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梅花的詩句有哪些?

讚美梅花的詩句有哪些?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讚美梅花的詩句,歡迎閱讀!

  一、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 —— 李清照《永遇樂·落日熔金》

  二、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三、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 崔道融《梅花》

  四、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 —— 吳文英《祝英臺近·除夜立春》

  五、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 蘇軾《西江月·梅花》

  六、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 —— 謝枋得《武夷山中》

  七、幽姿不入少年場。 —— 陸游《朝中措·梅》

  八、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孀娥檻外梅。 —— 曹雪芹《訪妙玉乞紅梅》

  九、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 陸游《梅花絕句》

  十、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十一、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 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十二、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 —— 馮延巳《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

  十三、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 王冕《墨梅》

  十四、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 張謂《早梅》

  十五、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 張謂《早梅》

  十六、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李白《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

  十七、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 陸游《卜算子·詠梅》

  十八、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十九、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 —— 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二十、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 崔道融《梅花》

  二十一、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二十二、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 王安石《梅 》

  二十三、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 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二十四、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 陸游《卜算子·詠梅》

  二十五、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 —— 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二十六、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 —— 唐寅《把酒對月歌》

  二十七、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 —— 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二》

  二十八、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牆。 —— 劉克莊《落梅》

  二十九、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臺。 —— 齊己《早梅》

  三十、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杜耒《寒夜》

  三十一、搖盪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風飈,徒有霜華無霜質。 —— 鮑照《梅花落·中庭多雜樹》

  三十二、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裡聞。 —— 律然《落梅》

  三十三、梅蕊新妝桂葉眉。 —— 晏幾道《鷓鴣天·梅蕊新妝桂葉眉》

  三十四、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 蔣捷《梅花引·荊溪阻雪》

  三十五、遊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

  三十六、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 盧梅坡《雪梅·其一》

  三十七、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 王冕《白梅》

  三十八、應知早飄落,故逐上春來。 —— 何遜《詠早梅 》

  三十九、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 李清照《清平樂·年年雪裡》

  四十、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 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其一》

  拓展:梅花簡介

  梅(學名:Armeniaca mume Sieb.):小喬木,稀灌木,高4-10米;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釐米,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3釐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貼上;核橢圓形,兩側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2n=16,24。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型別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藥。果實可食、鹽漬或千制,或熏製成烏梅人藥,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梅花的觀賞價值

  中國古代文人對梅花情有獨鍾,視賞梅為一件雅事。賞梅貴在“探”字,品賞梅花一般著眼於色、香、形、韻、時等方面。

  色:梅花的花色有紫紅、粉紅、淡黃、淡墨、純白等多種顏色。“紅梅”,花形極美,花香濃郁;“綠萼”,花白色,萼片綠色,重瓣雪白,香味襲人;“紫梅”,重瓣紫色,淡香;“骨裡紅”,色深紅重瓣,凋謝時色亦不淡,樹質似紅木;“玉蝶”,花白略帶輕紅,有單重瓣之分,輕柔素雅。成片栽植上萬株梅花,疏枝綴玉繽紛怒放,有的豔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綠如碧玉,形成梅海凝雲,雲蒸霞蔚的壯觀景象。

  香:梅花香味別具神韻、清逸幽雅,被歷代文人墨客稱為暗香。“著意尋香不肯香,香在無尋處”讓人難以捕捉卻又時時沁人肺腑、催人慾醉。探梅時節,徜徉在花叢之中,微風陣陣掠過梅林,猶如浸身香海,通體蘊香。

  形:古人認為“梅以形勢為第一”,即形態和姿勢。形態有俯、仰、側、臥、依、盼等,姿勢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樹皮漆黑而多糙紋,其枝虯曲蒼勁嶙峋、風韻灑落,有一種飽經滄桑,威武不屈的陽剛之美。梅花枝條清癯、明晰、色彩和諧,或曲如游龍,或披靡而下,多變而有規律,呈現出一種很強的力度和線的韻律感。

  韻:宋代詩人范成大在《梅譜》中說:“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石著為貴。”所以在詩人、畫家的筆下,梅花的形態總離不開橫、斜、疏、瘦四個字。人們觀賞梅韻的標準,則以貴稀不貴密,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謂之“梅韻四貴”。

  時:探梅賞梅須及時。過早,含苞未放;遲了落英繽紛。古人認為“花是將開未開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時為佳,故名“探梅”。梅花以“驚蟄”為候,一般以驚蟄前後10天為春梅探賞的最佳時機。 觀賞梅花的情境也十分講究。

  《梅品》由宋朝張功甫撰寫於1194年,專門介紹如何欣賞梅花。據《梅品》曰有二十六宜:淡雲,曉日,薄寒,細雨,輕煙,佳月,夕陽,微雪,晚霞、珍禽,孤鶴,清溪,小橋,竹邊,松下,明窗,疏籬,蒼崖,綠苔,銅瓶、紙帳、林間吹笛,膝下橫琴,石枰下棋、掃雪煎茶、美人淡妝簪戴等情況下,對梅的欣賞就更富有詩情畫意。

  四貴四不貴:貴疏不貴繁,貴合不貴開,貴瘦不貴肥,貴老不貴新。梅的枝幹以蒼勁嶙峋為美,形若游龍,遒勁倔強的枝幹,綴以數朵凌寒傲放的淡梅,兼覆一層薄雪,「古梅一樹雪精神」,儼然天成一幅水墨大寫意。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