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通用13篇)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通用13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是時候認真地寫好日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通用1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 篇1

  數學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它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是生活中缺一不可的技巧。例如這次我們去上海就遇到了好幾個關於數學有趣的知識點。

  媽媽本然打算自己開車帶我去上海,但是又怕不認識路會在上海迷路找不到目的地。就把自己開車的計劃改成乘坐高鐵。這裡我們就遇到了可以計算出到底哪個方案更節省時間和更方便。原計劃開車從長興出發到上海總路程為180千米,汽車以每小時60千米的速度行駛,需要多少小時能到達上海?這時我們就可以列一個算式,就知道答案了(180÷60=3小時),所以自己開車到上海需要3小時。如果乘坐高鐵中途需要到杭州轉車等待30分鐘,如果早上8:30分出發,9:00到達杭州,到達上海的時間為10:30,此次乘坐高鐵之行總共用時多少時間?這時我們列一個算式又能算出它的答案了,(10時30分—8時30分=2時)。這裡我發現一個多餘資訊,就是中間在杭州等待的30分鐘時間是一條多餘資訊。兩種方法計算下來,我們選擇了第二種乘坐高鐵的方案既方便又節省時間。

  上海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有著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住宿酒店。為了節省中途去醫院和酒店來回路上的時間,媽媽選擇了一家離醫院最近的酒店。我問媽媽又是怎麼知道這家酒店是離醫院路程最近的呢?媽媽又給了我幾個計算資訊,讓我自己算一算就會知道答案了。從酒店步行到醫院需要10分鐘,每分鐘大約走100米,就可以算出大約有多少距離了,

  也就知道是不是離醫院很近了。透過媽媽給的資訊我又列了一個算式(100×10=1000米),果然立馬就算出了答案。

  數學的知識是千變萬化的還有很多值得我去探索,我會在以後的學習裡慢慢的發掘。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 篇2

  人們常說“數學是個寶,錯過就得慘”,其實,我也不例外。

  我最喜歡數學了,它使我們知道了有些題不能很死板的去計算,懂得了方法做起來可就易如反掌了。就說“積的變化規律”吧!記得老師教過我們:

  一、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或除於a,積也乘或除於a。如:“8*4=328*12=?”這道題把4擴大了3倍,那麼積也要擴大3倍,就是32*3=96,積等於96。

  二、一個因數乘b,另一個因數除b,積不變。如:“8*4=32(8*2)*(4/2)=?”這道題把8乘了2,把4除了2,積就是16*2=32不變。

  三、一個因數乘於c,另一個因數乘於d,那麼積就乘於(c*d)。如:“8*4=32(8*3)*(4*2)=?”這道題把8乘了3,把4乘了2,那麼積就是32*(3*2)=192,積是192。

  學習了以上的這些內容,使我對數學更加地瞭解了,也使我更加地喜歡數學了。因為數學是那麼的有趣,一點都不幹燥。它能讓我們變得更加聰明,更加靈活。掌握瞭解題的方法,能幫助我們快速解決問題!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 篇3

  媽媽和我去超市買了一盒16顆裝的雞蛋和一袋獼猴桃。

  過了幾天,我們一共吃掉了6個雞蛋和3個獼猴桃。媽媽數了數,發現冰箱裡剩下的雞蛋和獼猴桃的數量完全一樣。媽媽笑著問我:“你能告訴我當時我們究竟買了幾個獼猴桃嗎?”

  我一下子矇住了,這可怎麼算呀?媽媽彷彿看透了我的心思,鼓勵我說:“認真思考,先想想冰箱裡還剩幾個獼猴桃,你一定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我靜下心開始整理思路,剩餘的雞蛋和獼猴桃的數量相等,知道了冰箱裡剩餘雞蛋的數量不就同時知道了剩下多少獼猴桃嗎?16—6=10,冰箱裡還剩10個雞蛋和10個獼猴桃。我們還吃掉了3個獼猴桃,那麼我們買的獼猴桃數量就是10+3=13個。

  當我說出這個結果時,媽媽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笑容。有趣的數學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還真是無處不在啊!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 篇4

  這節是數學課。王老師舉起粉筆,她並未像以往一樣,在黑板上龍飛鳳舞的寫著熟悉的乘除法和小數點,而是把語文中的“a”、“b”、“d”搬到了黑板上。我仔細打量著王老師,她的衣服穿的和平常一樣樸素,頭髮也梳得整整齊齊,並沒有哪根筋不對啊!那為何她今日卻如此古怪?

  哦!原來王老師要教我們“加法交換律”:a等於一個加數b,b等於另一個加數,c等於和。例如:a+b=b+a,怪不得她今天這麼古怪,看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句話得改成“大千數學,無奇不有”嘍!哈哈!

  這就是為大家提供的數學日記有趣的數學課,希望能夠對大家有用,更多相關內容,請大家及時關注!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 篇5

  今天,上午上了一節有趣的數學課——組合圖形的面積。

  “叮鈴鈴”上課了;今天老師講的是重要的一點——組合圖形的面積。老實說:“上課之前;我先提問幾個問題”。“提到我是,我脫口而出,和書悅不僅回答得對,還很完整,老師讓我們給他一個熱烈的掌聲,老師講的題都吸引我們,就像一塊磁鐵。有時還帶著動作越講越有勁,老師在黑板上出了一道思考題,這下把我難住啦!我左思右想,怎麼也算不出答案,真是一個刀槍不入的一道題,這是我反過來看,原來重要的文字在這裡,真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師走過來帶了一絲微笑對我說”真聰明“老師又給我們出了很多這樣的題,我們做的都是認認真真。老師對我們說我們比的不是速度,而是質量,我一筆一劃的寫果然受到老師的表揚,以後,我要先掌握方法在做題。

  今天,真是有趣的數學課!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 篇6

  今天下午,李老師佈置語文家庭作業的時候,給我們出了一道應用題。我們非常納悶,百思不得其解,同學們議論紛紛。

  回到家中,我還在想為什麼李老師要佈置應用題呢?

  吃完晚飯,我決定先把題目做出來。我一會列算式,一會畫線段圖,怎麼也做不出來。我想啊想,可就是榆木腦袋不開竅。突然,我靈機一動:“我可以一個人演啊!”話音剛落,便像模像樣地演了起來。

  演完後,我得到了一個答案——176。寫完後,我迫不及待地讓爸爸檢查這道題。爸爸經過認真的思考和演算,卻得到了另一個答案——97。帶著疑惑和不解,我按照爸爸的思路修改了這道題。

  第二天,李老師給了我們一個正確答案——97。我興奮極了,為爸爸感到自豪!這時,李老師說:“我讓你們解答這道應用題是為了讓你們提高閱讀能力,讓你們知道做這類題要反覆閱讀,才能做。語文和數學其實是互有影響的。”我們大家才恍然大悟,所有的疑惑都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 篇7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這一次是學校裡的李曉芳老師來把我們上課。

  一上課,老師在電腦上教我們數青蛙,我很好奇,我心想李老師幹什麼呀,到現在還教我們數這個,這也太小兒科了吧,我們開始數了:“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這時李老師說:“這樣一直數的完嗎?”我們回答數不完。老師說:“累不累,”我們一口同聲的說:“不累”。

  老師說:“好,我們來做一個遊戲吧,你們來猜一猜我現在已經多少歲了?”我們回答有很多,有三十歲的,三十一歲的,三十四歲,三十五歲的和三十七歲的等等很多很多答案,而我想說是三十六歲,因為我很膽小所以沒有回答,可真是太可惜了。這時老師給我們了一個題目,老師比十一歲的同學大二十五歲,這時差不多全班同學都舉手了,我們還看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對我的啟發是可以將乘法換成小數點或不寫。

  啊!這節數學課真是太有趣了。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 篇8

  最近,我喜歡上了數學,沒事兒總喜歡找幾道題算算。

  今天,爸爸帶我去買涼鞋。到了商店,我和爸爸去鞋櫃那。我閒著沒事,就去另外一個櫃檯看米奇牌的鞋子了。過了一會,爸爸來找我了,並帶來了兩雙漂亮的.鞋子,而我也看中了一雙鞋子。“你看,爸爸!今天米奇牌鞋子打折,只要110元一雙呢!”我舉著手中的鞋子說。

  “看啊寶貝!今天‘ABC’的鞋子也做活動,207買一送一呢!”爸爸高興地說。110元一雙,207元買一送一,到底哪個貴哪個便宜呢?我突然想到了老師教我們的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自信的說:“我來算一算!”“207÷2=103。5元,比米奇牌鞋子便宜了六元五角。”我念道。而且,我還能夠再買一雙春秋鞋呢!“哇!沒想到數學還能用在生活中呢!”

  最後,我和爸爸高興的提著兩雙“ABC”的鞋子回家了,我開心的笑了!

  從此以後,我把數學用在了更多地方。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 篇9

  課間休息時,我們班的“小博士”小文對同學們說:“今天,我給大家出一道有趣的數學問題,題目是:兩個媽媽和兩個女兒一起在河邊散步,她們至少有幾個人?”小軍說:“這還不簡單!兩個媽媽當然是兩個人,兩個女兒也是兩個人,所以應該有2+2=4(人)。”

  小文搖搖頭說:“不對,誰還有不同的答案?”我突然想起爸爸對我講過一道類似的題目,是問兩個爸爸兩個爺爺,我就說:“我們先來看小林和她媽媽的關係,小林是媽媽的女兒,所以這裡有1個女兒,1個媽媽。媽媽是外婆的女兒,所以這裡也有1個女兒,1個媽媽。

  反過來想,兩個媽媽和兩個女兒在一起,至少有3個人。”大家聽了都說:“你真會動腦筋。”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 篇10

  今天,我們一家人很早就起床了,準備坐上爸爸新買的汽車到外婆家。

  在車上,爸爸對媽媽說:“這車的車牌也不錯哦!

  ”我馬上問:“車牌是什麼哦?”

  爸爸回答:“2816”。

  我想了想,說:“這有什麼特別呢?”

  “你再想想吧!”爸爸說。

  我開始有點不耐煩了,於是問媽媽,媽媽笑了笑說:“孩子,我想這車牌的數字不就是你數學裡的一句口訣嗎?”

  “對啊,對啊!二八得十六啊!”我興奮地說,“原來這數字那麼的有趣!”

  爸爸這時也笑了,說“只要你在平時的生活中仔細地觀察,肯定會發現很多關於數字有趣的地方!”

  在一路去和回來的路上,我一直看這窗外,看這每一輛在我身邊經過的汽車的車牌!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 篇11

  今天我們上了有史以來最安靜,最有趣的數學課。我在這節數學課上學到了許多知識。以前我總是心不在焉的抬起頭,看著我有氣無力的身體我不由得懊惱起來,可是我今天精神有力眼睛裡充滿了希望。

  叮鈴鈴,叮鈴鈴······上課了。我回到了教室,我還是老樣子,可是我看見黑板上寫著幾個有力的大字“數學廣角”我那老樣子一下子就變了。認真回答,多次答題,剎那間我才覺的數學是多麼美麗多麼好玩。

  我再仔細的想著數學老師說:下面練習幾道題。再練題當中教室裡是多麼安靜,只能聽見寫字聲和呼吸聲,大家是多麼認真,多麼仔細我不由得想以後一定要認真聽課呀!正想著忽然下課了,我走出門外一股清新的氣味向我走來,啊,它是多麼清新多麼新鮮,使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啊,好一節有趣的數學課!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 篇12

  星期天,我和妹妹,弟弟三個人一起在家裡做作業。做了一會兒,休息了一會兒,我提議:算一算媽媽的上班時間。她是從上午的9:30上班到下午的4:30下班,如果把9:30看成9:00,把4:30看成4:00,從9:00到4:00有多長時間呢?

  弟弟說:“中間有一個12:00,先用12—9=3(時),4—0=4(時),再用3+4=7(時)。媽媽要上7小時的班。

  妹妹說是6小時。她說:“4:30減掉30分鐘是4:00,零點到4:00是4小時,而9:30加上30分鐘是10:00,10:00到12:00是2小時,2+4=6(時)。”

  我聽了他們的對話,想起老師教我們的24小時計時法,下午4:30就是16:30,用16:30減去9:30就是7小時。

  我把這個方法告訴了他們,弟弟和妹妹聽了恍然大悟,他們都說:數學真是有趣啊!

  有趣的數學小知識數學日記 篇13

  今天,我們數學課學了“克和千克”,老師佈置的作業是讓我們瞭解身邊物體的重量。

  首先我掂了掂約1克重的2分硬幣,輕如羽毛,然後我又掂了掂1千克的鹽,感覺有點重。

  我還掂了一下40克的牙膏,跟一本41頁的書差不多重,295克的盒裝巧克力和一盒大彩泥差不多重,400克的洗手液比450克的方糖輕一點,150克的餅乾跟一盒12色的彩筆一樣重。

  從上面的資料中我知道了295克的巧克力比40克的牙膏多255克,也就是295—40=255(克);400克的洗手液和295克的巧克力一共重695克,也就是400295=695(克);150克的餅乾比450克的方糖少300克,也就是450—150=300(克);400克的洗手液和450克的方糖一共重850克,也就是450400=850(克)。這些老師沒要我們去算,可我都算出來了,厲害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