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的詩穀雨詩

賀知章的詩穀雨詩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少時以詩文知名。下面是賀知章詩穀雨詩,請參考!

  賀知章詩穀雨詩

  1、《送人之軍》

  常經絕脈塞,復見斷腸流。

  送子成今別,令人起昔愁。

  隴雲晴半雨,邊草夏先秋。

  萬里長城寄,無貽漢國憂。

  2、《肅和》

  黃祗是祗,我其夙夜。

  夤畏誠潔,匪遑寧舍。

  禮以琮玉,薦厥茅藉。

  念茲降康,胡寧克暇。

  3、《太和》

  肅我成命,於昭黃祗。

  裘冕而祀,陟降在斯。

  五音克備,八變聿施。

  緝熙肆靖,厥心匪離。

  4、《太和》

  昭昭有唐,天俾萬國。

  列祖應命,四宗順則。

  申錫無疆,宗我同德。

  曾孫繼緒,享神配極。

  賀知章簡介

  賀知章為人曠達不羈,好酒,有“清談風流”之譽,晚年尤縱。86歲告老還鄉,不久去世。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與李白、李適之等謂“飲中八仙”;又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司馬承禎等稱為“仙宗十友”。其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其中《詠柳》《回鄉偶書》等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詩》錄其詩19首。

  賀知章早年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少時即以詩文知名。唐武后證聖元年(695年)中進士、狀元,是浙江歷史上第一位有資料記載狀元。

  天寶三年(744年),因病恍惚,上疏請度為道士,求還鄉里,捨本鄉家宅為道觀,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皇帝詔令准許,賜鑑湖一曲。唐玄宗以御製詩贈之,皇太子率百官餞行。回山陰五雲門外“道士莊”,住“千秋觀”,建“一曲亭”自娛,繁紙不過數十字。

  賀知章作品被愛好書法者視為珍品。他墨跡留傳很少,現存尚有紹興城東南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龍瑞宮記》石刻和流傳到日本《孝經》草書。

  賀知章書法善草隸。竇氏兄弟評唐名家書多譏貶,惟推崇賀知章“與造化相爭,非人工所到”,可知賀知章當時書法之聲譽。

  賀知章傳世書法作品中,墨跡有草書《孝經》、石刻《龍瑞宮記》等。《孝經》全卷縱筆如飛,一氣呵成,龍蛇飛舞,神采奕奕。略取隸意,融入章草,以求高古。既有唐人嚴謹作風,又有晉人流潤飛揚風姿,對晚唐和宋人書風影響巨大。

  據記載御府藏賀知章草書十二幅,惜已佚失。紹興東南宛委山南飛來石上,曾有賀知章所書摩崖石刻十二行,原刻在南宋嘉泰年間漫滅,現在石刻為後人重刻。張旭之外,另一位唐代書法家鍾紹京也是賀知章好友,畫聖吳道子還曾向賀知章學過書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