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飄十里瓜果園的散文
香飄十里瓜果園的散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寫散文,多數時候都離不開事件。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散文要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香飄十里瓜果園的散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屈指算來,距今已有六個年頭,每年的五月裡,我總會第一時間品嚐到八里營的脆梨洋香瓜,那瓜個頭均勻,色澤淺綠,味道香甜鮮美,咬上一口,瞬間就會甜到心裡……
我愛吃八里營的洋香瓜,每年同學除了給我送,還約我到她那兒去觀賞,但是公務在身總不能前往,可也總想抽個時間,到八里營去走一走,去實地領略一下瓜園的旑旎風光,去探討一下八里營的洋香瓜香甜的奧秘所在。
六年過去了,2015年9月13日我終於如願以償,滑縣作家協會組織到八里營鄉採風,筆者有幸參加了採風活動。
13日那天天剛放亮,我便帶上相機,和作協的同仁驅車前往。八里營鄉位於滑縣東部,西距縣城30公里,屬黃河沖積平原,土質深厚,壤土、沙壤、粘土、鹽鹼土均有分佈,轄區內交通便利,大廣高速、省道S222線和四高公路縱橫穿越,鄉村、村村實現道路硬化相通,柳清河、黃莊河、人民河、五幹排縱橫貫穿全境。
經過近1個小時的行程,我們到了“金御苑瓜菜交易市場”,市場佔地面積50畝,偌大的市場裡,賣瓜的車輛和買瓜的車輛有序出入,洋香瓜堆放得滿滿當當。那瓜,有的墨綠,有的雪白,有的.淡青,有的金黃……看去,真是五彩繽紛,煯煯閃光,美不勝收。在這裡,我只“認識”脆梨,便好奇地向瓜農請教,那瓜農不厭其煩地指著瓜告訴我:這是“伊麗莎白”,那是“雪紅”,左邊車上的是“江南春”,身後車上的是“白雪”,東邊那一車是“景甜”,西邊那一車是“流星雨”,西北邊那一車是“豐雷”,還有好多沒有運來的如“網紋”等等20多個品種……他如數家珍,一一地詳細介紹。介紹時,一種掩飾不住的喜悅和自豪寫在了他的面頰上。
聽完瓜農的熱情介紹,穿過停放有序的機動車輛,我來到購瓜車輛的裝車點,這裡是一片繁忙景象,有五名工人往箱裡裝洋香瓜,有三個俏姑娘在釘瓜箱,她們用纖纖小手,快速地把半成品拉開,轉眼間就製成了一個完好的箱子。箱子上“八里鄉”三個大字耀眼入目,吸人眼球。裝車工把一箱一箱的洋香瓜裝上停在標有“冀”“魯”等等字樣的大貨車上。據說,“八里鄉”洋香瓜遠銷廣東、貴州、重慶、湖南、湖北、江西、山東、山西、安徽、河北、北京、遼寧、吉林、青海等省市。
走出“金御苑瓜菜交易市場”,約了作協同仁,急不可耐地去瓜棚看架子上的洋香瓜。八里營鄉洋香瓜是有產業協會組織的,該協會種植大棚7000餘棟。登高遠望,一棟一棟地白色大棚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亮,彷彿茫茫大海中成排成排即將出海的點點白帆,頗有氣勢,尤為壯觀,令人震憾。走進大棚內,綠色的瓜蔓,沿著尼龍線繩從架子頂上順勢垂下,茂密的綠葉依偎著瓜蔓,或金黃、或雪白、或墨綠、或淡青的洋香瓜點綴其間,如同一幅幅獲了國際大獎的水墨畫,讓人驚歎,令人陶醉,使人流連忘返。我不由得感嘆:這兒太美了,簡直就是人間仙景啊!身置美景之中,我不由地向瓜農打爛砂鍋問到底,瓜農毫不保留地向我講述了八里營鄉種植洋香瓜的故事。
原來,“八里鄉”洋香瓜產業能夠做大做強,該鄉黨委政府是“主心骨”,三個黨支部是領頭雁,村民是生力軍,在豫北的平原上,成功演奏了一曲優美、悅耳動聽的大合唱。
據介紹,八里營鄉原屬扶貧開發重點鄉,經濟發展速度緩慢始終困擾著黨委政府。洋香瓜萬畝種植園區屬貧困人口較為集中區域,覆蓋14個行政村,1.4萬人,2.6萬畝耕地,該區域有種植甜瓜的傳統,上世紀九十年代引入大棚洋香瓜種植模式,但規模不大,效益不好。2009年下半年,鄉黨委政府開始在該區域引導連片成方種植。10月底一場暴雪,棚體全部坍塌。生產自救過程中,鄉黨委政府爭取財政扶持,每建1棟大棚補助3000元,並在該區域統一規劃3000畝,配套建設道路和市場,種植面積恢復並擴大至1500畝。
為了做大品牌,2011年8月的一天晚上,八里營鄉黨委辦公室燈火通明,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2011年9月1日成立中共滑縣八里營鄉洋香瓜產業協會黨支部,負責領導、監管“綠夢、茂盛、八里香”三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落實鄉黨委、政府關於洋香瓜產業發展規劃,組織、領導合作社實施無公害瓜菜標準化種植,積極推動產業發展。
科學種植是關鍵,八里營鄉黨委深暗此道。為此,鄉黨委政府多次組織支部帶頭人,與河南農大、河南科技學院建立長期的技術合作關係,在新品種引進、測土配方施肥、瓜品保鮮貯存、標準化管理等方面提供技術培訓和服務;多次組織人員到山東參觀學習;實行老種植戶帶動新種植戶、老種植村帶動新種植村的辦法,確保生產管理水平。
從此,在八里營鄉這個大舞臺上,拉開了種植洋香瓜的序幕。洋香瓜產業協會黨支部理清思路,精心謀劃,採取“支部+基地+協會+合作社+公司+農戶”的形式,實現統一供種,統一供苗,統一供應生產物資,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管理標準,統一銷售。改變種植模式,拉長生產期;經營農產品品牌,擴大並永久佔領市場;擴大種植面積,完善產業鏈條;開闢洋香瓜、蔬菜配送服務中心,保證產品及時、迅速外銷。帶動相關行業發展,推動共同致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在協會支部的努力下,先後引進種植了“伊麗莎白”、“雪紅”、“江南春”、“白雪”、“景甜”、“豐雷”、“流星雨”、“脆梨”、“網紋”等品種,生產模式已定型為年產兩茬瓜一茬菜,即早春茬瓜、夏茬瓜、秋冬茬菜。棚體採用三膜或四膜結構,棚內年產洋香瓜0.9~1.2萬斤,菜0.4萬斤,年畝淨收入1.3萬以上。
協會黨支部為瓜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方位服務,為瓜農提供儀器和相關技術服務、免費測試香瓜質量、標準;投資4萬元購置了土壤養分測試儀2套,為瓜農免費測土配方;技術上依託河南農大、河南科技學院提供測土配方施肥、管理技術、新品種示範、瓜品保鮮貯存等技術支援。同時與山東魯青種苗有限公司、河北廊坊驕子種苗公司、南京理想種苗有限公司建立業務關係。2011年5月,由上級財政投入、綠夢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配套,建成了佔地30畝的無公害瓜菜交易市場並啟動執行,為該區域及周邊瓜農提供銷售服務,最大日交易量500餘噸。
2013年,基地種植業產值達到3億元,產品暢銷全國21個省、直轄市,產業發展帶動了勞務、物流、農資經營、包裝、餐飲住宿等相關行業發展。尤為可喜的是,農業及三產用工達到1萬人以上,農民務工收入5000萬元以上,也帶動周邊區域的貧困人口透過務工實現脫貧。
俗話說:“有麝自來香”、“酒香不怕巷子深”技術創新,科技服務,標準化生產,確保了農產品質量。“十里黃花萬畝田,春作夏暑織秋煙,汗珠灑落力無盡,沃土耕耘一片天。”這是八里營鄉黨委書記張興義在閒暇之餘創作的《香瓜九品》中的第九品·辛勞----由此我領悟到了八里營飄香的真正內涵。
後記:
2004年,以劉苑村為中心的洋香瓜種植基地獲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瓜菜生產基地認證,並註冊了“八里鄉”甜瓜商標;
2009年獲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河南省省級無公害甜瓜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審定,獲准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誌;
2011年10月,“八里鄉”甜瓜榮獲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博覽會金獎;
2012年11月,“八里鄉”甜瓜榮獲第十屆中國國際農產品博覽會金獎;
2013年,“八里鄉”商標被認定為省著名商標,“八里營甜瓜”取得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綠夢合作社(聯社)申報為國家級示範社;
中央電視臺七套、省電視臺九套分別作了專題報道。
“十里黃花萬畝田,春作夏暑織秋煙,汗珠灑落力無盡,沃土耕耘一片天。”這是八里營鄉黨委書記張興義在閒暇之餘創作的《香瓜九品》中的第九品·辛勞----由此我領悟到了八里營飄香的真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