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的詩句鑑賞
《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的詩句鑑賞
【詩句】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出處】唐·盧綸《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其三》。
【意思】不見月亮的夜晚,大雁高飛, 單于趁著黑夜逃跑。要率領輕騎去追 趕,一路大雪落滿了將士背掛的弓刀。 單(chán)於:本指漢朝時匈奴的最高統 治者,後泛指北方少數民族的首領。遁 (dùn):逃走。將(jiàng):率領。輕騎:輕 裝快捷的騎兵。
【鑑賞1】
這首小詩以極 簡潔的筆觸,勾勒了一幅雪夜追敵的畫面。首句點明時間,渲染氣氛, 以雁飛旁襯敵人逃遁。三四句極寫行軍的艱辛。看,出征輕騎在集合的 瞬間,大雪已落滿弓刀,那麼征途的勞苦,戰士的氣概,當然就不言而 喻了。詩句雖未交代結果,但唯其如此,才能收到言有盡、意無窮的藝 術效果。
注: 單于,匈奴首領之稱,這裡泛指當時騷擾邊塞的少數民族的 首領。將,率領。輕騎,裝備輕便的騎兵。
【鑑賞2】
於:古代匈奴王,這裡代指 入侵者的首領。這詩寫的是邊塞的 戰爭,漆黑沉寂的邊塞夜晚,敵軍 悄然遁逃了。一支英勇的輕騎兵察 覺後,欲將追擊。然而邊塞的大雪 瞬間落滿了戰士們的.弓和刀。全詩 雄壯豪放,充滿英雄氣概。藝術上 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給人以不盡 的遐想和回味。
【用法例釋】用以形容軍人佩帶武 器,在冰天雪地裡追擊敵人或行軍巡邏 的情景。[例]突然,在銀光閃閃的大地 上,發現了一行戰馬的足跡,它們零亂 地通向森林,通向草原,通向界碑。你 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月黑雁飛高,單于 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那 樣的詩句。(祁生《足跡》)
【全詩】
《和張僕射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註釋】
①單于:漢北方匈奴的最高統帥,這裡指代中唐時期北部少數民族的首領。
【鑑賞】此詩寫追趕逃敵,氣魄雄豪,有盛唐氣象。首二句“月黑”,言無光;“飛高”, 言無聲。這就寫出了敵人悄悄逃竄之情狀。“單于”,敵酋也,代侵略者,“夜遁逃”,可 見敵軍之徹底崩潰也。後二句言,察覺敵人逃竄之行動,立即率輕騎出動的情形,既寫 出了將軍指揮的果決,也表現了戰士出擊氣氛之熱烈。詩人未寫戰事的高潮和結果, 而只寫準備追擊的場面,猶如箭在弦上而不發,更有吸引人的力量。這種神龍見首不 見尾的寫法,更富趣味和魅力,能逗引讀者的聯想與想象。俞陛雲曰:“而弓刀雪滿,未 得窮追,見漠北之嚴寒,防邊之不易也。”(《詩境淺說》)此解,亦可表明我方勢力之強也。
【賞析】
詩歌的題目全稱是《和張僕射塞下曲》,是六首組詩,這裡選的是其三,形式是五絕。
這首詩敘事只敘結尾,沒有過程;不寫如何激戰,只寫敵人潰逃;寫追擊只寫出發那一瞬間的場景;寫場景不寫全部,只特寫大雪飛落在戰士們的刀和弓上的鏡頭;也不交代猛追逃敵的結果,敵人首領究竟抓住沒有,似乎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全詩表現的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取得了勝利。這是展現英雄氣概,高揚英雄主義精神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