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起源和傳說_日記800字
中秋節的起源和傳說_日記800字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這也意味著,又要開始寫日記了。那麼寫日記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節的起源和傳說_日記8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習俗有賞月、吃月餅、祭月、觀潮等。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也叫祭月節、月光誕、仲秋節、秋夕、團圓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一、起源
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在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在傳統文化中,月亮和太陽一樣,這兩個交替出現的天體成了先民崇拜的物件。中秋節起源自古人對月亮的祭祀,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祭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時代中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不過由於這天在夏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二、節名
古時有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故稱“月夕”或“祭月節”。根據中國的歷法,夏曆(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為“中秋”。中秋節還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中秋節月亮圓滿,家人團聚,出嫁的女兒回家團圓,因此又稱“團圓節”、“女兒節”。
三、發展演變
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歷史久遠,是古代中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節”。
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著古老的淵源。在古代農耕社會,古人認為月亮的運行同農業生產和季節變化有很大關係,因此祭月就成了一項重要祭祀活動。中秋節在中國北方地區流行是在唐代之後。在唐代時,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遊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使之充滿浪漫色彩,玩月之風方才大興。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
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普遍的民俗節日,並正式定陰曆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文學作品中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
到了明清時,中秋已成為中國民間的主要節日之一。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濃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
中秋節自古就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發展至今,吃月餅已經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