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和讚美七星巖的詩句精選

描寫和讚美七星巖的詩句精選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詩句都很熟悉吧,詩句能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受到語言的觸動。你知道什麼樣的詩句才能稱之為經典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描寫和讚美七星巖的詩句精選,歡迎閱讀與收藏。

  (第一首)

  七星墜落玉湖來,亂點湖光水上栽。

  曲徑勾連群島會,碧波承載幾山開。

  (第二首)

  洞天福地七星巖,暗河流轉百萬年。

  恰似龍宮醉遊客,山歌飛韻夢故園。

  (第三首)

  遊得肇慶七星巖,忘卻神州三名山。

  千年詩廊說精瘁,萬代奇景入眸鮮。

  賒取西湖風與水,借來桂林地興天。

  人間仙境正呈處,嶺南獨秀一大觀。

  (第四首)

  一條巖洞長千米,百萬年前地下河。

  勝景催得遊客醉,也隨阿妹唱山歌。

  (第五首)

  巖在湖中影在圜,輕煙翡翠塑湖山。

  宜將肇慶當陽朔,最靚春光數此間。

  (第六首)

  巖列七星魁鬥橫,花橋溪畔戀飛虹。

  月牙山上攬牙月,龍隱洞中尋隱龍。

  桂釀池邊燻桂釀,芙蓉柱下賞芙蓉,

  棲霞真境神仙地,玉筍石蓮迷幻宮。

  (第七首)

  相逢共上七星巖,半在懸邊半在巉。

  堤可梳青愁柳謝,渚能撥白笑蘆颺。

  人聞兩岸花多語,秋隱千盤鳥默緘。

  最是孤懸一湖水,平凡深處不平凡。

  (第八首)

  湖光瀲灩望波瀾,峰色煙霞曾幾攀。

  鬼斧南鄉八洞景,神工北斗七星巖。

  竹青蕩嶺掩遮閣,綠水波泓岸柳懸。

  心向白雲遨廣宇,身隨碧湧競舟帆。

  (第九首)

  遊興欣欣自醉狂,登高放眼極蒼茫。

  樓前拱列七星翠,雨後西江萬里黃。

  (第十首)

  碧波萬頃起微瀾著意群峰留客盤

  堤矮漂浮連水潤柱高挹霧攬雲殘

  七星湖映添春畫孤月掀潮減夏灘

  舊夢重遊臨幻景湖光山色眾人歡

  (第十一首)

  棲霞真境梵林修,山腹空通麗景幽。

  錯落峰巒如北斗,畫廊珠串旅人稠。

  (第十二首)

  浪上群星一眼收, 波光動影水不流。

  巖姿盡顯三菱劍, 湖色遙連五彩樓。

  但見妖嬈依粵甸, 焉知旖旎向端州。

  臨空寺裡雲先佔, 黛鳥綿蠻客晚遊。

  (第十三首)

  普陀山腹蔚奇觀,玄妙無窮一洞天。

  孔雀開屏垂石幔、蟠桃送客立嬋娟。

  七星珠串千番景,三疊廊臺百萬年。

  河道要聽舟楫動,夏涼冬暖載神仙。

  (第十四首)

  夏先賞翠山花火,再躍幽湖覓早春。

  入洞舉眉冬暖雪,船遊秋水醉粼粼。

  (第十五首)

  秋去慕名訪硯都,遠張近望賞心舒。

  群山叢秀疑陽朔,綠島長堤擬越湖。

  九曲橋邊山水畫,摘星亭上鳥觀圖。

  巖巔巧遇引程女,夜夢猶思竹馬初。

  (七星巖的主要景點)

  千年詩廊

  七星巖摩岩石刻群是蜚聲中外的文化遺蹟之一。唐開元年間有名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就在石室洞口留下全國著名的《端州石室記》。此後,唐朝李紳,宋朝包拯、周敦頤、郭祥正、黃公度,明朝俞大猷、吳國倫、郭都賢、陳璘,清朝黎簡、馮敏昌等都在洞內外留下了大量的詩文或題名。七星巖摩石刻計有630餘幅,僅石室巖內外就有333則。石刻中各種字型皆備,篆、隸、楷、行、草俱全,幷包括自唐以後各朝代、國內各地以至日本人的作品;且這些石刻所處地點比較集中,面貌比較完整。其中李邕《端州石室記》、馮敏昌的《七星巖五首》、黎簡的《南服隕石》被稱為七星巖石刻詩詞的三絕。石室洞內外的摩崖石刻,不僅是一首首文情並茂的山水詩,而且是千年滄桑歷史印記。故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陳毅撰詩稱它是“千年詩廊”。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室藏奇

  石室洞在七星巖諸洞中開闢最早,景物也最多。唐李邕的《端州石室記》具體描寫他進洞後的感受。石室洞穹窿高大,東有黑巖水洞,西通碧霞洞,北連璇璣臺蓮花洞,千百年來,多姿多彩的景物,給人們開闢瞭如夢如幻的神話世界。

  玉屏疊翠

  玉屏巖與閬風巖相連,巖南坡壁立如屏,面湖向日,有溫潤之氣,無蕭殺之風,常年綠樹茂密,蒼翠欲滴。夏秋間潔白的雞蛋花和劍花,滿山滿樹,芬芳馥郁。花如玉,石如玉,名為“玉屏”,加之滿巖的常綠樹,名為“玉屏疊翠”,恰如其分。玉屏巖為道教名山,山上有三仙觀、玉皇殿等寺廟,存有仙氣、靈氣,常年香火鼎盛。玉屏山道上沿途有十友亭、狀元碑、三仙觀、八音石、含珠逕、玉皇殿、待月臺、小石林等眾多勝蹟。

  水月慈航

  水月宮為七星巖景區內規模最大的寺院,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萬曆三年重修擴建,後被廢,崇禎九年又重建,並塑“摩利支天”銅像。1958年春國家又撥款重建。據說在水月宮誠心燒香朝拜的信眾往往都得到明航,故朝拜者甚眾。

  天柱摘星

  最佳觀賞點在七星橋東側。遠處的天柱巖如擎天一柱,上有摘星亭。兩岸翠籠,一片湖光,景色入畫。天柱巖高約114米,是七星巖中最高峰,一峰峭立,高聳入雲,恰如獨柱擎天,峰頂的摘星亭,是七星巖最高建築。天柱巖懸崖峭壁,怪石崢嶸,棧道高懸,登高攬勝,無限風光。有詩云:“星從天上摘,人向北鬥行。”

  三仙觀

  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原名大覺寺,因殿內供奉著呂洞賓、漢鍾離、李鐵柺三仙塑像而得名。建築坐北向南,前面視野開闊,周邊樹木鬱鬱蔥蔥,形成“峭壁森林”之絕景,極具仙氣靈氣,為少有的風水之地。

  牌坊攬勝

  七星巖牌坊坐落在肇慶市區中心,位於端州路與天寧北路口交叉的廣場上,牌坊為一跨三門,牌樓正中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朱德題書“七星巖”三字。這裡是七星巖景區南入口的標誌。

  牌坊後是層次分明的遠山近水,廣場內有大型噴泉和演出舞臺是重要的文化娛樂場地。牌坊內外是遊客集散之處,在此既可觀賞肇慶的城市風貌,又可觀賞七星巖遠近勝景。

  石洞古廟

  敞天石洞俗稱出米洞,又名敞天財神洞。洞內如廣闊的廳堂,穹頂露出一個直徑約5米多的天窗,光線向洞內照射,故此洞是七星巖最明亮的溶洞。洞中有石峒古廟,始建於初唐,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廟中供奉的周氏神,四鄰鄉親朝拜者甚眾。洞口左側湖畔,有一水潭,成半月形,潭水清澈見底,終年不涸。傳說此潭可通七洲五洋,又傳說此潭潭底有神龍潛伏,苦心修煉,呼風喚雨為農民造福,古稱此潭為“歇龍潭”。

  水月岩雲

  最佳觀賞點在五龍亭對開水月堤處。過七星橋往左行,行數十米即到往五龍亭的'路口,在路口旁的巖壁上,鐫刻著六十年代初,人大副委員長沈鈞儒題的“水月岩雲”四字。站在五龍亭對開水月堤仰望石室巖,巉巖峭壁,高入雲天,俯視湖面,水平如鏡。山岩入水,景色怡人。若在夜晚玉兔高懸時,還可領略水、月、巖、雲人間天上渾然一體的情趣。

  三榕攬勝

  在中心堤與水月堤的交匯處,有三棵長得特別茂盛的榕樹,臨湖邊建有一組古樸亭臺,於此休息觀景,一幅幅山水風情畫展現眼前,盡顯山水之美。是本市市民最喜愛的遊憩場所,每逢早晨和傍晚,這裡更是熱鬧非凡。

  星巖春曉

  最佳觀賞點在閬風巖腳與水月堤交接處。每逢春光三月,玉屏巖湖岸的宮粉紫荊百花爭豔競放枝頭,成為一片花的海洋,把七星巖的山水裝點得更為嫵媚清秀。

  杯峰浮綠

  珓杯石位於閬風巖以東,四面環水,面寬約50平方米,高40餘米,小巧玲瓏,鬱郁蒼蒼,石外形似問卜的珓杯,故名曰珓杯石。《民國高要縣誌》曰:“此石乃閬風巖之輔,天生萬物,其構造之妙,有主必有輔,有正必有奇,凡物必有扶助,有襯托,然後能成美觀。”如今此石,自建堤以後,湖面擴大,就更加優美迷人了。

  東方禪林

  在阿坡巖巖腳,有一巨大的“佛”字,這是前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的手筆。這裡有““西方三聖”、“佛祖”、“招財佛”、“五百羅漢”等。另外,在秀美、動人的仙女湖畔,你還可以觀賞到“臥佛含丹”的天然奇觀:每當清明或重陽的傍晚,紅彤彤的太陽徐徐而下,不偏不倚剛好落在天然大臥佛的嘴上,天地靈氣發出耀眼光芒,慰為壯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