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學生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報告

精選大學生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報告

  為弄清楚一個事件或一個情況,我們有必要進行深入調查,並且最後的結果會記錄在調查報告中。好的調查報告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課外活動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報告 篇1

  調查時間:4月15日

  調查地點:安徽三聯學院

  調查內容:

  一.前言

  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是過渡到成人的關鍵時刻、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理想場所。在這裡,大學生生活、學習、成長、成才。進入象牙塔大學生群體有著充足的課餘時間,據有關部門統計:除去每天8小時的睡眠時間,以每週40節課每節45分鐘計算,每週上課時間為1800分鐘,而課餘時間為4920分鐘,幾乎是上課時間的3倍,那麼大學生是如何來處置這每週4920分鐘的課餘時間的呢?而椐這次回訪調查總結:絕大多數大學生課餘生活用在上網、運動、閱讀、看電影電視、外出逛街等;部分大學生開始談戀愛以滿足感情生活的需要,來充實自己的課餘生活;也有一部分選擇在學習的同時做些兼職工作,增長閱歷,豐富知識,鍛鍊自己。然而,並非每位大學生都能處理好學習、生活、社會活動中的矛盾,合理的安排課餘時間。為進一步瞭解大學生如何處理、協調這些學習與生活間矛盾,幫助大學生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課餘生活,使得學習與實踐的時間分配達到最佳化。為此,我們對這一課題進行認真調查研究,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提出幾點建議,為有關部門制定政策作出決議提供參考。

  二.研究方法

  一.問卷筆者透過參考有關大學生雙休日活動安排調查問卷的分析,同各年級大學生交談深入瞭解後,編制出《大學生課餘生活調查問卷》。該問卷旨在瞭解大學生的課餘生活以及對其看法與感受。問卷採用abcd等幾個選項中選擇,採用匿名記票。

  問卷內容

  【1】 被試者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級。(第1-2小題)

  【2】 大學生課餘時間量調查。(第3題)

  【3】 大學生上自習的頻率。(第16題)

  【4】 大學生主要課餘時間(除自習以外)的基本情況。(第5題)

  【5】 大學生期望及興趣愛好的課餘活動情況。(第4、6題)

  【6】 大學生主要活動時間量安排情況。(第8-11題)

  【7】 從大學生課餘時間量、時間分佈的合理性命題(第17-18)

  二.抽樣我們調查分析的總體是合肥地區高校全體四年制本科生。

  本次調查透過抽樣問卷調查,採取自願填寫的形式。為使樣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我們選取了不同辦學主體、不同規模、層次的三所代表性學校。在安徽大學、安徽三聯學院、安徽財

  經職業技術學院等幾所大學校園和學生宿舍內,我們對於在這些學校就讀的2007級(大四)、2008級(大三)、2009級(大二)、2010級(大一)大學生採用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課餘時間安排問卷調查。樣本容量為500,調查時注意將男女比例大體控制在1:1,以方便分析、研究。 調查採用面對面的方式,調查選擇在晚6點到10點之間,分6天進行,每校兩天。調查問卷發放、回收一次完成。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491份,有效問卷486份。對獲得的有效樣本,課題小組採用excel軟體進行資料處理。其中調查物件情況如表a:表a 性 別 年 級 男 女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236人 271人 110人 132人 124人 120人 所佔比率 48.5% 51.5% 23% 27% 26% 24% .資料的處理和分析方法得到可靠的樣本資料後,根據研究分析目的,統計各項選項的數目及所佔百分比。透過大學生課餘活動安排的不同年級間的縱向差異分析和不同性別間的橫向差異進行分析;從大學生的課餘活動情況與之期望的情況間進行比較分析。

  三.資料分析與論證從總體上看,合肥市大學生課餘時間使用基本合理,能較好利課餘時間;但是也有部分同學課餘時間缺乏合理的安排,沉迷於電腦娛樂漩渦之中或者在無聊中徘徊,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對身心造成了不利影響。

  1、 合肥市當代大學生經常課餘時間較多

  【03題】 除了雙休日、節假日以外,您平均每天有幾個小時的課餘時間?a.1~2小時 b.2~4小時 c.4~8小時 d.8小時以上

  【調查分析】由於近幾年教育改革,減壓、減負成為現代教育的主題。合肥高校大學生課餘時間也相應的增多,課餘時間相對寬餘和自由。合肥市大學生擁有大量、充裕的課餘時間,這與部分同學長期習慣於被動學習和自控力較差這一現實,也成為了如何科學、合理安排課餘時間的較大矛盾。由此可見,合理安排大學生課餘生活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2、 關於上自習已成為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形式,並且年級差異性分明。

  【16題】你是否經常去自習?a 經常自習 b 偶爾自習 c 基本上不自習

  【調查分析】據社會媒體報道,對大學生自習狀況不太樂觀。然而本次調查對是否到圖書館,自習室去學習這個問題中:34.8%的學生是肯定的,而對大一新生,更高達到52.0%,且因為查閱學習資料去圖書館的同學佔到61.3%以上.可見圖書館、自習室是大學生自習的主要場所,在大學生生活中有著重要地位,調查顯示大一學生因為中學時代的學習習慣而堅持上自習,他們大多的生活習慣也依然是“三點一線”—-即寢室、教室、自習室。對他們而言,習慣大學生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大二的學生因為各種學校活動而忙碌。並且他們已經熟悉合肥這座英雄城市,他們將很多時間花費在到公園遊玩,參觀各種名勝風景或是上街購物休閒。大三很多學生為想考研、考公務員、或是過級考試而努力,故經常上自習的人比重有所上升;而不自習的人也已嚐到“掛科”的苦頭,其比重有所下降。大四學生忙於找工作與設計畢業論文,惟有考研的學生在堅持上自習。他們將更多時間花費在利於走上社會的實踐活動。

  3. 大學生主要課餘時間安排,活動內容分佈差異性大。

  【5題】課餘時間你主要是從事於a:上自習 b;社團活動c:運動鍛鍊 d:社會實踐 e:上網 f:其他

  【調查分析】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上自習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表中可以看出,大學生課餘活動取向表現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點。“課餘自習”、“上網、玩遊戲”、“社團活動”三項是大學生課餘時間參加的主要活動形式。由於大學學習方式和資訊傳遞方式的改變,加之大學生活更加開放和豐富多彩,使得大學生的課餘活動不再是傳統的“三點一線”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的調查結論相比,“上網、玩遊戲”、“聊天、社交”成為大學生課餘活動取向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大學生也普遍承認用在這兩方面的時間不少。這表明,網路在大學生課餘生活中越來越重要,大學生也鍾情於這種新興的娛樂休閒方式;大學生也已經意識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社會性價值觀的認可程度正在提高。大學生在分配其他時間(佔所有的32%)具有個體差異性,這主要是由個體興趣決定的。個體興趣自身具有娛樂性和消遣性的特徵,對滿足大學生課外業餘活動和閒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大學生個性和諧發展和自身社會化不可或缺的途徑。例如大學生對文學類課外讀物的興趣,滿足了他們認識社會、認識人生、認識生活,並藉以抒發和寄託自己的生活理想和表達自己對生活憧憬的美好意願和情感,這對他們強烈的探索人生、探索生活需要聯絡在一起。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大學生對文學類讀物的過多重視,而埋頭於對他人生活的解讀,忽視了自己的現實生活, 這也顯然不利於大學生個體素質的提高。

  4.大學生每天主要活動時間(除上自習)量安排情況。活動種類多,時間安排量差異性也明顯。

  【8-11題】你用於下列專案的時間平均每天會有多少?

  a)課外學習 a.1~2小時 b.2~3小時 c.3~4小時 d.4~5小時

  【調查分析】課外學習顧名思義就是在學習本專業的同時,另外汲取知識。在這個知識爆炸、資訊豐富的年代,有著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廣闊的課外學習是分不開的。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髮現課外的學習是自己騰飛的重要基礎。透過課外學習使書本知識更加完善。四、六級等其他證件的獲得和平時的課外學習是分不開的。課外學習是競爭中獲勝的籌碼,切身感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知識素養的重要性。

  b) 使用電腦 a.少於1小時 b.1~2小時 c.2~3小時 d.3~4小時 e.更多

  【調查分析】從統計資料看,使用電腦時間過少,仍然是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苦惱。儘管各個學校都有微機房和電子閱覽室,但由於各校教學資源免費開放力度不足和學生經濟支付能力的限制,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特別是經濟困難家庭的同學,得不到充裕的上機操作和實踐、練習機會。這與資訊化社會對當代大學生資訊素養有著較高要求的現實存在較大落差,希望教育主管部門與學校能高度重視這種現象,迅速採取有效措施改變這種現狀。

  5.你參加的或參加過的學校社團有幾個?

  a.0 個 b.1 個 c.2 個 d.3 個或以上

  【調查分析】社團是由大學生自己發起、管理、策劃、執行的組織。它的精彩之處就是它更接近我們,更懂得我們的需要;雖然也有些不盡人意之處,但它畢竟是我們自己做的,我們更能理解它的意義。社團活動能夠鍛鍊同學們處理事情的能力,提高同學們的素質,為儘快實現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目標做出重要貢獻。加入社團已經成為大學生融入象牙塔的選擇,是培養交際能力的場所,這就是越來越多大學生青睞社團的原因。

  6.從大學生課餘生活的安排的合理性出發,揭示課餘生活安排是否合理。

  【19】你覺的你的課餘時間是否安排合理a:基本合理 b:不合理 c 不知道

  【調查分析】從上圖可以明顯看出大學生對自己的課餘生活時間安排存在著不明確性,認為合理的只有20%,可見合理安排大學生課餘時間成為了當前大學生迫在眉睫的大問題。對比:相比湖南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和重慶工學院,總體差異不大,但是在大學生每天主要活動時間(除上自習)量安排情況,活動種類,時間安排量差異性也比較明顯。在合肥地區的大學生安排的活動種類比較單一,而在湖南,重慶活動種類較多,時間安排量相對於合肥地區

  比較均衡,沒有特別側重點,這與大學生全面發展相符。而另一個比較明顯的差異就是在每天平均使用的電腦時間。在合肥地區有明顯趨少的現象,而在湖南、重慶每天平均使用電腦1-2小時竟達43.4%.可見電腦在這些發達地區普及率更高,更加重視資訊化社會對當代大學生資訊素養的薰陶。這也正面反映了合肥市資訊發展的滯後性,有待進步提高。

  四 建議

  (一)學校要為大學生創造好的環境學校當然是學習的地方,這要求各高校必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好的“學風”和安靜的環境是一所高校必須達到的要求。當然學習的軟硬體設施都要能滿足大學生學習的需要,學校在教學設施上的投入要放在首位。好的“學風”形成既有學生的原因,也有學校的原因,這要求學校要從思想上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努力學習。

  (二)引導大學生積極安排課餘時間大學生趨向於認為課餘時間應由個人去安排,無須學校去管。大學生希望課餘活動可以自由安排,所以對於大學生課餘時間安排各高校只能採取引導的方式,號召教師在課堂上,在學校的各種傳播媒介採取啟發誘導方式,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安排課餘。

  (三)聽聽大學生的“聲音”從主客觀雙方具體情況來看,大學生課餘時間中存在著學校、社會客觀條件的制約性與學生主觀需求的多樣性的矛盾。大學生希望“學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業餘文化活動,健全各種管理制度來加以引導”,而且大學生也熱切要求能利用課餘時間走出學校,走向社會,參加社會上的實踐活動,從而瞭解社會,培養自己的能力,為日後能有效地勝任各項工作打下基礎。大學生這些主觀需求是當今社會、經濟生活的現實狀況所決定的,是合理的、必然的,所以學校對此應予以重視。即使學校現階段的客觀條件還存在一定的制約性,但我們必須作出行動,作出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選擇,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改善並創造條件,逐步滿足學生的多重需求。

  (四) 開展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大學生的課餘生活開展校園文化活動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的一個重要特點,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它不僅僅是充實學生的課餘時間,各種活動的開展對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園文化活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ⅰ、以“社團”為“基地”展開:各“社團”開展與之有關的各項活動,他的優點是選擇性好,因為他的自主性強。ⅱ、以院(系)為單位開展各種知識競賽與娛樂活動。它的優點是大眾化,沒個人只要感興趣就可以參加。ⅲ、以班級或是寢室為單位展開。這類活動具有靈活性,時間與地點的限制條件少。這類活動可以促進同學間增進了解、發展友誼。

  (五)社會也應該更關注大學生校園生活是社會生活的一個側影,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必然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大學生必將走向社會,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精英”,是建設未來社會的“主力軍。”針對合肥市各有關部門的提議:ⅰ、在物質經濟上要多支援貧困大學生。調查顯示有許多大學生有過兼職經歷,其中一部分大學生是貧困大學生,他們因為家庭經濟條件而不得不從事兼職以獲取部分生活費用,但是兼職佔去過多的時間會影響大學生的學習以及其他娛樂活動的參與,會影響其身心的健康發展。ⅱ、多開展各種適合大學生的社會娛樂活動和公益活動。諸如“關心老人公益活動”、“做好事”、“三下鄉志願活動”這些活動的展開也是大學生接觸社會的一種方式,對大學生的人格和公民意識培養形成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與其他城市相比,這點是合肥市做得不夠的。 b: 給同學大學校園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除了日常的教學活動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講座、討論會、學術報告、文娛活動、社團活動、公關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對於大學新生來說,的確是令人眼花繚亂,對於如何安排課餘時間,大學新生常常心中沒譜。如果完全按照興趣,隨意性太大,很難有效地利用高校的有利環境和資源。 要合理地安排課餘時間,首先對自己在近期內的活動有一個理智的分析。看看自己近期內要達到哪些目標,長遠目標是什麼,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麼,各種

  活動對自己發展的意義又有多大等等。然後做出最好的時間安排,並且在執行計劃中不斷地修正和發展。 另外,最好能專門制訂一份休閒計劃,對一些較重大的節假日和休閒專案做出妥當的安排,這樣能使你的休閒和學習有條不紊地交叉進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鬆和調適。而且,你一旦制訂出了既愉快又切實可行的休閒計劃,那麼在這一時間尚未到來之前,你的心情會是愉快而充實的,能精神振奮地投入學習和工作之中。 要留出足夠的時間來進行體育鍛煉,最好能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客觀條件制訂出一個體育鍛鍊計劃,務必擁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要知道,身體是從事一切活動的本錢,也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 合理的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適度接觸社會,鍛鍊自己或是證明著自己的抱負,可以選擇兼職。還應該積極的參加社會志願活動,諸如“無償獻血”、“學雷鋒活動”等社會愛心活動。這對培養自己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榮譽感、完善自己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積極的意義。 大學新生要善於利用課餘時間,開展一些有益的文娛活動,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等;儘量培養自己有多種興趣愛好,如集郵、剪貼、垂釣等,這樣可以增添你的活動和情趣,使你的生活充實豐富、生機勃勃。若能夠擁有一項或多項自己有興趣而又擅長的愛好,那是再好不過的了。有些同學能寫得一手好書法,或製得出精妙的手工藝品,或打得一手好乒乓球,這無疑會給他們的人生增添無窮的樂趣,也有利於建立自信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此外,還可以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報刊。以讀書為樂事,既可以排遣煩憂,愉悅性情,又可以獲取知識,增長智慧,對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非常有利。

  五、結論從調查結果看,我們的結論是:

  (一)合肥市大學生課餘生活整體上積極健康。從以上調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能夠合理的安排時間,對自己的課餘生活也感到滿意。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展現了當代合肥市大學生的精神風貌,雖然在年級間與性別間存在諸多的差異,但這些差異是因為個人的興趣愛好與人生目標的不同造成的,這一方面說明了個人間的價值觀異同。

  (二)合肥市大學生在安排和處理課餘時間上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透過這次調查分析,我們瞭解到有部分大學生不能充分、合理利用課餘時間。對這方面學習、生活狀況感到滿意的同學只佔被調查同學的五分之一。這不能不使我們感到擔心。我們希望那些至今仍然讓時間悄悄溜走的同學們,珍惜自己的青春,以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對待自己的四年大學生活,好好度過自己的大學時光。當我們驀然回首的一剎那,沒有悔恨的青春和遺憾。課餘時間僅是大學生活中的一部小插曲,但卻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觀念。他們以什麼樣的生活方式來填充和豐富他們的課餘時間,展示了他們以怎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身為21世紀的當代大學生,更應該透過積極參與大學的課餘活動,獲得知識的同時,增強自主創新意識,提高社會應變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素質,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增強實際動手能力。

  大學生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報告 篇2

  【內容摘要】

  大學的校園生活更加開放和豐富多彩,使得大學生的課餘活動不再是傳統的“三點一線”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很多大學學生都普遍承認用在這方面的時間不少。這表明,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社會性價值觀的認可程度正在提高。

  【關鍵詞】:大學生、課外活動、學習

  一、引言

  如今的大學校園裡,屬於大學生們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大學的校園生活更加開放和豐富多彩,使得大學生的課餘活動不再是傳統的“三點一線”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但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學生面臨著來自校園內外的多重壓力,課業負擔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大學課餘時間,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技能,增長知識,修養身心,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圓滿的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現在很多大學學生都普遍承認用在這方面的時間不少。這表明,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社會性價值觀的認可程度正在提高。

  二.調查概況

  (一)、調查目的及物件

  為了深入瞭解大學生的課外活動的情況,瞭解學生利用課外活動來促進自我個性的發展和培養技能與交際能力等情況,我採取了網上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的調查方法交叉運用。現在,結合這一項專項調查結果,對我們大學生課餘活動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二)、調查結果分析

  如今的大學校園裡,屬於大學生們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大學課餘時間,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技能,增長知識,修養身心,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圓滿的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我們透過網上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的調查方法,瞭解大學對課外活動所持的態度、參與動機和阻礙因素等,並對大學生如何培養健康積極的課外生活方式進行探

  究。

  2.1 學生的課餘時間較充裕,課外活動多樣化。

  首先我們可以透過以上的調查的資料的頻數分析可以看出,我們統計的大學生裡,認為課餘時間多的同學佔60%、不多不少的佔20%、少的佔10%,不清楚的佔10%。從以上資料可以看出大學生在課餘時間上是比較充裕的,同時也說明要想利用好就要看你怎樣去合理安排,從而使得在大學裡能學有所成發。表2 你參加了哪些課外活動?(多選)

  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大學課外活動已經多樣化了。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電腦的普及,學生對於電腦的依賴越來越嚴重。從資料來看,上網聊天、打遊戲的人所佔的比重是最大的。這就說明大學生的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上網上面,當然也有一些同學是沉溺於網路世界不能自拔的,這應該引起學校及同學們的思考。同時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也不少,說明大學生還是能清楚的瞭解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注重身體的.鍛鍊。

  2.2大學生的課外活動取向表現出差異性。

  各年級大學生由於心理發展水平、對大學生的適應性以及學習任務不同,在課餘活動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異。

  表3 不同年級參與的課外活動情況

  從表三中可看出,大一的學生,剛進大學的校門,對學校學習、生活還不太適應,所以大一的學生對課外活動的選擇會比較均勻多樣,大多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的;而大二學生經歷了一年的大學生活後,感覺到那種當初洶湧澎湃的熱情有所減弱。但許多學生稱會更加抓緊學習,同時也會積極參與一些有利於培養能力又有意義的校內外活動。而用課外時間來睡覺的人會比較少;大三學業比較重,很多學生都花大量的時間去圖書館讀書或者上網找資料,完成作業等。大四的學生除去實習、面試找工作的時間外。大多都會利用課外時間來充實自己,會變得很忙碌,所以一般都不會利用課外時間來睡覺了。而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大一、大二會比大三、大四的多。或許是因為大三、大四的學生經過兩年的磨合期,變得更加的“老油條”了,身體也比較懶了,不願去運動。

  2.3參與目的的不同導致了不同的態度。

  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目的的不同會導致學生對課外活動的態度也不同。

  表4 參與課外活動的目的與態度情況表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了一般主動去了解活動的知識,認真學習、積極參與活動的同學都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能力,或者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的。而被動的去了解的、抱著試試的心態去參加的學生,很多都是因為不懂,跟隨大眾、或者是自己感興趣的。而有些學生掛名參加了,但是很少參與到活動中的,那隻不過是為了加分,提高自己的綜測而已。而對課外活動不留意也不感興趣的學生卻參加了活動,就只是為了鍛鍊自己的能力,為自己的未來打基礎。

  2.3學生對課外活動感到不夠滿意。

  透過對課外活動的參與後,學生有了很深的體會,實際的永遠沒有他們說的那麼美好。

  表5 您覺得您參加的活動是否與您的預期一致?

  選項 比例

  很一致,對我幫助很大

  有一定幫助,但沒達到預期結果

  結果不明顯,幫助不大

  與預期完全不一致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6.94% 69.44% 18.06% 5.56%

  表6 你明年還會選你現在所在的活動社團嗎?

  選項 比例

  不會,我已經厭煩了

  會,我喜歡這個活動

  不會,我想去其他活動

  其他

  本題有效填寫人次22.22% 29.17% 33.33% 15.28%

  從表5和表6中,我們可以知道很多學生都認為參與的課外活動雖然對學生的發展有一定的幫助,但是卻沒有達到預期宣傳的效果,感覺上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因此導致了第二年的學生不想再參加這個活動社團了,跳到其他的活動社團去嘗試,或者不再參與到活動社團裡來。所以作為社團活動的負責人就要花多一點心思到活動的舉行中去,要吸引住成員的目光,同時也要從成員的需要出發,開展屬於自己特色又符合大家利益的活動。

  2.4對學習與課外活動誰較為重要的爭議。

  對於‘是學習重要還是課外活動的自我鍛鍊重要’這個問題的探討,有很多的答案。

  首先是認為學習重要的原因是:一是,雖然現在的大學追求的是素質教育,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還是講究分數的。考證都是講究分數啊,所以說分數才是個人優劣的證明。因此,學習更為重要。二是,我們依舊身處學校,我覺得課外活動的自我鍛鍊只是我們學習的一部分,而學習是作為學生的天職 是我們在大學的目標。三是,因為我們到時實習的崗位是按成績分配的,學習成績不好,什麼都假。

  認為活動重要的是因為社會不需要書呆子,很多公司是看中個人的能力問題,而能力的提高會在參與課外活動的過程中。

  而更多地是認為學習與課外活動並重的。因為就如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能學到基礎性的東西,讓我們在“行路”的少走彎路,而“行路”多了會讓我們發現我們學的東西不多,進而又促進了我們的“讀書”。二者是互

  大學生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報告 篇3

  一、摘要: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學生面臨著來自校園內外的多重壓力,課業負擔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大學課餘時間,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技能,增長知識,修養身心,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圓滿的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很慶幸我們能夠參與到這次的調查。這只是大學生們生活的一個縮影,但是卻很重要。如何安排課外時間考驗了我們對學習的態度怎樣,而我想說的是,態度往往決定了一切。

  身為21世紀的當代大學生,更應該透過積極參與大學的課餘活動,獲得知識的同時,增強自主創新意識,提高社會應變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陶冶情操,完善素質,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增強實際動手能力。

  二、關鍵字:

  大學生 課外活動 如何安排

  三、前 言

  大學是人生的黃金時段,是逐漸走向成長成熟的關鍵時刻。離開了緊張的高中校園,大家步入大學的校門。由於大學與高中不同的教育模式,大學生不再像高中那樣會有滿滿的時間安排表,大家有了更多自己的時間。也許他們可以上網、運動、閱讀、看電影電視、外出逛街等;也可以開始談戀愛以滿足感情生活的需要,來充實自己的課餘生活;還可以選擇在學習的同時做些兼職工作,增長閱歷,豐富知識,鍛鍊自己。在這個過渡時間可能有很多同學不能及時適應,並且自己處理好學習、生活、工作、娛樂之間的關係,這意味著大學生需要有較好的自控能力,時間規劃能力,才能充分利用時間,使自己在大學裡能夠合理利用時間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能夠鍛鍊自己,提高自己的事,而不是浪費大學時光,肆意揮霍。

  對此,我們針對大學生課外活動的問題,展開了這次調查,瞭解一下大學生課外活動情況,以便提出一些建議與意見。

  我們此次主要採用隨機問卷調查法,共設定了100份調查問卷,實際收回有效問卷

  100份,回收率100%。

  四、調查設計流程

  (一)調查人員:劉欣怡、劉曉霞、劉程、欒玉潔

  (二)調查物件:浙江理工大學在校大學生

  (三)調查時間:2013年4月18日——2013年4月28日

  (四)調查方法:問卷調查、資料統計

  (五)計劃實施介紹:首先劉程同學負責制定調查報告,並由小組全體成員談論、稽核;然後將全部的問卷分發給小組各個成員,分別在學校的不同地點(圖書館、教室等地)發給不同專業、年級的同學,並收回問卷,接著,由劉曉霞、欒玉潔撰寫調查報告(論文),最後由劉欣怡同學做PPT進行展示。

  五、調查結果顯示及分析

  在我們的調查問卷中男女所佔比例均等所佔比例分別為43%和57%;大一的學生居多,工科專業(機械、機控、服工、通訊、計算機、電子、電氣、工業設計、建環、染織、機電、土木)佔39%,理科專業(包括化學)3%,管理學專業(包括工程管理)23%,經濟學專業12%,法學16%,醫學3%,文學1%,外語3%,我們對資料進行了統計與分析,其中,將主要從以下方面來分析大學生的課外娛樂活動。

  1. 經濟因素對同學們課外活動安排的影響

  經濟對文化活動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同學們的家庭狀況以及生活費的多少是影響他們的娛樂活動的重要因素,在調查中,49.45%的同學來自農村,佔了最大的比例,而來自大城市的同學比例最小為9%。在調查中54.55%的同學每月花在課外活動上的花費在200元以下,只有5.05%的同學課餘活動超過500元。大多數同學對在娛樂活動的經濟花費還是有較好的控制。但也不排除周邊提供的娛樂場所設施程度的影響,因為有63.62%的同學認為周邊提供大學生的娛樂場所和設施一般。

  2. 同學們對課外活動的安排的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所以我們對大學生對安排課外活動的態度進行了調查。53.85%的同學的態度是稍

  作安排,33.99%的同學認為由於自己的學習任務重,參加課餘活動影響學習。大家對於課外活動安排的態度,很重要的影響了自己對時間的管理和課外活動的質量、收穫。從資料上可以看出,87.91%的同學,對自己課外娛樂活動的態度偏向於消極、被動。這樣的態度,可能使得自己在課外時間安排時,浪費很多時間,同時,也可能把課外活動在緩解壓力、調節心情等方面的作用力度削弱。

  3. 同學們對課外活動安排的具體內容(時間,形式,場所,參與人數)

  從調查來看,大多數同學每天的課餘時間均在1小時以上,並且45.22%的同學都認為自己的課餘時間用來進行娛樂活動的部分最多,大家還是樂於參加娛樂活動的。

  在同學們對課外活動的形式選擇方面,43.45%的同學更傾向於參加文娛與身心發展類的活動,24.14%的同學更願意參加體育類,但很少的同學願意參加社會實踐、志願者類、創新創新業類與技能培訓類,說明同學們願意參加休閒類的課外活動,體現了大學生的課餘活動脫離了社會,不利於大學生在各方面能力與技能的提高,也不利於大學生為走向社會做準備。

  在同學們參加課外活動的場所方面,27.12%的同學選擇呆在圖書館,19.77%的同學在體育場進行活動,也有一部分人願意在KTV,網咖,電影院放鬆,但是還有24.86%的同學對於經常去的娛樂場所沒有固定要求,更希望進行豐富的娛樂活動。體現了大學生對場所的選擇還是注重娛樂性。

  同時,66.34%的同學在娛樂活動時不確定娛樂活動進行的人數,這種情況反映出娛樂活動具有的靈活性。

  4. 性別差異對課外活動進行的影響

  男女生對於課外活動的態度也是有較大區別的:有50%的男生表示隨便,而45.83%的女生會對課外活動稍作安排。

  在參加課外活動的場所方面,男生經常參加的課外活動場所最多的是體育場,佔31.25%,而女生60%左右會去圖書館和其他一些場所,沒有女生會去網咖,男生有6.25%,可以看出,網路與運動對於男生更加有吸引力。

  女生可能更喜歡進行個人的、較為安靜的課外活動。這可能與男女生的性格差異有關。

  5. 不同專業的同學對課外活動的安排有差別

  大學生課外活動社會實踐報告 篇4

  調查目的:時下,大學生透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掙錢是打工的首要目的。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透過調查可以瞭解當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學生生活實踐情況,從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出解決方法,使大學生能正確對待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見真知。在往後實踐中能更好地接觸社會、實踐自己的專業技能,尋找發展的機會。

  調查物件: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了在讀大學生50名進行調查。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透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方法:透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50份,收回有效問卷50份. 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透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有52%的同學認為如果要參加社會實踐,最理想的就是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交流,其次是打工或做兼職佔40%;而56%的同學有做過兼職,20%打過暑期工,14%參與過實習,表示從未做過的僅佔10%;現在大學生兼職、打工,除了做家教(14%)、網路的實習實踐(6%)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兼職或打工時從事派傳單、商品促銷(22%)、校園銷售(14%)、當餐廳服務員(8%)等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能的工作,但卻與所學專業知識相去甚遠,76%學生認為所實習或兼職的工作與自己專業不全相符或完全不符,僅24%的人認為完全或基本相符。能夠使大學裡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的只佔38%,在實習或工作中66%的人滿意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12%的學生認為兼職是為以後的求職做準備,在選擇實習或打工目的是什麼的時候,有32人選擇“接觸社會,積累工作經驗”,佔了總數的64%,選擇“賺取生活費”,佔了20%。從選項人數中顯示,大學生兼職以賺錢和充實自己為主要目的。現在的大學生已經將打工看得很重了,錢雖然是一定因素,但是希望透過打工獲取的經驗對將來就業時有所幫助應該是更多學生考慮的問題。大學生在打工時間上的彈性還是很大的,這應該和他們寬鬆的學習環境有一定關係。56%的人會選擇在假期實習或打工,30%會選擇任何沒有課的時間,12%會選擇週末。有31人認為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贊成合理兼職或打工實習,19人很贊成兼職、打工,沒有人反對。54%的人都提出學校除了提供就業指導以及專業課程外,還應該提供實習機會,22%覺得學校應該提供就業體驗,至於選擇素質拓展和職業生涯規劃的各佔12%。

  調查結果分析:在調查中發現沒有人在參加社會實踐上選擇“參加三下鄉活動”一項,說明當代大學生與以往的大學生相比較,他們的求學經歷、生活條件、所處社會大環境都相對優越,也沒有經過必要的挫折教育,因此,他們意志往往比較脆弱,克服困難的能力也較差,常常是對社會的要求較高,對自我的要求較低。當前,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責任意識和誠信意識成為不少地方採用人才的兩個新標準。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是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重要舉措,是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參與“三下鄉”實踐,其目的是為了支援農村的教育事業,同時給農民帶去相應的指導,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把自己在學校學到的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並從群眾中學到做人做事的道理,用於知道自己的將來的學習生活工作。現在大學生,除了一部分學生來自農村以外,很有一部分是來自城市的,往往這些學生家庭環境好,父母親更是不允許或者不支援自己的孩子參加所謂的 “三下鄉”實踐活動,這樣,學校所提倡的透過 “三下鄉”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就未能夠達到。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三觀指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在個體價值觀體系中,人生價值觀處於主導地位,決定著總的價值取向,對價值觀系統中其它價值觀起著指導和制約作用。由於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主要是圍繞自己出發,致使大學生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不足,更不用說參與“三下鄉”活動服務人民了。

  另外,沒有人選擇反對大學生兼職、打暑期工或實習,大家都認為只要不影響學習能夠積攢經驗可以為以後的工作打基矗對於當代大學生來說,應當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運用知識的技能。從大學生活的開始到走進社會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誰不想在將來的社會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認為大學生必須投身校園內外的各類實踐活動,有助於鍛鍊品質,提高能力。可見其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不可牴觸的重要性。不能否認

  有過打工經歷的同學,看起來要比其它同學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但對於學生,社會適應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標,大學期間主要的任務是學業結構的搭建,即知識結構、專業結構的搭建,為了打工影響甚至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結論與建議: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是人自覺改造客觀世界,使外部物件發生某種改變的現實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人的活動,而人是社會的人,處在一定的社會關係之中,因此,實踐不是單個人孤立的行為,而是社會的活動。所以,實踐作為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一個階段,是在社會歷史中不斷髮展演變的。實踐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三下鄉”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新時期的深化發展,是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有益補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實踐出真知,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份,培養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充分發揮實踐育人的作用,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檢驗所學理論知識的標準,社會實踐不但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自我才能,展現自我風采的舞臺,也是培養和鍛鍊同學們綜合能力的一個階梯,更是一個大學生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演練場地。瞭解國情是年輕人的首要任務,這就需要放眼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對占人口80%以上的農民有所瞭解才行。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樣可以使同學在實踐中更好的認識國情,貼近社會,從而確定比較正確的人生前進方向。作為高校教育者,如果能引導大學生將強烈的使命感轉化為學習、服務、實踐、奉獻等實實在在行動,把行動變為責任,將會使大學生在人生軌跡上樹立起更高的起點。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應該說不僅有助於他們較快適應、融入社會,同時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由之路。 一切認識都來源於實踐。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說明了親身實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並不排斥學習間接經驗的必要性。實踐的發展不斷促進人類認識能力的發展。實踐的不斷髮展,不斷提出新的問題,促使人們去解決這些問題。而隨著這些問題的不斷解決,與此同步,人的認識能力也就不斷地改善和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對實踐具有巨大的反作用。認識對實踐的反作用主要表現在認識和理論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

  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但是認識一經產生就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對實踐進行指導。處理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活動,即人類的社會交往以及組織、管理和變革社會關係的活動。如政治活動、社會改革實踐、階級鬥爭等。因此,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實踐,使實踐與認識相結合。大學生可以透過調查研究瞭解實際情況,結合所學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既提高能力又服務社會,這是一種雙贏的選擇;二是志願者服務,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利用專長服務社會,回報社會。三是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培養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這是一種貫穿於日常生活當中的社會實踐形式,以小見大,以細微之處見長,是進行社會實踐活動的一種長效機制。現在大學生社會實踐是一種比較普遍的形式。很多學生利用業餘時間到各地和很多行業去進行社會實踐和社會考察,回校後進行認真的討論總結,用他們自己的視角來理解社會,思考未來的人生道路。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