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見外弟又言別》原文及譯文
《喜見外弟又言別》原文及譯文
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指古代中國人創作的詩歌作品。廣義的古詩包括詩、詞、散曲,狹義的古詩僅指詩,包括古體詩和近體詩。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喜見外弟又言別》原文及譯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喜見外弟又言別》原文:
李益〔唐代〕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喜見外弟又言別》譯文:
在社會動亂中離別了十年後,竟然在長大成人時意外相逢。
初見不相識還驚問名和姓,稱名後才想起舊時的面容。
說不完別離後世事的變化,暢談停止時已聽到黃昏寺院的鳴鐘。
明日你又要登上巴陵古道,秋山添憂愁不知又隔幾重?
《喜見外弟又言別》賞析:
此詩描寫了詩人同表弟在亂離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話別的傷感場面,抒發了真摯的至親情誼和人生聚散離合無定的感慨,從側面反映了動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全詩用凝鍊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生動的細節,典型的場景,層次分明地再現了社會動亂中人生聚散的獨特一幕,具有強烈的生活真實感。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開門見山,介紹二人相逢的背景。這裡有三層意思:一是指出離別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說明這是社會動亂中的離別。它使人想起,發生於李益八歲到十六歲時的安史之亂及其後的藩鎮混戰、外族入侵等戰亂。三是說二人分手於幼年,“長大”才會面,這意味著雙方的容貌已有極大變化。他們長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頗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現出這次重逢的戲劇性。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正面描寫重逢。他們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寫的“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中的情景顯然不同。互相記憶猶新才可能“疑夢”,而李益和表弟卻已經對面不能相認了。看來,他們是邂逅相遇。詩人抓住“初見”的.一瞬間,作了生動的描繪。面對陌生人,詩人客氣地詢問:“貴姓?”不由暗自驚訝。對一個似未謀面者的身份和來意感到驚訝。
“稱名”和“憶舊容”的主語,都是作者。經過初步接談,詩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來就是十年前還在一起嬉戲的表弟。詩人一邊激動地稱呼表弟的名字,一邊端祥對方的容貌,努力搜尋記憶中關於表弟的印象。
詩人從生活出發,抓住了典型的細節,從“問”到“稱”,從“驚”到“憶”,層次清晰地寫出了由初見不識到接談相認的神情變化,繪聲繪色,細膩傳神。而至親重逢的深摯情誼,也自然地從描述中流露出來,不需外加抒情的筆墨,已經為讀者所領略了。
頸聯“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表現了這傾訴別情的場面。分手以來千頭萬緒的往事,詩人用“滄海事”一語加以概括。這裡化用了滄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間個人、親友、社會的種種變化,同時也透露了作者對社會動亂的無限感慨。
兩人熱烈地交談,從白天到日暮才停下話音。敘談時間長,正表明他們情誼的深長。“暮天鍾”並不是單純作為日暮的標誌而出現的。它表明二人敘談得十分入神,以至顧不上觀望天色的變化,也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只有遠處傳來寺院的鐘聲,才使他們意識到原來已是黃昏。作者在這一聯,避實就虛,擇取了敘舊時間很長這個側面,表現出二人歡聚時的熱烈氣氛和激動心情。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明日”,點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嶽陽)的道路,這裡提示了表弟即將遠行的去向。“秋山又幾重”則是透過重山阻隔的場景,把新的別離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用“秋”形容“山”,於點明時令的同時,又隱蘊著作者傷別的情懷。從宋玉開始,就把秋天同悲傷聯絡在一起了。“幾重”而冠以“又”字,同首句的“十年離亂”相呼應,使後會難期的惆悵心情,溢於言表。
這首詩不以奇特警俗取勝,而以樸素自然見長。全詩以凝鍊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生動的細節,典型的場景,層次分明地再現了社會動亂中與親人久別後不期而遇又匆匆離散的場面,抒寫了親人間真摯的情誼,也表現了動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無奈。詩人借時事動亂中人生聚散的獨特一幕,表達出無盡的詩情。
《喜見外弟又言別》創作背景:
此詩當作於安史之亂之後的藩鎮割據時期。唐代自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年)爆發安史之亂,至公元763年(唐代宗廣德元年)結束,旋即大大小小的戰爭時斷時續,一直延續到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785年)才大體告一段落,歷時三十年。此詩就是在這種動亂的社會背景下創作的。
作者簡介:
李益(約750—約830),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於七絕。
詞句註釋
⑴外弟:表弟。言別:話別。
⑵十年離亂:在社會大動亂中離別了十年。離亂:一作“亂離”。
⑶一:副詞。可作“竟然”或“忽而”解。
⑷“問姓”兩句:“問姓”與“稱名”互文見義。
⑸別來:指分別十年以來。來,後也。滄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變化,有如滄海變桑田,桑田變滄海那樣。
⑹語罷:談話停止。暮天鍾:黃昏寺院的鳴鐘。
⑺巴陵:即嶽州(治今湖南嶽陽),即詩中外弟將去的地方。
名家點評
宋·範晞文《對床夜語》:“馬上相逢久,人中欲認難”,“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皆詩人會故人詩也。久別倏逢之意,宛然在目,想而味之,情融神會,殆如直述。前輩謂唐人行旅聚散之作,最能感動人意,信非虛語。
明·陸時雍《詩鏡總論》:盛唐人工於綴景,惟杜子美長於言情。人情向外,見物易時自見難也。司空曙“乍見翻疑夢,想悲各問年”,李益“問姓驚初見,稱名識舊容”,撫衷述懷,罄快極矣。因之思《三百篇》,情緒如絲,繹之不盡,漢人曾道隻字不得。
清·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司空文明每作得一聯好語,輒為人壓佔。如“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可謂情至之語;李益曰:“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則情尤深,語尤愴,讀之幾於淚不能收。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一氣旋折,中唐詩中僅見者。
清·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形容刻至(“問姓”二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