耬犁鋤耙交響曲散文

耬犁鋤耙交響曲散文

  現在正值“三夏”時節,提起耬犁鋤耙,凡生長在農村30歲以上的人,都不會忘記,無論是夏種還是夏管,都離不開這些勞動農具,除鐵鋤是人使喚的外,耬犁耙都跟牛馬驢等大牲口有關,甚至是密不可分的夥伴,有時還是形影不離,當這些農具和牛馬驢搭檔辛勤耕作時,那千里沃野就會形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也是幾千年農耕時代的顯著特徵。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日益普及,這些農具將漸行漸遠,故我特意把它們記述於後,僅作紀念。

  耬

  耬是農民播種時使喚的農具。不知發明於何年何代,一般水平的木匠不會製作,它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我所見到和使喚過的耬,是我們中原地區普遍使用的木製農具。它一般是用槐木製作而成,堅固耐磨。其大致構造是有三根耬腿,中間空,便於下種子;底部分別繫結三隻鐵製耬鏵,便於扎入土中;其中部傾斜鑲嵌一個四方形的木耬鬥,便於盛十斤左右的種子;其上部為扶手,便於扶耬和把耬提起拐彎。木樓立起高度大約一米,兩側需要另外綁兩根扁形而結實的耬幹,便於人或牲口駕轅。

  在這四種農具中,我對耬最為熟悉。因為大集體時,我當民辦教師,但逢農忙時都放假,我要參加集體生產勞動。每逢秋季種麥,生產隊長就會安排我幫耬,就是耩地時莊稼把式搖耬,我一隻手扶駕轅的老牛或騾馬的套繩領墒,另一隻手牽著牲口韁繩,在前面按規則帶路(按沒耩地預留一定的寬度),一干就是十來天。有時,也會和莊稼把式臨時換一下,也體驗一下搖耬啥滋味。當種子倒進耬鬥後,首先是用左手堵耬鬥下部漏洞,一般是用事先栓好的棉布塞,怕種子沒有走動就順著三根耬腿撒一堆,太浪費種子;右手扶著木樓的上部扶手,待種子倒滿搖動不撒,再鬆開左手,隨著牲口拉耬前行,再搖耬耩地,只聽“叮噹、叮噹、叮噹”的“耬蛋”(就是在耬鬥下部的漏洞處事先栓個小石頭或磚頭,充當小鈴鐺,起來回擺動時把種子分開分勻再下道耬腿的作用)響,種子就會源源不斷且均勻地順著耬腿耬鏵入土了,只要牲口走的腳步勻,種子就不會遺漏在外。由於我是生手,扶耬耩地看似簡單,其實講究技術,自己扶耬耩地總是麥壟彎彎曲曲,用力不勻甚至會出現種子撒在地表外的現象,所以,學了幾次也沒學會,至今我不會搖耬耩地,只會幫耬。

  在農村,播種非常重要,用耬播是最好的方法,特別是種麥種豆,它能做到合理密植,又節約種子,便於鋤地除草、追肥。當然,也有撒播、移栽、扦插的,如油菜、棉花、紅薯和水稻。在我們黃淮大平原,即使是實行農業機械化的今天,仍然使用播種機,其原理是和耬播基本相同,只是一次播種不是三壟而是10壟以上,不再用牲口拉耬,節省了人力畜力,大大提高了種植效率罷了。

  犁

  這是一個會意字,犁地離不開耕牛,翻土用的農具,有很多種。在我家鄉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木製的犁架,有扶手;另一部分是鐵製品,包括犁勾、犁面和犁鏵,犁面也叫犁鏡。犁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有了,與木耬相比簡單一些。用犁犁地是靠畜力牽引,一般是有兩頭黃牛拉犁,其中一頭就叫領墒牛,兩頭牛拉犁叫一犋牲口。我們把這種犁叫土犁子,一天一犋牲口最多犁二畝地,還得是地比較塇,假如地比較瓷實,可能一天只能犁一畝地。後來有了雙鏵犁,這就是洋犁子,能一犋騾馬3頭牲口拉犁,耕地效率快了一倍。再後來,用小手扶拖拉機牽引,犁地的速度更快了,而且犁得更深了。

  到了上世紀70年代,一種大型東方紅牌拖拉機逐漸普及,買一臺就需要一萬多塊錢。那時,我大隊就有一臺,全村人把它當成寶貝,誰能當上拖拉機手就非常令人羨慕。每當拖拉機下到生產隊的田間耕地,就像是迎接天外來客,生產隊長是安排既割肉又做白麵饃,唯恐待慢了他們,而全村人孩娃大小都跑到地裡看熱鬧!那拖拉機犁地就是不一般,你看,當“咚咚咚”拖拉機頭冒著白煙履帶前行時,後面的五鏵犁隨時翻開五道泥浪,又像是跳動著的五線譜,一個來回,二畝地旋即耕完,深翻在一尺以上,避免了土壤板結,增加了熟土層,改良了土壤結構,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由此,看到了農業機械化的巨大作用,它代替了多少頭耕牛耕地呀!非常適合大集體的精耕細作。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實行了大包乾生產責任制,家家戶戶都種地,大型東方紅拖拉機閒置了,老牛拉犁又恢復了。我家分了十多畝地,父親、二弟開始用老牛耕地了,我卻沒學會,因為我當了公辦教師,長年不在家。不過,我也學過犁地,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儘管是土犁犁的慢,但是老牛總是不聽使喚,犁地彎彎曲曲,不是粗,就是細,乍也犁不直,乾脆放棄。好在這時小型手扶拖拉機多起來了,剛開始分田那十來年,柴油實行的仍是計劃經濟,走雙軌制,每逢莊稼季,我都會想方設法搞到平價柴油票,給人家有農機戶的人家,讓他幫助犁地耙地耩地,機械化的生產使我家減少了許多體力勞動,也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鋤

  它是鬆土除草耘苗的工具。在大集體時,我基本學會了用鋤鋤地。在耬犁鋤耙中,鋤頭是最簡單的農具。它共有兩部分組成,一是木製圓圓的鋤把,長度大約有兩米上下;另一是鐵製彎彎的鋤勾和鋤板。鋤地主要是在夏季田間管理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春天和初夏播種了禾苗莊稼,為了夏季生長的好,必須要對農作物進行間苗、鬆土、除草,農諺說的“鋤板下生金”“地鋤三遍等於上茬糞”就是這個道理。以玉米為例:春玉米春天出苗後,只要肥水跟上,隨著夏季地溫升高,玉米苗就像薅著長似的,這就需要及時地用鋤頭間苗,按照一定的間距,留壯苗,去弱苗,防止不合理密植而爭養分。同時,玉米地還會雜草叢生,不及時除掉,同樣爭地力、爭養分。為了保證合理密植,快速生長,就必須把玉米地鋤兩遍,達到土壤疏鬆,沒弱苗,沒雜草。到了夏玉米時,更應該及時剔苗除草除雜,不然的`話,夏玉米苗長不過雜草會被嗆得長不好,變成弱苗。

  鋤地也有技術,姿勢不對,不但使喚鋤頭顯得彆扭,而且還會無辜地傷莊稼苗,達不到鬆土除草保苗的目的。究竟怎樣鋤地?像現代豫劇電影《朝陽溝》中主人公栓保教銀環那樣:“那個前腿弓,那個後腿蹬,腳跟站穩勁兒使勻。”關鍵是要多實踐,熟能生巧。我學鋤地是在家當民辦教師的時候,每逢節假日、星期天,都要參加集體生產勞動,掙工分。那時已是成年人,拿得動鋤頭,不過,學習鋤地的過程也是為了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真正的動力是為了表現好,能被以後推薦上大學,也是當年形勢的需要。那個時候上大學不考試,只要是勞動得好就行。電影《春苗》裡就是憑兩手老繭被推薦上大學,這是農村知識青年的期盼。

  “春爭日,夏爭時。”鋤地都是在夏季,為了死草,越是中午越要堅持鋤地。往往是頭頂烈日,腳踩滾燙的大地,冒著中暑的危險,有時,夏風習習,頭戴草帽,鋤上一陣子,趕緊喝一陣子冰涼井水;有時,天氣悶熱,肩搭毛巾,鋤上一陣子,汗流浹背,用毛巾擦一擦還幹,連毛巾都能擰成水。所以,當農民是很苦很累的,田間的勞作季節性強,容不得你偷懶耍滑。鋤地一般都是大人的活,年齡小個子低拿不動鋤頭,即使是大人,鋤地一天,到晚上收工累得渾身像散了架似的,躺在床上一動也不想動,甚至再好的晚飯也吃著不香甜,最需要的是睡覺休息,第二天再幹渾身都是疼的,如果沒有毅力,三天也幹不了就會當逃兵。鋤地一直到“立秋”,農諺說:“立了秋,掛鋤鉤。”只有經過一個夏天的戰天鬥地,鋤草耕耘,莊稼才能保證秋季碩果累累,假若不真心鋤地夏管,秋天的豐收將成為一句空話!

  耙

  犁與耙是姊妹篇,有犁就有耙,先犁後耙,犁是為了翻土,耙是為了保墒整碎。耙也是由兩部分組成,木製部分叫耙床,形狀像幾個矩形的集合體;鐵製的部分叫耙釘,穿在耙床上成兩排。耙地時同犁地一樣,要有三頭牛在前面拉套牽引,掏力要勻,不然的話,耙床會拉斜。耙床大約有兩米長,耙釘也叫耙齒,約有6、7寸長,20多根,每根楔在耙眼裡和上部有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部分用於耙地。犁過的土塊很大不碎,耙過的土塊細碎平整,便於農作物得墒後出苗快,長勢好。夏天太陽毒,為了保墒,往往是犁了一塊地夠耙地幾圈,就立馬耙碎耙平。

  耙地根據你所要種的莊稼來說話,假如是為了種麥,整地就最下功夫,一直做到上虛下實,據說小麥根可往下鑽1丈多深,便於廣泛吸收養分。假如是為了栽紅薯,地就可以耙得稍粗點,這跟耙地的遍數有關係。耙地一般土不要過幹或過溼,過幹耙不碎,過溼土太粘,容易形成泥疙瘩。就一般土地而言,都要耙三遍,頭邊耙床上不站人,先讓耙齒趟一遍大坷垃;第二遍耙床上站人,壓的耙床深深的掩埋在土裡,便於把隱藏的大坷垃找出來讓耙齒拉碎;第三遍把耙床翻過來,主要是抹平地面。耙地同樣是技術活,生手耙不好容易出危險,耙齒不饒人啊。對此,我就吃過一次虧。還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分過責任田沒幾年,有次看父親犁耙地,我覺得自己應該嘗試一下,徵得父親的同意後,我就依樣學樣,左手牽著三頭牛的長長的韁繩,右手執鞭,牛拉耙走了幾步我看很正常,心想,耙地不是那麼難呀,就兩腿站在耙床上,老牛覺得猛然耙床重了,就有怠工不想掏力的樣子,我急了,鞭子一揮,老牛猛一掏力,耙床拉斜了,我沒防備,一個趔趄從耙床上閃倒在前面,一根耙齒死死地掛著了我的黃呢子軍褲,父親趕緊上前大叫一聲“籲”!老牛立馬停下站穩,我才小心翼翼地把耙齒取下,心愛的黃軍褲從此添了一個三角口子,我的大腿部也戳掉一塊皮,刺啦啦地疼,這次教訓深刻,我再也不敢學耙地了。

  耬犁鋤耙之間有著密切的相互關係。按照它們的先後自然順序,應該是先犁地翻土,後耙地整地,再用耬耩地播種,最後是鋤地管理。犁地耙地是基礎,耩地鋤地是深化是目的。沒有犁地耙地平整土地,哪來的耩地鋤地?沒有用耬耩地用鋤頭鋤地管理禾苗,哪來的莊稼豐收?不耩地播種耕耘管理那要犁地耙地有何用?事實上,耬犁鋤耙唱響了農業生產的交響曲,構成了“你方唱罷我蹬場”的大合唱,耬犁鋤耙形成了農事農時農業農村樣樣不可或缺的規則和局面。

  農耕時代,作為種地為生的莊稼人,特別是男人,耬犁鋤耙都要樣樣在行,也是當農民的基本功,像我這樣的人是不配當農民的,起碼不是一位幹農活的行家裡手。現在,新時代的農民講究科學種田,必須學會操作先進的機械化電氣化農具,成為種田的多面手。實行大包乾生產責任制的今天,一家一戶的個體經營和規模經營並存,土地往種田大戶種田能手集中是社會發展趨勢,規模化種植、專業化生產、機械化耕作、現代化管理已成為歷史的必然,農村新型的合作社會不斷地湧現,我們要順應這一歷史潮流,機械化現代化的農業生產大大地解放了農村社會生產力,促使社會分工更細化、更專業化,迫使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集中找生活生產出路,進而也促進了城鎮化的大發展,增加了社會財富積累,為儘早建成小康社會獻計出力!

  儘管耬犁鋤耙今日賦予了時代新形式,發生了千變萬化,但是內容還是一致的,還是農業上的種植管理收穫,還是農民們在田間頭頂烈日揮汗如雨勞作。當我們今天享受著拖拉機耕作、播種機播種、飛機噴灑農藥進行田間管理和收割機收穫等機械化現代化大生產的方便、快捷、較率高的同時,也不能忘記漫長的農耕時代耬犁鋤耙所發揮的巨大作用和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那是歷史不可逾越的時代,我們永遠要牢記耬犁鋤耙交響曲,我們不會忘記那個時代!那將成為我終生永恆的記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