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具體人物事蹟材料(通用5篇)
工匠精神具體人物事蹟材料(通用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事蹟都不陌生吧,事蹟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那麼相關的事蹟到底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匠精神具體人物事蹟材料(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匠精神具體人物事蹟材料1
焊接技術千變萬化,為火箭發動機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了,高鳳林就是一個為火箭焊接“心臟”的人。
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國營二一一廠特種熔融焊接工、發動機零部件焊接車間班組長,特級技師。
30多年來,高鳳林先後參與北斗導航、嫦娥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點工程以及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研製工作,一次次攻克發動機噴管焊接技術世界級難關,出色完成亞洲最大的全箭振動試驗塔的焊接攻關、修復蘇製圖154飛機發動機,還被丁肇中教授親點,成功解決反物質探測器專案難題。高鳳林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等20多個獎項。
絕活不是憑空得,功夫還得練出來。
高鳳林吃飯時拿筷子練送絲,喝水時端著盛滿水的缸子練穩定性,休息時舉著鐵塊練耐力,冒著高溫觀察鐵水的流動規律;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學實驗,他的雙手至今還留有被嚴重燙傷的疤痕;為了攻克國家某重點攻關專案,近半年的時間,他天天趴在冰冷的產品上,關節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戲稱為“和產品結婚的人”。2015年,高鳳林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高鳳林以卓爾不群的技藝和勞模特有的人格魅力、優良品質,成為新時代高技能工人的時代座標。
工匠精神具體人物事蹟材料2
張冬偉是個80後,但手裡的活兒卻讓老師傅們豎起大拇指。他是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總裝二部圍護系統車間電焊二組班組長、高階技師,主要從事LNG(液化天然氣)船圍護系統的焊接工作。雖然年紀不大,卻已是個明星工人,所獲獎勵無數:2005年度中央企業職業技能大賽焊工比賽銅獎、2006年第二十屆中國焊接博覽會優秀焊工表演賽一等獎,是當今世界最先進、建造難度最大的45000噸集裝箱滾裝船的建造骨幹工人。
LNG船是國際上公認的`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三高”船舶。作為LNG船核心的圍護系統,焊接是重中之重。圍護系統使用的殷瓦大部分為0.7mm厚,殷瓦焊接猶如在鋼板上“繡花”,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耐心和責任心要求非常高。面對肩上的重擔,張冬偉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心性,培養專注度,潛心研究焊接工藝。為了攻破技術難關,他與技術人員放棄休息時間,日夜埋頭圖紙堆中,潛心鑽研技術突破。最終,他主持的實驗取得成功,得到專利方的認可,並用於LNG船實船生產,收到良好成效。
張冬偉特別注意經驗的積累總結,國內沒有現成的作業標準,他就不斷摸索完善各類焊接工藝,先後參與編寫了多部作業指導書,為提高LNG船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張冬偉,是中國廣大“造船工匠”的傑出代表,他用自己火紅的青春譜寫了一曲執著於國家海洋裝備建設的奉獻之歌。
工匠精神具體人物事蹟材料3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目前世界上潛深最深的載人潛水器,其研製難度不亞於航天工程。在這個高精尖的重大技術攻關中,有一個普通鉗工技師的身影,他就是顧秋亮——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O二研究所水下工程研究開發部職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首席裝配鉗工技師。
10多年來,顧秋亮帶領全組成員,保質保量完成了蛟龍號總裝整合、數十次水池試驗和海試過程中的蛟龍號部件拆裝與維護,還和科技人員一道攻關,解決了海上試驗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用實際行動演繹著對祖國載人深潛事業的忠誠與熱愛。
作為首席裝配鉗工技師,工作中面對技術難題是常有的事。而每次顧秋亮都能見招拆招,靠的就是工作四十餘年來養成的“螺絲釘”精神。他愛琢磨善鑽研,喜歡啃工作中的“硬骨頭”。凡是交給他的活兒,他總是絞盡腦汁想著如何改進安裝方法和工具,提高安裝精度,確保高質量地完成安裝任務。正是憑著這股愛鑽研的勁,顧秋亮在工作中練就了較強的創新和解決技術難題的技能,出色完成了各項高技術高難度高水平的工程安裝除錯任務。
已近花甲的顧秋亮仍堅守在科研生產第一線,為載人深潛事業不斷書寫我國深藍乃至世界深藍的奇蹟默默奉獻。如今,他又肩負起了新的挑戰——組裝4500米載人潛水器。
工匠精神具體人物事蹟材料4
“學技術是其次,學做人是首位,幹活要憑良心。”胡雙錢喜歡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這也是他技工生涯的註腳。
胡雙錢是高階技師,一位堅守航空事業35年、加工數十萬飛機零件無一差錯的普通鉗工。對質量的堅守,已經是融入血液的習慣。他心裡清楚,一次差錯可能就意味著無可估量的損失甚至以生命為代價。他用自己總結歸納的“對比複查法”和“反向驗證法”,在飛機零件製造崗位上創造了35年零差錯的紀錄,連續十二年被公司評為“質量信得過崗位”,並授予產品免檢榮譽證書。
不僅無差錯,還特別能攻堅。在ARJ21新支線飛機專案和大型客機專案的研製和試飛階段,設計定型及各項試驗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特製件,這些零件無法進行大批次、規模化生產,鉗工是進行零件加工最直接的手段。胡雙錢幾十年的積累和沉澱開始發揮作用。他攻堅克難,創新工作方法,圓滿完成了ARJ21—700飛機起落架鈦合金作動筒接頭特製件制孔、C919大型客機專案平尾零件制孔等各種特製件的加工工作。胡雙錢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道德模範稱號。
一定要把我們自己的裝備製造業搞上去,一定要把大飛機搞上去。已經55歲的胡雙錢現在最大的願望是:“最好再幹10年、20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
工匠精神具體人物事蹟材料5
“人生最大的喜悅就是每個人都說你做不到,而你卻完成了它!”這是張琪最喜歡的一句座右銘。
張琪是格力電器石家莊有限公司總裝二分廠4A班一名員工。自2013年入職以來已四年有餘,從一名普通的操作工到班組中流砥柱,從一名輔助工到技能人才,除了時間的沉澱以外,更可貴的是他勇於奮鬥,甘於奉獻的精神。那一年還是學徒的他估計不會想到幾年之後自己可以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
2016年,默默無聞的張琪成為了在總裝分廠人盡皆知的明星。憑藉紮實的技能功底,他在分廠舉辦的“工匠精神”打螺釘技能大賽上一鳴驚人。輝煌的背後,是日復一日的堅守和從不懈怠的勤勉。
剛到崗位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師傅教什麼,自己就做什麼。但慢慢他發現如果僅僅是進行這種流水賬一樣的工作,自己並不能得到進步和提高。於是他開始主動出擊,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求教師傅和同事。穩重的性格讓他能夠沉下心來思考,也有毅力堅持。中隔板的固定沒有一定的崗位技能使不能勝任的,而且還有可能出現鈑金件劃傷的危險。技能不熟練,跟不上生產節奏,頻繁出問題,這對於每一個位新員工來說都會不可避免的,而對於張琪來講,將這個不適合時間縮減到最短,是他急需解決的難題。於是他就下班跟對班學習,去培訓基地練習,每天要達到什麼樣的進步,都對自己制定了嚴格的要求。在自我追趕的過程中,張琪在操作技能上慢慢的更加得心應手,他堅信:適合你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我。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張琪認真觀察,實地研究,對於崗位操作摸索出屬於自己的一套規律,使自己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得到了巨大的飛躍。
一件件優質的產品,無不凝聚著張琪的心血和汗水。做專、做精、做細、做實的“工匠精神”在張琪的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如今,張琪依舊在自己的崗位時刻堅守著,看似平凡樸素,實則不平凡。
一個有品質的精細時代已經來臨,這樣的時代必將呼喚“工匠精神”。張琪憑著對職業的敬畏、工作的執著以及產品負責的理念,創造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同時,也告誡我們,踏實工作、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只要你不甘平庸,就一定也能像大國工匠們那樣在平凡崗位上演繹精彩的人生!
已經在一線堅守了四年的張琪,正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演繹著屬於他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