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好青年事蹟材料範文(精選9篇)

鄉村好青年事蹟材料範文(精選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蹟吧,事蹟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村好青年事蹟材料範文(精選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村好青年事蹟材料1

  本人從專科畢業後,在工作期間自學本科學歷。畢業後,一直紮根農村基層。本人由於生長在農村,對基層的工作和事物有著深深的眷戀,品格上保留有農村人特有的腳踏實地、勤儉節約的特質。在鎮政府工作期間,對工作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認識,時刻提醒自己要愛崗敬業、艱苦奮鬥,工作中要迎難而上,團結同事。生活中,點點滴滴不浪費,堅持從小形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在農村長大的我,愛惜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深知生活的一切都來自不易,水和電雖然是生活的細小方面,但一直保持“隨手關燈,隨手停水”的生活習慣。作為鎮政府工作人員,工作中儘可能節約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平時看到忘關的燈隨手就關了,看到流著水的龍頭隨手就停了,看到遺落的報紙隨手就撿了。平時工作下鄉的時候,有機會就會向農戶或村幹部宣傳勤儉節約,低碳環保的知識。教導村民全面利用水電資源,節約水電。除此之外,還向村民和村幹部宣傳環保的重要性,環保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意識。

  節約不僅僅是節約金錢,節約水電,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節約不等於吝惜,節約只是把資源用在適合的位置上。以後我會以自己作為小圓點,以點帶面,鼓勵和帶動身邊的人,繼續保持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鄉村好青年事蹟材料2

  XXX,男,XX歲,2006年參加工作,現任XX社群居委會民兵營長。作為一名社群“兩委”成員,他需要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但無論是遇到同情達理的群眾還是遇到蠻不講理、思想保守落後的群眾,他都保持著細心知民情、解民意的工作作風,為老百姓辦實事做好事,把黨和政府的政策規則明明白白的講給居民百姓聽,為百姓排憂解難。他給自己的工作方法定位為“三多一少”既多聽多看多做少說,學習老同志的工作方法,多鍛鍊自己,保持謙虛謹慎的工作態度,成為甘於奉獻的社群服務者。

  XXXX不僅是個愛崗敬業的好青年,他更是樂於助人,尊老愛幼,傳遞中華美德的帶頭人。社群居委會是最接近群眾的基層組織,經常會有年邁的老人獨自來到社群辦事,XXX都是耐心的為其解決困擾,遇到腿腳不方便的老人,他還會親自騎車送老人回家,讓老人和其家人稱讚不已。在與同事的交往中,他虛心向老同志學習,常常協助社群老同志下隊調解社群居民糾紛,對於居民反映和舉報,他都積極的跟著社群領導親臨現場走訪調查,一邊學習一邊積累經驗。作為社群“美好鄉村”建設的衛生專管員,他還要經常對轄區內二十五個村民組走訪調查,所以他總是社群服務大廳裡最忙碌的一個。對於新來的同事,他也會熱情的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為新同事解決困惑,成為大家爭相學習的榜樣。

  鄉村好青年事蹟材料3

  旦知本,男,藏族,現年35歲,初中學歷、中共自從2013年擔任村委會會計以來,面臨新班子上任,村民思想保守等難題,他狠抓作風建設的同時、積極協助農牧村黨員思想解放、開闊眼界。並帶領村民加強創業意識,不斷提高村民致富度本領。於2005年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下,自願赴甘南綜合專業學校學習汽修和電焊等技術。2006年在阿木去乎鎮自籌和借款80萬元、開創了中小型汽車修理部和大型汽車的零件銷售部,年均收入約30元左右。發揮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也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如今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擴建和發展當中,現在是博拉鄉農村青年創業致富的典型之一。

  現年35歲的旦知本,給人的他是一個頭腦靈活、思維敏捷的人,而且他敢闖敢幹,大膽創業,吃苦耐勞,勤奮好學。當年不甘心一輩子在家守著幾畝簿田過日子,毅然選擇了外出務工。透過虛心學習和悉心鑽研業務,在短短兩年時間,旦知本熟練的掌握了電焊技術,黨員,博拉鄉華蓋行政村村委會吉合道村青年農民。

  鄉村好青年事蹟材料4

  本人透過天津市寶坻區教師招聘考試,於2013年8月30日正式成為了寶坻區中會中心幼兒園的一名幼兒教師。

  工作期間,本人本著愛崗就業、教書育人的信念,兢兢業業,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同時,在道德行為方面,本人謹記自己除了是一名普通公民,更是一名擔負“培養祖國花朵”職責的幼兒教師。嚴於律己的同時,以自身言行影響和教育學生尊師重教、尊重他人、文明守禮。利用課堂、班會、課外活動等形式,以學生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小事情作為案例,致力於讓學生們成為懂禮貌、講文明,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2013-2014學年,本人再次成為了七年級新生的班主任。班上有一名較為“特殊”的學生,楊**。楊**,男,15週歲,本地人。首先,他的年齡相對本年級同學更為年長,所以與同班同學存在一定“代溝”。第二,學生家庭情況較為複雜,母親多年前就已離家出走,杳無音訊;父親長期在外務工,由家裡老人暫為代理監護人。正是因為以上兩個原因,該生性格怪癖,交際能力低下,厭學情緒較高,成為同班同學排斥、孤立的一個物件。甚至有同學會故意去“欺負”他,比如弄丟他的作業本或者搬走他的凳子。開始時,其實是有同學願意與他交往的,但他總是不能向別人敞開心扉或者經常誤會別人的好意。透過觀察,我瞭解到該生在體育課上最為積極,笑容也最多。因此我決定鼓勵個別班幹部主動接近他,再以此帶動班上其他學生與他交往。我也偶爾找他談話,瞭解他心中所想,或鼓勵或開解。慢慢地,開始有善良、心細的女生在週記裡提到他還寫到了她們對以往行為的反思。在班上宣讀之後,同學們都開始了對自己的自評以及對他的鼓勵。現在,他已經交到了屬於自己的好朋友。

  當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作為一名新教師,我還缺乏經驗,存在很多的缺點和不足。但是,我既然滿懷熱情地接受了作為人民教師的榮耀,亦將滿腔熱情地承擔起兩種身份的雙重責任。我只知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鄉村好青年事蹟材料5

  他是一名參加了七個愛心協會、組織的最美志願者,也是一名捐獻骨髓志願者,而今他正在準備捐獻遺體事宜。他集臨沂“最美慈善人”、臨沂市優秀青年志願者、“沂蒙愛心使者”等光環融一身;

  他是一名普通的鄉村推拿師,利用自己的專長,免費教會了600多名殘疾人學習按摩,走上自謀成才之路。

  他叫張道明,臨沂市蘭山區白沙埠鎮明康推拿店的主人。

  血液裡流淌著愛心的基因

  張道明第一次獻愛心是在2004年,那時的只有19歲的他在醫學院校裡讀書。在學校裡第一次參加獻血活動開始,張道明就成了臨沂有名的“獻血大王”。10年來,張道明累計獻血20餘次,血量達10000多毫升。其實,他從小就怕打針,有輕微暈血,但想到自己的血能救命,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第一次就獻出400毫升。從那時起,張道明每年都參加獻血活動,現在每年獻兩次,每次400毫升,因為這份堅持,前些日子,他還獲得“臨沂無償獻血奉獻獎”的榮譽稱號。

  在獻血的過程中,他聽說捐獻血小板也能救人生命,他開始準備捐獻血小板。可捐獻血小板對身體素質要求高,張道明連續4次想捐獻都沒有透過,這讓他心裡很遺憾。

  但他沒有放棄,直到今年6月份的一次驗血,張道明得知,現在他的身體狀況可以捐獻血小板了,他喜出望外地參加了捐獻。他說,以後,只要是條件允許,他還要再捐獻血小板,因為,捐獻血小板恢復快,一個月就能捐一次,比獻血捐的多,他想透過這種方式幫助更多的人。後來,他又成為捐獻骨髓志願者,血樣被錄入到中華骨髓庫,他說,只要有配型成功的,他會毫不猶豫地捐獻骨髓,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他又開始捐獻血小板。

  門店裡傳遞著濃濃的關愛

  上帝總是眷顧富有愛心的人。2006年,張道明在白沙埠鎮駐地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推拿門店,隨著事業的發展,他的“愛心推拿隊”也相繼宣告成立並逐漸壯大。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在成立推拿室的這幾年,他利用自己的專長,免費教會600多名殘疾人學習推拿,很多人學習到了一技之長,已經開了自己的推拿室,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他說,他願意用自己的力量為別人做一點事,無論大小,都能獲得內心的安寧與快樂。

  在白沙埠,張道明開的“明康推拿”很有名氣。因為,這裡不光是環衛工人的“愛心驛站”,還是“愛心候車室”,更是“愛心推拿隊”的大本營。

  看著門前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人很是辛苦,特別是夏天,天氣又熱,他就想讓他們進店歇歇腳、喝口水,冬天也可以進店暖和一會,中午還可以幫他們熱熱所帶的午飯。

  而成立愛心候車室,是因為他的推拿室離59路公交站牌很近,冬天的時候,看著一些市民凍得直跺腳,他就萌發了讓等車的市民進店暖和一會兒的想法。

  知情的群眾說,明康推拿按摩的是軀體,傳遞的是愛心,弘揚的是正能量。作為“愛心推拿隊”的隊長,張道明經常帶領員工到社群、敬老院為老人服務,到福利院去幫助老人和孩子,到山區為貧困兒童捐資助教。迄今為止,張道明也記不清做了多少件好事,獻了多少次愛心。幾年來,張道明帶領他的志願者團隊,共成功救助了500多名貧困學生。這些學生遍及三區九縣200個鄉鎮、400多個村莊、600多個家庭。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很多學生在他和其他志願者的幫助下不僅學有所成,而且也走上了捐資助學的道路。每當得知受助學生的好訊息,每當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團體提出要提供捐助時,張道明就感到無比地滿足與自豪。

  張道明說,自己最高興的事,是聽到他的徒弟打來電話說自己已經開了一家按摩推拿店,這時的張道明會感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今的張道明,每天晚上都會登上QQ,看看臨沂市盲人就業群裡面的動態。“群裡一般都是盲人朋友,他們有很多想學習技術,或者是找工作的。我就主動去聯絡他們,看看他們是不是想學習推拿,如果有願意的我就會免費教他們,等他們學會之後,我還會推薦他們去同行那裡就業或者是幫助他們開店。”

  “做好事,不能要求回報,要知道幫助別人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這是張道明常說的一句話,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道德立身,淡泊明志。衷心祝願張道明和他的“愛心推拿隊”在慈善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鄉村好青年事蹟材料6

  一個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放棄在城裡穩定的工作,回到家鄉創業。在很多人看來,這種舉動似乎不可理解,但他卻無怨無悔的選擇了這條路。他就是劉驁。

  劉驁,男,1990年出生,鳳台城關鎮人,現為鳳台群順路橋公司股東之一。他的創業,幫扶了當地57名農村富餘勞動力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其中有17名為共青團員,為我縣全民創業特別是青年創業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最初的心願:捧上 “鐵飯碗”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絢麗多彩,而多彩的生命是一個用艱辛和磨難來點染的過程。

  現年24歲的劉驁,給人的感覺,是一個頭腦靈活、思維敏捷的小夥子,而且他敢闖敢幹,大膽創業,吃苦耐勞,勤奮好學。他從邁進學門的那一天起,小小的心靈就懷揣著父母的期望和自己的人生夢想,那就是要好好上學,考上大學,跳出家鄉,捧上 “鐵飯碗”, 光耀門楣。

  2012年,在杭州學習工程管理的他,暑假期間回鄉到父親公司打工,作為一個還未步出校園的他,隨著接觸的外面世界時間慢慢增多,看著外面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特別是一波高過一波青年創業浪潮,讓他敏感地意識到,象他這樣農村青年只有掌握更多知識,學會一身本領,才是立身之本。沒有什麼過人之處,想要在公司要幹出一番事業,談何容易。然而他憑藉一顆永不言棄的心,一直尋覓著屬於自己的舞臺。當時,還未走出象牙塔的劉驁,在杭州學習期間父親曾經想託關係、找熟人幫他在大城市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但是小小年紀的他不甘心那樣按部就班的生活,懷惴著一個夢想,一顆狂野年輕的心,回到了家鄉。

  嶄新的夢想:當個“小老闆”

  看來,“大城市”並不能“留”住劉驁那顆年輕奔放的心。在遐想之餘,劉驁思索著自己的創業夢。

  誠如一句名言,機遇只垂青那些有準備的人。憑著在學習期間所學的知識兼平時悉心鑽研掌握的專業技術,還有農村孩子一貫吃苦耐勞、踏實勤奮的品格,劉驁很快就從眾多的“打工仔”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公司大部分工人的認可,打工期間不僅豐富他的人生閱歷,更開闊了他的視野,他拚命努力自已創實業的幹勁,他在心裡也萌生了一個新的夢想,想自已也能當一個“小老闆”,作自已事業的主人。

  心隨夢動。為著這個願望,在此後打工期間,他除了認真的搞好自已崗位工作外,還謙虛地向那些經營管理方面的行家學習管理經驗,並留意市場行業動態,結合自身的專長考慮,最終他心中認定了路橋工程管理這個富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他認為在不久的將來必定有著無限廣闊的市場前景。

  創業艱辛磨練意志,奉獻愛心彰顯品質。面對今後的人生,小小年紀的劉驁表示,我將繼續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為鳳台建設注入活力,為回報社會、回報家鄉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鄉村好青年事蹟材料7

  蘇傳剛,男,漢族,出生於1980年,鳳臺縣楊村鄉人,現在鳳臺縣丁集鄉擔任黨委副書記、鄉長。無論當年從鳳臺縣經濟開發區選調到市直機關,還是從市直機關選調到鄉村工作,蘇傳剛始終服從組織安排,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彰顯出了愛崗敬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取向。他說,我出身鳳台農村,生長、成長在鳳台農村,不管什麼時候,都忘記不了自己是農村人,應該為農村尤其是鳳台農村的發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積極響應組織召喚,多崗位學習。

  2002年安徽大學經濟學專業畢業後,蘇傳剛經過複雜的思想鬥爭,響應當時鳳臺縣吸納高層次專業人才回鄉的政策,到當時還處於籌建階段的鳳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工作。5年的實踐,他充分發揮專業知識融入到開發區的招商和建設工作中,為鳳台開發區的起步、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5年的學習,他在火熱的開發區實踐中汲取了豐富的基層知識,為以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7年起的六年半時間,經過組織選調到市政協機關工作後,蘇傳剛同志虛心向領導、同志學習,適應學習機關工作,培養鍛鍊了較為嚴謹的工作作風。期間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他作為淮南市第四批選派幹部到鳳臺縣楊村鄉彭莊村掛職擔任黨總支第一書記。掛職期間,他連續兩年考核優秀,他以沈浩為榜樣,為村爭取各類專案資金100餘萬元;為村建章立制,村級組織得到加強,“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初步建立。當年掛職工作的村,現在提到他還念念不忘。

  2013年8月,他積極響應市委組織部幹部上下交流的號召,報名參加從市直機關到鄉鎮任職的選拔。12月到鳳臺縣丁集鄉任職後,他深入到村走訪,較快的熟悉了情況,融入了工作。2014年伊始,建立國家森林城市、城鄉文明建立和“三線四邊”環境整治、秸稈禁燒、換屆選舉等工作接踵而來,他既合理排程,又親力親為,各項工作得到縣委縣政府領導的肯定。在鄉人代會選舉的時候,他說,對鳳台割捨不斷的感情讓他放棄離市區較近的地方,再次選擇回到鳳台工作。如今,踏實親民的作風,務實進取的精神,實實在在的工作,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他不負滿票的當選,也對得起自己的`選擇。

  積極承擔家庭責任,全身心付出。

  對家,他有著不盡的愧疚。1998年大學期間母親癌症第一次手術,2009年去世,一生操勞卻沒有享過一天的福。母親去世後,年逾六旬的父親一個人在親戚鳳台的企業裡做門衛。選擇回到鳳台工作,也隱隱有這個感情因素吧。父親就在位於鳳台四岔路的企業裡,這讓他閒暇的時候能夠經常去看看老人家。有時候買點吃的,有時候買衣服和鞋子,父親的手機壞了,他就去買個老人手機送去。父親年紀大了,想在老家有個歸宿,他克服困難,湊錢在老家新農村給老人買了兩間房子。他說,兒女對父母最好的報答,也是踏踏實實做點實事,都是心連心的人,有必要說很多嗎?

  從鳳台到市裡工作,他帶著妻子在淮南找工作。從市直機關到鳳台工作後,他帶著妻子、女兒,在鳳臺縣城租房居住、工作和上學。雖然沒有什麼太多言語,此時無聲勝有聲,他不放心家人獨自照顧生活、獨自照顧孩子。這種責任,一定程度上依然源於愧疚。在彭莊村掛職的時候,由於路途遙遠,經常吃住在村,對家照顧很少。他在那時寫下了“曾經以為,自己還算堅強,能夠承受選派工作的全部;曾經以為,自己選擇家鄉,能夠承受對家離別的歉疚”的感念。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真性情投入。

  以對小家的情感投入對大家的工作,是他工作中的真我體現。雙休日,他總是至少挑一天到鄉里、村裡瞭解情況,解決問題。以至於有的村幹部說,蘇鄉長星期六來值班的行動感染了我們,我們村裡也沒有星期六、星期天了。不過他卻說,是村幹部們真正沒有星期六、星期天,因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工作。

  塌陷區群眾的安置是丁集鄉最大的民生。群眾農田的補償、村莊堤壩的加固、學校沉陷的處理等等他都到現場檢視,尤其每一次下大雨的時候,他總要到小宋莊的保村圩上去看看。耿王村吳大媽是烈士遺屬,瞭解到她家的房子危舊,他立即著手撥錢安排村裡幫助修建。

  宋塘村的丁大媽家境貧困且重病住院,他毫不猶豫地給予民政資金的救助。到鄉鎮工作雖然時間短,但諸如此類的扶危救困的事情不在少數。在他的心裡,真正到鄉鎮工作才真正接觸到群眾,瞭解到群眾,也才能真正為他們解決具體的問題,這才是真正的群眾路線。

  幹一行愛一行,選擇了就不後悔。這是蘇傳剛多年來堅持的信念和操守。這種務實的態度,有舍有得的擔當,不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嗎?

  鄉村好青年事蹟材料8

  鄒得新,男,漢族,大專文化,中共黨員,1980年10月生,現任喀左縣水泉鎮二道門村黨支部書記。該同志自2000年1月到村上工作以來,歷任村治保主任、會計,副書記、黨支部書記。在他工作期間,始終以一位人民公僕的高度責任感和事業心,帶領全村廣大農民群眾大力發展經濟,提高生活水平,積極爭取資金投身公益事業,努力改善民生,維護了全村和諧穩定。

  “狠抓經濟”促發展。他出生在農村,對農民貧困的生活現狀十分了解,自幼就立志幫助農村脫貧,改變農村落後的面貌。於是他放棄了上大學,決定留在家鄉,擔任起一名村幹部。他到村上工作以後,始終堅持學習,積極為農民尋找致富出路。在2002年,當時他年紀雖小,但是卻頭腦聰明,致富點子多,對新事物接收也快,村班子對他的意見建議都比較支援。於是在政府的號召下,帶領120餘戶農戶建起“四位一體”保護地小區,僅此一項增加農民人均收入5000多元。另外還帶領部分農戶大力發展養殖業,以“抓大戶、建小區”為突破,積極幫助農民協調貸款,建立富祥牧業養殖合作社,發展牛、羊、豬、雞等規模養殖戶230多戶,增加農民人均收入2300多元。此外,他努力培育壯大特色農業,積極引 進高產大田示範專案和蔬菜制種專案,為農業生產和農民增收創造便利條件。透過這些致富專案,使他的工作順風順水,既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稱讚,更取得了群眾的支援。

  “美化農村”立豐功。近兩年來,由於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群眾的口味也不斷提升,他為了完善村委會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提升農村品位,投資30多萬元修建了6000多平方米二道門村文化活動廣場,投資50萬元的村部辦公樓正在建設中,投資10多萬元新建農村標準化衛生室80平方米,投資150多萬元修建了村內道路6.5公里,新安路燈15盞,栽植風景樹5500餘株。加大農村環境治理力度,修建垃圾廠1 處,修建垃圾池18個,使全村的衛生環境有了極大改善。

  “共建和諧”保穩定。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為全村創造了政通人和、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他堅持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放在全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制訂了具體的實施方案。一是倡導文明新風尚。積極組織好婆婆、好媳婦、好女婿等典型評比活動,認真開展“鄰里守望”、關愛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等尊老愛幼活動,穩步推進移風易俗提倡文明祭祀等傳統節日。二是加強法制宣傳。利用會議、學習班、喇叭、公開欄、板報、宣傳單等各種形式,對群眾進行法制教育,真正做到讓法律進農村、進農戶,全面提升群眾的普法水平,鼓勵群眾做知法、懂法、守法的 好公民。三是主動化解矛盾。變壓力為動力,對於村上一些老大難問題,他積極尋求解決辦法,主動出擊上門化解,取得群眾的支援,給全村創造一個安定、祥和、穩定的大好局面。

  鄉村好青年事蹟材料9

  在同學眼中,有人稱他“大神”、也有人叫他“王老闆”;在老師眼中,他是一名性格活潑開朗、熱情洋溢、讓人放心的好學生,他們非常樂意讓他參加活動或負責校園大事。而在位於浦東上世博源,他經營著一家玉石店鋪,是一名年輕的玉石店主。

  他是上海市工業技術學校模具製造專業的學生,有一個與近代著名學者相同的名字——王國維。市先進班級16013班國盛集團三好學生,學習委員,校團委風華編輯社社長、學生記者團團長。2012年,懷著夢想,他走入了工業技術學校,在這個美麗的校園裡,他健康成長。在這個優良環境中,他跨出了他人生成長中的很大的一步。他明確的知道: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應該不卑不亢,真實坦然;踏實進取,一步一個腳印。他品學兼優,有很好的表率作用,現將王國維同學的具體事蹟彙報如下:

  一、創業自強:大展宏圖、追夢少年玩玉石

  從開櫃檯的第一天起,王國維就琢磨著,怎麼把自己的東西賣出去。整個暑假,他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等著顧客上門,把自己的東西推銷出去。遺憾的是,整整經過一個月,人焦急得很,生意依舊沒什麼成效。

  出生在一個玉石商人家庭,王國維經常在店裡轉悠。也許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在耳濡目染下,玉石逐漸成為他的興趣所在。“千種瑪瑙萬種玉,玉不僅有著優美的質地和造型,而且也深具人文觀念。中國經濟發展形勢好,人們對精神上、物質上的要求越來越高,玉石功效價值極高,市場交易欣欣向榮。。。”談及自己最喜歡的玉石,王國維就開始滔滔不絕。不知從何時開始,開玉石連鎖店成為他的事業夢想。2010年,王國維在淘寶上開了一家網店,做起了自己的玉石生意。從店鋪頁面設計到客服,從包裝到發貨,他都一手包辦。漸漸地,父親認同了他的能力。2014年初,得益於父親的支援,王國維在恆大古玩城有了自己的5個實體櫃檯。

  由於年紀小,性格較為內向。王國維一開始並不善於與顧客溝通,生意效益並不好。但王國維知道自己沒有權利挑剔,除了向前走,他別無選擇。

  原來做生意沒有想象的簡單,王國維從那以後更加勤奮地鍛鍊自己的溝通能力,嘗試著用微笑用熱情來感染顧客。他每天空餘時間,都會看一些玉器鑑賞書,學習一些理論知識,來彌補自身的不足。

  功夫沒有白費,漸漸地生意好起來了,有時候顧客還會主動打電話給王國維,預定一些玉石。王國維並不擔心有顧客會因為自己年幼而“欺負”他。“如果對方懷有店主年紀小好欺負的想法,其實更能讓我做成生意。”王國維頗有經驗地說,“他們看我年紀小,見我讓了利,會以為自己佔到了便宜,就爽快地買下東西,實際上我還是賺一點的。”

  有了底氣,王國維再次出擊,在恆大古玩城另租了數個櫃檯,擴大了原有的規模。一年以來,王國維在古玩城裡摸索開店做生意之道,逐漸站穩了腳跟,收穫頗分,銷售也很可觀。這更讓他堅定了開玉石連鎖店的事業夢想,現在的王國維已經鳥槍換炮,櫃檯換店鋪,他的夢想正一點點變成現實。

  也許只有笨一點的辦法,才能一點點積累,最終徹底改寫你的人生軌跡。

  二、學習園地:執著開墾、堅信態度決定能力

  提到王國維,即使是外校學生也有耳聞:“啊!他就是連續兩屆在上海市中學生時政知識大賽獲得中職組一等獎、其中一次成績還是滿分的那個王國維!”王國維在學校裡常年佔據專業成績第一的寶座,大大小小的獎也拿得頗多,是名副其實的“學霸”。

  在學習上,王國維經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迅速地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端正學習態度,制定了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且時刻督促自己,認真按計劃完成每一項專業學習任務。王國維在學習專業知識的三年日子裡,認真鑽研,堅韌紮實,始終對學習充滿著濃厚的興趣,並嚴格要求自己。他對文科學習有他的一番見解,並積極在學習中摸索,嘗試多種不同的學習方法來提高成績。王國維同學專業課過硬表現在基本功的紮實,同時他其他學科成績也很優秀。正是憑藉著他自身良好的基礎和他的不懈努力,他正向自己的夢想一步步靠近。三年裡,榮獲2015年全日制普通中等職業學校上海市獎學金、榮獲上海市第六屆星光計劃“應用文寫作”一等獎等幾十項獎項。

  王國維認為: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在強調自己努力學習的同時,他還儘可能主動幫助周圍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不厭其煩地幫助他們解決目前遇到的問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帶動大家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三、學團工作:盡忠職守、高效率的代名詞

  一年級時,王國維加入了學校的學生記者團,他從普通學生記者慢慢成長為記者團團長,現在已成為學校《風華》雜誌的負責人。他具有統御全域性的能力。能妥善處理好各種事務,具有較高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憑藉這一優勢,他積極性調動各個成員,使每個成員揚長避短,互促互補,形成拳頭優勢。其次,還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所謂“處變不驚,臨亂不慌”,能夠處理好各種偶發事件。再次,他能夠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能為總體利益犧牲一己之私。因為平時與大家相處融洽,人際關係較好,這樣在客觀上就減少了工作的阻力。因為他的真誠熱情,學校同學非常配合,因此他每一次工作都開展得很成功,得到眾師生的一致好評。

  王國維對每一件事情都極為認真,因為在他看來,處事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能力,擺正了態度,才有能力化解難題。因此王國維不僅嚴於律己,對記者團成員們也嚴格要求。在他的帶領下,《風華》編輯社的大事小事都井然有序,這和他的工作是分不開的。

  與此同時,在擔任班級學習委員期間,王國維不僅積極配合各個老師做到上傳下達,搞好本班的學習,起到橋樑紐帶作用,並且主動配合協助其他班幹部的各項工作。儘管工作比較繁雜,但他沒有半句怨言,努力處理好工作與學習的關係,及時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總結,積累經驗,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他經常和其他班委成員交流,主動了解同學的困難,分析同學出現的問題,對其加以正確的引導。因工作出色,曾先後獲“上海市國盛集團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的等光榮稱號,王國維同學深受班主任葉樂豔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走創新之路,塑創新之才,是青少年精神的特徵所在。王國維做為當代的一名中職生,一名團員,一名基層的學生幹部,有肩負起歷史使命、報效祖國的責任,為民族的振興而努力進取!而如今,他將用微笑看待身邊的一切,用感恩的心回報社會。明確定位他的人生目標,刻苦努力學習,認真鑽研文化知識,追求更高更遠!王國維相信明天的他會更勤奮、更努力,做到不為今天的成績而驕傲,而為今後的目標奮鬥不息!

  厚德載物,天道酬勤,王國維的人生將從工業技術學校揚帆起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