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蘇軾寫西湖的詩句

關於蘇軾寫西湖的詩句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關於蘇軾寫西湖的詩句,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於蘇軾寫西湖的詩句:

  《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夜泛西湖》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開西湖》

  偉人謀議不求多,事定紛紜自唯阿。

  盡放龜魚還綠淨,肯容蕭葦障前坡。

  一朝美事誰能繼,百尺蒼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當亦喜,月明時下浴金波。

  《望湖樓醉書其一》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西湖天下景,遊者無愚賢。

  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

  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餘芳鮮。

  君持使者節,風采爍雲煙。

  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

  胡不屏騎従,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

  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便。

  應逢古漁父,葦間自延緣。

  問道若有得,買魚勿論錢。

  詩人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他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都毫無掩飾地表示在其文學詩作中,其中又以詩歌最為淋漓酣暢。在二千七百多首蘇詩中,干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他對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抱著“一肚皮不入時宜”的態度,始終把批判現實作為詩歌的重要主題。更可貴的是,他對社會的批判並未侷限於新政,也未侷限於眼前,他對封建社會中由來已久的弊政、陋習進行抨擊,體現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識。

  他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他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見出規律。在他眼中,極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題西林壁》和《和子由澠池懷舊》兩詩。在這些詩中,自然現象已上升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轉化為理性的反思。尤為難能可貴的是,詩中的哲理是透過生動、鮮明的藝術意象自然而然地表示出來,而不是經過邏輯推導或議論分析所得。這樣的詩歌既優美動人,又饒有趣味,是名副其實的理趣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和“雪泥鴻爪”一問世即流行為成語,說明他的理趣詩受到普遍喜愛。蘇詩中類似的詩作還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飲湖上初晴後雨》、《慈湖夾阻風》等。他極具靈心慧眼,所以到處都能發現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他對沉浮榮辱持有冷靜、曠達的態度,這在蘇詩中有充分的體現。他在逆境中的詩篇當然含有痛苦、憤懣、消沉的一面,但他更多的詩則表示了對苦難的傲視和對痛苦的'超越。

  他學博才高,對詩歌藝術技巧的掌握達到了得心應手的純熟境界,並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對待藝術規範,縱意所如,觸手成春。而且蘇詩的表示能力是驚人的,在他筆下幾乎沒有不能入詩的題材。

  以“元祐”詩壇為代表的北宋後期是宋詩的鼎盛時期,他與王安石、黃庭堅、陳師道等人的創作將宋詩藝術推向了高峰。就風格個性的突出、鮮明而言,王、黃、陳三家也許比他詩更引人注目。然而論創作成就,則他無疑是北宋詩壇上第一大家。在題材的廣泛、形式的多樣和情思內蘊的深厚這幾個維度上,蘇詩都是出類拔萃的。更重要的是,他具有較強的藝術相容性,他在理論上和創作中都不把某一種風格推到定於一尊的地位。這樣,他雖然在創造宋詩生新面貌的過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詩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這兩個主要缺點。所以他在總體成就上實現了對同時代詩人的超越,成為最受後代廣大讀者歡迎的宋代詩人。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