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詩經采薇的讀後感

對詩經采薇的讀後感

  我的感受大致與王崧舟對錢師課的評價相同:教師不動聲色,學生漸入佳境,詩經采薇讀後感。

  那天我坐在最後一排,看見大螢幕裡的他理著平頭,架著眼鏡,有著男子將近中年時的微胖身軀。我的座位是張沒有靠背的塑膠凳,錢老師又是當天第三位出場開課的老師,那時的我早就已經腰痠背疼腿麻,而我期待久矣的林莘師的課又偏在第五節,因此,我只是一味地希望錢師的這堂課能夠儘快結束。

  主持人的介紹引出了錢老師的正式登場,他走上講臺,繼而嘴角輕揚,從容地向臺下鞠了半躬,便轉向學生,開始了他的《詩經。采薇》。

  “同學們,我們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他對著手中的話筒輕輕地說了這樣一句盡人皆知的評語,但是我分明聽出了潛藏話語其中的某種攝人心魄的力量,恰如深山裡的一聲鐘鳴迴盪於空寂的山谷。為何會如此?原因說不清,道不明,總之,我聽課的精神頭兒確是被這一聲“鐘鳴”給調動起來了。

  由“詩歌的國度”自然過渡到《詩經》。緊接著,錢師讓學生講講自己所聽到的帶“經”字的書名,學生說了好些“經”,《三字經》、《皇帝內經》、《茶經》等等,教師對這些個“經”總結出了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某方面的經典。那麼《詩經》自然也就是詩歌中的經典了。透過師生間的幾句簡單互動,便輕而易舉地使學生明確了《詩經》在中國詩史上的重要地位。

  上課也講兵法,錢師如上的處理,力求簡約,為避含混。這就有了“聲東擊西”之效,言於此志於彼,舉重若輕,瀟灑如意。又似“圍魏救趙”,繞開表面,直搗黃龍,一招制勝。給小學生講《詩經》,首先應該避免的就是將課上得“形而上”,如果一個教師在課前介紹了一長套關於該書的背景:說了五百多年終成此書,說了作者身份的多而繁雜,又扯了些詩歌來源地的廣大不一。。這就無疑成了笨伯,學生滿肚疑竇,教師又落了個“一言堂”的嫌疑,賣力不討好。因此,教學是需要講究巧勁兒的,以逸待勞,四兩撥千斤。

  書寫課題,錢師讓學生朗讀,不求節奏的統一,但求自由、大聲。

  詩歌和文章畢竟有所不同,在初讀一篇現當代的文章時,可以小聲讀,也可以默讀,然而讀詩則不然——詩歌是思想的結晶,濃縮的精華,需要學生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大聲誦讀,來展開凝練的文字背後那深廣的情思,即便到了高中也須如此,何論小學?

  學生自由朗讀後,便開始了點名讀,一生讀罷,詩味索然,教師相機點撥,讀出詩味,此時的詩味無非音調的頓挫,節奏的急緩,教師不做深究細挖,只是讓學生默讀完註釋,明確了“思”也是語氣助詞之後,教師範讀,加深音韻上的“詩味”體驗。這是朗讀詩歌的初級階段,就此已畢。

  初讀過後,便開始了研讀。錢師出示了和詩境相關的楊柳意象圖,學生談各自的感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之後,錢師引導學生將注意力聚焦在了“楊柳依依”之上,這四個字並不是錢師最終想抓住的關鍵詞,他又讓學生將注意力二度聚焦——範圍縮小在了“依依”二字上,對,就是這個詞了!錢師緊抓住該詞不放,唯恐其溜走一般。他對此大做文章:讓學生把“依依”提到前面來,感受變句和原句的差別;又讓學生把“依依”換成其他的詞語試一試。而撓到癢處的關鍵一筆是:錢師讓學生想想還有沒有哪些詞帶有“依依“二字?“依依不捨”,“依依惜別”,學生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此時,學生便開始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當然僅是開始而已。

  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關鍵詞一旦被拎了出來,“挈領而頓,百毛皆順”。然而關鍵詞要找得準而又準,則需要教師本人對文字的深入研讀。把長的課文讀成短的句子,把短的句子再讀成一個詞,甚至一個字,讀後感《詩經采薇讀後感》。一字值千金,這是文字提供給教師的最有利的資源,千萬上心。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輕輕觸了一下作者敏感而悲涼的內心,教師不失時機,抓住學生目前的情感反應,馬上讓學生帶著感受讀一遍詩歌的前兩句,學生此時的朗讀在原有的音韻和節奏的講求的基礎上,明顯又披上了一層薄薄的情感輕紗,然而只是薄薄的。

  進行“楊柳依依”的教學,老師半扶半放,而對“雨雪霏霏”的處理,則“教是為了不教”,教師完全放開手來,讓學生自行理解體會,感受“霏霏”之妙,體會詞含之情,學生說的頭頭是道,教師的'預設是成功的。

  課堂教學講究節奏的變化,課似看山不喜平。一篇課文裡,若含有兩處或者幾處相同的段落,教師的教學方法切忌單一。

  這首詩的字面意思學生已經大致理解,詩歌所要傳達的情緒,學生多少也體會到了一些,錢師開始了他的文字拓展。他出示了這首詩的後半部分,即:“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不需教師多費唇舌,學生便可從中體會到作者愴然的心境和獨有的憂愁。這可謂錢師的第二個“戰略步驟”,極其巧妙省力,教師不費周折,學生一目瞭然,用最簡潔的方式,解決最棘手的問題。

  文字拓展是一種屢試不爽的教學手段,它方便學生體會作品的言外之意,加深對原有文字的理解。然而經驗不足的教師往往在原有文字中挖心搜膽地尋覓教學資源,這無異於閉門造車,牖中窺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學的“活水”,源於文字以外的世界,不是“埋首故紙堆”,不是“三年不窺園”,而是要用聯絡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將一篇文章放在一個廣大的背景裡去研讀,教學資源自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是文字拓展也好,其他的教學手段也罷,都是服務於既定的教學目標的,絕對不能有絲毫的偏離甚至南轅北轍。

  進行了以上的工作,教師再讓學生寫寫士兵的心裡話,學生寫得很精彩,課堂氣氛也因此為之一震,看來教師的文字拓展是很成功的,這裡便得到了驗證。學生寫話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筆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學生走入文字的深處,用自己的筆去想象補白,去探幽顯微,去潛心默會。

  插圖展示,抓關鍵詞,文字拓展,補白想象之後,教師又讓學生讀了一遍詩歌,這次透過學生之口表達出的“詩味”,當然較之前面更加濃厚。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腦子裡不再只有蒼白機械的朗讀技巧,而是多了許許多多的詩歌意象和情感體驗:孤單的身影,瘦弱的白馬,隨風而舞的楊柳依依,瀰漫天地的雪花霏霏;他們感受到了景語背後的情語——世事變幻的人事寂寥。在他們的腦海裡,滄桑憂悶計程車兵形象正逐漸清晰可見。學生此時的朗讀不光光有在音韻頓挫上的講求,更多的是發乎於中的情感表達,這就使得誦讀變得豐滿,變得有血有肉,變得觸動人心。

  很圓滿,很成功,教師不動聲色,學生已至佳境,臺下諸師爆以熱烈的掌聲。然而,課卻還沒有結束。錢師開始介紹為後人所激賞、傳承的楊柳意象。

  柳者留也,故有惜別之意。錢師列舉了一系列歷代詩人帶有楊柳意象的千古佳句,句句摧撼人心。配合上柔美而略帶感傷的背景音樂,錢師用他那低沉而渾厚的聲音每吟安一句,我的心便會深深動慨一回。這不僅是因為詩歌意境的撩人愁思,更是出於被教師完美的教學流程引領於此的正常反應——我的眼角潮溼了。

  這又是一次文字拓展,這次拓展是為了學生的情感昇華,它使得學生在教師回味悠長的吟詠中和古人悠然相會,它使得學生對古人的縷縷輕愁欲拒還迎。我想,這就是文字拓展的最高境界。

  將近尾聲,教師沒有長篇大套、情真意切的總結,而是再次抓著“柳枝”不放,他放起了李叔同的《長亭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含蓄蘊藉,渾然天成。。舒緩的童聲吟唱成就了完美的謝幕。一堂課的收尾很關鍵,這和寫文的卒章顯志一樣,必須一語中的,必須擲地有聲,必須餘音繞樑,必須使人難捨難分。。好的結尾有著太多苛刻的標準。結尾不好,虎頭蛇尾,形同雞肋,更有甚者,猶如鼠屎,壞了整堂課;好的結尾則不然,它能使整堂課圓滿融合,它能使整堂課熠熠生輝,它是又一次情緒的高潮,它是匠心的獨到展現。萬里一瀉,末勢尤壯,即此理也。

  一堂課如一首詩:跌宕有致,自然流暢。短暫的四十分鐘使人如同置身與世隔絕的太古之境,引逗聽者關於詩境的無窮聯想。這不光光源於教師對文字的獨到解讀,更重要的是教師本人高深的文化內涵,以及表裡澄澈的品德修養。這是一堂詩意黯然的語文課,這又是一堂簡約精到的文史課。聽完他的課,多少給了我些方向感,反省過往,展望未來,頓覺“今是而昨非”,這是詩意的課堂才可給人以啟人神志的衝擊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