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杭州西湖的詩句

蘇軾在杭州西湖的詩句

  熙寧四年(1071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弊病。王安石頗感憤怒,於是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在出任杭州通判期間蘇軾留下許多關於杭州詩詞。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蘇軾在杭州西湖詩句,希望大家多多閱讀!

  蘇軾關於杭州詩詞篇1: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一

  宋代:蘇軾

  朝曦迎客豔重岡,晚雨留人入醉鄉。

  此意自佳君不會,一杯當屬水仙王。

  譯文

  天色朦朧就去迎候遠道而來客人,晨曦漸漸地染紅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飄來一陣陣雨,客人不勝酒力已漸入醉鄉。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並沒有完全領略到。如要感受人間天堂神奇美麗,還是應酌酒和西湖守護神“水仙王”一同鑑賞。

  註釋

  ⑴飲湖上:在西湖船上飲酒。

  ⑵朝曦:早晨陽光。

  ⑶水仙王: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廟,祭祀錢塘龍君,故稱錢塘龍君為水仙王。

  簡析

  這組詩共二首,但許多選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鮮為人知。其實第二首雖好,卻是第一首註腳。第一首所說“此意自佳君不會”“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寫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妝濃抹各盡其態。不選第一首,題中“飲”字也無著落。蘇軾意思是說,多數人遊湖都喜歡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處。湖上有水仙王廟,廟中神靈是整天守在湖邊,看遍西湖風風雨雨、晴波麗日,一定會同意自己審美觀點,因而作者要請水仙王共同舉杯。這一首首句“豔”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絢麗多姿形容得美不勝收。若只看第二首,則“濃抹”一層意思便失之抽象。

  蘇軾關於杭州詩詞篇2:

  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宋代: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燦爛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豔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籠罩下,西湖周圍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註釋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瀲灩(liàn yàn) :水面波光閃動樣子。

  ③方好:正是顯得很美。

  ④空濛:細雨迷茫樣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時代越國有名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稱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之首。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市)西,所以稱為西施。

  ⑥相宜:也顯得十分美麗。

  詩句賞析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從詩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遊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後來下起雨。兩種不同景緻,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之時,西湖碧水盪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下雨時,西湖周圍青山,迷濛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緻。“瀲灩”,波光閃動。“空濛”,煙雨迷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詩歌語言音樂性。

  這裡,詩人既寫湖光,又寫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容是很多。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很籠統,因為這兩句並非只適用於西湖。其實,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裡,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有個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太具體,不能傳達出西湖給人整體印象。蘇軾這兩句有高度藝術概括性,同時又很形象、很傳神,想象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感受用詩語言表述出來。同時,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胸襟與達觀自適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有名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話,那麼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緻,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美麗,卻只存在於個人心中。而西湖美景不也是如此嗎?採用這樣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約多少筆墨,而它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它對讀者不只訴之於感受,同時也訴之於思考,讓讀者透過自己想象去發揮詩內涵。這一出色比喻,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佳句,以致“西子湖”成西湖別名。也難怪後來詩人為之擱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