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健康達人主要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醫院健康達人主要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蹟吧,事蹟是用於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使廣大幹部群眾見賢思齊,有所效仿,從而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如實記載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湧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的書面材料。想擬事蹟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醫院健康達人主要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院健康達人主要事蹟材料1
李星,男,現年31歲,大學本科學歷,2014年畢業於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2015年進入延長縣中醫醫院工作。自參加工作以來,先後在延長縣中醫醫院內科門診、心電圖室、發熱門診、疾控科工作。無論在什麼崗位從事什麼工作,他始終保持奮發向上、勇於負責、默默奉獻的工作態度,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贏得了組織和同事們的高度讚譽。尤其是2019年12月以來,面對一場重大疫情的爆發,他扛責在肩、以身作則、勇挑重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一名醫務人員的奉獻精神和本色。在重大疫情面前,白衣天使們恪盡職守,臨危不懼,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紛紛挺身而出!面對疫情,他毫不畏懼,第一時間向院領導表達了決心,遞交了一份請戰書,自願加入抗疫救援突擊隊,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疫情就是命令。
抗擊疫情,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戰爭。作為一名普通醫務工作者,李星同志嚴格按照中醫醫院院委會的安排部署,立足崗位,有條不紊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從1月20日開始,他就與單位同事一同值班,對人員進行疫情監測。克服一切困難,無週末、無節假日,堅持值班,全程不得離崗,連大年三十舉家團圓的日子,他都放棄與家人團聚,為了群眾的生命安全,他毅然決然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值班工作重複枯燥,而且需要接觸患者,增大了感染風險,一天下來,他卸下防護眼罩,眼鏡全是水汽,脫下防護服渾身上下全是汗水。他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軀,也存在被感染的風險,但是他更清醒的明白,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必須時刻衝鋒在前、不怕犧牲,為了疫情防控工作,他深感自身責任重大,已將個人的安危置擱置一旁。
防控就是責任。
疫情防控無小事,哪怕是細小瑣碎的消毒工作,都需要做到認真負責,決不允許抱有敷衍應付、交差了事的態度。李星同志在做好發熱門診工作的同時,自1月25日又兼職中醫院消毒員,負責對醫院6100㎡辦公室區域進行消毒。半個多月以來,他認真負責地對全院各科室樓道、牆壁、電梯、大廳、後院、大門口及後勤辦公場所等處物體表面進行消毒。早晨,還不到上班時間,他已經早早來到醫院,進行消毒液劑的調配,準備消毒用的各種工具,待同事們陸續到單位上班,他已將中醫院電梯進行了全方位,不留死角的消毒。十點半左右,他又開始了日常消毒工作,從一樓到六樓,從科室到病房,從走廊到到大院的每一個角落都有他的身影,一個扛著20多斤水箱噴灑消毒液的身影,一個忍者刺鼻氣味堅持每天消毒的身影。他來得早,走得遲,幾十天如一日,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又肩負著對全院消毒,保障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和身體健康的使命,受到了院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
這就是我院病案室的同事——李星。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自己的決心!在同事們和他交流的時候他說道:“我只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我不會用華麗的言語表達自己,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實際行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就足夠了”。
生命重於泰山!這就是一名普通的基層醫務人員,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初心和使命,他用自己的付出彰顯責任與擔當。他將與同事們一起,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堅決打贏打勝疫情防控阻擊戰,在防控疫情鬥爭一線彰顯白衣天使的責任與擔當!
醫院健康達人主要事蹟材料2
劉希霞,女,現靜海區中醫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
近年來,醫患矛盾愈演愈烈,醫患糾紛引發的事件屢見報端,成為群眾與媒體關注的焦點。劉希霞,區中醫醫院一名普通的黨員醫生,卻在平凡而神聖的崗位上,以真誠和熱忱贏得了百姓家人般的信賴。
劉希霞,89年畢業於天津中醫藥大學。大學畢業那年,當所有同學想方設法選擇條件優厚的醫院工作時,她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做一名群眾信得過的好醫生。她先後在縣中醫醫院藥房、門診和病房擔任藥師、門診助理和主治醫生。多年的工作實踐,她深深體會到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就意味著接過了一份沉甸甸的生命重託。醫生是一個崇高的職業,做一名好醫生,必須具備崇高的醫德和高超的醫術,必須做到“人以德為本,醫以德為先”。為此,工作中,劉希霞同志時時處處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加強黨性修養,始終堅守醫者仁心職業情操,憑著對生命的尊重與珍愛和對患者及其家人盡心盡責的理念,忠實地履行著一個醫生的神聖職責,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作為一名醫生,就要履行好救死扶傷的職責。多年來,劉希霞始終堅持鑽研新知識、新療法、新手段,努力提高業務水平。一次,她正在病房值班,一位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肺炎綜合徵的老人突然出現意識不清,血壓達到180/120mmHg,心率120次/分鐘。她在採取對症治療的同時,檢視腦部CT未發現明顯病灶,患者家屬又不同意轉院進行頭部核磁共振檢查。此時,患者病情急劇惡化,血壓、心率驟增,意識不清,瞳孔散大,已處於深度昏迷狀態,生命危在旦夕。面對危重複雜的病情,她沉著冷靜,對病因做出精準的判斷,迅速果斷地制定急救方案。直到次日清晨,患者轉危為安後,她才拖著疲憊的身軀離開,病人家屬十分感動,多次用財物表示感謝,都被劉希霞婉言謝絕。
作為一名黨員醫生,要事事處處為病人著想。劉希霞負責的科室是老年病科,老年患者居多。這類患者的特點是病情較重而複雜,表述病情主次不明,有些患者對病痛的反應不靈敏。每當這個時候,她都會耐心細緻地詢問病情和病史,認真觀察症狀,切實把根源找準,對症施治。遇到歲數大、腿腳不方便的病人,她就把自己的電話留給他們,方便他們隨時諮詢,免得讓老人們反覆奔波。候診病人多時,她經常是推遲下班時間,不讓患者空等。多年來,雖然每天接診都在60多人,高峰日甚至達到100多人以上,但她從來沒有搪塞、慢待過一個病人,始終堅持以最優質的服務、最合理的費用,給患者最好的治療。
工作中,劉希霞視病人如親人,病人則把她當成自家的閨女一樣看待。60歲的唐大爺患中風偏癱,並伴有帕金森綜合徵,被權威醫院判定只能維持生命10年。嚴重的病情使老人性格孤僻、脾氣暴躁,成為典型的老大難病人。轉到中醫院後,她作為臨床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更注重非醫療技能的運用,經常與他拉家常,幫他擦洗身體,使唐大爺漸漸接受了她、信任了她,對治療更加配合了。他說,別人的話我不聽,我只聽劉大夫的話,劉大夫讓我怎樣,我就怎樣。最後出院時,他流著淚說:“劉大夫,這段時間你受累了,以後我這條老命就交給你了,以後給你少添不了麻煩。”他的兒子也感動地說:“劉大夫,我們子女都沒做到的事,您做到了,我們全家都得謝謝您!”
要做一名優秀的黨員醫生,更要有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工作這些年,最讓劉希霞愧疚的還是自己的家人。有一次,她的女兒從學校樓梯上摔了下來,老師打電話讓她馬上趕到學校。而這時,她正在治療一名不明原因昏厥的病人。在病人與家人之間,她毅然選擇了病人。當女兒被老師們送到醫院時,這名病人也醒了過來。看著女兒滿臉的血跡,她哭了。這些年來,家裡的老人照顧不上,但他們沒有埋怨,相反,更加理解和支援,這給了她莫大的力量。每當看到治癒的患者臉上露出笑容時,她心裡比喝了蜜還甜。
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中,面對著金錢的吸引,利益的誘惑,劉希霞始終堅持醫德為先,從不收患者一分錢紅包,沒有給患者開過一次大藥方,堅持幹好醫生應乾的事,認真履行黨員應盡的責任。她的生活中沒有燈紅酒綠、輕歌曼舞的悠閒瀟灑,有的是不分晝夜、無怨無悔的無私奉獻堅守。她以自己的勤奮實幹、敬業奉獻,贏得組織和群眾的信任和鼓勵,先後被表彰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天津好人”、縣優秀共產黨員、靜海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用實際行動對“白衣天使”這個光榮的稱號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醫院健康達人主要事蹟材料3
張洪奎,內蒙古林業總醫院普外二療區副主任。從事醫療工作30餘年,始終工作在臨床第一線,盡職盡責,履行醫務工作者的光榮使命。
響應號召,勇挑重擔
為踐行自己救死扶傷的“初心”,張洪奎同志告別家裡八十多歲的老母親,帶隊到離家400多公里的鄂倫春自治旗人民醫院開展對口幫扶工作,為推動鄉村振興與健康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出門診、組織會診、查房、病例討論等,解決當地常見及疑難病症,做好危重症患者搶救工作,不斷提升醫療技術和服務能力。
發揮特長 互助互長
張洪奎同志充分利用個人專長,透過典型病例分析、診治心得交流等方式,提高旗人民醫院外科醫生的專業技術水平。在張洪奎同志的帶領下,旗人民醫院外科開展了腹腔鏡疝修補術、膽囊切除術、闌尾切除術等。並可開展腹腔鏡下切口疝、腹壁疝、臍疝;甲狀腺、膽道、消化道穿孔修補;胃、結直腸癌根治等多種疾病手術。截至目前,已完成腹腔鏡微創手術7例,填補了旗人民醫院多年來腹腔鏡手術的空白。
參加義診,普惠百姓
無論是在內蒙古林業總醫院還是在鄂倫春自治旗人民醫院,張洪奎都積極參加義診活動,耐心地講解和普及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的防治知識,把優質醫療服務和濃濃關愛送到居民的家門口。
他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不平凡的堅守,用實際行動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新時代職業精神。
醫院健康達人主要事蹟材料4
一雙腳從不停歇,走了多少路無從計算;一雙手洗了又洗,拯救了多少生命無從計算;一張笑臉無數次的出現,給心靈帶去多少溫暖無從計算……這個給患者帶去希望和溫暖的人就是達旗人民醫院五官科護士長張桂英。30年來,她默默耕耘在護理一線,把自己全部的愛傾注到病人身上。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多次獲得先進工作者、技術標兵、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張桂英同志在30年的護理生涯中,先後從事過5大臨床科室的護理工作,並擔任過3個科室的護士長。不論走到哪裡,她處處以身作則、愛崗敬業,勤勤懇懇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生活中,她是一個心地善良富有愛心的熱心人;她把助人為樂當成了一個追求、一種責任和一生的幸福。
她從帶上護士帽的那一刻起,就時刻提醒著自己:要忠於職守、樂於奉獻,要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每一位患者,使他們的內心充滿陽光。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從事護理工作三十多年,她就像大海中的一滴水,憑著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滿腔熱情,無怨無悔地追求當代白衣天使的使命,始終保持著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愛崗敬業、任勞任怨的專業精神,在榮譽面前不伸手,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常常超時工作已習以為常,具有較強的團隊協助精神,積極參與開展各種新護理技術專案,與同事們一起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互幫互學,共同提高業務技能;並將自己多年積累的臨床經驗傳授給年輕護士。
200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 “SARS” 疫情,讓人們經受了一場特殊的考驗。當時,醫院就似戰場,醫院要抽調部分醫護人員到 “SARS”的定點科室,當絕大多數人還處在恐慌、不知所措的時候,她卻毫不畏懼,帶頭請戰,不顧個人安危,積極的投身到抗擊“非典”的第一線。記者採訪醫護人員時問她“怕不怕”,她風趣說“不怕,就是氣氛有點緊張”。回憶當年的情景,她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要說不害怕,那是瞎話,但從事了這項工作,唯一能做的就是服從”。
三十多年來,她在護理崗位上始終如一執著地追求著,用不斷探索的腳步和善於思索的頭腦追求護理學的未知領域,緊跟時代腳步,努力研究專科護理的新課題,求得新發展,達到知識更新,技術全面。她知道,作為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僅有服務的熱情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護理技能及業務素質。1997年,她參加成人自學考試,在工作中邊實踐邊學習,經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護理本科文憑,並發表省級護理論文7篇。多年來,不但加強自身學習,更多的是發展團隊,透過言傳身教,做好了“傳、幫、帶”工作。
曾有一位來自甘肅的60多歲的民工患者,因面部撕裂傷住院,經濟非常困難,也沒有家屬陪床,張護士長早上查房時看到患者在啃舊饅頭,問他昨晚吃啥,患者吞吞吐吐沒說什麼,張護士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親自到餐廳買來飯菜送到患者手裡。住院6天當中,患者每天的一日三餐都由護士長自己在家做好給他端來,患者吃著熱騰騰的飯菜,激動的連話也說不出來。出院時,她號召其他同事為患者捐贈了衣服和500元現金,看到他穿著整齊乾淨、精神愉快的出院時,張護士長和同伴們感到由衷的快樂和充實。
2012年一位5歲的小男孩行腺樣體手術後住在了五官科,在入院溝通中得知小男孩已失去父母,平時的生活由他70多歲的爺爺奶奶和他的姑姑照顧,而他們全家只是靠他的姑姑打掃衛生來維持生活和醫療費用,小男孩的手術無疑使他們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困難了。他們一家人的困境再次觸動了這位善心的護士長,她主動與主任商量免去該小男孩的部分費用,並親自照顧他的術後生活,她的行為感染了身邊的同事朋友,一起為小男孩捐送了衣服、食品和書籍。出院後,張護士長還親自到婦聯為小男孩一家申請扶貧基金,儘自己所能來幫助他們一家度過難關。如今小男孩已慢慢長大,懂得了感恩,他還記得這位曾經幫助過他的護士長,經常給護士長打電話告訴她學校裡有趣的事兒,這讓她感到無限的溫暖。
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她把助人為樂當成是一種習慣。她不僅對病人關懷備至,對友情珍重,對自己同事也充滿愛心。每每同事生病或家中有困難,她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同事家有紅白喜事,她也會盡最大努力去幫忙料理;還為不少年青人成就了婚姻大事。因科室護理隊伍年輕,又有許多護士家在外地,每逢節假日回家心情迫切,她就想方設法幫助她們,並主動替班。多少年來,不知多少個除夕之夜,也不知多少個節假日,她忘了家人的期盼,舍小家顧大家,在科室和病人一起度過。
她堅信奉獻使人快樂、助人使人幸福。俗話說,授人玫瑰,手有餘香;奉獻愛心,收穫希望。她不僅自己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傳播健康知識,醫療服務,捐款捐物、獻血等,而且還鼓勵身邊的人。時刻伸出溫暖的雙手,奉獻無限的愛意,送去有力的支援。她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護士,卻擁有一顆大愛之心。她用自己的無私與愛心感化著身邊的人,改變他們的命運,更將換回心靈的快慰。
三十多年的護理工作中,她做了許許多多助人為樂、方便病人的好事,從來不圖回報。她這種視病人如親人、細心、耐心、無微不至地關心病人的事蹟,數不勝數。無論多苦多累她總是臉帶微笑以溫暖的雙手和一顆聖潔善良的心,撫慰和挽救了一個個垂危的生命;驅散了無數患者身心的痛苦和憂傷;她的敬業,她的無私,是南丁格爾精神的真實寫照。
醫院健康達人主要事蹟材料5
潘玉築,女,苗族,1988年出生,2013年參加工作,2019年遞交入黨申請書,現為施秉縣人民醫院內二科護士長。2020年2月,潘玉築榮獲“貴州省將軍山醫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鬥爭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責任與擔當”的榮譽稱號。這次榮譽就是潘玉築所付出的努力和揮灑汗水的見證,在這場“大難面前,在這次大考面前”,她“寧歷千般苦 換取萬家暖”,以自己的擔當、自己的膽識、以自己的智慧在這場疫情大考中向人民群眾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不怕疫情惡魔,踏上省醫“戰疫”征程
疫情以來,她積極向院黨委請示任務,“我是內科護士長,我有責任有義務第一個衝上去”“別擔心,我會小心的”,這是她向院領導請示時說的`話。經多方面的綜合考量,在眾多請戰者中她被選中馳援省職工人民醫院。經過貴陽市將軍山醫院老師嚴格培訓後,很快掌握了各種防護知識和操作技能,並通過了各項指標的考核。她不怕苦不怕累,在陌生的隔離病房裡一樣如魚得水的工作,很快投入到護理工作中去。在隔離病房中,她是老師們的得力干將,是病人的貼心人,為全力救治患者,她的身影穿梭在病區的各個角落,就像一個上滿弦的時鐘,忘我地工作著,哪裡有需要,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她的身影,出色的完成了各項任務,得到了病人的信賴、同事的點贊以及領導的認可。眾志成城,將軍山醫院所有人的醫務人員都與時間賽跑、與病毒抗爭,英雄故事每一天不斷上演。她就是一名默默無聞的英雄,不求回報,只求平安,舍小家為大家,選擇與家人分離,是為了更多的家庭能夠團聚。
不以萬里為遠,踏上湖北“戰疫”征程
2月22日凌晨4點,施秉縣人民醫院接到命令,選派醫務人員2名馳援湖北醫療隊伍,已經支援省職工醫院、省將軍醫院滿期的玉築護士長再次報名請戰,她又再次出征湖北。
“歷經風雨洗禮,盼你始終堅強如昔,你們平安歸來,便是晴天”,“你是這次出征的主心骨,一定不辱使命,用心用情用力圓滿完成任務,保護好自己的同時,要照顧好我們同事”,這是院黨委書、院長歐陽業凡記對她的叮囑。那天凌晨出征,她沒有來得及向領導彙報便匆匆踏上了路程。第二天,她順利透過嚴峻的考核,微信上回復到“我已經透過考核,經反覆訓練龍旭婷(同行的年輕護士),也透過考核,我們一定會努力的,請您放心”。
兒行千里母擔憂,淳樸的母親沒有千言萬語,電話這頭的母親說,“不要擔心,放心工作,有哥哥姐姐們在陪我呢”。“我想家了,哥哥姐姐也都在堅守崗位上,這個春節媽媽一個人在家,得多冷清啊”,“但是不會後悔,如果下次黨和國家還需要,我還是主動請戰,如果老爸還在,相信他也會支援我的”,“沒事,沒有你們想的那麼危險”,這些心裡的話兒,也只能跟閨蜜說說。
在貴州省援鄂醫療隊成建制支援雷山醫院的隔離病房裡(地址:湖北省),為確保萬無一失,所有病區工作人員必須穿上三層以上的隔離衣,戴上橡膠手套,防護眼鏡、帽子、口鼻罩……在負壓病房的四個多小時的時間裡,不能上衛生間、喝水等,為了減少上衛生間的次數,更為了為醫院節省昂貴的一次性防護服和用品,她在進入病區值班前儘量減少喝水、少吃東西,厚厚的防護服經常把她悶得汗流浹背,工作強度非常大,幾個小時下來她常常感到心慌胸悶,呼吸困難。她說,“上下班要洗澡,長頭髮不好乾,很容易著涼感冒,抵抗力降低,而手術帽容量有限,盤起來的頭髮會把帽子後面頂起來,前額遮擋就不嚴密了,容易交叉感染”,因此,她剪去秀髮。儘管如此,她仍不忘一個醫務人員的神聖職責,以自己積極樂觀的態度穩定同行的年輕護士的情緒,提醒她注意個人防護,帶領她展示我院醫療技術水平,鼓勵她認真履行救死扶傷的神聖天職。
雖然,面對疫情惡魔的襲擊,潘玉築踐行了施秉縣人民醫院“秉德施醫”的優良傳統,視病人如親人,有一名女性患者剛好與她同“姓”,並於主動與她認起了“親”。在兇險的困境裡,“潘家姐妹”在這裡相識,她們說這就是緣分。她和其他醫務工作者一樣,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但是,她對這場新冠肺炎阻擊戰還有另外的理解,阻擊不僅僅是敢於犧牲,她更重視科學的防護,用豐富的護理專業知識,使病人早日康復,同時避免醫護人員的感染。為此,在結束每一天繁重的工作後,她抓緊時間翻看大量的資料,總結每天工作日記,把各種護理人員的防護措施分享給同行的年輕護士。她說,“這裡不僅是戰場,更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我不僅要與武漢的同行們齊心協力打贏疫情戰,而且要吸收工作經驗用到今後的工作中去”。
潘玉築,就是這樣一個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人,她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護理工作,不僅僅在這次阻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她敢為人先,堅忍不拔,在平時的工作中,她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七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許多不平凡的成績。她的敬業,她的無私,她的奉獻精神正是南丁格爾精神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