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兒媳事蹟材料

好兒媳事蹟材料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事蹟材料,肯定對各類事蹟材料都很熟悉吧,根據事蹟材料的性質,可分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那麼事蹟材料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好兒媳事蹟材料,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趙秀華,現年54歲,中共黨員,閬中市城北小學校教師。一九七七年八月參工,曾在天宮一小、飛鳳二小、裕華小學、白塔小學任教,一九九0年九月調入閬中市城北小學任教至今。曾多次榮獲優秀教師、模範班主任、優秀班主任、“三八紅旗手”等光榮稱號。多年擔任學校女工委主任、年級組長。從教三十三年,擔任班主任工作三十三年。

  百善孝為先。

  作為深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人民教師,趙秀華不僅是家長和學生喜愛的老師,同事敬愛敬重的好大姐,丈夫心頭永恆的好妻子,更是公公和婆婆無法割捨的好兒媳。

  作為好兒媳,趙秀華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蹟,沒有振聾發聵的表白,不發豪言壯語,不要宣傳報道。她以一個典型的東方女性的心態,埋頭做著她認為該做的事,把“孝”字深深地刻寫在自己的字典裡,抒寫著“孝”的樸實與無華。

  一九九八年夏,趙秀華的婆婆突發腦溢血,在住院的三十多天裡,趙秀華和丈夫輪流照顧,喂藥、喂水、餵飯,梳頭、洗臉、洗腳,端倒便盆、擦洗身子……三十多個日夜,趙秀華曾多次中暑而嘔吐、發煤或暈倒,但她從耽誤過一次,她默默無聞的行為,深深感染著同病房所有的人,感染著醫生和護士,曾一度被醫院傳為佳話。

  出院後,趙秀華的婆婆留下了後遺症,半身癱瘓,說話口吃、手腳僵硬,吃飯、穿衣、梳頭、起床這些最簡單的事都不能自理。於是,趙秀華開始擔負起了給婆婆餵飯、喂水,洗臉、穿衣等繁瑣的護理工作。無論是日復一日的端湯送水、洗臉洗腳、揉肩捶背,還是每週一次的洗頭洗澡、擦身換衣等,趙秀華都從未落下過一次,也從未說過一句怨言。婆婆的手腳指甲都是灰指甲,很硬很臭,趙秀華每月都要給她修剪一次,之前都先用溫鹽開水將婆婆的手或腳浸泡半個多小時,待指甲或趾甲軟了後,她才用剪刀慢慢地、細心地一個一個的修剪。握剪刀的肌肉發紅了、關節發腫了,她沒叫苦,沒說累,一如既往地重複著看似簡單然而卻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小事情,大寫著人間的至孝真情。

  看著婆婆表達不準確,生活無法自理,難過又痛苦的樣子,趙秀華心疼極了。她經常尋醫問藥,四處奔波,只要聽說哪家醫院能治婆婆的病,不管多遠,她都帶想辦法讓婆婆去看。只要對婆婆病情有療效的藥,不管多貴,她都挖空心思買來給婆婆服用。

  年輕時非常能幹的婆婆知道自己半身不遂,起不了床,雖然有孝順的兒媳侍候著,但想著就這樣成了家裡人的拖累,看著一天天消瘦下去的兒媳婦,她逐漸消沉,愁眉不展,茶飯不思。趙秀華看到婆婆這樣,便丈夫商量,發動親朋好友、街坊鄰居以及婆婆能談得來的人,讓他們跟婆婆談心,幫她走出陰影。就這樣,下班後,趙秀華把又一天的趣聞趣事講給婆婆聽。婆婆失眠症發作時,她在身邊一遍又一遍哼唱著婆婆愛聽的小曲直至她入眠。週末,她還讓孩子陪婆婆說話,給她講笑話,讓她開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婆婆終於又樹立了生活的信心。

  長時間和睦相處,趙秀華同婆婆有了許多的相似之處,如一樣的性格、相同的愛好、喜歡一樣的顏色等。婆婆常對鄰里說“這是修了幾輩子的福氣,我才有了這麼個好媳婦,我這個大媳婦就是我的女兒啊!”幾十年朝夕相處,她和婆婆從沒紅過臉,發生過爭執。耳濡目染,孩子也爭著孝順老人,有好吃的總忘不了奶奶,逢年過節或奶奶的.生日都要給買上點小禮物。

  經過趙秀華的精心護理,婆婆的病情終於有了好轉,慢慢地,她能下地做一些簡單的活動了,言語也逐漸清晰起來,還可以和鄰居聊天了,家裡又有了歡樂的笑聲。南街上的居民都誇趙秀華孝順,她總是不好意思的笑一笑,淡淡地說:“人都有老的時候,我這麼做都是應該的。”

  趙秀華是這樣理解“孝順”的:花錢為老人買喜歡吃的、喜歡喝的、喜歡用的東西叫“孝”,讓老人不懷疑、不生氣、不擔心叫“順”。一處四季珍復秋冬,趙秀華總讓公公和婆婆吃得開開心心,穿得乾乾淨淨。

  在古老的南街周邊,大家都知道趙秀華的名字,婆媳如同母女,婆婆叫她從不叫大名,總是親切地、甜甜地叫“華華”。“一個做兒媳的能得到婆婆這樣的疼愛,是一種特別的榮耀和幸福。”趙秀華這樣真切地坦露著自己的心聲。

  二00四年三月,公公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生活無法自理,出門後根本就回不了家。有一天,公公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離家出走了。下午下班後,趙秀華回到家後才知道。她餓著肚子,拖著疲憊的身體四處尋找,一直找到晚上十點多鐘都不見人影。在全家人大失所望的時候,西城派出所的民警通知到文成派出所領人。當一家人把全身溼透、神志愰惚、全身是泥的老人帶回家,趙秀華和丈夫給公公洗完澡、換好衣服、吃過飯後,已是深夜十二點了。自此,老人的身邊就沒有離開過人。二00五年九月,公公又一次不注意離家出走了。這次出走,致使老人大腿跟部骨折。從此以後,公公就只有在床上治療和生活了。每一天,趙秀華和丈夫都輪流要給他餵飯、洗臉、接便。老人不能端碗吃飯,她就一口一口地喂,為了減輕老人長時間一個姿勢臥床的痛苦,她就定時為老人翻身、擦洗身體。有時公公大小便失禁,弄髒了被褥,她就立即去清洗。鄰里常稱讚說:趙秀華是真孝順,她是公公、婆婆的女兒,真不愧是讀過書的人。

  趙秀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種大愛的意義。孝順是一種儲蓄,期限到了,總是能兌付的。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尊敬老人,就是尊敬自己。

  趙秀華熱愛工作、無私奉獻,忠於愛情、勤儉持家,尊老敬老、任勞任怨,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人民教師,同時,更是社會主義大家庭中的好妻子、好兒媳,她為傳承傳統文化、建立文明家庭、構建和諧社會迎風而歌!

  田如英,1950年10月生,現生活在賢昌鄉甲耳村鐵衝,在家務農。與千千萬萬個天下母親一樣,是一位勤勞、善良的農村婦女,她雖沒有文化,但識大體、顧大局,有著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與丈夫生活幾十年來,操持家務,任勞任怨,特別是其丈夫劉光模擔任甲耳村主任、支書後,田如英支援丈夫工作,當好賢內助,解決了丈夫的後顧之憂,與兒媳和睦相處,帶領兒子、媳婦把家庭管理得緊緊有條,讓劉光模更好、更放心去開展工作。 人們常說,世上的關係最難相處的就是婆媳關係,但在田如英看來卻不然,因為我與媳婦之間的關係是很和諧融洽的。我們之間與其說是婆媳關係,不如說是母女關係,因為田如英給予媳婦的關心與愛並不壓於一位母親對女兒的愛,她常常對兒子說:“劉增文啦,你得了個好妻子,我得了個好媳婦,你不準欺負她,要對她好一點,如果讓我知道你有欺負她的地方,我一定不饒你。”她的這番話,兒媳聽到了樂在心裡,喜在臉上,為她們相敬如賓的婆媳關係奠定了基礎,也增強了兒媳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 20xx年12月,其丈夫劉光模當選上甲耳村主任後,心情非常矛盾,又喜又憂,喜的是得到鄉親的信任,推選為全村當家人;憂的是顧了大家就得捨棄小家,最主要的是怕遭家庭的反對,沒有家庭的支援什麼事也幹不了。考慮再三,決定召開家庭會討論,會上他說:“今天選舉,我被選為村委主任,今天召集大家開會討論一下,去?(任職)還是不去?如果去了,在任職3年內就別希望我回家幫你們做什麼事”。大家沉默尋思,最後田如英表態:“既然鄉親們信任你,選你為村主任,那你就放心去幹,家裡由我負責,你放心去吧,但是,去幹就得幹好,不能辜負父老鄉親的重託”。得到老伴及兒子、兒媳的理解和支援,他全生心投入村委工作。丈夫在上任後地工作中,為聯絡工作方便,劉光模從20xx年就佩帶了手機,但由於甲耳地處都勻市與麻江縣交界,大部分使用的是都勻訊號,劉光模手機僅漫遊費一項每月就達150元左右,每月話費達200元以上,最高時達620元,他月報酬不過180元,可是他並未向村委或上級要求報銷過一分話費,全靠老伴田如英帶領兒子和兒媳在家發展大棚蔬菜來供養。 田如英有一個孫子和一個孫女,孫女劉淋從小得一場大病後,下肢殘疾,不能走路去上學。為了不讓丈夫及兒子和兒媳擔心,影響他們的工作和發展生產,田如英主動與丈夫商量,自己從家搬到村委會居住,一方面,照顧丈夫起居和為村“兩委”其他成員搞後勤,卻不收取村裡任何費用,二是照顧其孫女劉淋上學,甲耳村委會距甲耳小學500米,每天孫女上學都由田如英背去揹回,給孫女洗衣煮飯,但田如英從不叫一聲苦,喊一聲累。 田如英與兒媳相敬如賓的關係及當好賢內助精神,在甲耳村成為了佳話,應不愧是一個好婆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