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樂觀詩句
蘇軾的樂觀詩句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詩句吧,詩句節奏上鮮明有序,音諧韻美。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詩句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軾的樂觀詩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
誰能躲得過人生的悲歡離合?沒人!誰能改變月亮的陰晴圓缺?沒人。宇宙變化多端,造就生物多樣性。人生悲歡離合,繪就生命斑斕色彩。變,是永恆。不變,亦是永恆。關鍵在於,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這變與不變。
(2)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
人生不能完美,就如月亮不能常圓。懂了這道理,該放下的,就該放下;該釋懷的,就該釋懷。然後,來一個真心地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在滔滔不絕的歲月長河中,有多少風流人物,湮沒於其中?站在赤壁之上,遭受打擊的蘇東坡,依然豪情萬丈:千古風流人物皆如此,我的挫折,又算的了什麼呢?
(4)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念奴嬌·赤壁懷古》
江山美如畫,究竟有多少豪傑,在此策馬奔騰,激揚文字?“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毛澤東對江山與英雄的理解,與千年前的蘇軾,遙相呼應。
(5)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
只要心不老,何來人老珠黃?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就算一介老夫,也可大發“少年狂”。況且,還能挽滿月的雕弓,能射天狼。這“老夫”之勃勃豪情,是否令少年汗顏?
(6)一點浩然氣,千秋快哉風。《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豪放詞代表人物,果然名不虛傳。浩然大氣,千里雄風。東坡居士的胸襟氣度,快意人生,盡在此句中。
(7)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
身在廬山中,又怎能看得清廬山真面目?處於漩渦中,又怎能辨得清旋渦的方向?置身事外,遠離漩渦,才能擁有洞察全域性的能力。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是此理。
(8)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和子由澠池懷舊》
歲月如梭,人生匆匆。一生的旅程,到底是啥樣子?應該像飛鴻在雪泥中留下的痕跡。雁過留聲,人過留影。可雪,終究是要融化的。到那時,還有“雪泥鴻爪”嗎?不追求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9)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和董傳留別》
看人主要看氣質。氣質來自哪兒?自然來自於腹中的詩書。經過文化薰陶的氣質,能散發著獨特的光芒。這光芒,又豈是破爛衣裳,所能掩蓋?
(10)退筆成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柳氏二外甥求筆跡》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東坡說,讀書萬卷始通神。都是神一般的人物,對於讀書,是英雄所見,完全一樣。
(1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惠崇春江晚景》
水暖還是水冷,只有水中的鴨子知道。螃蟹肥還是瘦,只有吃螃蟹的人知道。世間萬物,不置身於其中,焉能明白箇中的道道?
(1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後雨》
西湖美如西施。化妝也美,素顏也美。晴天也美,雨天也美。西子與西湖,自東坡之後,再也難分難捨。西湖別稱西子湖,兩者由此合二為一。
(13)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
人似秋鴻,事如春夢。大雁秋天南飛,春天北歸,有跡可循,有規律可找。可往事呢?紛繁複雜,過去的,就過去。除了偶爾在夢中出現,哪裡還有什麼痕跡可尋?
(14)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如果春色是楊花,那麼,這三分春色,兩分要隨著楊花飛絮,歸入塵。還有一分,則隨著流水,飄向遠方。這難以捉摸的春色,就這樣,在蘇東坡的筆下,條分縷析地,讓你清晰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15)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這隨風飄逝的,僅僅是楊花的飛絮嗎?不是。還有斑斑駁駁的離人的眼淚。是花,也是淚。飄忽不定的景,纏綿悱惻的人。如果這不叫婉約,那該叫什麼?
(16)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
穿草鞋,拄柺杖,信步而行,難道不比騎高馬,坐大轎,更能體會旅行之樂?人生旅途,風風雨雨是難免的。“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只要內心堅定,不忘初心,沿途風雨,亦是旅程中,別樣的風景。
(17)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
回首人生旅程,哪一條路上沒有悽風苦雨?只要心靈晴朗,內心淡定,何來風?何來雨?
(18)中和堂後石楠樹,與君對床聽夜雨。《送劉寺丞赴餘姚》
對床而臥,一起看窗外的樹影,一起聽潤物的細雨,一起嘮嘮嗑,聊家常,這是多麼快樂的夜晚!這是何等純真的情誼!比起老狼《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對床,更適合於夜聊。
(19)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洗兒》
希望自己的孩兒“愚且魯”的,古往今來,除了蘇東坡,還有誰?可憐天下父母心,竟然生出如此願望。這“聰明有罪”,罪在何方?這“愚笨萬歲”,苦在何處?
(20)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環肥燕瘦,都是大美人,但各有各的美態。誰敢在肥瘦上,說她們不美?欣賞美人,沒有一成不變的標準。欣賞書法,難道就有一成不變的標準?大書法家蘇東坡,在此借美人談書法,輕鬆地觸控到了,審美的關鍵點位。
(21)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這獨來獨往的幽居之人是誰?這縹緲遊蕩的孤鴻是誰?貶謫黃州的蘇東坡,身影孑然,內心幽怨,在此一覽無遺。
(22)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那頻頻回頭,驚恐不安的孤鴻,是不肯棲身寒枝,還是沒有寒枝可棲?有恨無人省也罷,有恨有人省也罷。不能同流合汙,不能改變初心,才是東坡居士的人格秉性。哪怕沙洲寂寞,哪怕沙洲清冷。
(23)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蝶戀花·春景》
春天將盡,柳枝上的柳絮,被風吹得越來越少了。該傷春,還是惜春?不必如此傷懷。天涯海角,皆有芳草。只要心中有愛,只要真心相擁。哪怕海角天涯,哪怕顛沛流離。
(24)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蝶戀花·春景》
牆內爛漫天真的佳人歡笑聲,杳然遠去。而牆外多情的行人,卻惘然若失。從心底莫名升起的.煩惱,是誰惹出的?是柳絮春風?還是佳人歡笑?或是青春期內分泌?總之,境由心造,情由心生。多情,才是煩惱的源頭。
(25)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故鄉。《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二寓娘》
能在這蠻荒之地、窮山惡水中,安心為家,侍兒柔奴的愛,是真摯的,她的心胸,是曠達的。而這種隨遇而安、超然物外的心態,不正是一生漂泊,卻始終曠達樂觀的東坡居士嗎?
(26)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
好書,要多讀,反覆讀,百讀不厭,哪怕是老書舊書。“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讀書之道,千古不變。
(27)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
妻子一聲怒吼,丈夫手杖應聲落地,雙目失神,人傻發呆。自此詩句之後,“河東獅吼”,就成了“妻管嚴”“懼內”代名詞。後世武俠小說,更是將“河東獅吼”,上升為一種克敵制勝的高強武功。香港電影《河東獅吼》,則將東坡詩句,演繹成嬉笑怒罵趣味橫生的故事。東坡極富生活化的詩風,對後世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28)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望江南·超然臺作》
不要對老鄉訴說思念故鄉,那樣,會讓人生起“思鄉病”的。還不如把火燒旺,煮一杯新鮮的清茶,喝茶嘮嗑。要知道,歲月易老。喝酒也罷,吟詩也罷,要趕年輕。這是多麼深沉的人生感嘆。
(29)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春宵》
春夜美,花盛開,月醉人。時光美好,流逝如水。光陰寶貴,千金難換。“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人生易老,時間不老。珍惜時光,為時不晚。
(30)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陽關曲·中秋月》
中秋月圓,天氣晴好。這樣美好的夜晚,一生之中,並不多見。人在旅途,要珍惜,每一個生命中的風景。明年的中秋,還能欣賞,這樣去皎潔的明月嗎?旅途的下一站,又不知,停泊在哪兒。
(31)此生漂泊何時歇?家在西南,常作東南別。《醉落魄·離京口作》
一生漂泊,永遠不知道,下一站,落腳在何處。“漂泊猶杯酒,踟躕此驛亭。”在西南方的家,那是記憶中,永遠的故鄉。每一次啟程上路,為何總在,離家萬里的東南方?“人生世,多聚散,似浮萍。”
(32)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贈劉景文》
韓愈說,一年之中,春天最好。“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蘇軾卻說,一年之中,深秋最好,橙黃橘綠。其實,一年四季,都美。關鍵在於,你是否保持,那份美好的心情。
(33)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長如故。《老人行》
人生易老。變的,只是白髮。不變的,是那個我。生命中,有所放下,亦有所堅持。縱使塵滿面,鬢如霜,人臉支付,依然能刷出,誰的臉頰。一路向前,不能忘記,當初為什麼出發。
(34)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食荔枝》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在長安城的楊貴妃,要吃嶺南鮮荔枝,不知要累壞多少人馬。高明的辦法,就像蘇東坡,在荔枝之鄉,安家落戶,天天享用,鮮美荔枝。
(35)人間有味是清歡。《浣溪沙·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人間最有味的是什麼?是山珍海味的美食?是青山綠水的美景?是環肥燕瘦的美人?還是多姿多彩的文藝?這些都有味,但至真至純的味道,卻是清歡。一聲淺淺的歡笑,一份淡淡的愉悅。
(36)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臨江仙》
人生是什麼?是一次艱難的旅程。你是行人,他是行人,我也是行人。你我皆凡人,走在人世間。雖然都是時間的過客,但均是精彩的跋涉者。
(37)故人應在千山外,不寄梅花遠信來。《虔州八境圖》
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千里之外,遠信寄來,不亦樂乎。在沒有微信的年代,書信貴如金。信中夾不夾梅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還在,生死不用猜。
(38)漫道帝城天樣遠,天易見,見君難。《江城子·孤山竹閣送述古》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揮手作別,帝城千里。此後,見天容易,見你,則遙遙無期。
(39)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身體髮膚,本來就屬於自己。可蘇軾為何發出,“非我有”的深沉喟嘆?理解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就理解了他的喟嘆。在《滿庭芳》一詞中,蘇軾更直接指出:“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芸芸眾生,沉溺營營。何時才能,找回自己?
(40)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琴詩》
優美的琴聲從哪裡來?是琴自己發出的嗎?如是,為何放在琴匣中,就沒了聲響?如果琴聲是從指頭上發出的,為何空舞十指,不聞琴聲?萬物相生相剋,萬物又相輔相成。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離開了誰,誰也不再是誰。
【拓展知識】
論蘇軾樂觀曠達的詩句
當後人說到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時,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集中到蘇軾身上,而蘇軾的成就最主要在詩詞方面,這些詩詞中無不體現著樂觀曠達的精神,這種精神深深影響著後人。
蘇軾詩詞中“意”與“情”均是隨感或者觸景而發的,樂觀曠達的精神與他豐富坎坷的人生經歷是密不可分的。蘇軾少負才名,博通經史卻在政治上卓然自立,一生坎坷浮沉不定,備歷險難,多次被貶逐卻悍然接受。蘇軾生活在三教合一的宋代,他不僅對儒、道、釋三種思想欣然接受,而且把儒家固窮的堅毅精神、老莊輕視有限時空和物質環境的超越態度以及禪宗以平常心對待一切變故的觀念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做到了蔑視醜惡,消解痛苦。他在創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這種樂觀曠達的精神。
疏狂不羈,通俗豁達,瀟灑飄逸,高潔特立的樂觀曠達精神是透過生動、鮮明的意象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而不是經過邏輯推導或議論分析所得的。如《和子由澠池懷舊》,“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以“雪泥”、“飛鴻”等新穎意象入詩,並以“飛鴻”,自喻,把人生中遇到的坎坷視為偶然留下的腳印,而不計較“飛東西”,透過“飛鴻”、“雪泥”把樂觀灑脫曠達的精神和人生態度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最後以“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結尾,不管道路“崎嶇”,路的“長”,驢的“蹇嘶”“我”還是勇往直前,那闊大的胸懷和不怕困苦的精神自然而然地體現出來。再如《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此詩的意象有湖水、雨後晴空、空濛的天色等這些意象營造出一種空靈、悠閒的氛圍。此詩寫於熙寧六年,這時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貶逐杭州通判,但也不因此而自暴自棄,反而來到美麗的西湖遊玩,把樂觀曠達精神和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寄情於湖光山色之中。
蘇軾的詩詞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曠達的詞風,有雄才大略而懷才不遇的蘇軾既要堅持不苟合隨俗,又要隨緣自適。“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老夫聊發少年狂”(《江城子·密州出獵》)這樣的詩句就帶有明顯的曠達色彩。《水調歌頭》,把人生現象與自然現象、人生哲理與自然規律等量齊觀,泯滅了時空物我的界限。上闋以不能“乘風歸去”為憾,馬上又以“何似在人間”自解;下闋才以“人有悲歡離合”為憾,馬上又以“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自解,從而從大自然中得到蘊藉與啟迪,擺脫了人生苦惱。
樂觀曠達精神是核心是堅毅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運屈服的鬥爭精神,所以蘇軾在逆境中的詩作依然是筆勢飛騰,詞采壯麗,並無衰敗頹廢之病。如《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首聯“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透過寫無論經歷多少風雨坎坷但最後“也解晴”。頸聯“雲散月明”本是規律性的,“天容海色”喻人生經歷坎坷本是正常,是人生中美麗的色彩。尾聯“九死南荒吾不恨,茲遊奇絕冠平生”等所體現出來的戰勝黑暗的自豪心情和寵辱不驚的闊大胸襟,堅強的人生信念和不向厄運屈服的鬥爭精神為世人所信服。再如《定風波》中,縱使道路佈滿荊棘但尚且“吟嘯徐行”,遇到雨既不怕,晴也不喜,發出“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感慨,展示出一種自我超脫,始終保持著頑強樂觀的信念和履險如夷,冷靜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
樂觀曠達的精神也蘊涵於豪情壯志中,於豪放詩風和詞風中見樂觀曠達精神。如《念努嬌·赤壁懷古》中,上片詠赤壁,下片懷周瑜。描寫赤壁雄奇景色,塑造“雄姿英發”人物,境界闊大,風格豪放。萬里江山、千古英雄,既激起作者豪邁奮發之情,亦加深其內心的苦悶,乃有“人生如夢”之嘆。以“一尊還酹江月”作結,全詩雖然兼有懷才不遇之情,但只是抒發人生中的憤懣而已,更多的則是表現了自己英雄雖無用武之地但也不因此而悶悶不樂,發洩之後仍然是從容自寬,懷著豪邁之情笑對人生,充滿樂觀與曠達。
蘇軾進退自如,寵辱不驚,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人敬仰,而且他在詩詞方面的成就,成為宋代文學的最高代表,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