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百歲老人陸桂英散文

訪百歲老人陸桂英散文

  在桂東昭平縣五將鎮古店村老練小組的一個叫大石寨的小村屯,有一位現年101歲的老人,她叫陸桂英。陸桂英老人與兒孫們住在一起,如今五代同堂共40多人,生活得和和美美。

  性格樂觀精神好

  時值仲春,萬物清新,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清晨,筆者來到陸桂英老人的家中,看望她。陸老太的家是泥磚砌的大瓦房,走進堂室,一張五代同堂的“全家福”掛在醒目的位置。第一眼見到老人,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清楚的話音、健康的膚色,精神十足,尤其是她開朗的性格,獨具魅力,跟筆者心中的百歲老人形象形成了極大反差。

  我坐下來,仔細打量這位百歲老人。老人頭髮花白,閃著銀光,穿著一套乾淨得體的外衣,寧靜安祥地坐在椅子上,一張沒牙的嘴總是咧著對我們笑。她身高約1.56米,雖然子孫繞膝,卻耳不聾,眼不花,腰不彎,背不駝,說話響亮,堪稱人瑞,叫我嘖嘖稱讚。

  老人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樂觀。雖然她2004年走路時,摔跤摔壞了股骨頭,臥床至今,只能靠子孫揹著在屋內活動。現在雖然吃著中藥,但還是感覺股骨疼痛,晚上睡不著覺,每晚都要醒幾次。可是,在和筆者交流的過程中,她始終面帶笑容,問到她得意的問題,她還有點調皮地跟筆者開玩笑。就算是在筆者向她的子孫瞭解情況時,她也是笑眯眯地看著,絲毫不像一位癱瘓老人所呈現的焦慮和痛苦。交談了一段時間之後,陸桂英老人堅持要筆者嘗一嘗曾孫女給她買的軟餅,打趣地說:“來,大家都來嘗一嘗,看看這東西是鹹的還是甜的,不合口味就打小三的屁股。”晚輩們給她買的牛奶、薄荷糖、水果等只要有人來看她,她都會拿給別人吃,曾孫、玄孫輩的小娃娃們更是一天到晚往她房裡鑽。她也不記仇,不記怨,說話幽默,快樂得像小孩似的。

  務農人生心自在

  1907年農曆3月11日,陸桂英出生在馬江鎮楓木村六安小組。由於當時的偏見,她沒讀過書,卻是家裡的寶貝,很少讓她乾重活髒活。

  17歲時,在父母的主持下,陸桂英嫁入五將鎮四旺村周婆小組的龔家。婚後,她和丈夫一起用自己的雙手和柔弱的雙肩撐起了整個家。不但家中的柴米油鹽要她一手操持,而且家裡田地的耕種收穫也要她像1個男勞力一樣去打理。後來,隨著幾個孩子相繼問世,陸桂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儘管生活很艱難,一如眾多善良、賢淑、堅韌的女性一樣,她默默地承擔著這一切,從未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

  1958年,因為當時的公社調整,陸桂英全家都搬到五將鎮古店村老練小組居住、務農。為了生存,為了孩子,她一輩子都在默默地勞動著。因為和兄弟妯娌們一起生活,自己孩子又多,所以夫妻倆任勞任怨。陸桂英老人的兒子們回憶,從他們記事起父母都是勤勞而本分地過生活,對母親陸桂英印象最深的.就是,做飯、清掃、紡線、織布,公婆、小姑和孩子等一家人的衣服和鞋襪都是母親一手縫製。除此之外,每天還要在昏暗的油燈下紡線紡到半夜,以補貼家用。雖然他們日夜操勞,但是過去的生產力低下,忙碌一年,地裡種的糧食除了留種子之外只能勉強餬口。一年到頭,主要靠吃紅薯和粗糧度日。

  陸桂英先後生養過9個孩子,除了2個因故夭折外,其他7個孩子都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健康成長,成家立業。如今,這個家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多達43口人、五世同堂的大家庭了。在這個大家庭裡,除了老人,年齡最大的是老人的大兒子,今年80歲,最小的是一個玄孫,只有1歲多。除了自己的孩子外,還有4個孫子和1個孫女都是在老人的照顧下度過嬰幼兒時期的。

  “沒有文化比挑兩百斤擔要難得多”

  因為自己吃多了沒有文化的苦頭,所以陸桂英寧願多吃一點苦也要讓孩子讀書識字,除了2個女孩之外,全部都讀過初小,有1個還讀過高小,這在解放前的農村來說是幾乎沒有的。 “我奶奶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們要知道,沒有文化的比挑兩百斤擔要難得多’。”老人的孫子龔榮傑告訴我們,老人對兒孫的教育非常重視,只要能考上,無論如何都要送去讀書。對兒女們,母親也從來沒有打罵,最多是說兩句。在生產隊的時候,兩位老人常教育兒女,聽隊長的話,讓幹什麼活就好好幹,千萬別藏奸。後來分了承包地,她也總是在幾個兒子們的地裡轉悠,“老二,你的地裡長草了,得趕緊鋤地。”

  兒孫們說,老人留給他們最大的財富是善良、平和。這也是她生命的源泉。在兒女們的記憶裡,母親從來沒有和叔伯、嬸子、大娘,甚至鄰居們有過矛盾和爭執。在許多人的眼中,老人是一個心胸豁達的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與世無爭,萬事忍讓。老人的好心態,也成為長壽的原因之一。

  這就是一個農村婦女最樸實的教育觀和生活理念。

  平淡是真

  在生活飲食方面,老人飲食清淡,無不良嗜好,葷素不揀,主食是米飯,愛吃芋頭、紅薯、青菜等做成的食物。她不喜歡吃太鹹的食物。現在一餐能吃一碗飯,並且吃飯時不喜歡喝湯。平時喜歡吃餈粑,比較喜歡吃蘿蔔餈。吃雞肉、豬肉時,喜歡吃肉粒,不喜歡吃肉丸。因為她現在不能走動,吃飯的時候由兒媳婦們送過來,送什麼老人都說好。陸桂英老人喜歡吃蘋果、葡萄、提子等甜味的水果,不喜歡吃酸味的柑果等。老人不抽菸,偶爾喝一小杯米酒,她說是為了舒筋活絡。

  老人的生活起居很有規律。70歲以後,她早晨天一亮就起床,晚上六、七點

  睡覺。老人睡的房間很乾淨,被子有兩條,平時都疊在裡面,天氣冷的話,一條墊著;天氣熱的話,再掀到裡面,睡在涼蓆上。夏季,中午總要休息一會兒,睡前自己洗個澡,晚飯後早早上床睡覺。冬天,老人則是早睡早起,不睡懶覺。老太太是愛整潔的人,總是把屋裡屋外收拾得乾乾淨淨,自己的房間也沒有異味。她的兒子們告訴筆者,在她沒有摔傷腿之前,老人早晨一起床,就開始抹桌子上的灰塵,打掃室內外衛生。然後,洗自己的衣服。吃罷早飯,就幫助晚輩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曬糧食、剝花生等。待到10點多鐘就忙著做午飯,中午睡半個小時的午睡,晚上自己洗澡,自己放被子,如此反覆,年復一年,天天如此。

  老人一向勤勞,80歲以前沒有離開過體力活、家務活,80歲以後,體力勞動不能做了,就堅持以步當車,經常走路,飯後散步。她平生不吃補藥,在97歲高齡時,不慎跌傷了大腿骨。據老人說,她一生很少用西藥,一吃就吐。所以只用中草藥,再苦也能吃。

  “家和萬事興”,老人有一個非常和睦的家庭,安享五世同堂之樂。大兒子已經80歲了,兒子兒媳盡心盡力地侍奉老人,給老人提供了最好的條件,贍養母親安度晚年。受老人們教育,兒孫們都本分做人,各個小家庭和睦相親。73歲的四兒子龔壽光自豪地對筆者說,“我們這個大家庭中,有務農的、做教師的,打工的,但走邪路、歪路的一個也沒有,這都是老人教育我們的好結果。”

  據老人的兒子們回憶,陸桂英老人的直系親屬都很長壽。她的父親82歲去世,母親86歲去世,她的5個兄弟,有3個去世時分別為96歲,93歲,82歲。

  “我是碰上了好時代啊!”在送我們出門時,老人一再這樣說,也一再對縣委、縣政府對她的祝福和關心表示感謝。是的,在她經過的一百多年當中,今天可能真的是最好的年代了。我們衷心祝福老人更健康更長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