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設計方案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設計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效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設計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設計方案1
一、設定理由(主題由來)
在春天的這個主題活動中,寶寶們在對大自然觀察的同時。也開始注意觀察身邊的小動物。萬物復甦,小動物們也開始活躍了,它們最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和興趣。我們要透過開展這個寶寶最感興趣的主活動。引導他們瞭解與小動物相關的簡單知識,透過各種形式多樣的遊戲活動引發他們關心小動物、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二、教育目的
1、觀察幾種小動物,知道它們的名稱。學一學它們的叫聲,聽音樂模仿幾種小動物的走路姿勢。
2、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照顧小動物的簡單方法,知道它們愛吃什麼。
3、萌發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4、學習兒歌、手指點畫的方法、表現小動物的主要特徵。
三、教育活動
活動一:動物的家
目標:
1、佈置不同的小動物的家,能分辨出不同動物的家
2、學習當小動物的爸爸媽媽,照顧小動物,並能與小朋友分享環境
準備:
1、在娃娃家中佈置小貓、小兔、小狗的家。
2、請幼兒將家中的小動物玩具帶到幼兒園中。
過程:
1、引導幼兒進入活動區,認識不同小動物的家。
2、請幼兒自告奮勇包出自己想當哪個小動物的爸爸媽媽。引導他們愛玩玩具,細心照顧動物寶寶,鼓勵他們與動物玩具說話表達自己的情感。
徐美家當小貓的媽媽,她能仔細的抱著小貓對它說:“寶寶乖,媽媽親親你!媽媽給你吃東西啊!”對小貓照顧的特別認真細微
恬恬當小兔的爸爸,他帶小兔到外邊去做遊戲還教兔寶寶雙腳跳。嘴裡還說:“你兩隻腳一起跳,快跟我學!”腳色語言運用相當好
3、帶寶寶遊戲後,將它們各自送回
自己的家。引導他們尋找不同的動物家的標記。
家家找到了有小魚的房子、恬恬找到有小兔標記的房子、美美找到了小骨頭標記,將小狗放在有骨頭標記的房子內。孩子們都正確的'將小動物們送回了家。
美美還對小狗說:“你睡吧,天黑了!”並給狗兒蓋上了被子!
由此看出,孩子們已經能初步照顧這些小動物寶寶了!
活動二:小魚吹泡泡
目標:學習畫圓圈,能將圓圈的口封上、
準備:魚缸形紙,上面畫有小魚游水的背景,彩筆。
過程:
1、出示背景圖,請小朋友談一談圖上畫的是什麼小動物。認一認它們的顏色,說說自己喜歡哪條小魚。
圖片由玩後,孩子們非常興奮,紛紛大聲說:“我喜歡小魚,這條小魚好看:”指著紅色的魚說:“這條好看是紅色的,它的尾巴大!”淼淼也大聲的說:“小魚還遊呢,真好看。”
2、“小魚會唱歌,你知道嗎?它唱的是泡泡歌。”教師示範泡泡的畫法,注意邊畫邊提示泡泡要圓,最後要封好口這樣泡泡才漂亮
3、帶幼兒進行練習。請幼兒伸出右手食指在桌子上畫圓。小龍還邊畫邊說:“劉媽媽你看,我會畫泡泡,我畫了這麼多泡泡!”
4、“請你們把小魚唱的歌畫下來吧!”幼兒作畫,教師給予有針對性地指導,提醒幼兒畫的圓儘量封口。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手把手的教
張允頤畫的特別的好,邊畫還邊給同桌的小朋友看:“你們看,漂不漂亮!”蔡辰、艾艾都畫的又多又好。楊恩畫的不太圓,在進行手把手地教後,有了進步,能將圓封好了。
5、講評幼兒作品
幼兒能評出自己的小魚特別的漂亮。還能為其他的小朋友拍手鼓勵。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設計方案2
活動說明
本書的重點是引導幼兒初步認識並理解感嘆號、省略號的意義,知曉其在本書中的作用;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畫,培養幼兒根據圖畫線索讀圖、理解並分析故事的能力,特別是對書中腳印的觀察及其分析,因為“到底是誰的腳印“是貫穿全書的線索和紐帶;引導幼兒透過有關腳印的遊戲、活動認識常見動物及其形體特徵,發展幼兒的身體靈活性,增加在戶外活動的安全意識。
活動一:大書閱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認識感嘆號、省略號;
2、引導幼兒熟悉文字內容。
活動準備:大書
活動過程:
一、組織談話
1、出示各種腳印,讓幼兒猜猜到底是誰的腳印。
二、閱讀封面
1、向幼兒展示大書,請幼兒講一講書本封面的基本資訊。
2、教師總結孩子們的答案,注意引導幼兒觀察圖畫上的細節。
三、看圖猜測 DD教師逐頁展示遮住文字的畫面,和孩子一起觀察和討論,猜猜這些到底是誰的腳印。
四、大書指讀
1、講完故事後,將故事文字展示出來,教師為幼兒進行朗誦;
2、讀的時候突出感嘆號和省略號的地方。
3、教師帶領孩子們重複閱讀幾次,幫助孩子建立音形義之間的聯絡。
活動二:小書閱讀
活動目標:透過重複閱讀鞏固讀本中的內容。
活動準備:大書、小書
活動過程:
一、文字閱讀
教師拿出大書,幫助小朋友進行復習閱讀,鞏固認識感嘆號和省略號。在閱讀的時候注意幼兒的指讀過程。集體閱讀之後,教師將小書發給每個幼兒,請幼兒自己朗讀,教師隨機指導。
二、遊戲活動
教師可帶幼兒玩遊戲,培養幼兒在遊戲中的規則意識。
活動三:拓展活動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腿部肌肉和身體的靈活性;
2、增加幼兒在戶外活動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安全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鍛鍊身體 DD做活動前的準備運動,講明遊戲規則。
二、遊戲活動 DD將幼兒分組進行遊戲。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設計方案3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使幼兒學會正確使用動詞:飛。遊。爬。跳。
2、培養幼兒敏捷的思維,豐富的想象,以及愉快的情緒。
活動準備:
1、一幅畫有花。草。樹。小河。藍天的背景圖。
2、錄音機一臺,磁帶一盒(錄一段抒情優美的輕音樂和一段活潑歡快的音樂)。
3、貼絨小動物若干(小動物應準備充足),各種動物頭飾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組織:
1、播放音樂,出示背景圖。教師抒情地講解,引發幼兒對背景圖的興趣,把幼兒帶入優美的意境和歡快的氣氛之中。
師:樹林裡真美麗,小動物們將在這裡舉行音樂會,你們看誰來了!它是怎樣來的?(逐一出示蝴蝶。小魚。烏龜等貼絨教具)
2、引導幼兒擴散思維,豐富幼兒想象的內容,啟發幼兒模仿動物的動作,幫助幼兒理解飛。遊。爬等動詞。
師:想想看,除了蝴蝶會飛,還有哪些動物也會飛的?(幼兒說到什麼動物,教師儘可能在圖上貼出什麼動物,以加深直觀形象)它們是怎樣飛的?讓我們來學一學。"還有誰會爬?(依次進行下去,方法同上)
3、按要求的動詞,讓幼兒選出有關動物圖片,貼在背景圖的適當位置上。
師:大樹林裡有小動物們喜歡的家,現在請小朋友幫忙把會飛的小動物先送去休息:再把會遊的動物送回家休息。'(依次進行下去)
4、遊戲開始,隨音樂扮演小動物做動作,進一步鞏固對新學動詞的理解。
師:小朋友,動物園音樂會開始了。你們看,小動物們跳的多開心呀!我們也來參加它們的音樂會吧!誰想扮什麼動物,就找好頭飾戴在頭上,表演誰的動作。讓我們一起跳起來吧!(音樂起,幼兒自由表演,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設計方案4
一、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不怕冷地,勇敢的參加體育活動。
2、聽訊號進行走、跑、跳的動作練習,發展幼兒靈活的反應本事。
二、活動準備:
檢查幼兒的穿戴
三、活動過程:
1、幼兒分散在場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練習動作,並聽教師數1~10,當數到10的時候教師喊:“結冰”,全體幼兒就不動了。
2、教師說:“冰化了”幼兒散開繼續自由做動作,如此重複遊戲。
3、幼兒熟悉遊戲後,教師可改變口令,如“兩人結冰”“三人結冰”等,幼兒必須兩人或三人身體的某一部分接觸,表示凍結在一齊了。
規則:
教師說結冰時,幼兒必須停止各種動作,原地不動,誰動了,暫停遊戲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