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的愧疚散文
青澀的愧疚散文
當從別人口中聽到我們班的體育委員已經不在人世了時,我一下腦子就變成一片空白,楞在那裡半天回不過神來!我怎麼也想不明白那麼陽光的一個男孩,正值人生的花季就這樣悄悄地走了,不留下一點痕跡……
後來同學告訴我自從那次作弊事情發生後,不久他就離開了學校,離開了同學們,離開了他心愛的籃球,用他那十五歲不到的稚嫩肩膀,去外出打工,先後做過許多苦力活,換了許多工作,最後在一個窯場安定下來了,據說他做的還不錯,可是一次意外的事故,他為了救他的師傅,犧牲了他年輕的生命,那年他才十九歲。
本來他應該有美好的前途,至少他會和我們大家一樣好好地活著的,要不是發生了那件事……
那是多少年前我已經記不太清楚了,記得是初二的一次期中考試,我印象很深刻的是考因式分解,那是我最拿手的一個單元。我很快就做完了考卷,由於幼稚自傲和貪玩,覺得早交卷就表明我很聰明,又可以早點出去玩,所以我離考試結束還有半個小時,就把卷子往講臺上一放,跑了出去。老師知道我不會考得差,就很寬容地讓我提前出了教室。可是奇怪的是,到第三天老師來發考卷時,全班同學都有考卷,就是沒有我的,老師反覆找了許多遍也沒有找到,又叫我去他辦公室去找,依然沒有我考卷。老師知道我不會不交卷子的,因為我是第一個交的,她明明看見的`;況且我是數學課代表,成績一直很好,不可能不交的。可就是沒有我的。我那時只有十二歲,有點恃寵耍賴的味道,我知道數學老師很喜歡我,我就天天纏著她要考卷,她大約也被我叫煩了,也或許她早有懷疑,有一天她把我叫到辦公室,說“你看看這張考卷是不是你的”?我一看這張考卷上寫著我們體育委員的名字,分數是98分,可是當我往下看時,就清楚地發現,這明明是我寫的字呀?怎麼變成他的呢?我當時一下楞住了,用一個十二歲少年的腦子怎麼也想不明白。老師這時忽然嚴肅地對我說“你確定是你的卷子”?我點點了頭。後來事情的發展不是我那個年紀的人所能理解的。
在我確定那張考卷是我之後,老師就把體育委員找到了辦公室,他一看我在,還有那張攤開的卷子,什麼都明白,臉一下紅了,頭低了下來,眼淚就在眼眶裡轉,老師問他是怎麼回事,他就老老實實地作了交代。原來他數學不是很好,但又很要面子,當他正在為不會做題,左顧右盼時,看見我來交卷子了,他就坐在第一排,本來他是想從我卷子中看幾題的,可是剛巧在我交好卷子不久,老師就轉到後面去了,他乘機抬頭,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我卷子上沒有寫名字。就在那一瞬間,他忽然一個念頭閃過,他也裝作去交卷,這時老師還靠在後面的教室牆上,他快速在我的卷子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把自己的卷子裝進了書包帶走了,作弊就這樣不露痕跡的成功了。如果沒有我的執著纏著老師要成績,也許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也就不會有後來悲劇的發生了。
這件事在當時轟動了全校,那時人們對考試作弊看得很嚴重、很恥辱!就像現在偷人東西被抓一樣的可恥!老師在等他坦白交代完作弊經過之後,就立即找來了他的家長,不久校長就在全校大會上宣佈了對他的處分決定。從此他就變成了一個小小的“罪犯”了!首先周圍的人都鄙視他,嘲笑他,不和他玩,他走過的地方,總有人指指點點,說“看,這就是某某班級作弊的那個人”;其次,那件事首先把驕傲的他給擊垮了,本來他在班上成績雖然只是一般,但由於體育好籃球打得棒,男生都很佩服他,女生也很喜歡他,加上他長得帥,很活絡很陽光,他當時幾乎是班級的主心骨。可是這件事後,他再也不去籃球場打球了,因為也沒人願意和他一起打;他再也不在班級大聲說話了,因為沒有人理他;他更不敢調皮搗蛋了,因為他被嚇壞了!一個十五歲男生的活力和朝氣就這樣在他身上消失,他變得沉默了,整天獨自坐在位子上發呆,成績也直線下降……
好不容易捱過了初二的最後一學期,到了初三,我們就發現他再也不來學校了,儘管我們班主任到他家訪,勸他繼續把初中讀完,說犯了錯誤是可以改的,沒什麼大不了。老師也在班級號召同學們幫助他,不要歧視他。初中的孩子畢竟單純,半年過去了,大家真的把這件事差不多給忘了。可是他自己卻怎麼也忘不了,他執意不來學校,他說自己臉已經丟盡了,他對他媽媽說,如果硬要逼他來學校,他就只有去死。到了這樣的份上,誰也就沒有辦法了。他就這樣結束了他的讀書生涯,以一個十五歲少年的稚嫩,走上了複雜的社會,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經過了多種多樣的磨練,吃盡了苦頭,受盡了白眼。最終以他十九歲的妙齡,結束了他短暫的一生。
我不知現在的青少年看了這個故事會怎麼想?也許他們根本不理解我們年輕時那種道德觀和價值觀的!他們也許認為,考試作弊很正常呀,不作弊才不正常呢,抓到算你倒黴,沒有人把它當作恥辱,因而抬不起頭的;當然周圍同學也很寬容,沒有人因為考試作弊被處分而受周圍同學冷落的。我不知這樣寬鬆的社會環境是好還是壞?
我也常常為年輕時對這位同學犯下的錯誤而內疚和自責,我常想當時我如果在卷子上寫上名字,他就沒有作弊的必要條件了,如果我後來不執意要自己的考卷,也不會查出他作弊這件事,他就不會受到那麼多折磨了;如果我們當時所有的同學不那麼歧視和嘲笑他,也許他就不會過早地離開學校走上社會,他就會和我們一樣好好活著了。可是我雖然常常覺得內疚,但我有時也想那是當時的時代所造成的,我們不能苛求十二三歲的孩子們,要他們能超越當時時代的制約,給當時的他像我們現在一樣寬容的社會環境,這是不現實的。逝者已逝,我們只有希望未來這樣的事不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