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伍弱文先生散文

悼念伍弱文先生散文

  四月十六號早上八點多,我正在坐車去爬山的路上。車上無聊,便拿出手機玩。看到朋友圈中伍弱文先生更新了,點開一看,我就嚇懵了。訊息竟然是她女兒發的。寫道:伍先生於本月的13號,因病沒有搶救過來……

  這怎麼可能呢?這個訊息太突然了!我心裡非常難受。大概有幾分鐘我都不知所措,身體感到很不舒服。而後就希望這個訊息不是真的。於是,我留言:不是真的吧?

  再細想這一定是真的。即使今天是愚人節,也不會開這樣的玩笑。我的心裡感到很難受和惋惜。難受的心情在我後來的爬山中,身體一直很不舒服,聚不起來勁,爬的很辛苦。同伴說我是心累,她講的很準確。

  他怎麼會這麼快的就走了呢?我不相信也不希望這個噩耗是真的。

  我和伍老師最後一次互動是3月的30號。當晚,他在朋友圈曬出一碗自己蒸的粉蒸肉,我點了一個贊和饞,他回了一個笑。這是我第一次互動他的訊息。這也是他最後一次的動態。因為,後來我發現他的新浪部落格更新,也停留在3月30號。內容是:2016年3月30日全國最新1000家報刊徵稿啟事之六(本部落格全國獨家最先發布,歡迎轉載)。

  真是沒有想到,不過半月他就英年早逝。實在讓我一時間無法接受,更嘆生命的無常!

  回想起來,伍老師絕對沒有想到,他會這麼快就告別了世界。過春節時在朋友圈曬出他家的年夜飯,還有他換上紅襪子的相片。他在年初一的上午,更新的朋友圈說已經開始工作,不再接受朋友們的拜年……

  這一切的一切,回憶起來讓我感到很傷心。這莫大的傷心中,除了無法接受這個實事和惋惜外,還有深深的遺憾。為我沒有機會感謝伍老師對我的幫助而不安和難過。

  我和伍弱文先生未曾謀面,也沒有透過一次電話。在2016年的元月前,我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個人。我們是網友,是今年的1月20號,在新浪網上有了交集。

  當時,因事要尋一個答案,便百度了一下,相關詞條對應了伍弱文老師的新浪部落格。我進了他的新浪空間,知道了伍先生是從事什麼工作的。他的部落格首頁的內容,讓我看了肅然起敬。頂置的全是全國上千家報刋的投稿郵箱地址,還有百位主編的郵箱。單純看到的這一些,就讓我對伍老師充滿敬意。因為作家能這樣,國內鮮見。

  當時,百度詞條中還有一條引用寫道,伍弱文先生的部落格,被稱為業餘作者寫作投稿的進修學院。

  現在看了果然如此!部落格中還有大量的“寫作投稿秘籍”。

  我便給伍老師留了一個紙條。投一石子,問下路。過了一天,他回覆了我。我便又寫了一個紙條,講明我要問的事情。

  當天收到伍老師的回覆,說他在權威網站和報刋上詳細查了一下,沒有這個組織的任何訊息。並且,詳細地寫了相關的一些組織的區別,讓我一定要看清楚了。建議我放棄要參加的這個協會。而後,告訴我應該去的機構。告訴我該機構負責人的聯絡方式。讓我打電話問一下,無論是什麼結果,努力了就不後悔。

  本認為聯絡也就到此為止。我也並沒有和伍老師推薦的負責人聯絡,覺得太唐突。而且,我當時也就是打聽一下。三週後,覺得怎麼都應該給伍老師一個答覆,就硬著頭皮也給那位負責人在新浪寫了一個紙條。

  對方很快回復了辦理的程式。我會將進度告訴伍老師。每進行一步,伍老師就詳細的告訴我解決的辦法,就連作品怎麼裝訂都告訴我。而我,覺得辦理的過程太麻煩,就停下來不想做了。伍老師反覆說我的條件早夠了,一定按要求準備,程式必須走的。

  這一切的交談,我們都仍是在新浪上發紙條進行的。這個過程中讓我對伍老師印象很好。覺得像是兄長一樣,實實在在的不厭其煩,事無鉅細的幫助我。

  當時讓我讓感到很難解決的問題,在我並沒有去進行的情況下卻解決了。而且,這件事情很快就辦成了。

  事後,我並沒有去問主辦方和伍老師。但是我知道,一定是伍老師做了這部分工作。

  因此,在事情辦成的2月27日,我將電話號碼在新浪紙條中留給他,並感謝他的幫助,希望他來西安時一定聯絡我。伍老師也留下了他的電話和微信。就這樣,當天我們就加了微信。但是很少聯絡。我覺得他很忙,不便多打擾。

  當這件事情辦完後,我將證書照片發給他看。伍老師除了鼓勵我外,還告訴我今後要怎麼寫作。就這件事,他講的很透徹。

  我認真的告訴他,我不打算那樣做。我只想用最輕鬆的`方式,做我喜歡的事情。況且,我不想為寫而寫。

  我痛快的寫完了,對面的伍老師只發了個笑的圖片。我再幼稚也能看明白,我的話讓他失望了。搞得自己也不好意思。想想自己真是有些過分,我和伍老師素昧平生,人家卻為我的事情費心操勞,我卻滿不在乎。

  當時,我就想有時間了,給伍老師打個電話,解釋一下。

  可是,我個性的原因,與人交往很被動。想要打個電話的這件事,也就又撂下了。總認為來日方長。現在相互加了微信,多熟悉了後,交談也就方便了。

  然而,真是世事難料。

  我們竟然就如此的散了緣,讓我沒有了感謝的機會,留下了如此大的遺憾。我只能說,伍老師真的抱歉。也許你根本就不需要我的感謝,可是,我一直心存感激,只是一直沒有說出來。因為,當時我只是想打聽一下,結果你推著我,幫著我,促成了這件事。其實,在辦理的過程中,很大的因素是感動你的幫助,不想讓你失望才去做的。

  從1月20日網上有交集,到3月30號的最後一次聯絡,總共才70天。可是,你給我留下印象是永遠的,懷念也是永遠的。而沒能直接感謝你,和一個電話都沒有打,遺憾也是永遠的!

  我們生命的長度是無法預測的,唯有延展我們生命的寬度,才是我們能做到的。伍弱文先生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您讓自己短暫的生命,光彩照人。您把博大的愛灑向了深愛的土地,落在了眾多作者的心裡。你空間的那1000個郵箱,就如你的人品和作品一樣,照亮讀者和作者!

  在此,我對你最好的懷念,就是如你一樣的做人,盡其所能,幫助我能幫助的人。

  伍老師曾說“跟一個國家和家庭一樣,總要有一些人去奮鬥的。“

  於是,他一生都在“奮鬥“。伍老師是從湖南山裡飛出的金鳳凰,考上大學走出了大山。成為一位謳歌時代,傳播正能量的一位學者,作家。

  他公開發表的文章2000餘篇。散文集《擔木炭的孩子》被列為中學生讀物。他的不少作品成了名篇,編入了學生課外讀物、中考試題、高考試題庫。他是第八屆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影響力人物……

  這一切表明了伍先生短暫的一生,不曾虛度,成就了壯麗的人生!

  這些天,我走進他的空間。第一次讀他的作品。真是文如其人,感受到的是他的質樸、真誠和才華。我會一篇一篇的讀下去,以此向伍先生致敬!

  伍老師是我永遠的榜樣!我也會記住您對我的期望,永遠會記住的。我將努力成為你所希望的那樣!

  最後,一切的不捨和悼念,化為一句話:伍先生,一路走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