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夏天的古詩精選

關於夏天的古詩精選

  引導語、四季各有各的美,那麼其中有哪些是寫夏天的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關於夏天的古詩,歡迎閱讀!

  一、《忸村》

  杜甫(唐)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須惟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二、《遊赤石進帆海》

  謝靈運(南朝)

  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宿淹晨暮,陰霞屢興沒。

  周覽倦瀛壖,況乃陵窮髮。

  川后時安流,天吳靜不發。

  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

  溟漲無端倪,虛舟有超越。

  仲連輕齊組,子牟眷魏闕。

  矜名道不足,適己物可忽。

  請附任公言,終然謝天伐。

  三、《約客》

  趙師秀(南宋)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四、《觀刈麥》

  白居易(唐)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五、《山亭夏日》

  高駢(唐)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六、《夏日登車蓋亭》

  蔡確(宋)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附加閱讀:《夏日登車蓋亭》賞析

  蔡確於嘉祐四年(1059年)中進士。積極支援王安石變法,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右丞相)。神宗死,哲宗繼位。元祐元年(1086年),罷知陳州。元祐二年(1087年)因為“軍器監之獄”受其弟蔡碩牽連,被貶知安州(湖北安陸),[2]夏日登車蓋亭,作了十首詩,此其第二首。《堯山堂外記》載:“時吳處厚箋註以聞,其略雲:五篇涉譏諷。‘何處機心驚白馬,誰人怒劍逐青蠅’——以譏讒譖之人;‘葉底出巢黃口鬧,波間逐隊小魚忙’——譏新進用事之臣;‘睡起莞然成獨笑’——方今朝廷清明,不知確笑何事。”

  這首詩,著意刻畫了作者貶官後的閒散之態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而詩人的'另一首詩說:“公事無多客亦稀,朱衣小吏不須隨。溪潭直上虛亭裡,臥展柴桑處士詩”就是對他那種官冷事閒生活的寫照。不過,它沒有這首詩寫得委婉深切。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紙屏”,即紙屏風,以藤皮繭紙製成,取其雅緻通風,屏上常以梅花蝴蝶為飾。這兩句說:遊亭之後,便躺在紙屏遮擋的石枕、竹方床上,然後看了一會兒陶淵明的詩(“臥展柴桑處士詩”),感到有些倦怠,便隨手拋書,美美地睡了一覺。詩人是“夏日登車蓋亭”的,因而,讀了“紙屏、石枕、方竹床”,使人頓覺氣清意爽;讀了“手倦拋書、午夢長”,頓見詩人閒散之態;並且從“午夢長”中,還透出一點半隱半露的訊息,這要聯絡下文來理解。

  “睡覺莞然成獨笑”,夢醒之後,詩人卻要“莞然”一笑。詩人所讀的書,是“柴桑處士詩”;詩人所作的夢,也是耕樵處士之夢;夢中是處士,醒來是謫官,他想想昔為布衣平民(“持正年二十許歲時,家苦貧,衣服稍敝。”事見《懶真子》),鴻運一來,金榜題名,仕途廿載,官至丞相,後來天翻地覆,謫居此地,如同大夢一場。詩人“莞然獨笑”,是在“午夢長”中有所妙悟,從而領略到人生如夢,富貴如雲煙。由此,他想到了歸隱;想到歸隱,馬上便有隱者的呼喚——“數聲漁笛在滄浪”。而聽到了“數聲漁笛”,他的歸隱之情就更加迫切了。

  唐代詩人王維寫過一首《酬張少府》:“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這首詩一方面明示作者“萬事不關心”,一方面又描摹了他聆聽“漁歌入浦深”的情狀,所以歸隱的題旨比較明顯。而蔡確這首詩,卻僅以“莞然獨笑”、“數聲漁笛”揭示主旨,這就比王維之詩更形委婉;更具韻外之致和味外之旨。《楚辭·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復與言。”王逸《楚辭章句》注:“水清,喻世昭明,沐浴,升朝廷也;水濁,喻世昏暗,宜隱遁也。”描寫閒散生活,抒發歸隱之志,不滿社會現實,便是這首詩的主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