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奉獻之星事蹟材料(精選6篇)

敬業奉獻之星事蹟材料(精選6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吧,事蹟可以很好地體現和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敬業奉獻之星事蹟材料(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敬業奉獻之星事蹟材料1

  每天人們吃飯時檔,位於鳳翔縣城中心東湖之濱的天香樓大酒店內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熱鬧非常。吸引眾多顧客光臨就餐的招牌主食,是當地聞名遐邇的蘭州拉絲面,而根根條細如絲、光滑筋道、柔韌不粘的麵條,就出自青春美麗的鳳翔姑娘李亞紅之手。

  李亞紅,女,1972年5月出生,鳳翔縣橫水鎮康家莊村3組人,現任鳳翔縣天香樓餐飲公司拉麵師。十六年來,她愛崗敬業,勤勤懇懇,以負責的工作態度,實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業務技能,贏得了公司同事和廣大顧客的讚美和好評。

  堅忍不拔,不屈不撓。

  1998年初秋,在家中休假哺育剛出生不到半歲兒子的李亞紅突然接到下崗通知,原來是她工作已經八年之久,耗費了她最珍貴最美好青春的鳳翔縣水泥廠破產倒閉。原本平靜的生活一下子被打破,沒有了生活經濟來源,失去了寄託依靠的單位,李亞紅猶如斷線的風箏,猶如無根的浮萍。當天晚上,是26年來她的眼睛最不聽使喚的時刻,她從來不相信她竟然有如此多的眼淚,可以在整整一個晚上不停地流啊流。正是風華正茂年輕有為的年齡。突然不可逆轉地無崗了,渾身的勁兒沒處使了,滿腦子的知識沒有用了。一個現代女性,難道年紀輕輕就靠丈夫養活?她知道哭鬧解決不了問題,怨天尤人也無濟於事,生活不相信眼淚!不想辦法就永遠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就永遠沒有飯吃。為此,李亞紅像許多下崗工人一樣,在經歷過失落之後,她將嗷嗷待脯的兒子交給已經年邁的兩位老人,依然果然地走出家門,努力去尋找一次又一次的機會……她萌生過自己開服裝店的念頭,可是連租房子帶進貨,一開張就得10多萬元,她拿不出來。況且,服裝市場的脈搏她把不準,便打消了這個念頭。看到賣菜挺紅火,她又與賣菜的人打得火熱。當她知道賣菜需要兩個人手,一個人進貨,一個人銷售,而她只能唱獨角戲時,立即明白:此路不通。一天,她發現了一則廣告:一個老闆要招秘書,月薪1000元,頓時興奮極了。她的條件正符合這個老闆對學歷、年齡的要求。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她絕不能放過。為此,她信心十足地去應聘。然而,當她來到那個60多歲的老闆面前時,老闆那雙混濁的眼睛在她亭亭玉立的身上掃來掃去,她頓時覺得受到了侮辱,頭一低,轉身就跑了出去。

  吃苦耐勞,勤學技藝。

  時至1999年春,四處碰壁的李亞紅髮現“天香樓酒家”招聘服務員的資訊,她立即報名應聘。很幸運的是她應聘成功,成為了“天香樓酒家”的一名服務員。年輕美麗的李亞紅腳踏實地,非常珍惜別的女孩瞧不起的“服務員”這份工作。每天她總是比別人早上班半個小時,幫助廚房師傅和麵、揀菜、洗菜。每天她總是比別人晚下班半個小時,打掃、清理餐廳,把物件擺放得井井有條,把餐廳打掃得乾乾淨淨。面對顧客,李亞紅“請您”、“謝謝”等文明禮貌用語話不離口。其甜美的笑容、親和的態度以及熱情周到的服務受到眾多顧客的交口稱讚。有著高中文化的李亞紅並不滿足於做一個受老闆賞識、同事愛戴、顧客讚美的服務員這個職業。她半年多的社會坎坷使她深深體會到,要想立足社會,必須學習掌握一門技術。於是她向老闆請求,去後廚幫灶。別的服務員很不理解,漂亮美麗的李亞紅是不是頭腦發燒,為什麼放著體面光鮮的前臺工作不幹,自己卻要求到煙熏火燎、不見人面的後廚去打雜?經過老闆的容許,年輕靚麗的李亞紅來到後廚幫工。天香樓酒家是老闆軍營學藝,白手起家創辦的經濟實體,其吸引顧客的招牌就是老闆親自動手的蘭州拉絲面。而李亞紅之所以自己要求到後廚幫工,她的心思就是要學蘭州拉絲面。從此李亞紅起早貪黑,虛心請教,勤學苦練,反覆琢磨。“鳳翔有三寶,東湖柳、西鳳酒、姑娘手。”她憑著虛心好學,吃苦耐勞的精神,兼之鳳翔姑娘心靈手巧、冰雪聰慧的天賦,李亞紅終於學會掌握了一技之長——製作蘭州拉絲面。

  愛崗敬業,踏實工作。

  李亞紅學習掌握了蘭州拉絲面製作技術,漸漸地能夠獨當一面,成了天香樓酒家的一名響噹噹的拉麵師。十六年來,她沒有因為工作程式繁多,而放鬆每一項技術要求。她有條不紊地做好每一項事務,勤勤懇懇,踏踏實實,任勞任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天4大袋200斤麵粉從她嬌嫩纖細的手指劃過,做成一碗碗色香味形俱全的美味佳餚送到了千千萬萬的顧客手中。拉麵是一項技術活,從和麵、醒面、溜條、拉麵和調湯,每一個環節都極其講究,必須認真細緻,精益求精,如此,才能做出一碗“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能贏得顧客好評的拉絲面。拉麵更是一項體力活,和麵講究“三遍水,三遍鹼,九九八十一遍揉”。溜條時先將大團軟面反覆搗、揉、抻、摔後,將麵糰放在面板上,用兩手握住面的兩端,抬起在案板上用力摔打。條拉長後,兩端對摺,繼續握住兩端摔打,業內稱其為順筋。後搓成長條,揪成20毫米粗、筷子長的一條條面節,或搓成圓條。李亞紅拉麵猶如雜技表演,手握兩端,兩臂均勻用力加速向外抻拉,然後兩頭對摺,如此反覆多次,條細如絲,且不斷裂的麵條才算初成。汗水時時打溼她那長長的睫毛,汗水常常流過她那白皙俊俏的臉龐,她那嬌嫩纖細的雙手也早已粗糙不堪……

  生活樸素,樂於助人。

  在天香樓餐飲公司裡,李亞紅和同事們相處的十分融洽,她有極高的威信。有時面對同事的誤解,她總是一笑而過,不會因為同事的誤解而耿耿於懷。李亞紅在生活上十分儉樸,從不鋪張浪費,從不亂花一分錢。但是,只要哪個同事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難,她都會盡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幫助解決。有同事生病住院的,她會帶著禮物前去醫院探望。有同事結婚的,她第一個跑前跑後張羅幫忙。有同事家中親人病逝的,她會默默地幫助拭去傷心者的淚水。她的真誠善良,贏得了公司員工的一致尊敬。大夥們一致親切地稱呼她“李姐”。同時,李亞紅在家中還是一個賢惠孝道的媳婦。公公婆婆體弱多病,在生活上,她給予他們細心的關懷和照顧,吃飯穿衣,端湯喂藥、不厭其煩,使她的家庭形成了互謙互讓、團結和睦的良好氛圍,鄉鄰都誇她是難得的好媳婦。

  正是由於李亞紅等廣大員工用她們美麗的青春,真誠的服務,默默的奉獻,共同把白手起家的“香股拉麵館”打造成“天香樓酒家”、“天香樓大酒店”,繼而發展成鳳翔縣家喻戶曉、路人皆知的“天香樓餐飲商貿有限公司”。李亞紅們用她們一滴滴辛勤的汗水、一串串堅實的腳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了無怨無悔的人生,展示了她們青春美麗的風采。

  敬業奉獻之星事蹟材料2

  七年前,他帶著滿臉的稚氣,懷著美好的憧憬,融入到宣大高速公路的收費隊伍中,成為一名光榮的收費員。

  七年來,他始終如一,愛崗敬業,任勞任怨。

  七年的時光如水而逝,可其中的點點滴滴,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體會,無論是當收費員還是收費班長,他總是懷著一種神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全身心的投入到收費工作中。宣大給了他太多的感動,這些感動使他把青春無願無悔地奉獻給了他所鍾愛的高速公路事業。

  他就是深井收費站收費班長——袁建凱。

  收費工作看似簡單,收費、放行好似重複的機械化作業,其實不然,在收費過程中經常會有很多料想不到的事件發生,由於深井收費站人員較少,地理位置又很特殊,總有一些不法司機圖謀不軌,妄想貪佔國家便宜,身為收費班長要隨時注意觀察,發現不良苗頭,及時採取應急措施。記得去年秋天的一個午後,袁建凱正在執行疏導任務,只見下道方向一輛斯太爾半掛加速駛向收費站,憑著多年的工作經驗,袁建凱心中暗叫:“不好,要闖杆。”只見他臨危不懼,一個箭步衝過去攔車,勸阻司機交費,但司機卻置之不理,要強行闖杆,此時袁建凱奮不顧身,勇敢地站立在擋車器前。司機見此情形,急速停車,袁建凱的這一舉動,徹底征服了不法司機,不法司機只得打消僥倖心理,乖乖的交了通行費。

  記得還有一次,袁建凱正在當班,只見一位下道司機急匆匆跑向崗亭著急地說:“同志,路上出事了,你們快去救救人吧。”聞聽此訊,袁建凱頓覺事情迫在眉睫,匆匆安排一下崗上工作,急速喊上本班疏導員衝向出事地點,當他們到達出事地點,看到事故車輛已嚴重變形,司機被困在車裡,袁建凱當機立斷迅速和疏導員展開搶救工作。首先指揮疏導員在事故車後設置警告標誌,他找來一條鐵棍,將車門撬開,將受傷的司機抱到相對安全的地方,由於司機受了重傷,他又急忙跑回站裡,撥打了急救電話,併為傷者做了簡易包紮。不一會兒,救護車趕到了現場,救護人員激動地說:“你們做得太好了,為我們的搶救工作爭取了時間,謝謝你們。”

  XX年海兒窪大橋大修,來往車輛都從深井收費站分流,深井收費站的工作量突然增大。這時,因一次意外袁建凱摔傷了胳膊,為了不影響工作,他只休息了幾天,打著繃帶就上班了。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由於他帶傷工作,傷口恢復慢,留下了後遺症,天氣變化時胳膊總是隱隱作痛,為了工作,他沒有埋怨過,沒有後悔過。家庭也給了袁建凱莫大的支援,在國檢期間,全線都實行了三班三運轉,作為班長,他更要以身作則,堅守崗位,聽從領導的安排,做好迎國檢的各項工作,就在國檢期間,他的母親生病住了醫院,為了不影響他工作,母親硬是要求家人不許告訴他真相。國檢結束後,袁建凱回到家中才得知母親生病住院一星期了。其實,在每個收費員的背後都有如此慈祥的父母,溫暖的家庭是堅實的後盾。

  七年後,相信他還會一如繼往,再接再厲。用他的話那就是:“今天我以宣大為榮,明天宣大以我為榮。”

  敬業奉獻之星事蹟材料3

  陳明宣,男,彝族,現年41歲,現任尖山鄉仁厚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2001年初,他帶著改變家鄉落後面貌的心願,當選為仁厚村新一任黨支部書記。十年間,在他的帶領下,仁厚村的.面貌煥然一新,從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變成如今欣欣向榮的脫貧致富示範村。

  仁厚村是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尖山鄉的一個行政村,地處尖山鄉東北面,距鄉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鎮雄縣城39公里。東面鄰果珠,西面鄰芒部,北面鄰大灣。轄先峰、大山等2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580戶,共6241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5993人,勞動力2355人。整個村委會國土面積23550畝,海拔1340米,年平均氣溫23.5℃,適合種植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079畝,林地8748畝,人均耕地0.68畝。全村農民收入以種植和養殖收入為主,村內幹群關係融洽,社會治安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全村20個村民小組,有4個村民小組在壩子裡,3個村民小組部分在壩子裡,其餘13個村民小組全部隱藏在大山裡。全村有近6000畝耕地,壩子地只有1700畝,其餘4000多畝全是山地。

  仁厚村從過去貧窮、破舊、村情渙散的落後村,如今一下子成為了欣欣向榮的脫貧致富示範村。村支部書記陳明宣用他一心為民的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期一個基層黨員的本色。

  要致富先修路

  多年來由於路的困擾,仁厚村一直沒有繞出發展的彎子,陳明宣當選為村主任後,把修路作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中之重,他深知群眾雨天一腳泥,晴天一身土的實際困難,水果摘下了,路不好運不走,賣不上好價錢;糧食收割時,路不好,不能及時顆粒歸倉;孩子們要上學,路不好,需要家長接送。2008年農村通村公路專案實施以後,他四處奔走,跑專案、爭資金,在上級政府及部門的大力支援下,經過一事一議、農民籌工集勞相結合的辦法,不顧自己身體正生著病,帶領全村百姓,修成了全村29.7公里的村組公路,覆蓋了16個村民組、1020戶、4498人。

  抓產業促增收鼓起群眾“錢袋子”

  過去,仁厚村由於產業發展思路不對,群眾單靠傳統的種畜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群眾收入低,生活普遍困難。陳明宣自2001年擔任村幹部以來,一直就把發展產業視為富民強村的唯一出路,陳明宣當選為仁厚村支部書記後,多年村幹部的工作經驗使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村裡產業要怎麼發展?群眾增收渠道該怎麼拓寬?上任伊始的他就確立了“優果興牧抓建設,勞務輸出促增收”的產業發展思路。在正確思路的引導下,仁厚村產業發展從果業開始,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2008年,國家投資280萬元的仁厚村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在市農科所和縣蠶繭辦有關負責人的指導下,全村進行了1380畝的科學栽桑養蠶規劃,共栽種了138000株桑苗,請了市農技中心高階農藝師凌英、胡明成向農民們講解了科學栽桑養蠶技術和科學種植玉米、油菜技術,並針對仁厚村的生產實際情況,提出了當前應加強桑樹樹型培養、科學修剪、合理施肥等田間管理。向農民們講授了栽桑新技術、養蠶新技術、無公害玉米生產技術、油菜種植新技術,共發放宣傳資料、實用手冊700餘份。培訓結束後,他立即組織農民剷除桑園雜草和實施追肥工作,使當年種桑戶每戶就養上一張蠶繭,戶均增收400-800元。並帶領大家搞好玉米的田間管理,擴大油菜種植面積,增加了農民收入。敬業奉獻模範事蹟材料除此之外,陳明宣還積極探索新產業,2010年該村引進了大棚蔬菜種植,去外面學習取經,聘請專家,新建了大棚蔬菜4畝。2009年以來,全村配套種植了板栗1600畝,水保林1468畝,改變了人居生態環境。此外,還積極鼓勵剩餘勞動力轉移,把勞務輸出當做促進農民增收的重點工作來抓,近年來,仁厚村每年勞務輸出均在900人以上,年增收近1000萬元。正是有了陳明宣和村兩委一班人的艱辛努力,2010年仁厚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900元。

  抓基礎強建設群眾建起新房子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的熱潮中,作為村支書的陳明宣更是敢於創新,他從長遠出發,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在新農村示範建設中,敢出新招。為了解決石筍泥石流滑坡地帶農民的居住問題,經爭取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援,石筍涉及45戶百姓的異地搬遷工程於2009年10月正式啟動,黨總支部的成員們深入群眾中調查研究,制定方案。從工程計劃到選址到方案實施,全程參與。該工程總建築6120平方米,現已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並硬化了院壩1870米,修建了連戶路,修建了30立方米的水池一個,安裝PE管道6662米;安裝了10千伏的變電器一臺,架設了輸電線路3000多米,使該居民點成為尖山鄉第一個新農村建設示範點。

  2009年,得到縣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援,投資42萬元,新建了一幢376平方米的村委會辦公樓,20平方米的食堂,另外修建了圍牆160米,硬化院壩200平方米,並配備了價值兩萬多元的村級活動場所辦公裝置,進一步改善了村委會的辦公條件。在2010年抗旱救災期間,他帶領全村幹部群眾,抗旱救災,身先士卒,共投入抗旱救災的黨員幹部550人,搞好生產自救,積極尋找水源,在祁家灣涼風洞內勘測到水源,修建了20立方米的水池一個,安裝管道2000米,修建了愛心水窖34個,蓄水2740立方米,鋪設PE管道55662米,覆蓋16個村民組,解決了939戶,3965人的飲水安全問題。

  為了豐富全村百姓精神生活,2009年在縣委宣傳部得支援下,該村又修建了120平方米的農家文化大院一個,設定了書櫃、書桌、音響裝置等。自行編排的文藝節目《彝族舞蹈》、《仁厚新貌》等得到了縣領導的好評。正是陳明宣支書的辛勤付出,全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保持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

  如何謀劃發展,帶領百姓脫貧致富,這位村支書時刻都在思考著,對於“十二五”期間的工作,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結合村情,與全村百姓一道制定出了仁厚村“十二五”規劃和經濟發展目標: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計劃生育率達100%,糧食生產達219.65萬斤,人均純收入1900元;發展經濟林果(板栗1600畝、核桃1400畝、蠶桑500畝)3500畝,搞好仁厚村集鎮道路硬化,繼續招商引資,開發5平方公里的硫鐵礦,完成全村20個村民組的通組公路,勞務輸出產業產值達2000萬元。

  辛勤的付出換來了無數的鮮花和掌聲,陳明宣連續三年被評為全鄉優秀村黨支部書記,在當地老百姓口中,更是這樣評價他們的當家人:我村社社通公路,菜地即將修大棚;村道條條將硬化,來年運菜更舒心。“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位一心為民的村支書將本著一心為民的宗旨為全村的老百姓的幸福繼續忘我工作。

  敬業奉獻之星事蹟材料4

  張xx,女,漢族,42歲,19xx年參加工作,現任人社局生育保險股股長兼醫保中心副主任。她工作兢兢業業,自身思想素質過硬,專業技能紮實,多次獲得市、縣先進工作者,市行政服務工作百佳服務標兵,市行政服務工作優質服務標兵,縣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縣十大傑出青年、人社系統先進事蹟等榮譽稱號。

  堅持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人社部門是一個政策性、業務性極強的部門,稍有疏忽,就會給企業、群眾甚至政府造成損失,也會給群眾帶來不必要的誤會。因此,張桂枝自進入人社系統工作以來,不斷深入系統地學習各項勞動保障政策,以及各級領導關於勞動保障工作的講話,將勞動保障的政策熟記於心。把增強自身的業務能力,作為抬高工作新起點、更好為民服務的內在動力,虛心學習身邊的領導、同事豐富的工作經驗,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只要是涉及醫保、生育方面的問題,問到她,她都能運用相關政策規定,準確無誤地給予幫助解決。

  愛崗敬業,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硬要求。社保是視窗單位,更是服務單位。一個細節上的疏漏,就會影響社保系統在群眾中的聲譽、形象和威信,對此,該同志一直以來始終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硬要求。在視窗工作期間,嚴格遵守局內各項管理規定,實行文明用語,規範服務行為,履行好“一次性告知政策”。堅決杜絕了“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不良工作作風。堅持做到了解釋細心、耐心、真情暖人心,不讓群眾多跑路、多費力。

  在視窗工作的四年裡,沒有受到一起投訴,群眾滿意率達到百分之百。在工作中她常接觸到一些老弱病殘的貧困留守老人,透過和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生活中的困難和不便,每年續辦重症慢性病卡時她主動幫他們跑醫院整理材料。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貧困戶鄭述蔭,由於年歲大行動不便,每次他來辦理報銷和換重症慢性病卡時,張桂枝同志都儘自己所能幫他辦好,有時候還利用休息時間幫他跑材料。老人家每次都感動的握著張桂枝同志的手,說她雖然與自己非親非故,但就像自己的女兒一樣,盡心盡力的幫助自己。像這樣讓人感動的敬業事例還有很多。

  xxxx年張桂枝同志從視窗工作人員走上領導崗位,仍然堅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打造優質服務視窗的理念。時刻和同事們一起牢記為民服務的理念,把群眾的滿意率作為日常工作考評的重要標準。在領導的心中,她是好幫手;在群眾的心目中,她是貼心人;在同事的心中,她是好榜樣。

  敬業奉獻之星事蹟材料5

  我家樓前一個小巷子裡有一個修腳踏車的師傅,他在我們這座樓出現之前就在這裡擺攤了,無論春夏秋冬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街角,他十分敬業,每天早早的就開張了,好多顧客都成了他的老朋友。我心裡一直很尊敬他。

  說到敬業,可能我們很多人都會說:“我很敬業的啊!”我原來也是這麼想的,可前幾天我知道了什麼是敬業了,我的同事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什麼是敬業精神。

  輝輝姐(田輝)已是一位準二胎媽媽,七零後已算是高齡產婦了,9月初的預產期,直到今天還一直堅守在她的崗位上,她邊工作邊為我們寫的密密麻麻的工作進度情況、工作思路及存在的問題等,以方便我們以後繼續工作;在雙班例會的時候與部門領導討論人員情況,很認真地提出一部分建議;最讓我佩服的是已經下班了她還在一家一家打電話向勞務派遣業務單位介紹以後與他們聯絡的人暫時換成了誰......

  一個就要離開公司休產假的人,她所做的事情也都是小事,但每一件都讓我震撼。那一天我對這位姐姐肅然起敬,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我明白了真正取得成就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機遇,更重要的還是我們對自己工作的態度,不管你現在的職位是不是令你滿意,而始終要以一種真正的敬業精神去對待每一項具體工作。

  無論你在公司是什麼崗位,敬業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老輩們常說:“一個人要先做人,後做事。”公司就是大家為一個共同目的組織起來的社會組織,身為公司成員就要以公司的目標為目標,盡職盡責,盡心盡力。

  敬業奉獻之星事蹟材料6

  xxx老師今年50週歲,中專學歷,小學高階教師。他1976年參加教育工作,198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工作三十多年來,他以崇高的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精神,盡職盡責,默默奉獻,用汗水和心血譜寫了一曲曲敬業奉獻之歌,先後多次受到上級組織的表彰和獎勵。

  一、愛崗敬業,就認準教書這個理

  教師從事教書育人教育是無尚光榮而神聖的。趙老師三十多年如一日,安貧樂教,默默耕耘,幹一行,愛一行。其間,他也有離開教師崗位幹收入較高工作的機會,但都沒有動搖他堅定幹好教育事業的信心。1988年鄉黨委決定抽他回村當黨支部書記。在當時,當一個村子的書記,無論是經濟收入還是其他各方面的待遇都要比一個民師實惠的多。而他因為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被他婉言拒絕了。親朋好友都說他傻,趙老師說,為了孩子,農村教師先進事蹟我願意當一輩子傻子。改革開放後,趙老師的岳父辭去鄉政府工作,在縣城開公司經營百貨、五金,由於攤子大,急需一位知近親人幫助管理。岳父多次勸他放棄當“孩子王”和總結一起經商,趙老師一口回絕了岳父的請求。岳父一氣之下從外地僱傭了不十分了解的人,由於缺少管理經驗,加上用人不當,結果被騙走幾萬元資金,致使公司倒閉。為此老爺子要和他斷絕關係,夫妻子關係也十分緊張。上世紀九十年代又出現了下海經商熱。趙老師的兩個哥哥三個弟弟都在北京搞建築,一個月掙二、三千元,年末還有萬元的獎金。哥哥弟弟也勸他一起搞建築掙大錢。而作為民師的他,每月工資只有二、三百元,這對於我一個上有老下有小,並且還外欠幾萬元現金的六口之家來說,確實微不足道。面對金錢的誘惑,能不能安於清貧,是繼續當“孩子王”,還是搞建築,對他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此時,很多親朋好友又勸他改行。面對好職位、掙大錢的誘惑,他還是認準教書這個理,絲毫沒有動搖。當民師月掙200元錢,他一干就是二十年。他認為教師的生活雖然清貧,但追求和理想是富有的,體育教師先進事蹟看到孩子們健康成長快樂學習,他再苦再窮也不後悔。

  二、兢兢業業,不幹出點樣不甘心

  俗話說:“知之深,愛之切”。作為班主任,不僅要對全班同學負責,關愛他們的學習、生活,對家庭生活困難的孩子更要給予特別的關愛。那是1999年時,班裡有個同學的父親原是縣百貨公司的職工,下崗後整天待在家裡,因沒錢給孩子交書雜費,就不讓孩子上學了。他知道後多次到家做工作。為了不讓孩子失學,他用自己每月200多元的工資替她交了兩年共四個學期的學雜費、課本費,一直到她小學畢業。如今,這個孩子在職教學習,每次回家見到他都像見到父母一樣,總是那樣親切,是趙老師改變了他的人生。

  他立足崗位,刻苦鑽研業務。他1976年初中沒畢業就回村當了小學教師。他深知要教好學生,光有滿腔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有過硬的業務素質。為此,他利用課餘和寒暑假的時間,學習了小學數學,從三年級開始,逐冊逐頁地做例題、習題。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了小學1-6年級的數學教材教法。又參加函授學習取得了中師學歷。三十多年來,他積極參加校本教研,虛心學習別人的教學經驗,使自己的業務水平過硬,勇於創新,改革教法。自1983年以來一直教畢業班的數學,在每年的上、下學期全縣統考中均佔中心校同年級的前3名,多次獲中心教學質量獎

  從教三十年來,他沒有因個人的事耽誤一天工作。XX年暑期開學,他的侄子考上大學,校址在哈爾濱。孩子沒出過遠門,父親已病逝,只好由他去送。為了不耽誤工作,他只能多花錢,去北京坐特快,兩人多花車費300多元。到校辦完各種手續沒吃飯又往車站趕,沒有座位就從哈爾濱一直站到北京,兩夜沒閤眼。雖然吃了苦,多花了錢,但沒影響週一回校上課,他心裡美滋滋的。

  三、無私奉獻,用花和果來成就事業

  XX年暑期開學,因工作需要他調回東福分校。學校沒電,他主動找村幹部,沒有電錶、保安器他就把自己家的拿出來。XX年至XX年,他任兩個畢業班的數學課和班主任,還擔當學校少先隊輔導員並負責全校德育工作。他的工作量是別人的幾倍,但每項工作都能出色完成,教師先進事蹟演講稿得到領導的肯定和同事的讚揚。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時刻牢記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敬業奉獻。XX年暑期剛搬進教學樓,當時學校的廁所是用荊笆拍子臨時在河套搭建的,四面透亮,他就發動本班學生每人拿來一個塑膠袋,領著學生在放學後把四周圍好,受到全校師生的好評。XX年非典期間,他主動承擔了全校的消毒任務。每天放學後,他背起噴霧器樓上樓下地跑上跑下消毒,每天比別人要晚下班一個多小時,一直堅持到防非結束。XX年為了迎接“普九”複檢,暑假中,他扔下家裡的莊稼活,在學校一干就是二十天,結果自己的承包地泡了荒。自XX年開始,他主動承擔了全校搭爐子任務,利用工作之餘,搭了70多個爐子。取暖後又承擔了大辦公室生爐子的任務,每天要比別人早到一個小時,生好爐子後搞衛生,從沒有間斷過。2011年為迎接省教育複檢,他利用星期日和課餘時間佈置德育展室、少科室,組織隊員製作科技作品上千件,十佳教師先進事蹟從中選出有科技含量的作品三百餘件,分門別類的擺在少科室的展臺上,受到了省、市、縣檢查組的好評和讚揚。

  路在腳下,趙老師為了他所摯愛的教育事業,還在不懈的追求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