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伊:看雪峰單之薔先生散文優秀讀後感

馬伊:看雪峰單之薔先生散文優秀讀後感

  這是用腳量,用科學數字碼出來的文字,是作者從十年中每月一篇的《國家地理》卷首語中挑選的散文,馬伊:看雪峰--單之薔先生散文讀後感。這又是對中國景色的一次全新的命名,由單之薔先生,一個眼中有高原、雪峰、冰川的人。

  於去年歲末出版的《中國景色》一書的封面,是張雪山的照片,它像正映於水中,細看,原來這水影並非水影,也是山,東部的山,它們在雪山映襯下,失了顏色。作者是在指中國該有雪山的傲、雪山的潔、雪山的挺麼?我願意把這些雪峰,看成是祈禱的合掌。作者筆下,這些高原雪山,它們隔住了戰火,卻不曾阻斷文化的傳遞,它是長江與黃河之源,是母親河的母親。珠穆朗瑪峰,8848米的高度即使消失了,它仍是世界最高峰,作者告訴我們,其實珠峰的相對高度並不高,最難攀登的應是極高山貢嘎山,你到過珠峰,該再看看貢嘎山,到了貢嘎山,仍當看看中國最美的山--南迦巴瓦雪峰,此外,還有那麼多不曾命名的僅用數字代表的銀裝素裹的雪山與冰川在等待你的眷顧,錯過了這樣的中國景色,可能是一箇中國人的遺憾。

  他的著作傾向如此明顯,目光向西向北,為西為北的景色呼籲,突破生物圈,體會極致的.美。我見過瑞士雪山,去過四川九寨,看過青海湖,多是些舒適的旅行,卻無緣進入西藏,但仍可想像他所驚歎的絕塵之美。既然瑞士也可用雪山作為符號,中國有何不可?他寫道,"我國青藏高原及邊緣地區現代冰川的面積加起來達5萬多平方公里,比整個瑞士都大,雪山型別豐富多樣,這是阿爾卑斯不能比擬的。"

  書中景色,不只有雪山、冰川、湖泊,它還包含了中國的文化國粹、各地特產的山水、個性鮮明的觀點,讀後感《馬伊:看雪峰--單之薔先生散文讀後感》。他闡述,為何大運河阻擋了中國人奔向大海的步伐,阻礙了中國人海洋意識的萌芽和發展;他解釋,河流的方向的同與異如何會造成統一的大國或分裂的小國;他遺憾,唐詩三百首,有多少是為三山五嶽而作,李白的家鄉與雪寶頂那麼近,李白卻不曾發現它,古人在這兒留下了太多的空白,只有毛澤東,才是描寫雪峰的第一人;他憤然,人們已將太多的目光和文化送給了東部,經濟越發達、人口越多的地方國家級的風景名勝區越多,它們佔據了最易生存、最富饒的地方,這還不夠,還要透過話語、符號和意義的產生和操作把這些地方說成是最美的地方;他感嘆,在這麼多的雪峰邊上,為何人們多是衣裳襤褸。當作者在慨嘆著這些時,我也在計算著這本368頁的書中,有多少是為了這西部、北部的山川。

  這些語言樸實的散文,少了作者星星點點的私事,氣相宏大,圖文並茂,似乎更合現在的人們立體的審美情趣,也更能激起像我這樣的喜歡看散文的人的閱讀愉悅。太多以"中國"作書名的書,它們用中國作底色,或販賣著蝸牛般微小的視野,或有如鑼鼓,左敲右擊,仍是疲軟拖沓的雜音。翻看此書時,曾有所擔心,釋卷之後已明白,沒有人還能比這位將這十年心血多已投入在《國家地理》雜誌中的,將人生交付於文字、攝影與行走的,有著一付凍不壞的硬骨頭的學者更合適用它了。這本書不該被太多平庸的情緒化的遊記淹沒,也不該為一些想像豐富的歷史散文掩藏。在這些文章中,那個貼地行走,攀至高處,熱衷考據的人,思緒飛揚。這是他關於大國的隨想,寧靜、安詳、虔誠、樂觀。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