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的詩歌內容賞析

顧城的詩歌內容賞析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詩歌吧,詩歌能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受到語言的觸動。什麼樣的詩歌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顧城的詩歌內容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顧城的詩歌內容賞析1

  別

  顧城

  在春天,

  你把手帕輕揮,

  是讓我遠去,

  還是馬上返回?

  不,什麼也不是,

  什麼也不因為,

  就像水中的落花,

  就像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風能體會,

  只有嘆息驚起的彩蝶,

  還在心花中紛飛……

  一九七九年六月

  賞析:

  這首詩發表在1980年的《星星》詩刊第三期上,是一首抒情色彩較濃重的愛情詩。詩中主要抒寫了“我”在與戀人分別時,在“她”揮手的瞬間,難以言傳的失落感。

  詩歌開頭兩句描寫的是“別”的情景,構築了“別”的形象。隨即詩人便捕捉住這一瞬間的感覺。抒寫由此而生髮的聯想和幻覺,展現了分別時,“我”以目中的彷徨和迷惘。同時,也從側面暗示了“我”與“她”之間的深沉的戀情。分手是無因的,離別是無由的,然而這無因無由的分別終歸還是有因由。這便是命運。就象自然界的水中飄蕩的落花,花朵沾染的露珠一樣,是自然而自然的。詩境至此,便脫出紛繁複雜的塵世,進入了一個靜謐、透明、單純、和美的天國中去了,達到了生命與自然、靈魂和本體高度和諧的'境界,迷惘變得明朗,感傷變得平靜,失落變得無謂。“別”是命運的安排,是自然的註定。但是這心平氣和的自語給人留下的還是有些個無可奈何的隱痛和哀怨,更進一步增加了“我”的迷惘、彷徨與傷感。心有大感而無言,也無須言。壓抑便會有幻覺,感傷總想有超脫,這便是“只有嘆息驚起的彩蝶在心花中紛飛”。而彩蝶只不過是往日的戀情與未來憧憬在潛意識中的象徵而已,對失去的舊情的深切依戀和對未來飄渺無望的希冀便是這“彩蝶紛飛”的真切內涵。詩文至此,嘎然而止,而心中的離愁別緒卻縈繞往返,撞蕩迴流。

  本詩作者以其獨特而敏銳的心理感受,藉助蒙太奇手法組合,抒寫了“別”時瞬間捕捉到的豐沛感覺,造成意象的撞擊和迅速轉換,激發人們用豐富想象來填補大幅度跳躍而留下的空白,從而擴大了詩的容量。詩的結構勻稱、節奏明快,情思的流動,語言的清新純淨,則體現了詩人獨特的詩風。

  顧城的詩歌內容賞析2

  憂天

  我仰望著夜空,

  感到一陣驚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會變成流星,

  無依無附在天宇飄行。

  哦,不能!

  為了拒絕這種“自由”,

  我願變成一段樹根,

  深深地扎進地層。

  賞析:

  詩人頭頂著天空,腳踏著柔軟的土地,他看見道路在自己腳下彙集,而春天在自己手中生長。

  他是一棵樹,樹根牢牢地抓著大地,卻伸開長長的樹枝去撕裂天空,他戳開了幾個微小的窟窿,它們透出了天外的光亮,被叫作月亮和星星。

  詩人顧城正是走在荒茫的大地上,才寫出了詩,而不是一腳踏空,漂行在宇宙裡,美景都來不及駐足,深情都來不及去珍惜,就被推往下一航道。宇宙如此廣大,足夠人心馳騁,但人身渺小,需站在某一個支點上,才能從心出發,去看見世界的廣大。

  所以顧城說:“我認為大詩人首先要具備的條件是靈魂;一個永遠醒著、微笑而痛苦的靈魂,一個注視著酒杯、萬物的反光和自身的靈魂,一個在河岸上注視著血液、思想、情感的靈魂,一個為愛驅動、與光同在的靈魂,在一層又一層物象的幻影中前進。

  人類的電流都聚集在他身上,使他永遠臨近那個聚變、那個可能的工作——用一個詞把生命從有限中釋放出來,趨向無限;使生命永遠自由地生活在他主宰的萬物之中——他具有造物的力量。

  除了這個最重要的自身條件外,無疑還需要許多其他條件,使靈魂生長和顯示。需要土壤、音樂、歷史、濃烈而純美的民族之酒,需要語言,沒有一種在大峽谷中發出許多回聲的語言,成功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為紮根於人類的土壤,詩人才有迸發到宇宙成流星之光的力量,阿基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翹起地球,但是宇宙虛空,何處去找這個支點。如果人心以地球為支點,就能翹起宇宙星辰,所以,從地球出發,人類一步步走到了月球,走到了火星,走到了更遙遠的虛空……

  因此顧城,他仰望星空,他沒有墜入其中的渴望,他很清醒,說是我們抬高了星辰的位置,決定從下邊仰望它們,我們想在下邊居住。

  然後,我們就看見詩人的樹,枝條在空中伸展,“一千枚思想的果實在夕陽中垂落,漸漸,漸漸,漸漸,吸引了痛苦的土地”……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