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唐詩名句賞析品鑑

經典唐詩名句賞析品鑑

  詩詞是中國歷史長河中深刻的印記,關於古詩詞名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經典唐詩名句賞析品鑑,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經典唐詩名句賞析品鑑 篇1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崔顥,才名頗熾,以至李白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雖然如此,但其一生仕途坎坷,長期漂泊羈旅。一日,他登上黃鶴樓,看眼前鶴去樓空,望天際悠悠白雲,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覺慨然於歲月不再,人世茫茫,寫下了這道為嚴羽高評為“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的千古名作《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是詩中頷聯。竊以為,本句具有一種普遍包舉的意味,抒發了詩人歲月難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為下文寫鄉關難歸的無限愁思鋪墊,因而成為深值關注和反覆品味的名句。

  “黃鶴”,所指甚明,但結合全詩,它的指向提示是一種普遍包舉的口吻,即“一切”之意。“不復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時、歲不待人的無盡感傷。“白雲”,白雲蒼狗,變幻難測,寓託著作者世事難料的吁嗟嘆喟。如果說這個詞和“空悠悠”一起使人看到空間的廣漠,那麼“千載”和“空悠悠”則使人看到了時間的無限性。時間和空間的組合產生了歷史的縱向感和空間的淵闊感,在這樣亙古的時空中,個人顯得多麼渺小,人生顯得多麼短暫啊!時空的無窮和個體的有限的矛盾的碰擊,撕裂著詩人的靈智,“生不逢時、歲不待人”的怊悵切情成為失意仕子們的普遍心聲,引起了他們的強烈共鳴。但作為一般讀者來說,認可本詩,認可本句則是因為詩句普遍包舉的意味產生的模糊性,即讀者由此感悟宇宙人生:及時勉勵,歲不待人,“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讀者反而能夠反面將其轉化為感發的力量和動力的源泉。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公元826年,唐敬宗寶曆二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洛陽,同時,白居易也從蘇州歸洛,兩位詩人在楊州邂遇。為此,白氏於席上贈詩劉禹錫,劉禹錫也寫了一首詩酬答樂天。這就是《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此詩的頸聯,詩句充滿了對人生的樂觀感悟和哲思睿理。

  白居易的贈詩中有“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相蹉跎”之句,他認為同儕大都得以升遷,只有劉禹錫在荒寂的和州空耗光陰。顯然,他是在為劉禹錫不平,正如他在詩中所說:“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大多。”對此,劉禹錫怎樣看呢?他去在酬詩中樂觀寫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沉舟”、“病樹”,以物喻己,是他人生概括的二個物象,但詩句中卻沒有表露出怨尤,反而是在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人生失意和仕程失意介懷,表現為一種世事變遷和宦途謫升的豁達開朗,也一如他詩中所云,沉舟之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萌春。二十餘年的謫居生活,並沒有讓他消沉頹傷,那是因為他親歷了人世榮辱、目睹他人宦海沉浮後已寵辱不驚。

  這首詩正是因此一句,成為流傳後世的名篇,而這一句,更是為白居易歎服,“在在處處,應當靈物護之。”不過,由於其意象寬遠,妙合哲理,後人則賦予其以新意: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杜牧,以濟世之才自負,因而看到唐帝國內憂外患時,“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上李中丞書》),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因其人性情剛耿,不願苟合取容,終使招排擠不遇,轉向了縱情酒色的放浪生活,從而使他的詩歌形成了深廣憂憤和旖旎風情間雜的風貌。詩人旅遊歷金陵夜泊於秦淮河時,寫下了這樣風貌的一首七絕《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商女”:歌女;“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靡靡之音,南朝陳後主所作,後人視為亡國不祥之者。

  詩中充滿辛辣的嘲諷,寓託著詩人憂心國事的深切悲慨。但這一句看似斥責“商女”,實則別有深意:

  歌女們唱什麼樂曲,由聽者品味和情趣而定,她們為了生存,是沒有決定權的。可見,作者在這裡用的'是“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應是那些醉夢生死、不問國事的享樂者!《玉樹後庭花》,是亡國豔曲,可在晚唐國勢衰微,內憂外患並交的時候,有人居然不以國事為念,反而用這種靡靡豔曲尋樂。在這裡,詩人巧妙地將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在婉曲輕利的風調中表現出尖辛的諷諭、深沉的悲慨和無盡的感喟,這實是有因而發。

  這首詩寓託幽遠,詠史與感發巧妙對接,情韻俱妙,誠可謂“風飄搖而有遠情,調悠揚而有遠韻”,難怪清沈德潛視其為唐人七絕中的絕唱之一。

  經典唐詩名句賞析品鑑 篇2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詩句意思:將來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縱目四望,方能看出群山是那麼的低矮渺小。

  理解賞析:“會當”是“一定要”的意思。這兩句是詩人望嶽所產生的意願,抒發了詩人定登絕頂的豪情,是奮發有為的象徵。既表現了詩人豪邁不羈的審美情懷,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那種匡時濟世、建功立業的氣概和抱負。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詩句意思:沉舟旁邊,有千帆爭先競發;病樹前頭,有萬木競相爭春。

  理解賞析:詩人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反而勸慰朋友(白居易)不必為他憂傷。對世事的變化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這兩句詩的形象比喻遠遠超出了詩人的主觀意圖,借自然景物的變化表達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和向前看的樂觀精神,蘊涵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詩句意思:自古以來,每當秋天到來,人們就為那寂寞孤獨的日子而感到悲傷,我說秋天的日子遠遠好於春天的日子。

  理解賞析:這兩句詩以議論發端,警策有力。詩人針對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的實質,強調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還要好,進而喚醒人們為理想而奮鬥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

  4、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詩句意思:假如東風沒有給周瑜方便,那春光明媚的銅雀臺裡早就鎖住大喬和小喬了。

  理解賞析:這兩句是議論,強調周瑜取勝是靠天時地利之便,暗含機遇造英雄的哲理。

  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無題》)

  詩句意思:這相思之情正如春蠶的絲(情思)悠悠無盡,只有到了死才能完結;這思念之淚正像蠟燭的殘脂一點點地燃燒、消失,只有到它化為灰燼後,思念之淚才會流乾。

  理解賞析:這兩句詩巧妙地把自己的相思和情思,透過新穎恰當的比喻,把生動感人的形象描繪出來,表現了別後思念之深和對愛情無比堅貞的態度。蘊涵執著追求的哲理。

  6、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詩句意思:不怕浮雲遮蔽了視線,實在是因為自己處在最高層。

  理解賞析:這兩句詩是全詩的重心,議論精彩,富於哲理。“浮雲”是“邪臣蔽賢”的象徵;“身在最高層”隱喻自己德才卓絕,不怕人毀謗,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立志改革的理想和抱負。

  這兩句詩闡明瞭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喻指掌握了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在觀察社會,處理問題時就能高瞻遠矚,信心百倍,排除阻力,克服困難,把事業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7、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蘇軾《浣溪沙》)

  詩句意思:誰說人生沒有再次年輕的時候?門前的溪水尚且能向西流去。

  理解賞析:詞人就溪水西流抒發感慨,發表議論。用溪水西流證明人生也有返老還童的可能。表現了詞人被貶後壯志不衰、樂觀向上的情懷,蘊涵事在人為的哲理。

  8、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遊山西村》)

  詩句意思:在那山水連綿重疊的地方,真讓人懷疑路已走到盡頭了,無法前行;沒想到那柳色深深、花色紅豔的地方又出現了一座村莊。

  理解賞析:這兩句詩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如果鍥而不捨繼續前行,就會發現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此消彼長的道理。

  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詩句意思:祖國的大好河山代代都孕育出許多傑出人物,他們都以創造性的詩篇各自領導詩壇幾百年。

  理解賞析:詩人肯定了每個時代都有他自己的天才詩人,他們以富有創造性的詩篇領導當代詩壇,創一代詩風。詩句也含著強烈的追求創造精神,詩人呼喚要擺脫崇古、擬古的框框,走一條屬於自己的新路,創造出更多更好的適應當代人審美意識和要求的詩作。他鼓勵詩人們在繼承的基礎上力求創造,爭取做“領風騷”的“才人”。詩句蘊涵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哲理。

  1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詩句意思:飄落的紅花原來並不是無情物,它們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把自己化作春泥,去滋養、守護花兒。

  理解賞析:詩人借落花傾吐心曲,即使仕途上出現挫折,他也要進行新的鬥爭,為改革和振興生我養我的中華大地奉獻自己的畢生精力乃至生命。

  這兩句蘊涵的哲理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兩重性。就像“落紅”一樣,似乎無用,但它又能化泥護花,仍有價值和作用。因此“有用”和“無用”是相對的,關鍵是觀察者從什麼角度去看。

  1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詩句意思: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

  理解賞析:詩句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在描寫景物、節氣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1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理解賞析:這兩句詩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以春花喻冬雪,想象豐富奇特,從塞北的嚴酷環境,竟然想到春天的梨花,氣氛熱烈,色彩奇麗。

  1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理解賞析:這三句前後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而下,其中的“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詞,聲音洪亮,節奏鏗鏘,境界開闊,恰當地表現了作者內心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表達了詩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懷和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樂業的美好理想。

  1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詩句意思:古往今來,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捨生取義,一片丹心將垂於史冊,映照千古。

  理解賞析:這激情慷慨的兩句詩,表明了詩人捨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

  1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理解賞析:這兩句詩是全詩的高潮,“長風”“破浪”“直掛”“濟滄海”,這些詞一氣貫下,盡掃茫然苦悶帶來的沉鬱之氣,將詩情推向一個境界開闊的頂點。在此,我們所聽到詩人充滿信心和展望的強音:儘管前路阻礙重重,但總有一天可以乘風破浪,到達理想的彼岸。這兩句詩突出地表現了詩人追求理想的執著。詩人常以此詩句自勉或鼓勵他人執著追求理想。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