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蠶科學觀察日記(通用20篇)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通用20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結束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穫吧,立即行動起來寫一篇日記吧。日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養蠶科學觀察日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1

  前段日子,老師給我們上了《蠶姑娘》的課文後,我就對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今天中午,正好學校門外有個老奶奶在賣蠶:竹籃裡鋪著滿滿的桑葉,桑葉上面爬滿了一條條白色的蠶寶寶,它們胖乎乎的身體在不停地蠕動,爭食著桑葉,那模樣可愛極啦!我也想買一些蠶來養,就讓媽媽買,媽媽爽快的答應了。於是,我興高采烈地和媽媽拿著蠶寶寶和桑葉回家了。

  到了家裡,我隨手找了一個紙盒子,小心翼翼地把蠶寶寶們放在盒子裡,再放一些桑葉。蠶寶寶們很快適應了新環境,津津有味的吃起桑葉來。你看它吃桑葉的樣子可逗了,小嘴巴一動一動的,非常可愛,我還發現蠶的一個特點,就是它吃桑葉的時候是有規律的:它只從桑葉的邊緣吃起,從來不從中間吃,而且吃起來非常細心,還會發出“沙沙”的響聲。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蠶寶寶有幾隻腳和手嗎?告訴你們吧:它有十隻腳,六隻手。為了蠶寶寶,我還編了一首兒歌;

  蠶寶寶,蠶寶寶,

  身體白、嘴巴小,

  爬來爬去吃桑葉,

  吃飽了肚子睡大覺,

  你是人類的好朋友,

  無私奉獻直到老!

  蠶寶寶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同時也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要像蠶寶寶學習,要愛惜糧食,無私奉獻。我喜歡我的蠶寶寶!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2

  媽媽從市場上回來,神神秘秘地送給我一個盒子。我輕輕地開啟盒子,裡面有一片大大的桑葉,我掀開桑葉,下面是幾條小小的蠶寶寶。它們在桑葉下面安靜地睡著。

  這些蠶寶寶成了我的好夥伴,我每天放學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給他們買桑葉,那翠綠新鮮的桑葉很是美味,蠶寶寶很快就將桑葉一點一點地吃進肚子裡。蠶寶寶一天天長大,它們白白的,身體很是柔軟。蠶寶寶長大了一些,夜晚它們啃食桑葉的時候會發出沙沙的聲音,像是在夜晚奏響了一曲美妙的催眠曲。

  在我的照顧下,蠶寶寶長的異常健康。媽媽看到我這樣盡心盡力地照顧著蠶寶寶,臉上總是掛著微笑。媽媽說她以前也是這樣照顧著我的,那時的我就像是小小的蠶寶寶,每天只知道吃和睡,當我餓了就會哇哇大哭,媽媽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總是一顆心掛在我的身上,生怕我會餓著凍著。聽了媽媽的話,我又看了看蠶寶寶,我真是和它們一樣的幸福。

  很快蠶寶寶長大了,它們開始向外吐出白色的絲,又過了一段時間,蠶開始結繭,它們將自己包裹在蠶絲裡,變成一個大大的蠶繭。

  蠶寶寶長大了, 開始吐出白色絲來回報我們。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3

  我的家鄉在農村。我家的桑樹可多了,那是因為我家每年都要養蠶,我的家門前就有一大片嫩綠的桑樹。

  到了五月,我家的桑樹換上了綠油油的新裝,它們一棵棵紮在泥土裡,伸出了龍爪似的枝幹。一棵棵桑樹枝繁葉茂,生機勃勃。桑樹林是小鳥的樂園,從這棵跳到那棵,好像在說:“今年的桑樹真好啊!蠶寶寶一定要大豐收了。”隨著鳥叫,我走進了桑樹林中,桑樹林不僅是鳥兒的樂園,還是小朋友們乘涼的好去處。小朋友們在樹下說笑話,玩捉迷藏,更有趣的就是挖蚯蚓,把蚯蚓給附近的雞吃。

  奶奶來採桑葉嘍,我也學著奶奶的樣兒,採了幾片,就看見了紫紅色的桑果,真讓人口水都流出來了。我馬上去摘了幾個來嚐嚐,一吃就是十幾分鍾,等我把嘴巴,舌頭吃得都變紫了奶奶就已經提著滿滿一籃子桑葉回家了。奶奶一回家,就把桑葉切得很細很細,把切好的葉子均勻得灑在蠶寶寶上,似乎鋪上了一層毛毯,接待這群嗷嗷待哺的如螞蟻般大小的小寶寶,讓他們慢慢享受,奶奶告訴我蠶一生要脫四次皮等結出了繭,一定能賣出個好價錢。

  我想,奶奶的辛勤付出,一定能得到回報的。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4

  上星期,朋友送我上百條的蠶寶寶,它們胖乎乎,小小的可愛極了。我請媽媽好好照料它們。

  你們知道我媽媽是怎樣飼養它們的嗎?哈……讓我來告訴你們吧!朋友的媽媽告訴她我們小區最後一幢前面有一棵很矮的桑樹,葉子很嫩。為了把小傢伙們養得白白胖胖的,媽媽每天都去那裡摘新鮮的桑葉。開始幾天,小蠶們還很貪婪地把桑葉咬出一個個大窟窿,可就是長不大,還是黑褐色的和原先一樣,並且有點懶洋洋的。又過了幾天,我放學回家去看它們。它們三五成群地抱在一起,垂頭喪氣地,我碰了一下,它們一動也不動。我忙問媽媽:”蠶寶寶怎麼不動了啊?“媽媽發現不對勁,說:”慘了,難道它們死了啊。“哎,可憐的蠶寶寶居然在媽媽的精心照料下夭折了。我們決定向朋友媽媽請教養蠶的方法。

  朋友媽媽看了看我們的小蠶與桑葉,撲哧一聲,笑了:”你們在用什麼餵它們呀,這可是櫻樹葉。它們已經成蠶幹了。“我們捧腹大笑,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媽媽居然不認識桑葉,也太可笑了!媽媽紅著臉,慚愧地說:”原來可憐的它們是誤食而亡啊!“我們又向朋友討要了一些小蠶,決心重新飼養。

  那天后,媽媽更加小心翼翼地照料起它們來。現在我們家的蠶寶寶都快超過朋友家的了。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5

  生活中一定會有你喜歡的人、事、物,我最喜歡的事就是養蠶了。

  有一年春天,我放學了,正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位阿姨正吆喝著,“買蠶啦!買蠶啦”!我走了過去,往盒子裡一看,大大小小的蠶在吃著桑葉,見幾只小蠶憨厚可掬的樣子,我便買下了它們。回到家,本生怕蠶的媽媽把我訓了一頓,便不再說什麼了。

  我給它們安了一個家,就在一隻鞋盒裡。鞋盒裡鋪滿了桑葉,幾隻蠶在津津有味的吃著呢。過了幾天,桑葉吃的也差不多了。坐在教室裡的我頻頻走神,想著該怎麼向媽媽要錢買桑葉呢,剛好,下課鈴響了,我飛奔回家,看了看盒子裡,桑葉竟然滿了。我好奇的問媽媽:“媽媽這不會是你摘的吧!”“我可不是為了你,我是看它們餓的可憐才去摘的”。媽媽回應道。瞧,我的媽媽就是那樣刀子嘴豆腐心。“謝謝您”!我本想去抱媽媽,可是被媽媽推開了,“你這碰過蠶的髒手別碰我”。媽媽一臉嫌棄的說道。我“咯咯”的笑了。

  不久,到了春天快結束時,蠶寶寶們已經又肥又壯了,正吐絲結繭呢!快要做蠶媽媽、蠶爸爸了呢。

  我喜歡的事就是養蠶,你呢?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6

  放學回家後,我正在寫作業,忽然,媽媽來電話,欣喜地喊著:“振豪,你的蠶寶寶孵出來了。”“啊?什麼?我的‘蠶花娘娘’出來了?真的嗎?”我半信半疑。

  等媽媽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叫媽媽拿出蠶盒,開啟一看,哇,我呆住了,啊!我的蠶……真……真的……鑽出來了!

  一大堆黑黑的小幼蠶,一點一點地爬動,它們長約半釐米,寬約一毫米,只有一根細毛線那麼粗。我用顯微鏡觀察了一下,把放大倍數調到700,我發現蠶身上有一個個黑色的小洞,那應該是蠶寶寶身上的呼吸氣洞吧,它們一點一點地蠕動,真可愛極了。

  我問媽媽:“您是怎麼知道蠶孵出來了?”媽媽說:“我每天把蠶卵盒放在衣服內兜裡給它們取暖,因為蠶卵孵化的適合溫度為25—30度。每天我都看一看,希望它們能早點孵出來。今天發現蠶出來了,就告訴了你!”原來,蠶還是媽媽的體溫孵化的呢。

  我忽然想到小蠶還沒吃東西呢。我趕緊找來《彩蠶飼養說明書》看了一下:先吃幼蠶飼料,再吃彩色飼料。那趕緊喂幼蠶飼料吧(飼料成泥土狀,外包裝香腸似的)。蠶寶寶吃東西的時候,身子一上一下,頭左右擺動。看著蠶寶寶吃得歡快,我笑著,快樂地長大吧,我的“蠶花娘娘”。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7

  有首古詩中寫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蠶的一生是最偉大的,它在一生裡把所有蠶絲貢獻給人類,自己卻失去了生命,能不說它偉大嗎?在一節科學課上,我發到了幾顆蠶卵。

  幾天後,我發現有幾顆像螞蟻一樣的小東西把蠶卵咬破以後,就從裡面爬了出來。咦,這是什麼小東西?我仔細琢磨了一會,他長得像螞蟻一樣,它應該就是老師所說的蟻蠶吧。我拿來幾片桑葉,把它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蟻蠶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慢慢的長成三齡慘了,我又高興,又傷心,令我傷心的是,他們已經中年段了,就快離開我了。

  使我高興的是,我再也不用拿片放大鏡來觀察蠶了,用肉眼看就足夠清楚了。蠶分頭、胸、腹三個部分,在它的腹部還有幾個黑色的小孔,它們可都是蠶的呼吸器官。在蠶靠頭的位置還有四對毛茸茸的足,它們可都是幫蠶吃食物的。假如你日夜不停地觀察蠶,你會發現它日夜不停地都在吃桑葉,是個名副其實的“大胃王”。

  如果你靜下心來聽蠶吃桑葉,就會聽到“沙沙”的聲音,蠶吃桑葉是按照弧形來吃的。蠶的一生要退六次皮,也要經歷變態最後結繭成蛾。這就是我觀察蠶的一生。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8

  我們家每年春天媽媽喜歡養蠶寶寶,不過桑葉很難找,媽媽只養20條左右,給我觀察,寫日記。

  今年春天我特別想蠶寶寶,天天盼呀!盼呀!清明節後我們家的白蠶寶寶,黑蠶寶寶,花蠶寶寶都爬出來和我相見。我非常高興每天放學回來就在樓下找桑葉,回來喂蠶寶寶們。他們可嬌氣了,桑葉不能夠有水如果有水,蠶寶寶吃了就生病死掉。家裡還不能夠打藥水,點蚊香。可愛的蠶寶寶們吃了就睡,睡醒了再吃。一天比一天大,蛻皮,再吃再長大。蠶寶寶從好像黑芝麻一樣卵裡爬出的時候就好像又黑又小螞蟻一樣。等蠶寶寶長大,我就喜歡把蠶寶寶放到手背上,讓蠶寶寶爬。蠶寶寶身體軟軟,摸上去舒服極了。

  一個月以後,蠶寶寶的身體透明透明的。媽媽告訴我:“寶寶們要上山了。”我們就把蠶寶寶放到另一個鞋盒裡,蠶寶寶們就會找一個舒適的地方結出橢圓繭。蠶繭有白,黃的,鞋盒裡會掛的滿滿的,美麗極了。一個星期左右,裡面的蛹就變成白色的美麗的蛾姑娘,從繭裡爬出來,開始繁殖下一代。明年春天蠶寶寶我們再相見。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9

  “叮咚”,門鈴響了,我開啟門,看見鄰居阿姨拿著個神秘的紙盒。我還沒來得及問,阿姨就說:“諾,這是送你的禮物。”道過謝後,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蓋子,乍眼一看,便被驚嚇到了,只見盒子裡佈滿了通體黑色的小蟲子,在綠色的葉片上慢慢蠕動。驚嚇過後我便心生疑惑,這是什麼呢?

  爸爸告訴我:“這是蠶寶寶啊!”只見那綠色的桑葉上,蠶寶寶芝麻似的頭又小又黑,黑幽幽的小嘴就像把鋼鉗在努力地啃食著桑葉,一邊啃一邊抬起頭,好像在告訴我說:“我要快快長大。”

  蠶寶寶漸漸長大了,那一節一節的身子就像車廂一樣,一對對小腿整齊地排列在下面,好似一列列小火車奔跑在綠色的田野上。偶爾它們也會抬頭仰望著遠方,這時候別的蠶寶寶會用頭碰它一下,彷彿在說:“兄弟,你怎麼不吃,不然要被我們吃完了呢。”

  每次我走進書房,蠶寶寶彷彿聞到了我的氣味一般紛紛扭動身子,似是在歡迎我。有時我吃飯的時候有幾條貪吃的蠶寶寶也會探出頭來朝我看,好像在說:“你在吃什麼?也給我一點。”真是一群有趣的傢伙。

  啊!這一群有意思的小傢伙,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與驚喜,我決定明年還要養蠶寶寶。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10

  “呀嘎嘎,桑葉竟然這麼快吃完啦。”做完作業到走廊看望小蠶的我驚呼。此時,籠子裡則是一片狼藉——小蠶不滿地蠕動在光禿禿的小樹杈上,飼養盒裡到處是碎碎零零的桑葉,多的是那噁心的東西——小蠶的便便。

  眼看著快要餓死的小蠶,我和爸爸只好嘆了口氣,無奈地跑到中心街下街頭派出所的水庫旁的廢棄車庫,那兒長著一棵大桑樹,我和爸爸摘了滿滿一袋桑葉,滿載而歸。

  接下來面對的就是給蠶清理飼養盒了,這可是我認為在飼養蠶的過程中最髒、最臭、最累的活了。我捂著鼻子,開啟飼養盒,一陣惡臭撲面而來,我咳了兩聲,試圖把緊緊吸附在兩片桑葉上的兩條小蠶扯下來。“刷~~”小蠶被我捏痛了,挪開了身子,但它的許許多多隻腳還是使勁地吸附在桑葉上。我急了,只好連蠶帶葉把它倆拿了出來。

  接著,我把剩下的碎桑葉與便便倒了出來。“嗚哇,好臭。”我捏緊了鼻子,原來,為小蠶幹活這麼累,這麼髒,這麼臭啊。我連忙拍拍身子,害怕臭味黏在我身上。

  最後,我挑了許多片最大的桑葉,仔仔細細地鋪在了飼養盒裡,又把小蠶重新抱回飼養盒裡。啊,終於好了。

  為小蠶“幹活”真不容易。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11

  前幾天,李卓楷發了幾條蠶寶寶給我們,讓我們觀察飼養它。昨天,我拿著蠶寶寶回家,發現蠶寶寶半小時就已經把墊在它下面的桑葉吃了個精光,真貪吃啊!我馬上開啟冰箱取出早前奶奶幫我去農大采摘的桑葉準備餵它吃給,爺爺看到了阻止我說:“寧寧,桑葉冷的時候不能給蠶寶寶吃,因為從冰箱裡拿出來一定是冷的,蠶寶寶吃了不適應,就會拉肚子的,生病的噢,你把它放在常溫下半個小時再給蠶寶寶吃。”我聽了點點頭,覺得爺爺說得很對,恨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還對著蠶寶寶說:“蠶寶寶啊,別心急,不是我不給你吃,實在是因為桑葉太冷了,你吃了會生病的。生病很難受的,可能還要掛鹽水呢。再等等噢,別急!”就這樣我一邊做著作業一邊對著蠶寶寶自言自語,不一會兒就做完了。看了下時間和桑葉覺得應該有點變暖了,就馬上拿起桑葉走到桑寶寶面前,當我把桑葉輕輕的放下去的時候,蠶寶寶似乎知道有東西吃了,都抬起頭等著吃。真是好可愛啊!

  第二天早晨,我發現一夜不見蠶寶寶突然長大了不少,於是我問爺爺:“爺爺,蠶寶寶有牙齒嗎?”“當然有啊,只不過我們看不見而已。”爺爺笑著說。這時我發現有一條最小的蠶寶寶懶洋洋地正抬著頭看著我,我在想它肯定想對我說:“小主人謝謝你,我吃得真飽啊,現在好睏噢,我要睡覺了,再見!”想著想著我就偷笑。

  原來養蠶寶寶是這麼有意思的事啊,不僅能讓我學到知識還能讓我學會如何照顧小動物呢!期待我的蠶寶寶長大蛻變的那一天!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12

  我的好朋友送了我一些蠶卵,我把它們放在一個盒子裡,大概過了一星期左右,一條條黑色的小蟲子從裡面爬出來了。

  我媽媽找了桑葉給它們吃,側耳一聽,它們吃桑葉的時候會發出“沙沙”的聲音,吃得好香啊!又過了一些日子,它們慢慢長大了,身體越來越長,越來越胖,越來越白。胖乎乎的身體摸上去軟軟的,涼涼的。

  我剛開始很怕它們,媽媽告訴我它們的身體很舒服,而且不會咬人,它是很溫馴的小蟲子。慢慢地,我越來越喜歡它們,每天給它們換桑葉,清理大便。

  又過了好多天,它們胖乎乎的身體變得有點透明,身邊會有一些絲,而且大便是綠色的,媽媽說蠶快要吐絲了。媽媽給它們拿來好幾個盒子,還用紙板做了許多小格子,讓它們各自有了一個“小房間”,準備吐絲。

  它們吐出了又細又白的絲,把自己裹在裡面,變成一個橢圓型的,雪白的繭,我數了數有43個,好多呀!

  聽說它們會在裡面變成飛蛾,媽媽把他們放到一個大盒子裡,鋪上白紙,放在陽臺的櫃子上。有一天,媽媽告訴我,有幾個飛蛾已經飛出來了。它們身體是白色,但不是雪白,用手去摸會有一些粉末粘在手上。有幾隻還產卵了,有點黃黃的,一粒一粒非常小,像一粒粒小米。等到明年,它們又會變成蠶寶寶啦。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13

  今天我上完課回家,看見學校門口有一個老人坐在那裡,手裡還拿著幾條白色的蟲子。我走過去,問:“這是什麼蟲子?”老人告訴我:“這是蠶,不是什麼蟲子。”我問:“一塊錢能夠買多少條?”因為我當時口袋裡只有一塊錢了,所以我才這樣問的。老人說:“看你這麼誠懇的樣子,就給你8條好了。”我想:“幸好一塊錢能夠買蠶!”放進一個盒子裡,又扔了十幾片桑葉進去。

  第二天,我看見蠶寶寶抬著頭望了望我,像在說:“主人,我餓了。”我趕忙放了一些桑葉給它們吃。它們在吃的時候,我在旁邊仔仔細細的觀察,終於發現白白胖胖的蠶寶寶背上有一條紫線,我想:“這應該就是蠶寶寶的血管了吧!”

  過了兩個星期,從今天開始我家的蠶寶寶就要結繭了!前天,看到蠶寶寶不吃不喝,爸爸告訴我:“因為蠶寶寶要結繭了!”所以,爸爸出去拔了幾根野草紮成小把撐在蠶寶寶的旁邊。昨天起床後,發現蠶寶寶吐了很多的絲。今天一早醒來看見8個繭已經在盒子裡靜靜的待著了。

  期待已久的日子終於來臨了!一大早,媽媽就告訴我,蠶娥就“飛”出來了。而且,8只蠶蛾都出來了。不久,蠶娥開始產卵了!它的卵是淺黃色、小小的,比芝麻還小。

  我終於知道了“春蠶到死絲方盡”的道理啦!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14

  看了這個題目,相信你們一定會猜到我家養了許多蠶吧!今天,就帶你們去看看吧!

  瞧!這些蠶大大小小,其中最大一隻取名叫“大王”。這隻蠶走路時另外的蠶都為它讓道;吃桑葉時,沒人敢和它搶。“大王”又肥又長,身上一節一節的,每節都有一粒粒芝麻大小的黑點。它不僅“腳”多,“手”也有幾隻。在頭部下面,長著幾隻白白的、小小的手,後面的腳卻粗粗的,還長著毛。別小看了這些手腳,它們的分工可不一樣:吃桑葉時,手把桑葉送到嘴上,腳就有吸盤似的牢牢吸住桑葉。它們的頭和身子比起來,顯得格外大,頭上的皮皺巴巴的,像一個六七十歲的`老人。在後面,還長著蝦一樣的尾巴。

  這些蠶非常喜歡安靜,只要有一點點聲音,它們就會發出“抗議”。比如有一次,我在看蠶時,突然打了一個噴嚏,那些正吃著桑葉的蠶停了下來,抬起了頭,對我搖了起來,好像在說:“小主人,請你安靜點,小主人,你把我們嚇壞了。”從此,我們去看蠶時都是輕手輕腳的。

  這些蠶不僅愛安靜,還很“挑食”,每天早上那些蠶都在桑葉上爬來爬去,卻不吃一口。而我換上新鮮時,它們立刻“狼吞虎嚥”,不一會,一張桑葉就吃得精光。

  有了這些蠶,我每天起床就是先去看蠶,洗臉刷牙後就去為蠶換桑葉,放學回家就去看蠶有沒有長大……一天中不知要去看多少遍蠶,但我還是百看不厭!

  這就是我們家的“寶貝蠶”,你們說可愛嗎?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15

  我們學校吹來了一股養蠶風,看別的同學養蠶養的頭頭是道,我也忍不住問同學要了些蠶子。

  它們黑黑的比芝麻還要小,靜靜的躺在一片紙上,與世無爭。

  我每天都盼望它早點出來,讓我看清它的廬山真面目。終於,他鑽出來了,出來時,小蠶苗奮力扭動著身子,慢慢地整個身子都出來了,是半棕半黑的,身體總長約是5毫米,在比它大幾倍的桑葉上找可口的食物。

  過了幾天,小蠶長大了,變成了一釐米的大蠶,每天吃的食物也要很多,把桑葉放裡面,一會兒,便吃完了,吃得多,拉的也很多,每天都要清理。但是,小蝅逐漸長大,我辛苦些也有勁。

  又過了幾個星期,再看它時,它已經變成了大蝅,身體也變成了白色,在桑葉上舒服的漫步,享受生活的快樂。

  過了幾天,我發現蠶的身體透明瞭,桑葉吃得很少,我以為蠶快要死了。於是趕緊去問爸爸,爸爸點著我的小鼻子說:“他呀,快結繭了!仔細觀察蠶如何結繭,查一下,什麼叫作繭自縛。”

  放學回家,我一開啟蠶盒,就看見了一個蠶繭,於是我大聲喊:“結繭了、結繭了。”快活的,像只小白兔,慢慢地蠶繭越來越多,顏色也越來越多,有白的黃的、淺黃的、粉色的——。

  我高興極了,因為,我養蠶養的很成功,並且還學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16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個月,我終於體驗了蠶短暫的一生。

  蠶初次來到我的家,整天都趴在綠油油的桑葉上忙來忙去地“畫畫”。一天下來,一片片桑葉成了它們的“作品”。剛開始,蠶寶寶每一天只要喂2~3片桑葉:無論新不新鮮,蠶寶寶們總是吃得津津有味,肚子都撐得圓圓的。

  漸漸地,蠶寶寶長大了,口味也越來越挑剔:它們非要吃新鮮的桑葉。所以每天都要在路邊桑樹上採點兒桑葉。回到家,我小心翼翼地把蠶放在草綠的桑葉上,蠶二話不說便立馬大口大口地享受美味,像飢餓迷路的孩子遇到美食一樣,狼吞虎嚥的樣子讓人十分心疼。噓!仔細聽:蠶細嚼慢嚥的聲音如同樹葉“沙沙”的響聲,清脆明亮。只見它們東聞聞,西咬咬,吃得可香了。

  晚上,它們會送我一些桑葉“藝術品”。隨著蠶的大量飲食,每天至少放3片巴掌大的嫩葉子才讓它們稍微滿足。整整兩個星期,我摘光了一棵大桑樹的嫩葉子。“別看蠶雖小,食量可不小,只要有蠶在,桑葉全搞定。”我不禁作起了打油詩。到了晚上,我依舊拿著桑葉去餵它們。我悄悄地放在蠶身邊,蠶咬了一口,接著我把桑葉拿到那邊,蠶爬過來,我又放到這邊,蠶又跟了過來。可真是個小吃貨啊!付出總有回報,一天早晨,我起床去看蠶。呀!“桑葉之家”裡已經有了兩個又白又厚的繭。我摸了摸,軟軟的。立刻有一種自豪感在我心裡萌發。

  我拿著桑葉,鼓勵剩下的蠶:“小夥伴們,加油!”。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17

  每年春天暖和一點的時候,草木吐新芽的季節,也是蠶寶寶誕生的季節。

  忘記了那時我讀幾年級,有個小夥伴拿著蠶卵在班上炫耀:這個可以孵出蠶哦!蠶卵比芝麻還小,密密麻麻的粘在紙上,這麼小這麼小,怎麼可以孵得出生命啊?

  特別激動的找同學弄來了蠶卵,必須要是雙數的,蠶變成蛾之後會雙雙配對。小心翼翼的把它們用衛生紙包起來,一層又一層,放在口袋裡面。時不時拿出來看看是不是孵出蠶來了,不過每次看都沒什麼變化。不急也不燥,知道慢慢等,總會有驚喜的,對期末考試可沒那麼自信。

  不經意開啟衛生紙,蠶就出來了呢!是小黑蟲子,爬的特別艱難,讓人心疼,奇怪蠶卵裡面怎麼裝得下它的?迫不及待的把它們放進早就準備好的乾淨又漂亮的盒子裡,還有新鮮的桑葉,洗乾淨還擦乾了的。瞪大眼睛看它們吃桑葉的樣子,要過好久才能看到桑葉上面有針孔大小的洞洞。不急也不燥,知道蠶寶寶會慢慢長大的。對自己是不是長高了都沒有那麼上心呢!

  每天帶著它們上學放學,如果路上遇到同學想看看,那是絕對不允許的。不知聽誰說蠶不能見天的。生怕發生什麼意外,在外面總是把盒子蓋得好好的。上課的時候都會忍不住想知道他們是在睡覺,還是在吃飯。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就趕緊瞄一瞄我的小寶貝們。即使被老師看到,受批評了,也是一臉傻笑。不急也不燥,換做其他事情挨批,可沒那麼好的心態。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18

  一天,爸爸拿著一張正方形紙走了過來。我問爸爸那是什麼東西呀?爸爸說:“你不是想養蠶嗎?”我一看來了勁,沒想到這還沒有芝麻大的東西竟然還有生命。

  我找來一個大盒子,用棉花把蠶子一層層包好,小心翼翼地放在盒子裡。天暖和了,我把盒子放在陽臺上,把棉花開啟,露出黑黑的小蠶子,柔柔的陽光照耀在蠶子上,我多麼希望蠶寶寶快點出生。

  一天,我驚喜的發現一隻只小蠶悄悄的出生了,小蠶黑黑的,一點也不可愛。蠶是白色的,怎麼成了黑色呢?我有一點失望,爸爸聽見後對我說:“這叫蟻蠶,蠶寶寶以吃桑葉為生,不斷的吃桑葉身體 才變成白色,蠶一生要脫四次皮,脫皮時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四次脫皮後成為幼蟲,開始吐絲結繭,需要二天二夜才能結成一個繭,並在繭中進行一次脫皮成為蛹,約十天後變成蠶蛾破繭而出,這 就是蠶短暫勤勞的一生”。

  爸爸的話讓我如獲之寶,知道了養蠶的基本知識,心裡也有了底,蠶寶寶們在我的精心養育下開始茁壯成長,我每天都堅持觀察蠶寶寶的生長狀況,一天,我發現蠶寶寶變白了,我還知道蠶寶寶的身子 小,食慾可不小,有一次,我放了大把的桑葉,不到半天就被蠶寶寶吃光了。

  養蠶的日子過的特別快,我的蠶寶寶在飛快的成長、不斷脫皮、吐絲結繭,最後變餓生子,它的每一次變化都給我帶來驚喜和感悟。它讓我完整的瞭解了一個生命的美麗,感受一個生命的可愛,我們 應該有蠶一樣無私奉獻的精神,像蠶一樣擁有一個美麗的人生。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19

  真好,科學課上老師給我們每個同學分發了一條又黑又小的蠶。我給它準備了一個小小的精緻的盒子,裡面鋪滿了桑葉,這就成了它溫暖的家。

  每天給蠶兒喂鮮美的桑葉,每天陪蠶兒聊天說話,每天逗蠶兒玩成了我的習慣。

  有一次,我去上興趣課,臨走忘了給蠶兒喂桑葉。回到家,我顧不上脫鞋就來到蠶兒的跟前,挑選了起一片超級綠超級嫩的桑葉犒勞它。我把桑葉高高舉著,它似乎聞到了桑葉的陣陣香味,看著它可憐兮兮的可愛樣,我輕輕地把桑葉放在它面前,一邊兒說:“快吃吧,小寶貝。”只聽“咔嚓”一聲,桑葉上留下了一個小小的牙印花紋,一大口桑葉自然就到了蠶兒的肚中。嚐到了美味,它可帶勁了,蒙著頭使勁吃,不一會兒工夫,一片桑葉就被它消滅了一大半。這時,蠶兒突然又高昂著頭,似乎在對我說:“真,真,真好吃!”看著它的貪吃樣兒,我更喜歡它了。

  一天放學回到家,來到蠶兒的身邊。“咦?一向活躍的蠶兒怎麼不動了?難道我精心餵養的蠶兒要命歸黃泉了嗎?”我急得嚇出了一身冷汗。外公看出了我的心思,走過來撫摸著我的頭說:“呵呵呵,它沒有死,它在眠。”原來蠶變成蠶繭要經過四次眠呢!我應該我瞭解養蠶的知識,做一個真正的養蠶專家呀!

  養蠶真是其樂無窮!

  養蠶科學觀察日記 篇20

  自從“開啟心智,孵化夢想”主題活動拉開帷幕後,我們班同學積極參與,表現了高度的養蠶熱情。同學們分工明確,相互合作,精心餵養蠶寶寶。

  我當然也不例外,還記得我那天興奮地抱著裝著五條蠶的盒子回家的情景,在公共車上,我緊緊地摟著盒子,生怕被人擠著我的蠶寶寶,其實,哪會擠著呢,可我就是擔心。

  回到家,我把盒子輕輕地放在餐桌上,仔細地觀察。從未養過蠶的我,不知道如何下手,一想到盒子裡裝著的5條鮮活的生命,我又緊張了,我決不允許有一條生命在我手裡消失,我不止一次地告訴自己。

  為了解決蠶寶寶的桑葉,爺爺立下了汗馬功勞。因為拆遷,很少找到桑葉。爺爺在外面轉了半天,終於在河邊找到了一棵野桑樹。於是每天早晨騎著腳踏車趕到2公里外的河邊採摘新鮮的桑葉,奶奶告訴我,桑葉上不能有太多的水份,於是,我一張一張地用紙巾吸乾水份。

  為了讓蠶寶寶快快成長,媽媽利用五一假期專門帶我去學校上網搜尋養蠶知識。有一天,早晨走得匆忙,居然忘了喂蠶,來到學校後,一直提心吊膽,萬一餓壞了它該怎麼辦呢?沒想到,回到家後,一看,盒子裡的桑葉還多著呢,原來是媽媽幫我完成了這件事。

  從不幹家務的爸爸居然也坐下來,教我把桑葉切得細細地,蠶寶寶小,不能吃整張桑葉。

  儘管只是5條蠶,卻牽動著家裡每個人的心,我的蠶寶寶啊,你快快長啊,趕快結出白白的繭子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