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精選11篇)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精選11篇)

  一天即將過去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觸頗深吧,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 篇1

  今天剛考完試,心情還沒有從考試的狀態裝換過來,下午就緊接著出發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一學期結束了自己都好像還沒有感覺得到,但是一學期就在不知不覺中結束了,然後就開始了暑期社會實踐。

  下午三點,我們零九工管實踐隊一行人在學校大門口和指導老師一起拍照,老師為我們餞行,然後就接著出發了,很簡單,但是我知道旅途很艱難,有很多未知的困難在等著我們去面對,老師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注意安全!

  果然旅途從一開始就很艱難,我們先到成都,然後在旅館住下了,(車站裡目的地有點遠,只能一大早就坐車)條件很艱苦,但是對於一個早農村長大的我來說沒有什麼,因為早已經習慣了!隊員們的狀態還算可以,一晚上我基本上就沒有睡覺,思緒也不是很複雜,只是在靜靜地等著天亮!但願明天是一個好的一天!加油!零九工管實踐隊!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 篇2

  一大早就很早起床,其實也就沒有怎麼睡,只睡了一個小時。就匆匆起床,五點就離開賓館,向車站出發,大家都還睡意朦朧,但是急著趕車,就只能早早起床,剛上車基本上都有開始睡覺了,因為隊長說旅途很遠要坐十幾個小時,大家都開始睡覺了,出了成都沒有什麼感覺,走了不遠就有事情了,兩個隊員開始暈車,而且暈的厲害,吐的有點兇,但是其他人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給他們拿塑膠袋,目的地是在四川阿壩州小金縣,是一個藏族地方,基本上全部是藏民,沿途的風景很美,美得有點讓人陶醉,有很多紅軍長征的遺址,有碉堡,第一次看到,感覺很新奇,有瀘定橋,不過沒有看全,回去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看一看,呵呵,那裡的氣候有點像我們家鄉的氣候,幹,不熱,很清爽,地域有點高,對於沒有習慣這樣的氣候的人來說會有點高原反應!

  十二個小時的車程之後,我們就快要到達目的時候,突然下起了冰雹,來的很突然,說下就下!下得很大,還記得上次看見冰雹是在小的時候家裡面下過,但是後來在就一直沒有下過,由於下的有點大,途中還友泥石流,說實話,心裡一直很忐忑,途中見到的一切讓我的眼前是不是的回想起地震的時候,心裡一直很忐忑,但願這一切都會好起來!

  旅途有點艱難,但是還是順利的到達目的地,但是已經六點多了,在隊友家人的熱情招待下,我們很快融入到他們家裡融洽的氣氛中,大家坐車都有點累,就早早的睡覺了!期待明天的一切,儘管還是很艱難!加油,零九工管的實踐隊員們!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 篇3

  今天是社會實踐的第一天,大家一路上狀態很好,從隊友家裡到目的地小金縣兩河鄉有七十多公里的路,大家坐在車子上,一起唱著校歌,喊得連同司機都都一起跟著我們樂呢,可能是因為第一次這樣經歷,大家狀態都很好,感覺那段路走了很長才到達目的地,快樂的狀態一直在隊友們的臉上!

  到了那裡之後,很順利,兩河鄉的鄉黨委書記很熱情的接待了我們,雖然是在藏區,但是藏族的人並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樣野蠻,反而,他們很熱情,對待客人就像是自己人一樣,那種熱情的待客之道深深地將我和隊員們感動,那一刻,我改變了以前那種幼稚的看法,說實話,以前我的理解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感覺他們很野蠻,但是不然,他們的熱情和淳樸,讓我深深的震撼,隊友的家人和鄉親們那種純樸的感情全部流露在他們洋溢的臉上!其實剛到隊友家裡的時候就有那種感覺,之後肯定了我的感覺,是啊,淳樸的藏區人民,淳樸的心,社會實踐還沒有完,但是我的心早已被那種家的感覺所包圍,我相信接下來的幾天裡我們的時間會很順利,也很溫暖!工管的隊員們,加油!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 篇4

  又是新的一天,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新家村的那些人那些事。今天自己起的老早老早,因為我有個小小計劃,那就是叫上幾個家人去看日出!對!就是去看日出,去看新家的日出!

  我拉起幾個還在床上睡懶覺的家人,悄悄的離開住所,向著太陽昇起的方向奔去。本來開始大家都還睡眼朦朧打著哈欠在晨跑,當大家發現新家村早晨新鮮的味道時,頓時都激靈了,大家都大口大口呼吸著帶著淡淡青草和泥土味的空氣,深怕被別人吸完,幾個來回的深呼吸,家人們也變得神清氣爽,神采奕奕。

  天翻開了魚肚白,我們知道太陽快要升起來了,我們加快腳下速度往太陽昇起的方向跑去。太陽像是跟我們賭氣的孩子一樣,淘氣地越過那片綠油綠油的甘蔗地,我們看到了屬於新家的日出,那種從未看到過的日出,我們幾個終於壓抑不住內心的激動,大聲叫喊起來。

  那種美,是我從未見過的:紅澄澄的太陽從綠油油的`甘蔗地上升起,那種安詳,那份寧靜,讓人全身心的接受神聖的洗禮,內心沒有了雜念,沒有了煩惱,沒有了憂愁。那一刻,是靈魂的定格,生命的詮釋,自己彷彿是來到傳說中的西方極樂。

  隨著太陽的緩緩升起,我們散步在新家的村道上,金燦燦而又暖暖的陽光像溫暖的手掌撫摸著我們,舒服極了。帶著今早美好的心情,我們準備著今天新的生活!我愛新家,我愛這裡的人,這裡的事!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 篇5

  在第二天裡,我們進行了“關愛留守兒童,共架愛心彩虹”的主題活動。活動形式主要是以走訪和口頭問答的方式,地點在xx區步行街和三通街一帶。

  這一地帶的居民告訴我們,xx的留守兒童不算太多,但要是走在街上,也能看見一些老人帶著還在呀呀學語的孩子。還有十多歲的留守兒童,父母在外打工,跟著爺爺奶奶過日子,得不到應有的教育,也享受不到應有的物質生活。

  隨後,我們小分隊又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就留守兒童教育面臨的難題進行了討論。我們總結了以下三個方面:

  1、沒錢,缺少關愛、親情缺失,因此大都表現出不快樂。

  2、留守兒童普遍缺少善良之心、回報社會之心。

  3、嚴重缺乏自信心,存在自卑心理。

  但面對這樣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社會的關注程度卻遠遠不相稱。當地人對留守兒童情況的瞭解有限,他們普遍認為留守兒童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家庭生活、環境問題以及心理問題。

  在活動結束之後,我們立即決定返校之後要為當地小朋友寄去禮物和書籍,併成立了愛心書屋。看著這些禮物,我們彷彿看到了孩子們臉上浮現出了燦爛的笑容,有了這些笑容,我們便覺得自己所做的是值得的,是幸福的。

  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我們所做的也只不過是稍稍緩解了他們的教育問題,並不能從根本上改善這一難題。我們還能做的,是透過自己的相機,把這一現象和事實告之大眾,讓這些留守兒童得到更多關注,除了國家的基本補助之外,會有更過的社會愛心人士來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 篇6

  今天,我們小分隊來到了xx區人民中醫院,開始了第三天的下鄉活動。醫院裡的人不算太多,但可能因為都急著看病拿藥,秩序比較混亂,所以,我們決定幫助該醫院維護就診秩序,讓醫生們能更快看病,病人們也能更好地就診。

  由於醫院需要安靜的環境,因此我們的活動範圍不宜過大,便分成了兩組成員,第一小組負責樓下的掛號排隊,第二小組負責二樓的排隊取藥。

  透過我們的維護和時不時的幫助,果然,排隊和取藥的病人和家屬都有序了很多,整個醫院也少了很多爭執和喧譁。還有同學看到有的病人行動不便,主動幫忙拿號取藥,這些都讓我十分感動。在家裡,我們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但是在這裡,這個沒有空調的醫院大廳,大家一心一意想的都是如何更好的維護好醫院秩序,讓病人們能高效看病,高校就診。

  然而,我也意識到,我們的這一舉動也只是治標不治本,要想讓更多的人遠離疾病的困擾,僅僅是維護醫院秩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得大力宣傳這一現象,同時有關部門要提高醫療保障制度的有效性,確保病有所醫,國家也要進一步立定社會保障制度和醫保的相關法律法規,真正做到關心病人,為病人辦實事。

  在活動結束之前,我們還採訪了一位正在排隊取藥的病人家屬,據他告訴我們,這家中醫院每天的人流量很多,特別是週末和節假日,但大家都不注意排隊有效地掛號取藥,有時視窗那兒被圍得裡三層外三層,導致醫務人員的辦事效率無形降低很多。他表示十分感謝我們組織的這一活動,是真正地為病人著想的,也很贊同大學生多搞一些類似的活動,既鍛鍊了能力又看到了社會百態,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 篇7

  這裡的學生都如我們想象中的一樣,單純、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還有的是貧窮,在這裡80%都是農民,暑假到來,小孩們不像城市的我們,無憂無慮的學學興趣班,去去旅遊。在他們這裡可能要趕著農忙幫家裡做事,收割、打穀、曬穀等成了他們假期的工作。我發現這裡的學生的膚色都是銅紅的、黃黑的,大概是都農忙或是去田邊露天的游泳曬黑的。我們班有好些同學都不能上暑期班,因為他們要回家農忙。其實他們也是無奈,我眼看也心酸了。

  貧窮使得這裡的文化水平很底,升學率不高,很多父母把孩子供完初中或是讀高中半途輟學,就打發他們到城裡的工廠工作,廉價的勞動,害了孩子,使得窮人還是窮。我來之前還真沒想到廣東珠三角的地區還會有這麼一些地方,那我更不敢想象中國有多少受著貧窮生活的孩子。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 篇8

  第二天隊員們早早的起來,迎接我們重要的工作,我們分成三隊,分別負責三個年級的工作。教學任務看來輕鬆,實質操作難度還是非常大。

  我們設計的教學任務是利用多媒體,結合老師的講解,讓學生學會如何用美的眼睛看世界,用他們的眼睛發現身邊美的東西以及瞭解有關美術的知識。我們做好了充分的備課,圖文並茂,還有趣味的學習影片,胸有成竹的來到多媒體教室。正所謂世事難料,殘舊的多媒體教室的投影幾乎是投射不到任何影象,強烈的太陽光穿過單薄的窗簾射進教室,使原本就模糊不清的影象更加難以分辨。我們要馬上改變策略,一心換到電腦房就可以讓學生在自己的螢幕中觀看影片,意願事違,學生電腦的主機既然是要用兩根地火線碰撞,產生電流通電,來使主機開動。20年前的配置,變色的顯示屏,蕩灰的鍵盤,一切都是滿足不到基本的教學要求。我們心急如焚,眼看時間快到了,當地學校的老師立即讓我轉移陣地,到他們所謂的教室,就是平時用來開會的會議室。倒黴的事卻接二連三的降臨,“的教室”裡過時的機器識別不到我們u盤,充分備好的資料卻拿不出來,手忙腳亂中學生已經陸續進來,為了保證教學秩序,我們帶班的小老師,先做導課,慌亂中發現機器的網速還不慢,就線上播放影片,利用上以前老師教的知識東貼西補的講解。總算勉強的過了40分鐘的課。第一次課艱難的過去。

  我真實的感受到我們平時在城市裡的生活是多麼的依賴科技技術,網上購物、電子資料、影片音樂等,享受著科技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這次是難得的經驗,讓我發現科技對我們真的重要。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 篇9

  7/13

  因為諸多原因,我們分兩次去實踐基地,我是明天才去的。昨天我們團隊就約定大家今天早上七點鐘到達融通天下拍張合照,順便送送出發的隊友。

  昨天我就調好了六點半的鬧鐘,我下意識地提醒自己明天要早起,因為我平時都是睡到八九點的。沒想到今天早上六點我就起來了,我又繼續躺下床,等到鬧鐘響了,我才起床,洗漱完畢,我來到融通天下,沒想到就有三個隊友在那裡等候了。今天的天氣晴朗,稍有點悶熱。等到人來齊的時候,我們都還沒穿隊服,隊長拿來隊服,我們就直接套上去了,簡簡單單地拍了個合照。我送出發的隊友們到公交站,看著他們拖著行李,坐上公交,漸行漸遠……我們都來自不同的系,希望此次活動我們收穫更多實踐經驗、更多友誼!最終我們的活動能夠取得圓滿成功!

  7/14

  今天早上鬧鐘還沒響起,我就醒來了。拿起收拾好的行李,來到校門口等候。早晨的天氣很悶熱,蟬聲驚天動地的。很快,我和其她三位師姐就等到了陳書記的車。在車上,我跟書記談了很多,既談了一些小的事情,又談了一些大的事情,感覺自己在有些認識問題方面還不夠深入,有待加強。車開到半路的時候,老天就下起了大雨。雨中行車更增添了朦朧的感覺,好像似在旅遊似的。沒想到繞了這麼多小道,我們才走進了xx中學。早上就沒吃到現在都下午一點都了。下午我們搞了支教,挺好的。孩子們挺可愛的,我們跟他們玩了一個下午的遊戲,考驗了孩子們的團結合作能力,孩子們都合作的很好,但有一兩個同學不聽話,我就嚴肅了點,但我還是嚴肅過了點。

  下課後,我去了,很美!文化長廊,群山懷抱著清澈見底的湖。這裡的空氣,這裡的水,這裡的文化,這裡的人深深地吸引了我,任思緒飄搖於九霄。

  回去的路上,我遇見了隊友,一起買了些菜回去,回去大家就做晚飯了,雖然條件不是很好,但是我們做出了噴香的飯菜,這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第一天,蠻有收穫的一天!

  7/15

  今天是第一天在學校住,晚上感覺到冷了點,應該是維度高了點吧。

  早上簡單吃了碗麵,我們就去做支教了,同學們來得都特別的早,我們今天先講了一些醫療急救的知識,大部分同學都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我講了一些跌倒扭傷的知識,同學們很願意跟我們交流,我們互動的很好,山區的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很缺乏,有一點求小小的知欲。我們講完這個就開始我們的交流會了,我們跟孩子們談了學習的方法、體會,也談了些夢想的問題,我們就想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斷的進步。有些同學問我該怎麼樣才能搞好學習,我說其實很簡單,科學的安排時間,掌握科學的方法,勞逸結合,很快就能把學習搞上去的。其中我們班的班長,我就覺得她講話很有條理的,她講了很多發自內心的話感動了我,而且她的講話也很有深度。看到一群群可愛的孩子,讓我想到了自己的初中時光,也是那樣的活波、可愛、聰明、智慧;讓我看到了家鄉美好的未來。

  下午,我陪書記去拜訪了宣傳部和教育局的一些領導,我向他們彙報了我們三下鄉的工作,他們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大力支援我們開展xx中學的支教以及對客家謠諺的調研。

  7/16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三下鄉就過去三天了,我們圓滿完成了支教任務,但我們的民謠調研任務還有很多沒有完成。

  昨天晚上我們就分配好了今天的任務。早上,我們起得很早,吃完早餐,我跟姐、朱哥還有廖師兄就來到調研,我們主要去那裡把長廊上的謠諺拍下來。我們四個人做著公車來到了,我們感嘆環境真美,我說人在這裡生活命都會比較長。朱哥是一個很幽默的人,每次都會講些笑話,我們都被他樂開懷了。文化長廊坐落於群山懷抱之中,亭子長廊相間分佈,中間是清澈見底的湖水,有一些人於岸上垂釣,悠閒於情趣之中。我們走了兩公里多的長廊,用相機認認真真地把長廊上的內容都拍了下來,恨不得把整個長廊都搬進自己的家。快到中午,我們的拍攝任務也完成了,我們觀賞了其他美景,最後戀戀不捨地離開了。

  下午,我和幾個隊友就把上午拍的照片上的內容錄入電腦,分好類。呆在宿舍裡打字更需要的是一種堅持、一種耐力,考驗了我們的方法,也提高了我們的團隊協作能力。

  晚上開了個例會,做好明天的計劃。

  7/17

  記得昨天書記跟我們說過,我校從小就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這體現了一種堅持的精神。三下鄉到這個階段,也是靠我們那種堅持到底的精神。

  今天和往常一樣,我們按照昨天晚上例會說分配好的任務有條有序地進行,值日的值日,做飯的做飯,賣菜的買菜,工作的工作。我是負責整理鑑賞民謠的工作,我把隊友分成四個組,每組整理一定量的民謠。因為隊友中只有四個人來自客家,大部分不是來自客家,所以有很多隊友看不懂客家謠諺裡的詞語,只有用客家方言才能理解的詞語句子。我作為負責人,親自為隊友們一一解答,有些不懂的我就查資料,直到查出來為止。我也自己搞了個鑑賞模板供隊友們參考,因為他們對文學這方面確實比較缺乏鑑賞力,沒有思路也不行,模板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作用。透過整天整理資料的情況來看,還缺乏速度,效率比較低,這都與隊友們的專業素養和文化差異有很大的關係。我希望明天大家在瞭解了客家民俗的同時,結合客家精神文化素養,融入於鑑賞之中,從而更好地保證我們的效率。

  時間緊、任務重,希望我們都盡力去把這件事做好吧!

  7/18

  今天和往常一樣,早早起了床。今天是我們組負責值日,我跟方家進去買菜。我們步行了一段路程就搭公交到集市,為了節省經費,我們精心挑選了一些比較便宜的菜。

  買菜回來,我也沒去吃早餐了,因為要負責分配任務。考慮到大部分隊友都因看不懂客家謠諺而無法鑑賞,所以今天我安排一部分懂客家話的隊友先把已有謠諺中應用客家方言才能看懂的地方進行註釋,註釋好了再分配給他們賞析;一部分人把採集到的客家謠諺錄入電腦,錄入電腦過程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是有些生僻字,隊友們打不出來,所以我就想了一個辦法(描述法)。整天工作下來,發現我們的速度還是達不到目的。

  在值日過程中,我做了客家釀豆腐、釀苦瓜等客家特色菜,得到了老師和隊友的肯定,我倍感欣慰。

  7/19

  今天,我和往常一樣做著瑣碎的但很有意義的工作。

  早晨醒來,天算是亮了。工作任務昨天晚上我就分配下去了,我洗漱完就開啟電腦開始工作了。因為今天的任務比較重,我需要負責客家謠諺的整理收集。因為先前的分類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所以今天我需要重新進行分類,還有我們還要進行把在分類過程中重複的部分刪掉,也就是先前我們整理過的有重複的部分要刪除,確保書的內容詳細真實可信。

  有些隊員很認真地在打字,有些隊員比較鬆散,早上和中午的覺都睡得比較長時間。他們都是我的師兄師姐,作為副隊長,我經常都是用比較委婉的方式跟他們商量問題。明天就是最後一天了,我希望大家都能盡職盡責,儘快完成我們三下鄉的任務。

  下午五點都鍾,我也邀請了xx中學附近的一個同學來做客,大家熱熱鬧鬧地吃了個晚餐。這邊支教的一位學生也送來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我們很感激她。

  晚上,我們依然跟往常一樣召開例會,總結今天,查詢不足。

  7/20

  今天是暑假三下鄉的最後一天,我還是持之以恆地早早的起了床,起床後搞完內務就跟陳超書記去吃早餐了,這個早餐是書記請我們吃的,所以我們很興奮。

  吃完早餐回來我就投入到工作中去了,我今天早上和隊友們一起打字,負責收集整理資料,奮鬥一個上午,終於把資料收集整理好了,圓滿完成了我們的民謠調研收集整理工作。

  上午我們吃完午餐,按照計劃,我們組織一次放鬆活動,集體去唱k。在這裡,我也要感謝xx同學,給我們安排好了唱k的房間,還有晚上送給了我們許多好吃的東西,感謝她對我們工作的支援。這一年,我唱了幾次k,每次感覺都不錯,不過這次好像唱著唱著就走調了,有些時候又忘記了調子是什麼樣子的。不過還好,我也唱了許多高音的歌曲,青藏高原就是其中一首。透過唱k,拉近了隊友們的距離,增進了隊友們的瞭解,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今天過去之後,我們的三下鄉活動也圓滿結束了,真心感謝xx市教育局宣傳部對我們工作的關心支援以及隊友們對工作的配合。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 篇10

  xx年7月12日早上,我們踏上征途,沿路的風景,從華麗的大都到發展中的小城,再慢慢穿越河谷大林,駛進鄉村小路,一路顛簸,終於在將近夜幕降臨的餘暉中到達了目的地——南豐中學。

  “南豐”一個好聽的名字,南國的豐收,感覺學校會是歷史悠久,會有南國獨特的古祠堂氣氛。但是我們眼前的學校卻是彷彿由於長久沒修建,沒有打理,成了草木叢中的廢墟,荒涼寂靜。學校的路坑坑窪窪,雜草從生。聽說由於學校的資金不足,校園的環境一直沒有改善,都好多年了。

  環視學校一週後,當地學校的主任領我們到宿舍,感謝校方的關心,讓我們住到了新的宿舍樓。飯後,開始打掃宿舍,髒水、灰塵、飛蟲交集著汗水,奮鬥3小時。激情被勞累掩蓋,空氣中的暑氣還在蒸騰,隊員們滿身疲憊,幸來涼風,躺床入夢。就是我們下鄉的第一天。

  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 篇11

  早上七點出發還是睡眼朦朧,我們乘著公交車一路顛簸,下車後步行十幾分鍾來到了七里亭村,走進村口,一副新農村的氣象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進了村口就已經有幾個小朋友跑過來和我們玩,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好的兆頭,對我們每個團隊成員也是一個鼓勵,讓我們有了信心去開展這次的活動。居委會的負責人替我們打開了活動廳的門,我們到了活動廳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衛生,將裡面的活動桌椅擺放好以供小朋友們坐下來聽課,我們今天主要的活動是創意講堂和電腦義診,創意講堂氣氛也是非常的好,小朋友們都非常的活躍,都搶著回答問題,與這些小毛孩相處的這幾個小時,我們都彷彿回到了我們小時候,那種童真,那種天真,那種幼稚,是我們懷念,有時我們也會嚮往這種童真,天真和幼稚,童年的時光是我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時光。今天,看著這些小朋友露出的天真無邪的笑容和稚嫩的話語,我彷彿回到了我的那個時候。

  在今天的活動中,也出現了不少的令人開懷大笑的事情,今天發生了令我們團隊每個隊員都好笑的一件事,我送給一個小朋友一個玩具,然後他叫我爺爺,這個真是令我費解,我不禁要問:我一個青春有活力的大學生,真的像傳說中的那麼老嗎?總體來說,與小朋友一起做活動總是很有趣的,同時我們也將我們所學的知識傳授給了他們,我們感到很有意義,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因為我也覺得孩子才是我們國家需要培養的人才。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