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實驗設計方案3篇

【推薦】實驗設計方案3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實驗設計方案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驗設計方案 篇1

  一.實驗目的

  1、學習從土壤中分離、純化微生物的原理與方法。

  2、學習、掌握微生物的鑑定方法。

  3、對提取的土樣進行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培養,並進行簡單的形態鑑定

  二.實驗原理

  α-澱粉酶是一種液化型澱粉酶,它的產生菌芽孢桿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澱粉類物質的土壤等樣品中。

  從自然界篩選菌種的具體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個步驟:取樣、增殖培養、純種分離和效能測定。

  1、取樣:即採集含菌的樣品

  採集含菌樣品前應調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篩選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佈最多,然後才可著手做各項具體工作。在土壤中幾乎各種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說是微生物的大本營。在土壤中,數量最多的當推細菌,其次是放線菌,第三黴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類物體上都有相應的佔優勢生長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爛葉、腐土和朽木中纖維素分解菌較多,廚房土壤、麵粉加工廠和菜園土壤中澱粉的分解菌較多,果實、蜜餞表面酵母菌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較多,油田、煉油廠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較多等。

  2、增殖培養(又稱豐富培養)

  增殖培養就是在所採集的土壤等含菌樣品中加入某些物質,並創造一些有利於待分離微生物生長的其他條件,使能分解利用這類物質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從而便於我們從其中分離到這類微生物。因此,增殖培養事實上是選擇性培養基的一種實際應用。

  3、純種分離

  在生產實踐中,一般都應用純種微生物進行生產。透過上述的增殖培養只能說我們要分離的微生物從數量上的劣勢轉變為優勢,從而提高了篩選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純種微生物就必須進行純種分離。純種分離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劃線分離法、稀釋分離法、單孢子或單細胞分離法、菌絲尖端切割法等。

  三.實驗材料

  1、器材:

  小鐵鏟和無菌紙或袋(可省)、培養皿8個、載玻片、蓋玻片、普通光學顯微鏡、量筒、滴管、吸水紙、無菌水試管5支(每支4.5mL水)、燒杯3個、三角瓶5個、電爐、玻璃棒、接種環、鑷子、恆溫培養箱、高溫滅菌鍋、移液槍(槍頭10個)、天平、濾紙、pH試紙等。

  2、試劑:

  配製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的原料(牛肉膏0.9g、NaCl1.5g、瓊脂4.5g、蛋白腖3.0g)、Lugol氏碘液、可溶性澱粉0.6g、結晶紫染液、番紅染液、95%乙醇、無菌水等。

  3、土樣:取自桂林師專甲山校區藥用植物園面的土壤,地下10cm左右。

  四.實驗方法步驟

  1、採集土樣帶上小鐵鏟和無菌袋到土豆地採集較細碎土壤

  2、樣品稀釋在無菌紙上稱取樣品1g,放入100mL無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搖10分鐘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無菌吸管吸取0.5mL注入4.5mL無菌水試管中,梯度稀釋至10-6。

  3、分離用稀釋樣品的同支吸管分別依次從10-6、10-5、10-4樣品稀釋液中,吸取lmL,注入無菌培養皿中,然後倒入滅菌並融化冷至50℃左右的固體培養基,小心搖動冷凝後,倒置於37℃溫箱中培養48小時。培養基的配製—稱取蛋白腖1.0g;NaCl0.5g;牛肉膏0.3g;瓊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

  4、初步鑑定對多種菌進行形態特徵的觀察,簡單染色、革蘭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觀察,記錄結果。

  5、α-澱粉酶鑑定

  1)實驗原理:

  細菌能否產生α-澱粉酶主要依據是鑑定有能否分解澱粉。α-澱粉酶該酶可以把澱粉分解,因澱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澱粉

  2)步驟:

  將培養的的各種待測菌種接種在含有2%澱粉液的牛肉膏蛋白腖培養基中,培養基的配製—稱取蛋白腖1.0g;NaCl0.5g;牛肉膏0.3g;可溶性澱粉0.2g;瓊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注:先將可溶性澱粉加少量蒸餾水調成糊狀,再加到溶化好的培養基中,調勻),倒置於37℃溫箱中培養18-24小時後,取出平板,向皿中注入l滴Lugol氏碘液,因澱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澱粉。

  6、純化從平板上選取澱粉水解圈直徑與菌落直徑之比較大的菌落,用接種環沾取少量培養物至斜面上,並進行2-3次劃線分離,挑取單菌落至斜面上,培養後觀察菌苔生長情況並鏡檢驗證為純培養。

實驗設計方案 篇2

  1實驗器材

  低頻訊號發生器(EE1641C型),行動式電腦小音箱,模擬蝴蝶(冰箱貼),BNC轉雙鱷魚夾線。

  2演示方法

  2.1演示聲音具有“音調”這一特性

  將模擬蝴蝶用膠水粘在音箱的紙盆上,用BNC轉雙鱷魚夾線將低頻訊號發生器與音箱相連。透過低頻訊號發生器的“頻率選擇”按鈕,使訊號源的頻率在“10”、“100”、“1K”三個檔位之間進行切換。這時,音箱既可以發出低沉的聲音也可以發出尖銳的甚至是刺耳的聲音,音調變化十分顯著。由此,學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聲音可高可低,具有“音調”這樣的特性。注意事項:實際上,在調節訊號源頻率時,聲音的響度也會發生變化。為了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音調的變化上,可以適當地提高音箱的音量,因為當聲強大於85dB時,耳朵對各個頻率聲音的靈敏度基本上相等。

  2.2演示“音調與頻率的關係”

  將低頻訊號發生器的頻率檔位選擇在“10”,轉動“頻率微調”旋鈕,對訊號源頻率進行連續調節,可以觀察到:蝴蝶振動速度發生變化的同時,聲音的音調也發生了變化。蝴蝶振動加快,音調變高;振動變慢,音調變低。這樣的實驗現象強化了學生的直觀感受,為學生作出合理猜想和進一步的實驗檢驗奠定了基礎,也有利於學生“頻率”概念的建立。注意事項:一定要在“低頻”檔對訊號進行“連續”調節。聲音控制在低頻是為了人眼能夠觀察到振動,對訊號頻率進行連續調節可以使音調以及振動速度的變化更易察覺。

  3演示用途拓展

  此套裝置除了可以很好地演示“音調與頻率的關係”外,還可以演示其他一些聲現象,而且效果也相當不錯。

  3.1演示“聲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音箱發出聲音的同時,蝴蝶也在振動,音箱不發聲,蝴蝶振動停止。藉助於這一現象,學生可以猜想到:聲音可能是由於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3.2演示“聲音是一種波”

  將點燃的蠟燭放在音箱前,在頻率較低的情況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燭焰週期性的來回晃動,藉助於此實驗現象,教師可以引出“聲波”的概念。

  3.3演示“響度與振幅的關係”

  在小音箱的喇叭口置一透明容器,將橡皮泥捏成的小球放在音箱的紙盆上,調節音箱的音量,可以控制小球的彈跳高度。小球的重量較輕,在不同響度的聲音下,小球振動幅度的變化較為明顯,這一現象可以演示響度與聲源的振動幅度的關係。

  3.4演示“次聲波”和“超聲波”

  從“0”到“10M”順次切換低頻訊號發生器的頻率檔位,可以發現人耳並不是所有頻率的聲音都能聽到。藉助這一現象,教師可以引出“超聲波”和“次聲波”的概念。以上介紹的演示實驗,現象新奇、直觀,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能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概念,希望能為教師們的實際教學提供些許參考。

實驗設計方案 篇3

  一、研究問題: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學資訊科技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對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作用

  二、實驗處理:

  對比性實驗:普通班與實驗班的對比

  等組實驗:普通班與實驗班的對比

  三、實驗變數

  1、實驗自變數

  X=中學資訊科技課程中任務驅動教學法的使用

  2、實驗因變數

  Y1=獲取資訊的.能力

  Y2=合作學習的能力

  Y3=對資訊評價的能力

  Y4=反省認知的能力

  Y5=自我評價的能力

  3、干擾變數及其控制

  干擾變數:(1)學生資訊科技素養和技術水平的不同

  (2)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任務的設計、使用的合理性與正確性。

  (3)學生與他能力的變化發展對這五種能力的影響。

  干擾變數的控制:

  (1)為了確保資訊科技課程教學效果的提高是由於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的使用的作用而不是其它因素的作用,本實驗研究過程中採用等組對比實驗。

  (2)為避免由於任務驅動教學中任務的設計不合理而對實驗效果產生影響,在進行實驗前應由教學設計專家、學科帶頭教師和學生對設計的任務的合理性進行論證,布林什確保任務的合理性。

  (3)為降低其它因素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先對學生的確基本學習能力、資訊素養和計算機技術水平等因素進行調查分析,並對其它教學方法在教學中的應用所產生的效果作預測分析,最終對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時加以考慮並予以排除。

  四、試驗程式設計

  1、實驗假設

  (1)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獲取資訊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2)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3)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對資訊評價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4)任務驅動教學法對反省認知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5)任務驅動教學法對自我評價的能力的提高有顯著的作用

  2、實驗物件

  在附中資訊科技教學中選取高二(3)、(4)班和第二中學資訊科技教學中選取高二(2)、(5)班為實驗物件;附中高二(3)班和第二中學高二(2)為實驗組,教學中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附中高二(4)班和第二中學高二(5)班為控制班,教學中不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實驗實施前對學生能力進行前測,確認兩班同學在這三個方面的能力相當,視為等組。

  ●控制1=附中高二(4)班部分學生和二中高二(5)班

  ●實驗1=附中高二(3)班部分學生和二中高二(2)班

  (注:考慮到前測時可能兩個學校的兩個班不一定全部可以分為兩個等組,故從兩學校的兩班中分別選取部分同學形成兩個等組。為不影響實驗的正常、順利進行,對不納入實驗的同學也實施同樣的實驗手段,但不納入資料的統計分析中)

  3、實驗過程

  本實驗研究採用等組對比前測後測實驗研究。

  (1)利用里克特量表對預期的實驗物件進行前測,並分別從兩個自然班中選取部分學生組成實驗組和控制組:實驗組和控制組。

  (2)利用調查問卷對實驗物件進行學習風格、能力結構等因素進行調查研究,瞭解學生的特點和已具備的能力狀況,為以後的效果分析掃清障礙。

  (3)在兩個學校的兩個實驗班的教學中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任務驅動基本架構是由研究者和學科教師根據研究和教學的需要共同確定的)。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行為觀察記錄表、反思日誌表、調查問卷、里克特量表等工具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觀察和記錄。

  (4)在研究進行兩個月左右時對學生這三種能力的發展進行形成性檢驗,發現存在的問題,並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措施,進行補救。

  (5)學期結束時,對學生這三種能力的發展進行終結性檢驗,驗證實驗假設是否成立,如成立,用實驗資料證明,如不成立,說明原因。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