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邊塞詩的選篇

關於邊塞詩的選篇

  邊塞詩又稱出塞詩,是以邊疆地區漢族軍民生活和自然風光為題材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邊塞詩選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譯文

  乘單車想去慰問邊關,路經屬國已過居延。

  千里飛蓬也飄出漢塞,北歸大雁正翱翔雲天。

  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到蕭關遇到偵候騎士,告訴我都護已在燕然。

  註釋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邊塞。使:出使。

  ⑵單車:一輛車,車輛少,這裡形容輕車簡從。問邊:到邊塞去察看,指慰問守衛邊疆官兵。

  ⑶屬國:有幾種解釋:一指少數民族附屬於漢族朝廷而存其國號者。漢、唐兩朝均有一些屬國。二指官名,秦漢時有一種官職名為典屬國,蘇武歸漢後即授典屬國官職。唐人有時以“屬國”代稱出使邊陲使臣。居延:地名,漢代稱居延澤,唐代稱居延海,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境。又西漢張掖郡有居延縣(參《漢書·地理志》),故城在今額濟納旗東南。又東漢涼州刺史部有張掖居延屬國,轄境在居延澤一帶。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維路過居延。然而王維此次出使,實際上無需經過居延。因而林庚、馮沅君主編《中國曆代詩歌選》認為此句是寫唐王朝“邊塞遼闊,附屬國直到居延以外”。

  ⑷徵蓬:隨風飄飛蓬草,此處為詩人自喻。

  ⑸歸雁:雁是候鳥,春天北飛,秋天南行,這裡是指大雁北飛。胡天:胡人領空。這裡是指唐軍佔領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處大約是指涼州之北沙漠。孤煙:趙殿成注有二解:一雲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狼糞,“其煙直而聚,雖風吹之不散”。二雲塞外多旋風,“嫋煙沙而直上”。據後人有到甘肅、新疆實地考察者證實,確有旋風如“孤煙直上”。又:孤煙也可能是唐代邊防使用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雲:“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鎮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煙一炬,謂之平安火。”

  ⑺長河:指流經涼州(今甘肅武威)以北沙漠一條內陸河,這條河在唐代叫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蕭關:古關名,又名隴山關,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候騎:負責偵察、通訊騎兵。王維出使河西並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之意,非實寫。

  ⑼都護:唐朝在西北邊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護府,其長官稱都護,每府派大都護一人,副都護二人,負責轄區一切事務。這裡指前敵統帥。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國杭愛山。東漢竇憲北破匈奴,曾於此刻石記功。《後漢書·竇憲傳》:憲率軍大破單于軍,“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餘里,刻石勒功,紀漢威德,令班固作銘。”這裡代指前線。

  ⑽“單車”兩句:一作“銜命辭天闕,單車欲問邊”。

  ⑾候騎:騎馬偵察兵。

  賞析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六。下面是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原首都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張燕瑾先生對此詩賞析。

  《使至塞上》描繪了塞外奇特壯麗風光,表現了詩人對不畏艱苦,以身許國守邊戰士愛國精神讚美;此詩敘事精練簡潔,畫面奇麗壯美。

  “單車欲問邊”,輕車前往,向哪裡去呢——“屬國過居延”,居延在今甘肅張掖縣西北,遠在西北邊塞。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像隨風而去蓬草一樣出臨“漢塞”,像振翮北飛“歸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流在外遊子,這裡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激憤和抑鬱。與首句“單車”相呼應。萬里行程只用了十個字輕輕帶過。

  然後抓住沙漠中典型景物進行刻畫:“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最後兩句寫到達邊塞:“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到了邊塞,卻沒有遇到將官,偵察兵告訴使臣:首將正在燕然前線。

  詩人把筆墨重點用在了他最擅勝場方面——寫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見數行歸雁北翔,詩人即景設喻,用歸雁自比,既敘事,又寫景,一筆兩到,貼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寫進入邊塞後所看到塞外奇特壯麗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近人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名句。邊疆沙漠,浩瀚無邊,所以用了“大漠““大”字。邊塞荒涼,沒有什麼奇觀異景,烽火臺燃起那一股濃煙就顯得格外醒目,因此稱作“孤煙”。一個“孤”字寫出了景物單調,緊接一個“直”字,卻又表現了它勁拔、堅毅之美。沙漠上沒有山巒林木,那橫貫其間黃河,就非用一個“長”字不能表達詩人感覺。落日,本來容易給人以感傷印象,這裡用一“圓”字,卻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感覺。一個“圓”字,一個“直”字,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景象,而且表現了作者深切感受。詩人把自己孤寂情緒巧妙地溶化在廣闊自然景象描繪中。《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香菱學詩裡說那段話可算道出了這兩句詩高超藝術境界。

  2、《隴頭吟》

  長安少年遊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大小百餘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空盡海西頭。

  譯文

  長城少年是仗義輕生俠客,夜裡登上戍樓看太白兵氣。

  隴山上明月高高照臨邊關,隴關上行人夜晚吹起羌笛。

  關西地區來老將不勝悲愁,駐馬傾聽笛聲不禁老淚橫流。

  身經大大小小百餘次戰鬥,部下偏將都被封為萬戶之侯。

  蘇武歸漢後只被拜為典屬國,節上旄頭徒然落盡北海西頭。

  註釋

  ⑴隴頭吟:漢代樂府曲辭名。隴頭,指隴山一帶,大致在今陝西隴縣到甘肅清水縣一帶。

  ⑵長安:一作“長城”。遊俠:古稱豪爽好結交,輕生重義,勇於排難解紛人。《韓非子·五蠹》:“廢敬上畏法之民,而養遊俠私劍之屬。”

  ⑶戍樓:邊防駐軍瞭望樓。南朝梁元帝《登堤望水》詩:“旅泊依村樹,江槎擁戍樓。”太白:太白星,即金星。古人認為他主兵象,可據以預測戰事。

  ⑷隴頭:隴山。借指邊塞。南朝宋陸凱《贈范曄詩》:“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迥(jiǒng):遠。

  ⑸行人:出行人,出征人。《管子·輕重己》:“十日之內,室無處女,路無行人。”

  ⑹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漢書·蕭何傳》:“關中搖足,則關西非陛下有也。”

  ⑺駐馬:使馬停下不走。唐蔣吉《高溪有懷》詩:“駐馬高溪側,旅人千里情。”

  ⑻麾下:即部下。《史記·秦本紀》:“繆公與麾下馳追之,不能得晉君。”偏裨(pí):偏將,裨將。將佐通稱。《漢書·馮奉世傳》:“典屬國任立、護軍都尉韓昌為偏裨,到隴西,分屯三處。”

  ⑼典屬國:漢代掌藩屬國事務官職。品位不高。

  ⑽節旄:旌節上所綴犛牛尾飾物。《漢書·蘇武傳》:“(蘇武)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指旌節。落盡:一作“空盡”,一作“零落”。海西:一作“海南”。

  賞析

  此詩一、二兩句,先寫一位充滿遊俠豪氣長安少年夜登戍樓觀察“太白”(金星)星象,表現了他渴望建立邊功、躍躍欲試壯志豪情。起句很有氣勢。然而,底上突然筆鋒一轉,順著長安少年思緒,三、四句緊接著出現了月照隴山遠景:悽清月夜,荒涼邊塞,在這裡服役“隴上行人”正在用嗚咽笛聲寄託自己愁思。如果說,長安少年頭腦裡裝是幻想;那麼,隴上行人親自經受便是現實:兩者差別非常懸殊。寫到這裡,作者筆鋒又一轉:由吹笛隴上行人,引出了聽笛關西老將。承轉也頗頓挫有力。這位關西老將“身經大小百餘戰”,曾建立過累累軍功,這正是長安少年所追求目標。然而老將立功之後並沒有好結果。部下偏裨副將,有已成了萬戶侯,而他卻沉淪邊塞。關西老將聞笛駐馬而不禁淚流,這當中包含了無限辛酸苦辣。這四句,是全詩重點,寫得悲愴鬱憤。詩中雖未明言關西老將會有如此悲劇遭遇原因,但最後引用了蘇武典故,是頗含深意。蘇武出使匈奴被留,在北海邊上持節牧羊十九年,以致符節上旄繐都落盡了,如此盡忠於朝廷,報效於國家,回來以後,也不過只做了個典屬國那樣小官。表面看來,這似乎是安慰關西老將話,但實際上,引蘇武與關西老將類比,恰恰說明了關西老將遭遇不是偶然、個別。功大賞小,功小賞大,朝廷不公,古來如此。這就深化了詩主題,賦予了它更廣泛社會意義。

  在詩中,作者寫到“長安少年”、“隴上行人”、“關西老將”這三類人物,寫到戍樓看星、月夜吹笛、駐馬流淚這三種邊塞生活場景。悽清月夜,荒涼邊塞,嗚咽笛聲,悲愴將士,構成了一種寂寞悲涼意境,反映了唐代邊塞生活艱苦。在十句詩中,作者這三種類型人物,三個不同生活場景,巧妙地集中在一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鮮明對照。這就很容易使人聯想到:今日長安少年,安知不是明日隴上行人,後日關西老將?而今日關西老將,又安知不是昨日隴上行人,前日長安少年?詩主旨是發人深省。

  3、《從軍行》

  吹角動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馬嘶亂,爭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戰聲煙塵裡。

  盡系名主頸,歸來獻天子。

  註釋

  1.從軍行:樂府舊題,內容多寫隊伍戰爭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這裡指甘肅省祁連山。

  4.穿:磨破。

  5.金甲:戰衣,金屬製鎧甲。

  6.樓蘭:漢代西域國名,這裡泛指當時騷擾西北邊疆敵人。

  7.孤城:當是青海地區一座城。一說孤城即玉門關。

  8.玉門關:漢武帝置,因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六朝時關址東移至今安西雙塔堡附近。

  譯文

  青海上空陰雲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遙望著遠方玉門關。塞外身經百戰磨穿了盔和甲,不打敗西部敵人誓不回還。

  賞析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湖上空,長雲瀰漫;湖北面,橫亙著綿延千里隱隱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軍事要塞——玉門關。這幅集中了東西數千裡廣闊地域長卷,就是當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鬥典型環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一個鳥瞰,一個概括。

  為什麼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門關呢?這跟當時民族之間戰爭態勢有關。唐代西、北方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度使任務是隔斷吐蕃與突厥交通,一鎮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禦吐蕃,守護河西走廊。“青海”地區,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場所;而“玉門關”外,則是突厥勢力範圍。

  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極其重要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強敵,正是戍守“孤城”將士心之所繫,宜乎在畫面上出現青海與玉關。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出來畫面。這兩句在寫景同時滲透豐富複雜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關注,對自己所擔負任務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景色裡。

  第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環境描寫轉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事之頻繁,戰鬥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於此七字中概括無遺。“百戰”是比較抽象,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場特徵,令人宛見“日暮雲沙古戰場”景象;“百戰”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鬥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壯烈犧牲。但是,金甲儘管磨穿,將士報國壯志卻並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沙磨鍊中變得更加堅定。

  “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百戰將士豪壯誓言。上一句把戰鬥之艱苦,戰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儘管寫出了戰爭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

  因此末句並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爭艱苦、長期基礎上所發出更堅定、深沉誓言,盛唐優秀邊塞詩一個重要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豪情壯志同時,並不迴避戰爭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大處落墨環境描寫。典型環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一,是王昌齡絕句一個突出優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體現。全詩表明了將士們駐守邊關宏偉壯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