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景詩鑑賞
關於寫景詩鑑賞
寫景詩鑑賞
1.把握形象的特徵和寓意。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把握詩歌意象,意象是指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意象對於意境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讀者進入詩歌的意境總是從感受意象開始的。
詩人對意象的選取與描繪,正是作者主觀感情的流露,因此,鑑賞詩歌時,抓住意象並反覆揣摩、體味,是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從而順利進入詩歌意境的關鍵。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寫道:“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曲疊用九個名詞,描寫了富有特徵而又互有聯絡的景物,並以概括而巧妙的藝術構思組成一幅瀰漫著陰冷氣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陽圖。暮色思歸的烏鴉,安逸自適的人家,旅途勞頓的老馬,烘托出浪跡天涯的遊子思念故鄉、彷徨悲苦的情懷。曲中九個名詞正是九個意象,每一個意象都牽連著作者的.那份羈旅愁思,它們有機地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這種看似簡單的意象組合,卻出人意料地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而成為元曲中的絕唱。
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露總是白的,今夜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更明,因為思家。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的思念。古詩意象往往寓繁於簡,寓萬於一,以高度濃縮的藝術形象誘發想像,產生奇特的審美效果。
2.體味詩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透過描寫景物來抒發感情,是中國古典詩的一大特色,寫景詩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經詩人攝入筆端,就必然帶上了詩人的感情色彩,為表達詩的特定情感服務。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於景,等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詩。煙花含愁,孤帆載憾,天際碧水帶走詩人的無盡思念。詩人的惜別之情,從每一個畫面中滲透出來。
3.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的情感。
一般的寫景詩,字裡行間透露出的情感都是比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純粹是寫景的小詩,就不那麼好理解了。這就要求我們對作者的身世、當時的時代背景有一定的瞭解,即知人論世,才可能準確地領會詩人寫景所表現出的情感。
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一首寫景詩,該詩是柳宗元被貶永州之後,借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寄託自己孤傲不羈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苦悶和憤恨之情。
4.分析詩歌的寫作技巧和語言特色。
寫景的方法有很多,鑑賞時應注意寫景的常見方法和技巧。
理解和說明描寫景物的技巧,如虛實結合(“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語言運用方面,既要學會欣賞盛唐詩人所描寫的雄渾壯麗的景象,如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又要善於體會詩人細緻入微的觀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此外,還要注意詩人錘鍊語言的功夫,杜甫《蜀相》的頷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包含了詩人無盡的感慨,庭草自春,何關人事;新鶯空囀,只益傷情。老杜一片詩心,全在此處凝結。滿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難言;數聲嚦嚦黃鳥,荒涼之境無限。詩人面對古廟荒庭,想起諸葛亮鞠躬盡瘁,一生志業,六出祁山,五丈原頭,秋風蕭瑟,大星隕落……想到此間,詩人老淚縱橫,對一代名相充滿了敬仰、惋惜之情。
從白雲繚繞的山峰、參天的古木、迴響在空谷中的隱隱的鐘聲、幽僻的小徑、嗚咽的泉水等意象中,把握詩人所描繪的荒僻、幽靜的意境,從而理解詩人恬靜的心境。為表現環境的幽冷,王維突出入耳的泉聲和觸目的日色,“咽”字下得極為準確、生動;山中危石聳立,流泉自然不能輕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間艱難地穿行,彷彿痛苦地發出幽咽之聲。由於山深林密,日光顯得有些陰森,這情狀,豈能不覺“冷”?只要我們能從整體上抓住意象,分析意境,切中要害是不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