定理想信念,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作為共青團員,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終以高度負責的擔當精神,堅守崗位、聽從指揮、服從大局、衝鋒在前,做好單位應急保障工作,作為志願者主動協助社群工作人員開展小區住戶的核酸檢測工作,維護小區秩序,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勤於學習實踐,提高綜合素養。

  作為財政青年幹部,她經常利用學習強國、電子政務網、天眼新聞、人民日報、法宣線上等APP學習國家最新政策、方針、理念;積極學習《會計法》《預演算法》等相關會計法律法規,用學到的方法和技巧來開展財政工作。腳踏實地,勤奮刻苦,虛心好問、能夠把工作和學習很好的結合起來,報名參加貴州省中共黨校研究生考試,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不斷提升自我,鍛鍊自我。

  擔當時代責任,彰顯青春本色。

  做好支部團員的基本資訊錄入、團員教育評議、對標定級、黨史的學習教育、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青年大學習以及團的各項工作,順利完成了團組織交辦的任務。積極參與“關愛孤寡老人”“關愛特殊未成年人”等志願服務活動,發揮團員擔當、衝鋒在前、堅守工作崗位、聽從指揮、服從大局。

  優秀青年幹部事蹟材料4

  王珣,男,四川南充人,1981年2月生,中共黨員,2007年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岩土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中鐵二院科研院(產業中心)資訊化所所長,高階工程師,成都市金牛區“傑出青年人才”、中鐵二院第三屆“優秀青年專家”。

  “這個技術真有意思”,看到自己研發的異物侵限系統在大臨線準確捕捉到侵入資訊時,他抑制不住自己內心的興奮。因為“有意思”,他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適用於西南艱險山區智慧化防災監測的一系列軟、硬體產品。他秉持“對內聯合,對外開放”的經營理念,不斷拓寬產品市場推廣應用渠道和思路,他就是科研院(產業中心)資訊化所所長——王珣。

  創新研發腳步不停

  2007年,王珣加入二院不久,便作為路基設計負責人參與了大瑞鐵路的勘測、設計、配合施工以及成蘭、滬昆、雲桂等大型複雜路基工點的設計。透過一個個專案,王珣積累了豐富的鐵路工程設計經驗,同時細心的他在實踐中發現,當時高速鐵路無砟軌道沉降評估尚未形成行業規範標準,是一個空白領域。以此為發力點,王珣作為主要研發人員開發了《無砟軌道線下工程沉降變形觀測資料處理及分析評估軟體》,大大提高了本專業的設計效率及評估精度,成為集團公司沉降評估專案的重要支撐,隨後,他作為專案總工主持並完成了京滬、石武、廣深港、合福等多個高鐵專案的沉降評估工作。

  2012年科研院成立,王珣主動請纓加入科研院,繼續科研創新工作。看準西南艱險山區巨大的防災需求和市場空缺,他剛一到新崗位,便找到了新的奮鬥方向,開始研發二院自主產權的“地質災害與基礎設施監測預警系統”。從一個想法到雛形初具,再到產生效益、真正應用,全程耗時近8年。過程中,王珣將岩土工程與計算機科學深度融合,在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和無線感測網路技術方面取得多項原創性突破。透過開展理論創新,建立了蠕變型滑坡預警預報、震後支擋結構損傷識別與評估、降雨型泥石流暴發預警預報等完整體系;研發了適用於山區惡劣複雜地形環境及氣候條件下的抗損毀無線自組網採集儀,並透過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環境、電磁相容、輻射等10餘項嚴格測試;攻克了“空-天-地”多源異構海量資料的儲存與訪問技術,研發了支援資料探勘、GIS+BIM融合展示的大資料中心,打造了基於PC客戶端與手機APP的完整應用生態軟體,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鐵二院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系統和關鍵裝置。2020年該系統被股份公司推薦至國資委進行全系統推廣,並榮獲“中國裝置管理協會創新成果特等獎”。

  攻堅克難總在一線

  王珣深知,研發的產品服務於重大鐵路工程和搶險專案,半點偏差就可能釀成不可挽回的災難和損失。因此他時刻不忘號召團隊深入一線開展“實戰級研發測試”,每次推出一項新技術、新裝備,王珣都會帶領團隊去往現場開展一輪又一輪的嚴密測試。在凌晨4點的滬昆高鐵光照隧道里、在44攝氏度高溫的川黔線裁縫巖滑坡上、在潮溼悶熱並蚊蟲肆虐的貴廣線田壩嶺泥石流溝谷中……王珣帶領著團隊奮戰在西南山區鐵路搶險現場。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保證了50多項重大監測工程未曾出現過一例安全責任事故,同時也得到廣大業主的認可和好評。

  2019年8月,成昆線K310段發生高位山體崩塌災害,導致行車中斷,並造成人員傷亡。鑑於二院在近幾年搶險專案中的突出表現,國鐵集團指定二院承擔該專案搶險監測重任,並要求該工點為川藏線防災監測提供先行指導示範。災情就是命令,王珣接到上級指示後立即帶領團隊前往搶險一線。到達現場已近黃昏,顧不得片刻喘息,王珣立馬帶隊前往災害點附近檢視災情,晚上連夜討論並制定了監測方案。在第二天前往受災點的軌道車上,王珣向國鐵集團彙報了二院的“空-天-地”一體化監測方案及應急流程。方案採用地基SAR、北斗、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智慧影片等“空-天-地”多感測協同監測技術,並體現了“點面結合,立體化防護”的應急監測理念,該方案得到了國鐵集團的有力認可。歷時兩個月,王珣帶隊頂著巨大壓力,晝夜奮戰在前線,相繼完成現場踏勘選點、監測系統軟硬體升級、前期裝置精度測試分析、系統安裝除錯等一系列工作,系統以其無線組網、低功耗控制、預警資訊快速釋出等先進技術為搶險施工人員及列車運營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科技引領帶來效益

  為充分掌握市場需求及技術現狀,王珣帶領團隊深入到鐵路、公路、國土、地方各個防災責任主體部門,經過深入調研分析,制定了紮實的產品研發技術路線和有效的成果轉化路徑。近年來,透過大膽探索與創新,專案團隊緊跟站前專業防災需求,不斷驅動西南山區複雜工點智慧化監測專案應用落地。目前該系統已在成昆線、成蘭線、成貴線、西成線、玉磨線、鄭萬線、滬昆線、雲桂線等鐵路工程專案上得以成功應用,已取得合同訂單近億元。得益於系統關鍵產品的全自主研發,專案利潤在5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另外專案在川黔線裁縫巖滑坡、貴廣線田壩嶺泥石流、成昆K310高位崩塌等國鐵集團重大應急搶險工程中成功應用,有力保障了鐵路建設及運營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收穫市場肯定的同時,王珣清醒認識到競爭越來越激烈,“防災監測市場蛋糕有限,要把眼光往外看”。2021年,隨著“新基建”浪潮的到來,王珣已著手帶領團隊瞄準工業物聯網方向佈局,努力走向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資料中心等更為廣闊的天地。

  “研發之路雖然艱辛,但我很享受這個過程,我還要繼續努力,把科技創新及產業孵化做優做強”,王珣如是說。正是以王珣為代表的一批科技創新研發人員在成果轉化的道路上不懈奮進,從先行者到探索者再到攀登者,不斷地抒寫著中鐵二院科學研究與科技成果轉化的.新篇章。

  優秀青年幹部事蹟材料5

  2021年,在集團公司團委的指導幫扶下,在華中公司黨委的領導下,李亨堅持帶領華中公司全體團員青年,不斷加強共青團業務知識的學習,認真履職盡責,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將共青團工作有機融入到華中公司改革發展中,以實際行動和工作實效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一、加強思想引領,組織青年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李亨緊緊抓住黨、團和國家重大活動、重要紀念日、重大節日的契機,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組織華中公司各團支部開展“誦讀紅色經典、瞻仰紅色基地,講述黨史故事,撰寫黨史心得”等各類主題活動36次,組織華中公司團委中心組學習4次,開展“新青年講堂”活動27次,黨史的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1次,組織華中公司25個團支部召開黨史的學習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開展“團委送你一本書”活動,為團幹部和優秀青年贈送書籍200冊,不斷提升團幹部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幫助青年堅定理想信念,立足崗位成才,為企業發展而奮力拼搏。

  藉助微信平臺,深度宣貫集團公司文化內涵,大力宣傳典型青年事蹟,增進團員青年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七一前,策劃開展“青春心向黨建功新華中”等主題活動,為更好展示青年風采,製作《戰疫》等3部微影片,使企業文化寓教於樂,增強了團員青年的凝聚力。他本人撰寫的涉奧專案青年事蹟刊登《中國青年》雜誌。

  二、圍繞中心工作,引導團員青年進一步發揮生力軍作用

  李亨組織華中公司所屬團支部積極開展“青年突擊隊”建立活動。冬奧會開幕前,他組織涉奧專案成立保賽青年突擊隊,組織100名青年助力冬奧保賽任務圓滿完成,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為幫助青年提升技能,他主動聯合工會、科學技術部門開展華中公司測量技能比武大賽,導師帶徒,透過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等方式,為青年人才成長賦能。他主動聯合人力資源部開展“青春入職禮·共享成長面對面”活動,增強68名新員工入職的儀式感。他組織6名青年員工積極參加集團公司測量技能比武活動,幫助青年成長成才。

  同時,他認真做好團員發展和“推優入黨”工作,2021年共計推薦3名優秀團員青年光榮入黨,進一步盤活基層團組織,增強了兩級團組織的向心力。他積極引導青年開展“藍馬甲”志願服務活動,組織華中公司各團支部成立“藍馬甲”志願分隊25支,督導華中公司各團支部開展疫情防控、愛心助考等各類活動35次,服務總時長達375小時,有效加強了企地融合,擴大了企業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

  三、關注青年身心健康,為華中公司高質量發展匯聚磅礴力量

  李亨定期開展青年職工思想調研,及時掌握青年職工真實狀況,切實幫助青年職工解決實際問題。他牽頭組織華中公司新老員工籃球友誼賽,組織專案青年開展多型別趣味運動會、乒乓球賽、羽毛球賽等,助力職工強身健體。

  持續推進“青春交融半月談”活動,在華中公司千分制檢查期間,他到所屬多個專案開展青年交流座談會15次,為幫助華中公司單身職工解決婚戀問題,他主動聯絡屬地婚戀公司,並與我主良緣武漢分公司開展單身青年座談交流,聯合在漢11家單位累計開展6次青年聯誼活動,為79名單身職工搭建交友平臺,滿足廣大青年職工婚戀需求,讓職工進一步增強企業歸屬感。

  四、堅持固本強基,不斷加強團的組織建設和隊伍建設

  同時,規範召開“三會兩制一課”,提高組織公信力;他主持編制《華中公司共青團工作指導手冊》,進一步規範團建工作流程和標準。他不斷完善團建目標考核,將共青團工作納入各專案黨建工作考核範疇,與專案員工績效考核掛鉤,採取“一季度一排名,半年一通報,年度一表彰”的方式,保障團青基礎工作紮實推進。

  優秀青年幹部事蹟材料6

  李麗霞,女,共產黨員,大專,2012年任森調大隊團支部書記,2016年入黨。自擔任團支部書記以來,李麗霞同志圍繞共青團工作特點和工作規律,努力適應崗位要求,認真履職盡責,能夠很好的完成各項日常工作,業務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思想上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以勤勉踏實的工作作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了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好評。

  注重學習,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高。

  李麗霞同志始終堅持把加強學習作為提高素質、指導實踐和推動工作的重要舉措,牢固樹立“學習是第一要務”的思想,重視和加強政治理論和業務技能的學習,不斷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全面提高自身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一方面學習政治理論,提高政治鑑別力。堅定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工作能力,使自身的業務素質得到了有效提高。

  履職盡責,團務工作能力強。

  李麗霞同志熱愛團的工作,始終能夠認真執行林業局團委和單位黨組織做出的指示和決議,堅持圍繞黨政中心任務和青年需求開展工作,積極探索創新,結合實際對團支部工作提出了許多較好的建議和意見,使團支部工作更好的發展。在具體工作中,她始終能夠以積極主動、認真負責的態度做好每件事。她除了擔任我單位團書記,同時還兼任著工會幹事和內業微機員的工作,身兼多職的她有時各項工作間難免會引起一些矛盾衝突,她總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做到各項工作都不誤。

  作風優良,紀律規矩意識強。

  李麗霞同志政治合格,作風正派,能夠自覺加強黨性鍛鍊,提升黨性修養,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積極主動參加單位組織的各項學習教育活動。作為一名黨員,她能夠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自覺接受黨組織和團員的監督,起到了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

  真誠待人,能夠密切聯絡青年。

  在工作和生活中,她都能與青年相處十分融洽,大家都信任她。在開展各項活動前,她都會認真徵求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並對好的意見和建議虛心聽取和採納實施。在青年職工遇到困難及需要幫助的時候,從不上下推脫,盡力幫助或滿足青年職工的要求,得到了青年朋友們的信任和認可。

  總之,在平時工作中李麗霞同志能切實做好團的工作,具有竭誠為共青團健康成長服務的事業心和職責感,具有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在廣大青年中能夠起到先鋒模範作用,是一名優秀的團幹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