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清詩話》福建最早的詩話

《西清詩話》福建最早的詩話

  《西清詩話》,又名《金玉詩話》,蔡絛著,三卷,今存殘本一卷。《西清詩話》現存的版本有《說郛》本、《古今說部叢書》四集本,以及郭紹虞《宋詩話輯佚》本等。

  《西清詩話》直至明代尚不甚流傳。見於諸家著錄者,卷數參差,規模各異。羅根澤據《苕溪漁隱叢話》、《詩話總龜》等十六種載籍分別輯出,得一百零七條。郭紹虞亦採諸書得一百一十二條。另《金玉詩話》十條,考其條目內容,系《西清詩話》所出。則《金玉詩話》實《西清詩話》之別稱。《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於集部文史類,《宋史藝文志》著錄於集類文史類。《獨醒雜誌)卷二雲:絛為徽猷閣待制時,作《西清詩話》一編,多載元祐諸公詩詞。未幾,臣寮論列,以為絛所為私文,專以蘇軾、黃庭堅為本,有誤天下學術。遂落職勒停。

  崇寧二年(1103),蔡京專權時,曾與尚書左丞趙挺之等人一起掀起了一場以禁燬蘇軾、黃庭堅等人著作為主的.崇寧書禁。但蔡、趙二人卻沒想到,他們的兒子卻是蘇、黃作品的崇拜者,蔡絛甚至因此一度受到處分,趙氏父子則因此失和。清王士禎《池北偶談》卷八有《蔡趙二相子》一文,將此作為一樁趣事述之如下:蔡絛,京之子,撰《西清詩話》。宣和五年,或言絛論議專以蘇軾、黃庭堅為本,奉旨落職勒停。《後山居士集》有《與魯直書》雲:(趙)正夫有幼子明誠,頗好文義,每遇蘇黃半簡數字,必錄藏,以此失好於父。正夫,挺之字也。蔡趙輩勢能禁天下不敢習蘇、黃詩文,而不能得之於其子,異哉!

  蔡絛的品行雖不足道,但其為文卻與其父蔡京大異其趣。如他在詩話中稱東坡詩天才宏放,宜與日月爭光,凡古人所不到,發明殆盡,萬斛流泉,未為過也,又云黃山谷(黃庭堅)詩,妙脫蹊徑,言侔鬼神,無一點塵俗氣。其所論作詩用事如水中著鹽,詩家要當有情致,詩人貴陶冶情物等,如不因人廢言的話,自有其和借鑑之處。

  《西清詩話》論詩頗有見地。如謂作詩者陶冶物情,體會光景,必貴乎自得。又引黃庭堅贊韓愈《宿灘》詩云:非諳客裡夜臥,飽聞此聲,安能周旋妙處如此。又如贊孟浩然詩使洞庭空闊無際,氣象雄張,曠然如在目前,贊杜甫詠洞庭詩不知少陵胸中吞幾雲夢也。這些詩論,都強調詩人要有生活體驗和真情實感,要能寫形傳神。《西清詩話》又稱:作詩用事要如禪家語,水中著鹽,飲水乃知鹽味。此論雖非蔡氏首倡,卻涉及詩歌藝術特點,強調詩應含蓄、耐人尋味。又對百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終表示了譏議,指出:大抵屑屑較量,屬句平勻,不免氣骨寒局。殊不知詩家要當有情致,抑揚高下,使氣宏拔,快字凌紙。這又強調了詩歌言志抒情的特點,批評了侷促於遣詞列句,內容貧乏,不能變態的詩風。

  《西清詩話》還強調詩歌創作的藝術個性,指出本分家風,蓋不可無。作者認為,藝術個性源於詩人的品格和才氣,所謂格有高下,才有分限,不可強力至也,如李白、杜甫雖流離困躓,意欲卑而語未嘗不高,羅隱、貫休雖得意於偏霸,語欲高而意未嘗不卑。結論是:天稟自然有不能易者。此論雖欠全面,但也涉及到創作個性的一個重要目素。他如丹青、吟詠,妙處相資;人之好惡,固自不同;詩家不妨間用俗語;以及一些詩歌批評,都有可取之處。關於藥名詩之源起,集句之盛行,亦可備詩史之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