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論語初中日記

認識論語初中日記

  今天我在讀英文時,腦子裡閃過一個新奇的念頭:古時候人說什麼呢?他們是不是也像我們這樣交流呢?

  有了疑問就得去解決。我一路小跑到書架前,取出《于丹“論語”心得》,一直翻到最後一頁。

  答案有了,我暈了,舉個例子吧,學而第一里的第一條: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天呀!這對於我來說真是一堆亂字而已!

  我放棄不看原文,開始看前面的內容,慢慢地,我開始懂了它的意思。論語就是一本關於孔子的語錄,裡面的每一則都是一個故事。

  再舉個例子,這一則在論語裡叫做“子貢問政”,學生子貢問孔子一個國家想要政治平穩,需要哪些條件呢?孔子的回答很簡單:三條。第一有足夠的'兵保衛國家;第二有足夠的糧食給老百姓;第三老百姓都信仰國家。這個學生很矯情,問道:三條太多,如果一定要去一條,去哪條呢?孔子答:去兵。子貢又問:兩條還要去一條,去哪條呢?孔子答: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沒錯,它就是一個故事,每一個都有它的道理,就像伊索寓言那樣,《論語》也不太高深,只要用心去看就能明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