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鄭光祖的代表作

元曲:鄭光祖的代表作

  正是這柔軟而婉約的元曲,形成了歷史上元代文壇獨特的風景。元曲用美好的文字帶給了我們許許多多的享受。讓我們細細的去品讀這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中的綽約風姿吧。享受那,花前月下,千古的風流。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元曲:鄭光祖的代表作,供大家參考!

  【仙呂·賞花時】他是個矯帽輕衫小小郎,我是個繡帔香車楚楚娘,恰才貌正相當。俺娘向陽臺路上,高築起一堵雲雨牆。

  【麼篇】可待要隔斷巫山窈窕娘,怨女鰥男各自傷,不爭你左使著一片黑心腸。你不拘箝我可倒不想,你把我越間阻越思量。

  【仙呂。點絳唇】捱徹涼宵,颯然驚覺,紗窗曉。落葉蕭蕭,滿地無人掃。

  【天下樂】只道他讀書人志氣高,元來這淒涼甚日了。想俺這孤男寡女忒命薄!我安排著鴛鴦宿錦被香,他盼望著鸞鳳鳴琴瑟調。怎做得蝴蝶飛錦樹繞。

  【寄生草】他拂素楮鵝溪繭,蘸中山玉兔毫。不弱如駱賓王夜作論天表,也不讓李太白醉寫平蠻稿,也不比漢相如病受徵賢詔。他辛勤十年書劍洛陽城,決崢嶸一朝冠蓋長安道。

  【元和令】杯中酒和淚酌,心間事對伊道,似長亭折柳贈柔條。哥哥,你休有上梢沒下梢。從今虛度可憐宵,奈離愁不了!

  【上馬嬌】竹窗外響翠梢,苔砌下生綠草,書舍頓蕭條,故園悄悄無人到。恨怎消,此際最難熬!

  【遊四門】抵多少彩雲聲斷紫鸞簫,今夕何處系蘭橈。片帆休遮西風惡,雪捲浪淘淘。岸影高,千里水雲飄。

  【勝葫蘆】你是必休做了冥鴻惜羽毛。常言道好事不堅牢。你身去休教心去了。對郎君低告,恰梅香報道,恐怕母親焦。

  【越調。鬥鵪鶉】人去陽臺,雲歸楚峽。不爭他江渚停舟,幾時得門庭過馬。悄悄冥冥,瀟瀟灑灑,我這裡踏岸沙,步月華。我覷著這萬水千山,都只在一時半霎。

  【調笑令】向沙堤款踏,莎草帶霜滑。掠溼湘裙翡翠紗,抵多少蒼苔露冷凌波襪。看江上晚來堪畫,玩水壺瀲灩天上下,似一片碧玉無瑕。

  【禿廝兒】你覷遠浦孤鶩落霞,枯藤老樹昏鴉。聽長笛一聲何處發,歌俄欸乃,櫓咿啞。

  【中呂。粉蝶兒】自執手臨岐,空留下這場憔悴,想人生最苦別離。說話處少精神,睡臥處無顛倒,茶飯上不知滋味。似這般廢寢忘食,折挫得一日瘦如一日。

  【麼篇】空疑惑了大一會,恰分明這搭裡。俺淘寫相思,敘問寒溫,訴說真實。他緊摘離,我猛跳起,早難尋難覓,只見這冷清清半竿殘日。

  王粲登樓

  【仙呂·黠絳唇】早是我家業凋殘,少年可慣,我被人輕慢,似翻覆波瀾,貧賤非吾患。

  【油葫蘆】小二哥你休笑書生膽氣寒,赤緊的看承的我如等閒。則俺這敝裘裳怯曉霜殘,端的可便有人把我做兒曹看。堪恨那無端一郡蒼生眼。(小二雲)看你這模樣,也沒些志氣膽量。(正末唱)我量寬如東大海,志高如西華山。則為我五行差沒亂的難迭辨,幾能勾青瑣點朝班。

  【寄生草】伊尹曾埋沒在耕鋤內,傅說也劬勞在版築間,有甯戚空嗟白石爛,有太公垂釣磻溪岸,有靈輒誰濟桑間飯。哀哉堪恨您小人儒,嗚呼不識俺男兒漢。

  【正宮端正好】則有分鞭羸馬,催行色,拂西風滿面塵埃。想昨朝風送煙波側,今日個落日在青山外。

  【滿庭芳】我如今羞歸故里,則為我昂昂而出,因此上怏怏而歸。空學成補天才卻無度飢寒計,幾曾道展眼舒眉。則被你誤了人儒冠布衣,熬煞人淡飯黃齏。有路在青霄內,又被那浮雲塞閉。老兄也百忙裡尋不見上天梯。

  【雁兒落】又不曾趨蹌天子堂,又不曾圖畫功臣像。止不過留心在筆硯間,又不曾惡戰在沙場上。

  小令

  【正宮】塞鴻秋

  門前五柳江侵路,莊兒緊靠白蘋渡。除彭澤縣令無心做,淵明老子達時務。頻將濁酒沽,識破興亡數,醉時節笑捻著黃花去。雨餘梨雪開香玉,風和柳線搖新綠。日融桃錦堆紅樹,煙迷苔色鋪青褥。王維舊畫圖,杜甫新詩句。怎相逢不飲空歸去。金谷園那得三生富,鐵門限枉作千年妒。汨羅江空把三閭汙,北邙山誰是千鍾祿?想應陶令杯,不到劉伶墓。怎相逢不飲空歸去。

  【雙調】蟾宮曲

  半窗幽夢微茫,歌罷錢塘,賦罷高塘。風入羅幃,爽入疏欞,月照紗窗。縹緲見梨花淡汝,依稀聞蘭麝餘香。喚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飄飄泊泊船攬定沙汀,悄悄冥冥。江樹碧熒熒,半明不滅一點漁燈。冷冷清清瀟湘景晚風生,淅留淅零墓雨初晴。皎皎潔潔照櫓篷剔留團欒月明,正瀟瀟颯颯和銀箏失留疏剌秋聲。見希颩胡都茶客微醒,細尋尋思思雙生雙生,你可閃下蘇卿?

  【雙調】蟾宮曲

  弊裘塵土壓徵鞍,鞭倦嫋蘆花。弓劍蕭蕭,一竟人煙霞。動羈懷:西風禾黍,秋水蒹葭。千點萬點,老樹寒鴉。三行兩行,寫高寒,呀呀雁落平沙。曲岸西邊,近水渦、魚網綸竿釣艖。斷橋東下,傍溪沙、疏籬茅舍人家。見滿山滿谷,紅葉黃花。正是淒涼時候,離人又在天涯。

  套數

  【南呂】梧桐樹南

  相思借酒消,酒醒相思到,月夕花朝,容易傷懷抱。懨懨病轉深,未否他知道。要得重生,除是他醫療。他行自有靈丹藥。

  【罵玉郎北】無端掘下相思窖,那裡是蜂蝶陣、燕鶯巢。痴心枉作千年調。不札實似風竹搖,無投奔似風絮飄,沒出活似風花落。

  【東甌令南】情山遠,意波遙,咫尺妝樓天樣高。月圓苦被陰雲罩,偏不把離愁照。玉人何處教吹簫,辜負了這良宵。

  【感皇恩北】呀,那些個投以木桃,報以瓊瑤?我便似日影內捕金烏、月輪中擒玉兔、雲端裡覓黃鶴。心腸枉費,伎倆徒勞。也是我恩情盡、時運乖、分緣薄。

  【浣溪沙南】我自招,隨人笑,自古今好物難牢。我做了謁漿崔護違前約,採藥劉郎沒下梢,心懊惱。再休想畫堂中、綺筵前,夜將紅燭高燒。

  【採茶歌北】疼熱話向誰學?機密事把誰託?那裡是潯陽江上不能潮?有一日相逢酬舊好,我把這相思兩字細推敲。

  【尾南】我青春,他年少,玉簫終久遇韋皋,萬苦千辛休忘了。

  【雙調】駐馬聽近,秋閨

  財葉將殘,雨霽風高摧木杪;江鄉瀟灑,數株衰柳罩平橋。露寒波冷翠荷凋,

  霧濃霜重丹楓老。暮雲收,晴虹散,落霞飄。

  【么】雨過池塘肥水面,雲歸巖谷瘦山腰。橫空幾行塞鴻高,茂林千點昏鴉噪。日銜山,船艤岸,鳥尋巢。

  【駐馬聽】悶入孤幃,靜掩重門情似燒;文窗寂靜,畫屏冷落暗魂消。倦聞近砌竹相敲,忍聽鄰院砧聲搗。景無聊,閒階落葉從風掃。

  【么】玉漏遲遲,銀漢澄澄涼月高;金爐煙燼,錦衾寬剩越難熬。強啀夜永把燈挑,欲求歡夢和衣倒,眼才交,惱人促織叨叨鬧。

  【尾】一點來不夠身軀小,響喉嚨針眼裡應難到。煎聒的離人,鬥來合噪。草蟲之中無你般薄劣把人焦。急睡著,急驚覺,緊截定陽臺路兒叫。

  拓展:

  人物簡介

  鄭光祖,字德輝,漢族,平陽襄陵(今山西臨汾市襄汾縣)人,元代著名雜劇家、散曲家。

  鄭光祖從小就受到戲劇藝術的薰陶,青年時期置身於雜劇活動,享有盛譽。但他做過杭州的小吏,主要活動在南方,成為南方戲劇圈中的`巨擘。所作雜劇在當時“名聞天下,聲振閨閣”。元·周德清在《中原音韻》中激賞鄭光祖的文詞,將他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並列,後人合稱為“元曲四大家”。

  所作雜劇可考者十八種,現存《周公攝政》《王粲登樓》《翰林風月》《倩女離魂》《無塩破連環》《伊尹扶湯》《老君堂》《三戰呂布》等八種。其中,《倩女離魂》最著名,後三種被質疑並非鄭光祖作品。除雜劇外,鄭光祖寫散曲,有小令六首、套數二套流傳。

  雜劇特色

  以描寫青年男女愛情故事為主題的劇本中,《迷青瑣倩女離魂》是他的代表作(附圖即為此作)。劇本以唐朝陳玄祐的《離魂記》小說為素材,其大致情節是:秀才王文舉與倩女指腹為婚,王文舉不幸父母早亡,倩女之母遂有悔約的打算,藉口只有王文舉得了進士之後才能成婚,想賴掉這門婚事。不料倩女卻十分忠實於愛情,就在王文舉赴京應試,與倩女柳亭相別之後,由於思念王文舉,倩女的魂魄便離了原身,追隨王文舉一起奔赴京城。而王文舉卻不知是倩女的魂魄與他在一起,還以為倩女本人同他一起赴京。因此,當他狀元及第三年後,準備從京城啟程赴官,順便打道去探望岳母,便先修書一封告知倩女的父母,王文舉偕同倩女魂魄來到了倩女身邊,魂魄與身體又合一,一對恩愛夫妻得到團圓。

  清人梁廷柟在《曲話》中稱讚此劇曲辭是“靈心慧舌,其妙無對”。王國維則認為:“如彈丸脫手,後人無能為役”。(《宋元戲曲史》)這一作品中的“離魂”情節,雖有唐代小說《離魂記》有關描寫作依傍,但對倩女靈魂追趕情人並與之結合的具體描寫較小說更為動人,對明人湯顯祖的傳奇《牡丹亭》的創作也有一定影響。明代崇禎刻本《柳枝集·倩女離魂》之一頁。

  《翰林風月》全名《梅香騙翰林風月》,寫婢女樊素為小姐小蠻、書生白敏中代傳書柬,從中撮合而成婚事。故事情節有意模仿《西廂記》。清人梁廷柟說:“《梅香》如一本《小西廂》,前後關目、插科打諢,皆一一照本模擬。”(《曲話》)不論從思想內容或藝術手法來看,它的成就比《西廂記》差得多;但也有不少曲詞寫得意趣盎然,情意獨至。明代何良俊在《四友齋叢說》中極為讚賞,稱之“真得詞家三昧者也”。清李調元說此劇“雖不出《西廂》窠臼,其秀麗處究不可沒”(《雨村曲話》)。不過劇中女主角樊素作為一個婢女,動輒引經據典,作者可能意在寫出她是小姐的“伴讀”身份,但有些曲文與科白終嫌過於文雅,反而不合人物身份。《王粲登樓》全名《醉思鄉王粲登樓》,據東漢末王粲在荊州依劉表、意不自得而作《登樓賦》事,並加以虛構敷演而成。第三折寫王粲落魄荊州時登樓賦詩,抒發了遊子飄零、懷才不遇的心情,唱詞意象悲壯高遠、情感真摯,在封建社會引起過不少失意文士的共鳴,因而受到推崇。此劇結構較散漫。劇中所用的“誤會法”,即王粲岳父蔡邕故意辱婿,逼令進取,最後經旁人說明,終於以團圓結局。這對後來的《舉案齊眉》《凍蘇秦》《漁樵記》等戲曲都有影響。 此劇雖然在劇情、結構方面無甚可取,但詞曲工麗,對人物心境的描寫卻頗具匠心。

  他的歷史劇中,較有特色的是《鍾離春智勇定齊》。這部劇以《戰國策》《烈女傳》所記史實為依據,透過戰國時期秦、燕、齊三國的矛盾糾葛,塑造出了智勇雙全的古代婦女鍾離春的英雄形象。劇中的鐘離春是齊國的一位採桑女子,她外貌醜陋,但膽識過人,在秦、燕兩國合兵伐齊之際,她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輔助齊宣王一舉戰勝了敵人,使處於亡國境地的齊國不僅轉危為安,而且被尊為上國。明、清以來,全國不少劇種都一直有改編本演出。

最近訪問