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十五團八連詩歌欣賞

回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十五團八連詩歌欣賞

  一、

  偏遠,

  破舊。

  在初夏的陽光照耀下,

  寧靜得有些出奇。

  呀,怎麼連隊中心竟是一片灌木和雜草。

  沒錯!那裡就是禮堂的位置,你沒了…。

  不,在我的心中會永遠儲存你的影像。

  那幾溜排子房還在那兒?

  對了!穿鞋帶帽,男左女右,

  只是被新主人加了院子,

  顯得有些凌亂無方。

  馬號、拖拉機房,糞班,還有菜園,

  我使勁地尋找著它們的模樣。

  啊,還是那片熟悉的土地,

  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稀奇的地方。

  二、

  紅色,

  當年。

  一聲令下“知識青年到農村去”!

  我們告別了城市,滿載著青春的熱血來到了這裡。

  種糧、放牧、挖渠、打坯。

  是黃河水養育了我們,

  我們也無私地把青春的汗水灑在了這塊土地上。

  淚水、汗水編織著一個個動人的青春的故事。

  她們就是她們,身材高挑兒,漂亮的臉蛋用不著加任何修飾。

  他們就是他們,身材魁梧,用身體擋住了決了口子的大堤。

  他們冒著違反紀律的危險相愛了。

  三、

  藍天,

  白雲。

  我們踏著生了痂的鹽鹼地,跨過一條長滿雜草乾枯的水渠來到了烏加河的岸邊上。

  我對我的愛人說:我在這裡遊過泳,也曾釣過魚。

  你看,那就是揚水站。雖然只剩下地基。

  你瞧,就是這條渠它把揚水站的水排到烏加河裡去。

  我站在那黃色乾硬的渠背上,彷彿是在睡夢中,

  不是夢!

  我真的又見到了那幾簇熟悉的死不了的枳機草。

  河水已經不多了,已不可能游泳,但它還在流淌著,像是訴說著當年的故事。

  勞改犯,兵團戰士,現役軍人,復員軍人他們是同一戰壕的戰友

  共同在那裡戰天鬥地。

  四、

  相機,

  拍照。

  一群羊,一隻驢拉著車。

  這裡是醫院,那裡是機修連,

  老房子還在,你瞧,團部的供銷社依然豎立在那條寬闊路邊上。

  小學校已變成了木材加工廠,

  副業連,連同那高高的磚窯已全然不見。

  我坐在汽車裡,走在那條從團部到八連的黃土路上,

  仍舊還是那麼遙遠。

  一條新建的鐵路高架橋從它腰部飛過去,

  一下子斬斷了我記憶。

  我根本不想拍照它,它卻過來搶眼。

  說什麼我也得去四連那裡看看,因為老邢頭兒也搬到了那個連。

  記得那路邊曾是冬天儲存餵豬的`胡蘿蔔窖。

  有多少次我曾偷吃過那香甜的胡蘿蔔來充飢解饞。

  還是那低矮的草坯房,

  一排草捆上抹著泥巴的房頂跟原來一個樣。

  老邢你還記得我嗎?

  記得!安玉海。

  他已是八十二歲的老人,嗓音還是那麼洪亮。

  當然他是馬號的老把式了。

  他說這兒以後就歸地方了,縣裡已經來人測量準備修路了。

  老人的眼睛裡迸發出火一樣的光芒。

  老人的希望不正是我們所希望的嗎!

  我坐在車上回過頭望著這塊熟悉的土地,

  你是聖地嗎?不是。你是故鄉嗎?也不是。

  但我知道,每一個在這裡生活和戰鬥過的兵團戰士都要回來見見你!

  那是因為我們的青春曾在這裡閃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