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生哲理故事(通用14篇)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通用14篇)
故事是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代人生哲理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1
有一位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在小城買了一座房住了下來,想在那兒安靜些寫回憶錄。開始的幾個星期,一切都好。但是有一天,三個男孩放學後來這裡玩,他們把垃圾桶踢來踢去,玩得很是開心。
老人受不了這些噪音,於是出來和他們進行談判。他說:“我很喜歡你們踢桶玩,如果你們每天來玩,我每天給你們每個人一塊錢。”三個小青年很高興,更加賣勁地施展著他們的腳下功夫。過了三天,老人憂愁地說:“通貨膨脹使我的收入減少了一半,明天起我只給你們5毛錢。”小青年很是不開心,但還是答應了。每天放學後,繼續去進行他們的表演。
一個星期後,老人愁眉苦臉地說:“最近沒有收到養老金匯款,對不起,每天只能給兩毛了。”
“兩毛錢?”一個小青年臉色發青,“我們才不會為了區區的兩毛錢而浪費寶貴的時間為你進行表演呢,不幹了。”
如此以後,老人又過上了安靜的日子。
啟示: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老人回到老家想安靜地寫些回憶錄,結果被放學後頑皮玩耍的孩子打破了安靜的生活。退休老人根據退休工資及福利只漲不跌及年輕人的逆反心理,採取欲擒故縱,拐彎抹角的方式,巧妙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可見,辦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老人對三個年輕人的玩耍吵鬧沒有開門見山地批評,而是抓住了他們的心理特點,採取了欲擒故縱的方式,從而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2
日本北海島出產珍貴的鰻魚,海邊漁村的漁民都以捕撈鰻魚為生。鰻魚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離開深海區,要不了半天就會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位老漁民天天出海捕撈鰻魚,返回後,他的鰻魚總是活蹦亂跳的,而其他人無論如何處置捕撈到的鰻魚,回港後全部都是死的。由於鮮活的鰻魚的價格要比死鰻魚貴一倍以上,因此沒幾年的功夫,老漁民一家便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翁。老漁翁臨終時把秘決傳授給了兒子。
原來,老漁民保證鰻魚不死的秘決,就是在整倉的鰻魚中,放進幾條狗魚。鰻魚與狗魚非但不是同類,還是“死對頭”。幾條勢單力薄的狗魚遇到成倉的對手,為了求得生存,便在鰻魚堆裡四處亂竄,這樣反而把整倉死氣沉沉的鰻魚給救活了。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3
從前有一位智者收了很多學生,其中有個學生向他請教:“老師,你能講講我的價
值嗎?”老師拿出一塊石頭,說:“你先幫我做件事,,我再告訴你人生的價值。你把這塊石頭拿到集市上賣,可別人無論出多少錢你都不能賣。”
學生拿著石頭到集市上去叫賣,有人願意出2塊錢買這塊石頭。這個人剛出完價,又來了一些人,大家紛紛說這塊石頭真光,都開始抬價,一直把石頭的價抬到10元錢。學生高興地回去和老師說:“老師,你這塊石頭居然能賣10塊錢呢!”老師說:“你再把這塊石頭拿到黃金市場上去賣,別人出多少錢你都不能賣。”
學生到了黃金市場,有個老者看了這塊石頭的成色,說裡面一定是塊寶貝。大家開始競爭這塊石頭,抬到了1萬塊錢的價格。學生有些動心了,興高采烈地跑回去對老師說:“您這塊石頭居然能賣到1萬塊錢,真是想不到啊!”老師笑著說:“你把這塊石頭拿到珠寶市場上去賣,別人出多少錢,你都不能賣掉。”
學生拿著石頭到了珠寶市場,剛一叫賣,就有人出到10萬塊價格。一眨眼的功夫,石頭的價格已經升到了30萬塊錢。學生忍住了極大的誘惑回去了,對老師說:“想不到您還有這樣一塊寶貝呀!我的任務完成了,您該告訴我這塊石頭的價值了吧。”老師對學生說:“這塊石頭真的是無價之寶,它裡面有名貴的玉,但你不識貨,它頂多值10塊錢。”
啟示: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塊玉,我們要以珠寶商看玉石一樣去審視自己,有的人打磨了自己,他就成了玉,打磨得越好,他的價值就越高;有人守著自己的玉一輩子都不打磨,他一輩子就是一塊不值錢的石頭。這則案例啟示我們,去思考人生價值的內涵,即人生的價值是什麼?實現人生價值的關鍵是什麼?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價值的?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4
華佗東漢末年傑出的醫學家。他技術全面,精通醫道,尤於外科,曾發明全身“麻沸散”用於剖腹開背、切除胃腸等大手術,特別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後,仍然謙虛好學。華佗拜師學藝的故事,被後人傳為佳話。
一次,華佗給一個年輕人看病,經望、聞、問、切之後,認為患者得了頭風病,可是他一時又拿不出來治療此病的藥方,急得束手無策,病人也很失望。
後來,這位病人找到一位老醫生,很快就把病治好了。華佗聽後很是慚愧,便打聽到老中醫的住處,決心去拜師學藝。但華佗當時名噪四方,唯恐老中醫不肯收他為徒,於是改名換姓,來到老中醫門下,懇求學醫。老中醫見華佗心誠,就收他為徒。
從此,華佗起早貪黑,任勞任怨,虛心好學,終於獲得了治頭風病的絕技。當華佗滿師歸來時,這位老中醫才明白眼前這個徒弟就是名醫華佗,他一把拉住華佗的手說:“華佗啊,你已是名揚四海,為何還要到我這裡受苦?”華佗把來意告訴了老中醫,並說:“山外有山,學無止境。人各有所長,我不懂的地方就應該向您學習。”
啟示:我們要在實踐中正確處理個人與群眾的關係,要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汲取人民群眾的經驗和智慧,才能不斷拓展、深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華佗拜師學藝,不恥下問的故事,就體現了這一點。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5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對弟子南宮敬叔說:“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禮樂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願同去否?”南宮敬叔欣然同意,隨即報請魯君。魯君準行。遣一車二馬一童一御,由南宮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見孔丘(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於魯國。)千里迢迢而來,非常高興,教授之後,又引孔丘訪大夫萇弘。萇弘善樂,授孔丘樂律、樂理;引孔丘觀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廟會禮儀,使孔丘感嘆不已,獲益不淺。逗留數日。孔丘向老子辭行。老子送至館舍之外,贈言道:“吾聞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其所以招禍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為人之子,勿以己為高;為人之臣,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孔丘頓首道:“弟子一定謹記在心!”
行至黃河之濱,見河水滔滔,濁浪翻滾,其勢如萬馬奔騰,其聲如虎吼雷鳴。孔丘佇立岸邊,不覺嘆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黃河之水奔騰不息,人之年華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處去,人生不知何處歸?”聞孔丘此語,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間,乃與天地一體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則本性不亂;不任自然,奔忙於仁義之間,則本性羈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
孔丘解釋道:“吾乃憂大道不行,仁義不施,戰亂不止,國亂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暫,不能有功於世、不能有為於民之感嘆矣 ”
老子道:“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禽獸無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為之也,何勞人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無、所以榮、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順自然之理而趨,遵自然之道而行,國則自治,人則自正,何須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哉?津津於禮樂而倡仁義,則違人之本性遠矣!猶如人擊鼓尋求逃跑之人,擊之愈響,則人逃跑得愈遠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丘說:“汝何不學水之大德歟?”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孔丘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
老子點頭說:“汝可教也!汝可切記: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準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鑑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捨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汝此去後,應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誰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淺,終生難忘。弟子將遵奉不怠,以謝先生之恩。”說完,告別老子,與南宮敬叔上車,依依不捨地向魯國駛去。
回到魯國,眾弟子問道:“先生拜訪老子,可得見乎?”孔子道:“見之!”弟子問,
老子何樣?”孔子道:“鳥,我知它能飛;魚,吾知它能遊;獸,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網縛之,遊者可用鉤釣之,飛者可用箭取之,至於龍,吾不知其何以?龍乘風雲而上九天也!吾所見老子也,其猶龍乎?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老聃,真吾師也!”
不爭名利,關注自身;保持沉靜,不受影響;願意施與,不求目的;當斷就斷,順勢而為;自身發光,善於影響;認清優勢,善於應用;時不賦我,靜待時機。我等俗人,只能先參考水的品德修行自身,要達到自然的境界似乎還很遠。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6
從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一會兒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呢?
這則寓言是表現莊子齊物思想的名篇。莊子認為人們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則無往而不快樂。它寫得輕靈飄渺,常為哲學家和文學家所引用。
《莊子·蝶夢》中有一段妙語:“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清人張潮寫的《幽夢影》,可稱得上是一副供燥熱的現代人服用的清涼散。禪不可說,清言不可譯。《幽夢影》中有這麼一句妙語,可謂是點出了莊子哲學的精髓:“莊周夢為蝴蝶,莊周之幸也;蝴蝶夢為莊周,蝴蝶之不幸也。”
不是嗎?莊周化為蝴蝶,從喧囂的人生走向逍遙之境,是莊周的大幸;而蝴蝶夢為莊周,從逍遙之境步入喧囂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道理:
莊周夢蝶是莊子提出的一個哲學論點,認為人不可能確切地區分真實和虛幻。
莊子以故事的形式對此進行了如下闡述:“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選自《莊子·內篇·齊物論第二》 ]
其大意就是莊子一天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夢醒之後發現自己還是莊子,於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夢到莊子的蝴蝶呢,還是夢到蝴蝶的莊子。在這裡,莊子提出一個哲學問題——人如何認識真實。如果夢足夠真實,人沒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夢。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7
寺外豎的旗杆上,掛了一面長幡,風吹幡動,引起兩個和尚對緣起究竟的爭辯:
“看!風在飄動!”
”不對,這不是風飄動,是幡在飄動!”
“是風動!沒有風,幡不會飄;幡因風而顯,主因是風,是風動!”
“不不!是幡動!沒有旗幡動,又怎麼知道有風?風因幡而顯,旗幡是主,應是幡動!”
慧能大師見兩者爭論不休,當機立斬,一聲斷喝:“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兩個和尚一聽到慧能大師的話,立刻恍然大悟。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8
陳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唐朝著名的文學家。他在四川當地也是很有名的少年才子,成年之後,陳子昂準備進京去闖一闖。陳子昂的家境還不錯,是當地有名的富商,因此,到了京城他就買了一所宅子。可是家裡卻沒有什麼讀書人的親戚,到了京城一切都要靠自己打拼。
陳子昂已經到京城多時了,他一沒經驗,二沒親戚朋友,想拜見哪位有名的學人都師出無名,人家也不會願意見他。陳子昂很是鬱悶,自己空有滿腹經綸,卻得不到施展的機會。這天,他正在大街上閒逛。看見有一群人圍在一起,他不知道人家在做什麼,於是懷著好奇心走了過去,擠到人群中才發現,原來是個賣胡琴的,這人手中的胡琴據懂行的人說,是把少見的好胡琴。人們都紛紛觀賞,賣胡琴的要價一百萬錢,圍觀的人嘴裡不住的讚歎:“好胡琴,好胡琴。”還有幾個想買的人過來傳看,他們一個接一個的拿在手中,仔細把玩,一副愛不釋手的樣子,可是一聽到要價一百萬錢,又覺得價錢太高了,捨不得;或者囊中羞澀又愛琴如命的,看著那麼一把絕世好琴,自己又買不起,不禁暗自傷心,不住的
嘆息:“唉,好琴啊!”陳子昂看圍觀的那些人傳看了很久,就是沒有人肯買,於是擠到賣胡琴的那人跟前,對他說:“到我家取一千緡錢,這琴我買下了。”賣琴的和圍觀的人都以為自己聽錯了,怎麼會有人出這麼高的價錢,於是賣琴又驚又喜的問:“公子,您是說一千緡錢嗎?”陳子昂大方的說:“沒錯,一千緡錢,快和我去取吧。”賣琴的高興的裹起琴,翼翼的抱起它,準備和陳子昂回家取錢。圍觀的人一方面為自己沒有得到這把好琴而感到惋惜,另一方面又十分驚奇,有幾個好事的問陳子昂為什麼肯出這麼高的價錢。陳子昂回答說:“千金難買這樣一把好琴,我善於演奏這種樂器,當然不肯錯過了。”圍觀的人以前都沒有聽說或者見過陳子昂,還當他真是個拉胡琴的高手,於是大家都說:“公子,我們可否聽聽您演奏樂曲呢?”陳子昂得意的說:“當然可以,不過這個地方太吵鬧了。這樣吧,明天中午你們可以到宣陽裡陳府也就是我的住處來聽我演奏。”說完,大搖大擺的走了。
圍觀的人紛紛到處宣揚說長安城新來了一位拉胡琴的高手,明天請大家到他府上聽他演奏樂曲。這訊息不到一天,就傳遍了整個京城。第二天,待到將近中午飯的時間,陳府內外聚集了許多來聽琴的人,這裡面還有許多文人雅士。大家來到陳府,看陳子昂已經將酒菜準備齊全,胡琴就放在席前。陳子昂招呼客人們不要客氣,先請大家吃飯喝酒。客人們本來是來聽胡琴的,心裡還想著胡琴的事,根本沒什麼心思吃飯喝酒,就草草吃了些,想盡快聽陳子昂拉琴。陳子昂慢條斯理的捧著胡琴對眾人說:“我陳子昂本是四川有名的才子,文章有一百多篇,風塵僕僕來到京城,卻不被人所知。我手上這胡琴只不過是低賤的樂工所演奏的,我怎麼會對這個東西感興趣呢。”說完,舉起琴將它摔在地上,客人們不禁發出陣陣嘆息聲。陳子昂接著拿出自己所寫的文章給客人們看,客人們看過之後,無不讚嘆他的文章好,就這樣,一天之內,陳子昂的名聲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9
郭文字是唐文宗時皇宮內一名普通計程車兵,可是這個人很聰明,懂得巴結主子和上級官員,因而上下關係搞的非常好。不久就被分配到皇太后宮中當差,成了皇太后的親兵。為了博得皇太后的歡心,他硬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送進了宮裡。他就有這麼兩個女兒,他老婆因此和他大鬧了一場,可是郭文有自己的打算,他罵老婆頭髮長見識短,心想我還要指望著這兩個女兒升官發財呢。郭文的兩個女兒也被分到皇太后身邊做侍女,臨進宮前,郭文千叮嚀萬囑咐,告訴女兒們如何在宮裡當差,如何討皇太后歡心等等。
皇太后得知郭文把自己的一對女兒也送進了宮裡,心裡很是感激,親自接見了郭文,對他很是客氣,還賞賜了他不少的金銀財寶。郭文更是趁此機會拼命的奉承皇太后,並且表達自己對朝廷的一片忠心。皇太后見他這樣忠心耿耿,就許諾說將來一定要給他一官半職。郭文心中竊喜,可嘴上還是說:“太后,小人沒什麼本事,書讀的也不多,不能勝任啊。”皇太后越聽他貶低自己越覺得此人是個人才。不久,皇太后就和皇帝唐文宗說了郭文一家的事,要求皇帝給郭文賜個官。唐文宗也是個大孝子,看到母親這樣欣賞郭文心想一定錯不了,於是就派郭文去某地做了縣令。
朝中的大臣們聽說了此事,紛紛議論,大家都說郭文用兩個女兒換了個縣官做,不合朝廷禮法。於是工部侍郎柳公權對唐文宗說:“皇上,凡是朝廷命官,都必須是經過嚴格考核的人才,絕不能採用不正當的途徑任命啊。”唐文宗有些為難的說:“寡人知道,可是郭文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獻給皇太后,皇太后很欣賞他,而且皇太后還親自接見了郭文,說他是個德才兼備的人,我也不願違背皇太后的旨意啊。”柳公權說:“皇上,即使郭文有再大的本事,沒有經過考核就任命他官職,人們也會說他是沾了兩個女兒的光啊。”唐文宗面有難色,不知道該怎麼辦,心想,柳公權說的不錯,可是也不好違背皇太后的意願啊。柳公權看到唐文宗一時也拿不定主意就說:“皇上,古人云,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意思是說,在經過瓜田地的時候不要彎腰提自己的鞋子,當走到李子樹下的時候不要抬手整理自己的帽子,以免人家懷疑你是在偷瓜摘李啊。”唐文宗聽到這,知道了事情的嚴重性,心一橫,也顧不得皇太后高興不高興了,毅然罷免了郭文的官職。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10
齊景公對晏子說:“東海之中有一片紅水,水中有棵只開花不結果的棗樹,這是什麼緣故?”
晏子回答說:“從前秦穆公乘龍舟巡視天下的地理分野,曾用一塊紅布包了一些蒸熟了的棗兒,到了東海便把布包扔下了。由於那是塊紅布,所以把水染紅了;棗兒是蒸熟的,所以長出的棗樹只開花不結果。”
齊景公聽宴子答得有板有眼,就笑著說:“我不過是開個玩笑胡亂問問罷了。”晏子也笑著說:“我聽說過有這麼一句話:假問假答。剛才我也是胡亂答呀。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11
楚國有個人,家境貧苦,卻整日挖空心思想著富裕。
一天,他讀《淮南子》一書,見上面有“得螳螂伺蟬自鄣葉,可以隱形”一句,頓時來了興趣。於是急忙來到樹下,全神貫注地仰起頭搜尋螳螂捕蟬時藉以隱蔽的那片樹葉。樹葉隨風落下,與原先落在地上的混在了一起,這人無法辨別,就把所有的落葉掃攏在一起裝了滿滿幾鬥帶回家中。
他一片葉子一片葉子拿在手裡,問妻子:“你能看見我嗎?”妻子接連幾次都說看得見。這樣下去,妻子終於被問得不耐煩了,就生氣地說:“看不見了!”
這人聽了,高興極了,以為樹葉的確能隱形了,就急急忙忙拿著那片樹葉來到集市上,竟當著人家的面直接拿人家的東西。吏卒們立刻上去把他綁到縣衙問罪。
縣官聽了這人的一番自白,被他的荒誕離奇逗笑了,也沒治他的罪就把他給放了。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12
楚國大夫屈原憂國憂民,卻受到奸黨的陷害而被放逐他鄉,連著三年都不能見到楚王。屈原心中一片茫然,不知該何去何從,於是就向太卜(負責占卜算卦的官員)鄭詹尹詢問自己的前程。
屈原問道:“我到底該如何?是該為國家盡忠,還是為名利奔波?是該仗義執言,還是苟且偷生?是該潔身自好,還是同流合汙?是該像駿馬一樣昂昂千里,還是像水鳥一樣泛泛波中?是要與鴻鵠比翼,還是與雞鴨爭食?孰吉孰兇?何去何從?”
鄭詹尹回答:“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用君之心,行君之事。(一尺雖長,但有時卻會覺得它短;一寸雖短,但有時卻恰恰覺得它長。先生自然不必多慮,按照你自己的意願做你想做的事就好了!)”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13
春秋時候,有一個楚國人給燕國的宰相寫信。因為天色已晚,他便對僕人說:“舉燭”。由於他寫得太專心,將這兩個字也寫在了信裡。
燕國的宰相收到信後,看到信中莫名其妙的“舉燭”二字,很是奇怪。經過一番琢磨,他才恍然大悟,解釋道:“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舉燭就是要提倡清正開明的政策,就要任用賢才!)”於是他帶著這封信向燕王稟告。燕王一聽也很高興,於是就按照“舉燭”的理解任用賢才,實行開明的政策,居然也把燕國治理得很好。
古代人生哲理故事 篇14
我站在山腳下,看著山頂,問當地人:“從山腳到山頂,需要多長時間?”
當地人說:“少說也得兩個小時吧。”我說:“怎麼可能呢?山不高。”
當地人說:“那是你看到的,而不是你走到的。”
果然,從山腳登上山頂,我花了兩個多小時。
我們用眼看到的,只是樹立的目標,只有用腳走到的,才是實現的目標。眼裡看到的目標是直的,而腳下走到的目標往往是彎的,其間的坎坷、挫折和障礙,不是我們能用眼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