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詩歌的歷史價值

乾隆詩歌的歷史價值

  據不完全統計,乾隆所寫詩作已有40000多首,這意味著在乾隆88年的人生中,每天都要寫約1.3首詩,而《全唐詩》共有兩千多位作者,也不過四萬多首詩,乾隆以一人之力就超過了。據說他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人,也是全世界古往今來寫詩最多的人。

  但遺憾的是,乾隆那麼多詩,竟然沒有一句留傳開來,從來沒有被文學史提及,更沒人在意他曾是一個高產的詩帝。

  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記,乾隆帝當時已有詩作39340首(另說四萬餘首)。另據鄭鶴聲著《中國文獻學概要》載,乾隆“御製詩至十餘萬首,所作之多,為陸放翁(即陸游)所不及。”

  在流傳千古的大詩人中,陸游可謂很高產了。

  陸游終年85歲,留下詩作9300餘首。根據統計,所存9300多首詩作在46歲入蜀前200首左右,入蜀後至64歲削官,有詩2400餘首,從回故鄉到逝世有詩6500首。如果說陸游84歲壽終,平均3天寫一首詩。

  楊萬里年79歲,現存詩4200餘首,代表作有《除夕》、《過揚子江》、《憫農》等多首流傳於世。

  再往前看,“詩聖”杜甫終年58歲,留存詩歌1400餘首,留下了《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麗人行》、《春望》、《望嶽》、《兵車行》、《石壕吏》、《春夜喜雨》、《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等千古名句,他的詩歌,不論男女老少,被世世代代所銘記。

  李白終年61歲,現存詩歌990多首,千古流傳的代表作品有《蜀道難》,《行路難》,《夢遊天姥吟留別》、《長幹行》,《子夜吳歌》、《望廬山瀑布》等,他將盛唐詩歌氣象推向了極致。

  和古代帝王相比,粗人劉邦吼出一首《大風歌》,留傳至今;曹操一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家喻戶曉。

  隋煬帝楊廣“如何漢天子,空上單于臺”一句被歷來傳頌;南唐後主李煜更是寫詞大家。

  遼道宗耶律洪基的《題李儼黃菊賦》“昨日得卿黃菊賦,碎剪金英填作句。至今襟袖有餘香,冷落西風吹不去。”口碑也不賴。

  但乾隆的詩歌,實在找不出讚賞的人。

  金庸先生還曾以辛辣的語言諷刺了乾隆的詩,斥之曰連秀才都不如,認為乾隆的墨寶玷汙了當世之作,玷汙了各大名勝古蹟。金庸在小說《書劍恩仇錄》裡寫道,“他(指乾隆)最愛賣弄才學,這次南來,到處吟詩題字,唐突勝景,作踐山水。”

  故宮專家透露,故宮很多文物上也有乾隆題寫的'詩作,“在我看來,他的詩作對他來說就像我們現代人的‘微博’‘微信’一樣。”

  從詩的內容上看,乾隆寫的是紀實詩,記當天或某個時期的事件以及國家大事,幾乎每一句後面都有一個“注”(即這句詩的意思),所以篇幅比較長。

  很多學者都認為,乾隆的詩歌質量不高,但他是皇帝,他說好,沒人敢說不好,由於為高權尊,也許在世的時候少不了溜鬚拍馬,但死後文學史並沒有講情面。

  綜合來看,乾隆的詩歌歷史價值大於藝術價值,他記錄的國家大事以及宮廷內幕,是研究歷史極好的素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